【暑期五升六语文专项复习卷】考点4:精彩句段解析(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期五升六语文专项复习卷】考点4:精彩句段解析(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6 20:4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暑期五升六语文专项复习卷(统编版)
04—精彩句段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村晚》一诗中,“山落日浸寒漪”描写了太阳落山的情景。
B.“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男人白天去田里劳动,女人晚上搓麻绳。
C.《月是故乡明》中,作者借月亮来寄托离乡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是说家乡的月亮很小,跟别的地方不一样,所
以“我”忘不了。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小月亮”指的是( ),“我永远忘不掉”它的原因是( )。
A.“小月亮”代表着故乡
B.“小月亮”与别的地方不同,令人难忘
C.“小月亮”只属于“我”
3、下列对《村晚》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侧重写人的活动。
B.诗人描写一个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笛子的牧童,表现出他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C.夕阳西下,孩童晚归,表现出诗人对孩子顽劣的气愤和对他不懂珍惜时间的劝诚。
D.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感觉。
4、“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外祖父认为这么白的梅花不应该弄脏。
B.外祖父认为这幅墨梅图价值连城,不应该弄脏。
C.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是有气节的中国人的象征,是不容玷污的。
5、下列哪些选项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多选)
A.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B.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C.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D.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4)“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这是原著中的一句话,请用横线画出选段中与之相对应的内容。(1分)
6、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内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你,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朗读毛主席说的话时,应该用( )的语气。
A.沉痛 B.焦急 C.悲愤 D.高兴
7、“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读句子,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
A.孩子受到了水手们笑声的鼓励,想要表现自己,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B.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C.孩子很喜欢那顶帽子,他想把帽子要回来。
D.孩子很喜欢猴子,想爬上去和它一起玩。
8、下列不能体现船夫驾驶技术好的一项是( )。
A.行船速度极快,操纵自如 B.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
C.拥挤时,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我们的眼睛不知看哪一处好
9、下列关于“我”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的原因,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B.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教室。
C.“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10、“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对这两句话理解有误的
一项是( )。
A.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上水果,可见杨氏之子待客热情,有礼貌,有教养。
B.杨氏之子摆上的水果不只有杨梅。
C.孔君平向杨氏之子发问是在巧妙地利用杨梅和杨氏的姓氏做文章。
D.孔君平突然向杨氏之子发问是为了刁难他。
11、下面的谚语与这段话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 )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举头,那( )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A.人心齐,泰山移。
B.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C.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D.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12、联系上下文,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
A.这一句主要是对小丫头们的动作进行了描写,突出了大家很忙。
B.这一句主要是对小丫头们的动作进行了描写,表现出大家对放风筝的极大热情。
C.小丫头们一听宝玉说要放风筝,立刻动起来,表现出丫头们很勤快。
D.小丫头们很怕主人骂,一听说要放风筝,立刻七手八脚地忙起来。
二、精彩句段解析。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两句诗仿佛 画面。从中体会到儿童的 以及农村儿童生活的 。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两句诗仿佛让人看到 的画面。从中体会到小孩子“脱”冰、“穿”冰时的 与 ,体现了小孩子的 以及儿童生活的 。
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解释诗中的加点字。
漪:___________ 腔:____________
(2)“山衔落日浸寒漪”一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一个“_______”字 ,写出了日落西山,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的情形,可见诗人是怀着一颗童心来描写事物的。
(3)从第三、四两句诗中可以体会到牧童_________的特点,这一点可以从“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处看出来。
4、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
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体会:在“我”的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是 的,都是 、 的。大树与土墙也是 、 ,是具有 般的色彩的。
5、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
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体会:黄瓜可以开花结瓜,也可以不开花不结瓜,可见在“我”的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是 的,都可以 地生活。这反映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 、 的,体现了“我”童年的 。
6、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仿写句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2)划线句子表现了园中的一切都是 ,其实也处处表现了“我”的 。
7、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运用 修辞,把 比作 ,形象地写出了蜜蜂的 。“胖乎乎,圆滚滚”生动表现了作者对蜜蜂的 和自己 。
8、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我”跟随祖父在院子里 、 、 。“我”并非真正地劳动,而是儿童的天性—— ,甚至还 ,把菜种踢飞。这些行为表现了“我”的 、 。
9、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诸葛亮主动立下军令状的原因:
(1)虽然诸葛亮看穿了周瑜的阴谋,但是为了 ,他不与周瑜 ;
(2)诸葛亮对于向曹操“借箭”的计划已经 。
周瑜很高兴的原因:
他认为诸葛亮中了他的 ,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是无论如何
都 ,到时候他就可以 ,除掉 。
那只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使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有一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1)读这段话中带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武松就势把大虫揪住,这里的“势”是指____

(2)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动作把老虎的 、 的气势显露无遗。武松沉着应对,消耗了猛虎的 ,挫伤了它的 。
(3)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1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人原本是身在南方北望中原的,但在诗中却反过来以 的视角写他们南望。遗民的所思所想,其实是 的,由此可以体会到,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失地不能收复的 和对收复失地的 。
1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从“放歌”“纵酒”“作伴”“还乡”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 、
的心情,联系上文知道这是“ ”的表现,表达了诗人收到喜讯后 和 的心情。
13、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思着心中的悲痛,目光
中流露出无限的春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内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你,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画“——”的句子是对毛主席 的描写,表现了他
的心情。
(2)读画“ ”的句子,为什么“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
14、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 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这段话表明了毛主席做抉择时的 ,虽然痛苦万分,对儿子 ,但是仍然从 ,不 。
15、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这句话体现了毛主席此时内心的 和抉择的 。
16、他们于是被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这几句话是对国民党兵士的 描写、 描写、 描写。国民党兵士不相信方志敏 ,想用威吓的方式逼方志敏 。 的神态和 的动作、语言,表现出了国民党兵士 、
的丑行。
17、“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这是对方志敏语言和 的描写,表现出方志敏对敌人的
和 的神态。在方志敏看来,这个国民党兵士的伎俩 ,一是因为方志敏 、二是因为方志敏也 。
18、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
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刷子李穿上这身黑,与其说是在跟“一桶白浆”较劲,不如说是对 ,是
跟自己较劲,他在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 ,流露出对自己手艺的 。他为自己设立的近乎苛刻的“从业标准”,让人感受到他的 ,也反衬出他 。
19、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米,悠然摆去……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这段话描写了刷子李 的情景,包括他刷墙的 和

20、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楚人说自己的盾很 ,自己的矛很 ,这是对自己的盾和
矛的 ,所以“誉”应该是“ ”的意思。
21、其人弗能应也。
楚人对自己的矛和盾的夸奖是 的,所以当别人提出质疑时,他
是 的。进而推知“弗”应该是“ ”的意思。
22、不可同世而立。
楚人所讲的矛和盾是不能 的,所以“立”应该是“ ”的意思。
23、①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
无言。②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这两句话主要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方法。第①处属于 描写,
第②处属于 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 。
24、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这句话是孙膑认为比赛可以 的根据。孙膑仔细观察了马的情况,在 之后,想出了取胜的对策,可见他 、 。
25、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这一句话中,作者借助人们熟悉的独木舟、 来写威尼斯小艇独特的 ;又把小艇比作田沟里的水蛇,写出了小艇
的特点。
26、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选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本段的中心句是“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文中“ ”这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这段话是按照 的结构方式写的。
(3)“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表现出 。
(4)下列不能体现船夫驾驶技术好的一项是( )。
A.行船速度极快,操纵自如 B.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
C.拥挤时,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我们的眼睛不知看哪一处好
27、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
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
(1)选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 描写,画“ ”的句子属于 描写。
(2)作者描写牧场景物,为什么还要写汽笛声和车船的往来 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8、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 )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举头,那( )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用 比喻
,阐明了 的人生道理。
(3)下面的谚语与这段话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人心齐,泰山移。
B.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C.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
D.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4)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画线句子蕴含的道理。
29、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
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屏障”的意思是 ,在文中指 。
(2)下面对选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巧用修辞,语言风趣幽默,使中指的形象格外鲜活。
B.这句话主要写出了中指个子高、外形优美的特点。
C.将无名指和食指写成关平和周仓,表现了他们与中指的亲密关系。
(3)中指的“养尊处优”表现在哪些方面 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4)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哪个人物和选文中的中指最相似 ( )
A. 刘禅 B.鲁智深 C.孙悟空
30、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是夫子家禽。”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 的《 》,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闲谈轶事的小说。
(2)给下面的字注音。
惠( ) 曰( ) 禽( )
(3)解释下面的词语。
甚:
设:
夫子:
(4)从“为设果,果有杨梅”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5)联系课文,说说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31、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窘”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
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困窘”一词在文段中的意思是

(2)下列关于“我”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的原因,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
B.老师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我”轰出教室。
C.“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发红。
(3)“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
论’,还不笑塌房顶!”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说明了

(4)文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意思的递进。
(5)“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一语双
关,“我”用 的方式使自己得到了一点安慰,也道出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情况。我知道的世界上因有重大的发现却被驱逐和被迫害的人有 。
参考答案
一、1、D 2、D 3、C 4、C 5、ABCD 6、A
7、B 8、D 9、C 10、D 11、D 12、B
二、1、还不懂得耕织的小孩子,正在桑树荫附近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勤劳可爱 乐趣。
2、小孩子早晨从金属盆中取出冰块,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作钲敲
小心翼翼 开心快乐 聪明活泼 多姿多彩
3、(1)水中的波纹。 曲调。
(2)拟人 衔
(3)调皮天真、悠闲自在 横牛背 信口吹
4、美好 充满活力、具有生命力 美的、有生命的 梦幻
5、自由 随心所欲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快乐
6、(1)树绿了,就像换了新衣似的。蝉叫了,就像吹起小喇叭似。蝴蝶了,就像蝴蝶在跳舞似的。
(2)自由的 自由自在。
7、比喻 蜜蜂 小毛球 形态 喜爱 满心的快乐
8、栽花、拔草、种小白菜 爱模仿 很淘气 天真幼稚、顽皮可爱。
9、(1)顾全大局 计较
(2)成竹在胸。
圈套 做不到的 按军法惩治诸葛亮 心腹大患
10、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揪 按 踢 打 凶猛、让人生畏 体力 锐气
机智勇敢、武功高强、豪爽倔强、无所畏惧
11、遗民 诗人 满腔悲愤 热切期盼。
12、愉快、兴奋 “喜欲狂” 极度喜悦和迫切还乡
13、(1)动作和神态 听闻儿子牺牲后无比悲痛
(2)因为他要以身作则,不愿因为自己是主席就搞特殊,他要和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家属一样,将儿子安葬在朝鲜。
14、艰难 难以割舍 大局出发 搞特殊
15、痛苦 艰难。
16、动作 神态 语言 没有钱 把钱拿出来 凶恶 威吓 贪污腐化一心敛财
17、神态 蔑视 泰然自若 非常可笑 跟本没有钱 不怕死。
18、自己较劲 绝活 高超 奇特之极 高超的技艺。
19、刷墙 动作 刷墙后的效果
20、坚固 锋利 夸耀 “称赞、夸耀”
21、不符合事实 回答不上来 “不”
22、同时存在 “存在”
23、静态 动态 牧场傍晚的寂静
24、取胜 认真分析思考 善于观察、足智多谋。
25、天边的新月 外形特点 动作灵活
26、(1)不管 总 总 而且 还
(2)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操纵自如 总分
(3)行船速度之快
(4)D
27、(1)动态 倒映在水中的灯光随波浪涌动的动态美 静态 宁静、安详
(2)呼应后文的“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写出了牧场的宁静和谐。
28、(1)如果……就……
(2)比喻 人群的全体 手指的全体 团结起来力量大
(3)D
(4)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集中大家的解题,力量才能更强大。
29、(1)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中指左右两边的手指
(2) B
(3)地位 左右都有屏障,永远不受外物冲撞 实际并不出力
(4)A
30、(1)刘义庆的 世说新语·言语
(2)huì yuē qín
(3)甚:非常。
设:摆放,摆设。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4)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5)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31、(1)J jiong 穴 七 为难
(2)C
(3)夸张 同学们不会相信“我”能发现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
(4)A
(5)幽默自嘲 示例:哥白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