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练习(含答案和解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练习(含答案和解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6 12:2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我们的耳朵分为( )几部分。
A. 外耳、中耳、内耳
B. 耳廓、耳道、鼓膜
C. 耳蜗、听小骨、听觉神经
D. 外耳、中耳、耳蜗
耳廓的主要作用是( )。
A. 产生听觉
B. 收集声音
C. 传递声音
D. 放大声音
声音进入耳朵后,首先到达的是( )。
A. 鼓膜
B. 耳道
C. 听小骨
D. 耳蜗
下列哪个部分不属于中耳( )。
A. 鼓膜
B. 听小骨
C. 耳道
D. 鼓室
鼓膜的作用是( )。
A. 收集声音
B.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C. 传递振动到听小骨
D. 产生听觉信号
听小骨的作用是( )。
A. 收集声音
B. 放大振动并传递到内耳
C. 产生听觉
D. 保护内耳
内耳中负责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的是( )。
A. 鼓膜
B. 听小骨
C. 耳蜗
D. 听觉神经
听觉神经的作用是( )。
A. 传递听觉信号到大脑
B. 产生振动
C. 放大声音
D. 收集声音
我们听到声音的最终过程是( )接收到听觉信号并产生听觉。
A. 耳朵
B. 大脑
C. 听小骨
D. 耳蜗
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会损伤听力( )。
A. 听轻音乐
B. 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中
C. 用干净的棉花轻轻清洁耳道
D. 远离巨大的声响
当声音过大时,可能会损伤( ),导致听力下降。
A. 耳廓
B. 耳道
C. 鼓膜
D. 听觉神经
下列关于保护听力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不用尖锐的物体挖耳朵
B. 听到巨大声响时,迅速捂住耳朵
C. 长时间戴着耳机听高分贝的音乐
D. 定期检查听力
声音传递到内耳后,( )会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
A. 鼓膜
B. 听小骨
C. 耳蜗内的听觉细胞
D. 听觉神经
下列哪个部分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听不到声音( )。
A. 耳廓
B. 鼓膜
C. 头发
D. 脸颊
我们听到声音的正确路径是( )。
A. 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B. 耳道→耳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C. 耳廓→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D. 耳廓→鼓膜→耳道→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二、判断题(对的填 “T”、错的填 “F”)
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
耳廓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听觉。( )
耳道是声音进入耳朵的通道。( )
鼓膜位于内耳。( )
听小骨可以放大振动。( )
耳蜗能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
听觉神经负责将振动传递到大脑。( )
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来的信号后,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
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中对听力没有影响。( )
鼓膜破裂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 )
听小骨属于内耳的一部分。( )
耳蜗内的液体不会随着振动而晃动。( )
用尖锐的物体挖耳朵可能会损伤鼓膜。( )
听觉神经受损后,即使其他部分正常,也可能听不到声音。( )
声音越大,鼓膜的振动幅度就越大。( )
三、填空题
我们的耳朵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 )的作用是收集声音,它可以帮助我们听到更清楚的声音。
声波进入耳道后,会引起( )的振动。
中耳内有( ),它们可以将振动放大并传递到内耳。
内耳中的( )能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通过( )传递给大脑。
四、简答题
请简要描述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请至少写出 3 种方法。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A 解析:耳朵的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耳廓、耳道属于外耳;鼓膜、听小骨等属于中耳;耳蜗等属于内耳,所以 A 选项正确。
B 解析:耳廓的形状有利于收集周围的声音,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B 选项正确。
B 解析:声音进入耳朵后,首先经过耳道,然后到达鼓膜,再传递到听小骨和耳蜗,所以首先到达的是耳道,B 选项正确。
C 解析:耳道属于外耳,鼓膜、听小骨、鼓室都属于中耳,所以 C 选项正确。
B 解析:鼓膜能接收声波并将其转化为振动,B 选项正确;收集声音是耳廓的作用,传递振动到听小骨是鼓膜振动后的结果,产生听觉信号是耳蜗的作用。
B 解析:听小骨可以将鼓膜传来的振动放大,并传递到内耳,B 选项正确。
C 解析:耳蜗内有听觉细胞,能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C 选项正确。
A 解析:听觉神经的功能是把耳蜗产生的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A 选项正确。
B 解析: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来的信号后,产生听觉,所以最终过程是大脑接收信号,B 选项正确。
B 解析: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中,过大的声音会损伤鼓膜等听觉器官,可能导致听力损伤,B 选项正确;听轻音乐、正确清洁耳道、远离巨大声响都有利于保护听力。
C 解析:声音过大时,强烈的声波可能会损伤鼓膜,导致听力下降,C 选项正确。
C 解析:长时间戴耳机听高分贝音乐,会对鼓膜和听觉细胞造成损伤,不利于保护听力,C 选项做法错误;其他选项都是保护听力的正确做法。
C 解析:耳蜗内的听觉细胞能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C 选项正确。
B 解析:鼓膜是声音传递过程中重要的结构,若鼓膜受损,声波无法有效转化为振动并传递,可能导致听不到声音,B 选项正确;耳廓受损主要影响声音收集,一般不会完全听不到声音;头发和脸颊与听觉无关。
A 解析:声音传播到耳朵的路径是:耳廓收集声音→声音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递并放大→到达耳蜗,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信号传递到大脑→大脑产生听觉,所以 A 选项正确。
二、判断题
T 解析:耳朵的基本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该说法正确。
F 解析: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音,产生听觉的是大脑,该说法错误。
T 解析:耳道是声音进入耳朵内部的通道,该说法正确。
F 解析:鼓膜属于中耳,该说法错误。
T 解析:听小骨能将鼓膜传来的振动放大,该说法正确。
T 解析:耳蜗内的听觉细胞可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该说法正确。
F 解析:听觉神经的作用是传递听觉信号到大脑,产生振动的是鼓膜等结构,该说法错误。
T 解析:大脑接收到听觉信号后产生听觉,这是听到声音的最终环节,该说法正确。
F 解析: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中,过大的声音会损伤听觉器官,影响听力,该说法错误。
T 解析:鼓膜破裂后,无法正常将声波转化为振动,会导致听力下降,该说法正确。
F 解析:听小骨属于中耳,该说法错误。
F 解析:耳蜗内有液体,当耳蜗受到振动时,液体也会随之晃动,刺激听觉细胞,该说法错误。
T 解析:用尖锐物体挖耳朵,可能会戳破鼓膜,造成损伤,该说法正确。
T 解析:听觉神经负责将信号传递到大脑,若其受损,信号无法传递,即使其他部分正常,也可能听不到声音,该说法正确。
T 解析:声音越大,声波的能量越强,引起鼓膜的振动幅度就越大,该说法正确。
三、填空题
外耳;中耳;内耳 解析: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这是耳朵的基本结构。
耳廓 解析:耳廓的形状有助于收集声音,提高声音的清晰度。
鼓膜 解析:声波进入耳道后,会冲击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 解析:中耳内的听小骨有放大振动并传递到内耳的作用。
耳蜗;听觉神经 解析:耳蜗能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负责将信号传递给大脑,从而产生听觉。
四、简答题
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大致如下:首先,耳廓收集周围的声音,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带动中耳内的听小骨,听小骨将振动放大并传递到内耳;内耳中的耳蜗接收到振动后,将其转化为听觉信号;最后,听觉神经把这些信号传递到大脑,大脑接收到信号后产生听觉,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解析:该过程依次描述了声音从收集到大脑产生听觉的各个环节,体现了耳朵各部分的功能及协作。
保护听力的方法有很多,例如:(1)不用尖锐的物体挖耳朵,以免损伤鼓膜;(2)听到巨大声响时,迅速用手捂住耳朵或张开嘴巴,减少对鼓膜的冲击;(3)不要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避免听力疲劳和损伤;(4)控制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和音量,防止听觉细胞受损;(5)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听力问题等。
解析:这些方法从避免损伤、减少刺激、定期检查等方面保护听力,符合实际生活中的护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