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任务型教学】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任务型教学】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6 12:28:5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物种交换和全球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结合地图,能正确说出“三角贸易”的路线及“日不落帝国”形成的过程。
2.史料实证:通过解读史料,客观评价早期殖民的影响。
3.历史解释:通过学习“三角贸易”和欧洲早期殖民掠夺等基本史实,正确理解“三角贸易”的实质;理解早期殖民掠夺的概念、原因、方式和影响,培养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释能力;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早期殖民掠夺,如殖民者的动机、殖民地人民的遭遇等,培养多元视角。
4.唯物史观:理解早期殖民掠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分析欧洲殖民国家殖民掠夺的影响,辩证地看待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掠夺,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三角贸易”和早期殖民掠夺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和贪婪性,以及殖民扩张的野蛮性和残酷性,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了解早期殖民掠夺对中国的影响,如鸦片贸易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重难点】
1.重点:“三角贸易”。
2.难点:理解早期殖民掠夺的原因和影响;运用唯物史观客观评价“三角贸易”。
学习任务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75—76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最早进行殖民的欧洲国家是 和 。
2.欧洲进行早期殖民掠夺的背景有:西欧商品经济发达,需要开拓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西欧当时军事技术比美洲、非洲先进;新航路的开辟连接起了欧亚美非,欧洲人开启了早期殖民掠夺。
3.葡萄牙人的殖民掠夺主要是建殖民据点与商站,进行 式贸易,中国 正是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被葡萄人非法攫取居住权的。
4.西班牙人的殖民掠夺主要是借助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殖民大帝国,武力强迫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无偿劳作。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就开始了早期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
①英国 ②法国 ③葡萄牙 ④西班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历史解释】美洲的原住民为印第安人,16世纪开始,大量欧洲白人来到这里,印第安人的数量急剧减少,此后大量黑人接踵而至。对美洲人口结构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C.自然环境的恶化 D.印第安人的落后衰败
学习任务二、英国的殖民扩张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76—77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西方的殖民掠夺中,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给非洲造成重大损失的贸易被称为“ 贸易”,又称 贸易。
2.结合教材76页“三角贸易示意图”和76—77页正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示意图。(时空观念)
3.结合78页课后活动和下列材料,客观评价三角贸易。(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材料一:每运到美洲1个奴隶,要有5个奴隶死在追捕和贩运途中。在长达400年奴隶贸易中,整个非洲大陆因奴隶贸易损失的至少有1亿多,相当于1800年非洲的人口总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利物浦的船只载着枪支、布匹前往非洲,换取奴隶;黑奴被运往美洲种植园,带回的棉花和糖让港口堆满财富。
——摘编自《大西洋奴隶贸易史》
材料三:一个个黑奴的躯体就是一块块砖,无数黑奴的血肉就是无数的钢筋水泥,极度繁荣的欧美城市伦敦、阿姆斯特丹、马德里、纽约等,都是靠这些砖块一层层垒起来、靠这些钢筋水泥一点点浇灌而成的。
对非洲来说:三角贸易给非洲带去了 ,使得非洲 。
对欧洲来说:三角贸易给欧洲带去了 ,使得欧洲 。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3.有学者说:“毫无疑问,商人在树立英国国旗,而不是仅仅跟随国旗走,他们在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方前进,定居或建立殖民地。”该学者强调
A.商业力量在对外扩张中的作用 B.政府行为主导了海外殖民活动
C.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合法性 D.商业活动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4.【时空观念】(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21)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之一。下图方框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酒 B.黄金 C.黑人奴隶 D.机械制品
5.【历史解释】(2024·山东东营中考·19)下表中,“黑奴”由非洲移入美洲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主要移出地 主要移入地 人口迁移数量
1500—1850年 欧洲,非洲 美洲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A.宗教传播 B.新航路开辟 C.奴隶贸易 D.西进运动
6.【史料实证】(2024·山东聊城中考·21)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A.三角贸易的出现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奴隶制度的消亡 D.殖民争霸的加剧
7.有西方学者说:“非洲人亲自把自己的同胞卖给欧洲人后,作为回报,得到酒和火器……从南北美洲引进新的高产作物为非洲的人口增长提供保障,其数目或许会超过在奴隶贸易中失去的人口总数。”该学者的观点
A.肯定了美洲与非洲间的物种交流 B.客观论述了三角贸易的双重作用
C.揭示了非洲社会的原始落后 D.掩盖了奴隶贸易的罪恶本质
学习任务三、荷、法、英殖民争霸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77—78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曾侵占我国台湾,后被郑成功驱逐的侵略国家是荷兰。
2.英国和兰法国之间进行殖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唯物史观)
3.在殖民争霸中,最终凭借强大实力获胜的国家是英国,他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自诩日不落帝国。
4.结合76页正文1的内容可知,英国开始海外扩张的前提是1588年以少胜多,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5.完成西方早期殖民时间表。(时空观念)
时间 事件 影响
13—14世纪中叶 西欧 萌芽出现 是欧洲社会变革的 基础
14—17世纪 运动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15—16世纪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西方开始早期殖民掠夺
16世纪 葡萄牙、西班牙早期殖民 给美洲、亚洲带去深重灾难
1588年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成为海上霸主,开始殖民扩张
17世纪 英国进行 欧洲获取巨额利润,给非洲带去深重灾难
17世纪下半叶 英法荷殖民地战争 英国成为“ 帝国”
6.思考探究:阅读78页正文内容和下列材料,客观分析西方早期殖民的影响。
材料一: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二:葡萄牙征服者通过武力从非洲黑人和亚洲印度人手中抢掠的金银、象牙和珠宝其数量之大、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到16世纪又开始把黑奴运往南美洲,而且规模不断扩大……西班牙在殖民地实行残酷的种族奴役政策,使用各种野蛮手段,残暴地杀害印第安人。
——摘自李其荣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2019年版
材料三: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都曾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至今这里的国家还大多通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人,混血人种占多数。
影响一: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他们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这一进程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 ,有助于 的逐渐形成,推动了欧洲 的发展。
影响二: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亚洲遭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这些都给殖民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灾难。
影响三: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8.【历史解释】(2025·广州中考·21)18世纪,荷兰毁掉了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水田,将其转为收益更高的砂糖生产地;19世纪,荷兰又在爪哇岛推行强制性栽培制度,大规模经营甘蔗种植园与咖啡种植园。荷兰的这些举动
A.有利于爪哇岛摆脱经济剥削 B.加深了对爪哇岛的殖民掠夺
C.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D.促进了欧洲的庄园经济发展
9.【时空观念】日不落帝国是指太阳无论何时都不会在其领土上落下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从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这个国家首次骄傲地自称“日不落帝国”。此国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日本
11.表中的史实可以反映出“毛里求斯”名称的变化
时间 所属 名称变化
1505年 葡萄牙 以航海家马斯克林名字命名为“马斯克林”群岛
1598年 荷兰 以荷兰国王“莫里茨”名字更名Mauritius“毛里求斯”
1715年 法国 更名为“法兰西”岛
1814年 英国 被重新命名为“毛里求斯”,于1968年宣告独立。
A.英国率先成为海上霸主 B.世界地理认知不断更新
C.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 D.早期殖民扩张竞争激烈
11.(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13)《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一书中写到:“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他们当中拿不出一大捆货物者就拿出一小箱……几乎各个阶层的人对几内亚的买卖都兴趣浓厚。这真是一股浪潮,无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在利物浦,赚取100%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可达300%。”据此推断,利物浦商人的贸易
A.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促进了西方的繁荣发展
C.推动了非洲的民族觉醒 D.加速了欧洲的资本输出
12.【唯物史观】“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材料反映了欧洲的殖民掠夺
A.导致了非洲长期的贫困落后 B.导致美洲本土人口锐减
C.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致使印度沦为了殖民地
13.甘蔗种植和蔗糖榨取需要大量劳动力。美洲适宜种植甘蔗,上千万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奴隶因残酷劳动死于甘蔗种植园。有人说,自从有了糖的产业化,甘与苦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洲文化对殖民地发展产生影响
B.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C.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D.蔗糖的榨取由手工劳动转为机器生产
14.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强国开始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通过海外殖民可以
①解决技术难题 ②积累原始资本 ③提供工业原料 ④开拓海外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以下是某项目式学习小组撰写的历史小论文标题,他们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论文1 《从庄园到城市:生产方式的蜕变之路》
论文2 《从禁锢到解放:人文主义引领思想潮流》
论文3 《航海冒险: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论文4 《血腥掠夺:资本原始积累背后的真相》
A.古代欧洲庄园探秘 B.人文主义诞生及发展
C.欧洲社会迈向近代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5—2026 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 16 课 早期殖民掠夺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物种交换和全球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
酷性。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结合地图,能正确说出“三角贸易”的路线及“日不落帝国”形成的过程。
2.史料实证:通过解读史料,客观评价早期殖民的影响。
3.历史解释:通过学习“三角贸易”和欧洲早期殖民掠夺等基本史实,正确理解“三角
贸易”的实质;理解早期殖民掠夺的概念、原因、方式和影响,培养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
释能力;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早期殖民掠夺,如殖民者的动机、殖民地人民的遭遇等,培养多
元视角。
4.唯物史观:理解早期殖民掠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认识到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分析欧洲殖民国家殖民掠夺的影响,辩证地看待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掠夺,学会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三角贸易”和早期殖民掠夺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和
贪婪性,以及殖民扩张的野蛮性和残酷性,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了解早期殖民掠夺对中国
的影响,如鸦片贸易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重难点】
1.重点:“三角贸易”。
2.难点:理解早期殖民掠夺的原因和影响;运用唯物史观客观评价“三角贸易”。
学习任务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75—76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最早进行殖民的欧洲国家是 和 。
2.欧洲进行早期殖民掠夺的背景有:西欧商品经济发达,需要开拓市场,推销产品,寻
第 1 页 共 8 页
找原料;西欧当时军事技术比美洲、非洲先进;新航路的开辟连接起了欧亚美非,欧洲人
开启了早期殖民掠夺。
3.葡萄牙人的殖民掠夺主要是建殖民据点与商站,进行 式贸易,中国 正是
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被葡萄人非法攫取居住权的。
4.西班牙人的殖民掠夺主要是借助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殖民大帝国,武力强迫印第安人
和非洲黑人无偿劳作。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就开始了早期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
①英国 ②法国 ③葡萄牙 ④西班牙
A. 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历史解释】美洲的原住民为印第安人,16 世纪开始,大量欧洲白人来到这里,印第
安人的数量急剧减少,此后大量黑人接踵而至。对美洲人口结构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世界市场的形成 B.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C.自然环境的恶化 D. 印第安人的落后衰败
学习任务二、英国的殖民扩张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76—77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西方的殖民掠夺中,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给非洲造成重
大损失的贸易被称为“ 贸易”,又称 贸易。
2.结合教材 76 页
“三角贸易示意图”和
76—77 页正文内容,完
成下面的示意图。(时
空观念)
第 2 页 共 8 页
3.结合 78 页课后活动和下列材料,客观评价三角贸易。(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材料一:每运到美洲 1 个奴隶,要有 5 个奴隶死在追捕和贩运途中。在长达 400 年奴隶
贸易中,整个非洲大陆因奴隶贸易损失的至少有 1 亿多,相当于 1800 年非洲的人口总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利物浦的船只载着枪支、布匹前往非洲,换取奴隶;黑奴被运往美洲种植园,
带回的棉花和糖让港口堆满财富。
——摘编自《大西洋奴隶贸易史》
材料三:一个个黑奴的躯体就是一块块砖,无数黑奴的血肉就是无数的钢筋水泥,极度
繁荣的欧美城市伦敦、阿姆斯特丹、马德里、纽约等,都是靠这些砖块一层层垒起来、靠这
些钢筋水泥一点点浇灌而成的。
对非洲来说:三角贸易给非洲带去了 ,使得非洲 。
对欧洲来说:三角贸易给欧洲带去了 ,使得欧洲 。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3.有学者说:“毫无疑问,商人在树立英国国旗,而不是仅仅跟随国旗走,他们在已知世
界的大部分地方前进,定居或建立殖民地。”该学者强调
A. 商业力量在对外扩张中的作用 B.政府行为主导了海外殖民活动
C.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合法性 D. 商业活动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4.【时空观念】(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21)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国家进行资本原
始积累的方式之一。下图方框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第 3 页 共 8 页
A. 酒 B. 黄金 C.黑人奴隶 D.机械制品
5.【历史解释】(2024·山东东营中考·19)下表中,“黑奴”由非洲移入美洲的主要原
因是
时间 主要移出地 主要移入地 人口迁移数量
至 1850年,黑奴约为 1500万,为白人
1500—1850年 欧洲,非洲 美洲
移民的 4~5倍
A. 宗教传播 B. 新航路开辟 C.奴隶贸易 D.西进运动
6.【史料实证】(2024·山东聊城中考·21)1526 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
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 年
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A. 三角贸易的出现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奴隶制度的消亡 D. 殖民争霸的加剧
7.有西方学者说:“非洲人亲自把自己的同胞卖给欧洲人后,作为回报,得到酒和火器……
从南北美洲引进新的高产作物为非洲的人口增长提供保障,其数目或许会超过在奴隶贸
易中失去的人口总数。”该学者的观点
A. 肯定了美洲与非洲间的物种交流 B.客观论述了三角贸易的双重作用
C.揭示了非洲社会的原始落后 D. 掩盖了奴隶贸易的罪恶本质
学习任务三、荷、法、英殖民争霸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 77—78 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第 4 页 共 8 页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曾侵占我国台湾,后被郑成功
驱逐的侵略国家是荷兰。
2.英国和兰法国之间进行殖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
市场。(唯物史观)
3.在殖民争霸中,最终凭借强大实力获胜的国家是英国,他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
自诩日不落帝国。
4.结合 76 页正文 1 的内容可知,英国开始海外扩张的前提是 1588 年以少胜多,击败西
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5.完成西方早期殖民时间表。(时空观念)
时间 事件 影响
13—14 世纪中叶 西欧 萌芽出现 是欧洲社会变革的 基础
14—17 世纪 运动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15—16 世纪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西方开始早期殖民掠夺
16 世纪 葡萄牙、西班牙早期殖民 给美洲、亚洲带去深重灾难
1588 年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成为海上霸主,开始殖民扩张
17 世纪 英国进行 欧洲获取巨额利润,给非洲带去深重灾难
17 世纪下半叶 英法荷殖民地战争 英国成为“ 帝国”
6.思考探究:阅读 78 页正文内容和下列材料,客观分析西方早期殖民的影响。
材料一: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
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
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
第 5 页 共 8 页
材料二:葡萄牙征服者通过武力从非洲黑人和亚洲印度人手中抢掠的金银、象牙和珠宝
其数量之大、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到 16 世纪又开始把黑奴运往南美洲,而且规模不断扩
大……西班牙在殖民地实行残酷的种族奴役政策,使用各种野蛮手段,残暴地杀害印第安人。
——摘自李其荣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2019 年版
材料三: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都曾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至今这里的国家还大多
通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人,混血人种占多数。
影响一: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他们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殖
民地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这一进程客观上有助于欧
洲殖民国家的 ,有助于 的逐渐形成,推动了欧洲 的
发展。
影响二: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亚洲遭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这些都给殖民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灾难。
影响三: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8.【历史解释】(2025·广州中考·21)18 世纪,荷兰毁掉了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水田,
将其转为收益更高的砂糖生产地;19 世纪,荷兰又在爪哇岛推行强制性栽培制度,大
规模经营甘蔗种植园与咖啡种植园。荷兰的这些举动
A. 有利于爪哇岛摆脱经济剥削 B.加深了对爪哇岛的殖民掠夺
C.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D. 促进了欧洲的庄园经济发展
第 6 页 共 8 页
9.【时空观念】日不落帝国是指太阳无论何时都不会在其领土上落下的帝国,通常用来形
容繁荣强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从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
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这个国家首次骄傲地自称“日不落帝国”。此国是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英国 D.日本
11.表中的史实可以反映出“毛里求斯”名称的变化
时间 所属 名称变化
1505年 葡萄牙 以航海家马斯克林名字命名为“马斯克林”群岛
1598年 荷兰 以荷兰国王“莫里茨”名字更名Mauritius“毛里求斯”
1715年 法国 更名为“法兰西”岛
1814年 英国 被重新命名为“毛里求斯”,于 1968年宣告独立。
A. 英国率先成为海上霸主 B.世界地理认知不断更新
C.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 D. 早期殖民扩张竞争激烈
11.(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13)《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一书中写到:“几乎每个利
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他们当中拿不出一大捆货物者就拿出一小箱……几乎各个阶层
的人对几内亚的买卖都兴趣浓厚。这真是一股浪潮,无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在利
物浦,赚取 100%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可达 300%。”据此推断,利
物浦商人的贸易
A. 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促进了西方的繁荣发展
C.推动了非洲的民族觉醒 D. 加速了欧洲的资本输出
12.【唯物史观】“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
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
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材料反映了欧洲的殖民掠夺
A. 导致了非洲长期的贫困落后 B.导致美洲本土人口锐减
C.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致使印度沦为了殖民地
13.甘蔗种植和蔗糖榨取需要大量劳动力。美洲适宜种植甘蔗,上千万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
奴隶因残酷劳动死于甘蔗种植园。有人说,自从有了糖的产业化,甘与苦就紧紧地连在
了一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欧洲文化对殖民地发展产生影响
第 7 页 共 8 页
B.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C.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D. 蔗糖的榨取由手工劳动转为机器生产
14.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强国开始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
深重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通过海外殖民
可以
①解决技术难题 ②积累原始资本 ③提供工业原料 ④开拓海外市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以下是某项目式学习小组撰写的历史小论文标题,他们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论文 1 《从庄园到城市:生产方式的蜕变之路》
论文 2 《从禁锢到解放:人文主义引领思想潮流》
论文 3 《航海冒险: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论文 4 《血腥掠夺:资本原始积累背后的真相》
A. 古代欧洲庄园探秘 B.人文主义诞生及发展
C.欧洲社会迈向近代 D.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 8 页 共 8 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物种交换和全球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结合地图,能正确说出“三角贸易”的路线及“日不落帝国”形成的过程。
2.史料实证:通过解读史料,客观评价早期殖民的影响。
3.历史解释:通过学习“三角贸易”和欧洲早期殖民掠夺等基本史实,正确理解“三角贸易”的实质;理解早期殖民掠夺的概念、原因、方式和影响,培养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释能力;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早期殖民掠夺,如殖民者的动机、殖民地人民的遭遇等,培养多元视角。
4.唯物史观:理解早期殖民掠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分析欧洲殖民国家殖民掠夺的影响,辩证地看待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掠夺,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三角贸易”和早期殖民掠夺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和贪婪性,以及殖民扩张的野蛮性和残酷性,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了解早期殖民掠夺对中国的影响,如鸦片贸易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重难点】
1.重点:“三角贸易”。
2.难点:理解早期殖民掠夺的原因和影响;运用唯物史观客观评价“三角贸易”。
学习任务一、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75—76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最早进行殖民的欧洲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2.欧洲进行早期殖民掠夺的背景有:西欧商品经济发达,需要开拓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西欧当时军事技术比美洲、非洲先进;新航路的开辟连接起了欧亚美非,欧洲人开启了早期殖民掠夺。
3.葡萄牙人的殖民掠夺主要是建殖民据点与商站,进行劫掠式贸易,中国澳门正是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被葡萄人非法攫取居住权的。
4.西班牙人的殖民掠夺主要是借助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殖民大帝国,武力强迫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无偿劳作。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1.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人就开始了早期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
①英国 ②法国 ③葡萄牙 ④西班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英国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英国不是最早殖民的国家,故①错误;法国17世纪下半叶才加入殖民争霸的行列,故②错误;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有葡萄牙,故③正确;最早殖民的国家还有西班牙,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2.【历史解释】美洲的原住民为印第安人,16世纪开始,大量欧洲白人来到这里,印第安人的数量急剧减少,此后大量黑人接踵而至。对美洲人口结构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C.自然环境的恶化 D.印第安人的落后衰败
【答案】B
【解析】美洲原住民数量减少和黑人迁入主要源于16世纪后欧洲殖民者的扩张,殖民者通过武力征服、疾病传播和强迫劳动导致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同时为开发美洲引入黑人奴隶,直接改变人口结构,故选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自然环境变化导致人口减少,且环境问题并非主因,排除C项;印第安人衰败是殖民压迫的结果而非原因,其自身发展水平并非人口结构变化的主因,排除D项。
学习任务二、英国的殖民扩张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76—77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西方的殖民掠夺中,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给非洲造成重大损失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又称黑奴贸易。
2.结合教材76页“三角贸易示意图”和76—77页正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示意图。(时空观念)
3.结合78页课后活动和下列材料,客观评价三角贸易。(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材料一:每运到美洲1个奴隶,要有5个奴隶死在追捕和贩运途中。在长达400年奴隶贸易中,整个非洲大陆因奴隶贸易损失的至少有1亿多,相当于1800年非洲的人口总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利物浦的船只载着枪支、布匹前往非洲,换取奴隶;黑奴被运往美洲种植园,带回的棉花和糖让港口堆满财富。
——摘编自《大西洋奴隶贸易史》
材料三:一个个黑奴的躯体就是一块块砖,无数黑奴的血肉就是无数的钢筋水泥,极度繁荣的欧美城市伦敦、阿姆斯特丹、马德里、纽约等,都是靠这些砖块一层层垒起来、靠这些钢筋水泥一点点浇灌而成的。
对非洲来说:三角贸易给非洲带去了深重灾难,使得非洲损失了大量人口。
对欧洲来说:三角贸易给欧洲带去了巨额利润,使得欧洲得到了快速发展。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3.有学者说:“毫无疑问,商人在树立英国国旗,而不是仅仅跟随国旗走,他们在已知世界的大部分地方前进,定居或建立殖民地。”该学者强调
A.商业力量在对外扩张中的作用 B.政府行为主导了海外殖民活动
C.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合法性 D.商业活动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商人在树立英国国旗,……定居或建立殖民地”可知,商人凭借商业力量推动英国对外扩张,商业力量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故选A项;材料强调商人在对外扩张中的活动,而非政府,排除B项;学者未涉及扩张合法性,仅描述商人角色,而合法性涉及法律争议如特许状授权,材料未提,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在殖民扩张之前,时间不符,排除D项。
4.【时空观念】(2023·黑龙江牡丹江中考·21)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之一。下图方框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酒 B.黄金 C.黑人奴隶 D.机械制品
【答案】C
【解析】据“三角贸易”和问号处从非洲到美洲的路线可知,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黑三角贸易”,C项正确;酒是欧洲运往非洲的物品,排除A项;黄金是美洲运往欧洲的物品,排除B项;机械制品是欧洲运往非洲的物品,排除D项。
5.【历史解释】(2024·山东东营中考·19)下表中,“黑奴”由非洲移入美洲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主要移出地 主要移入地 人口迁移数量
1500—1850年 欧洲,非洲 美洲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A.宗教传播 B.新航路开辟 C.奴隶贸易 D.西进运动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信息可知,从1500年至1850年,约有1500万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运至美洲,这一人口迁移现象主要是由于当时盛行的奴隶贸易,殖民者通过奴隶贸易从非洲引入劳动力以开发美洲的农场和矿山,故选C项;黑奴从非洲移入美洲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满足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奴隶贸易需求,而不是因为宗教传播的直接作用,排除A项;新航路的开辟虽然为黑奴从非洲移入美洲提供了条件,但直接原因还是奴隶贸易,排除B项;西进运动主要是指美国19世纪的西部拓展,与早期的黑奴贸易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
6.【史料实证】(2024·山东聊城中考·21)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这段材料可以佐证
A.三角贸易的出现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奴隶制度的消亡 D.殖民争霸的加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和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开始的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枪支、制造品、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故称“三角贸易”,历时300年之久。最先开始经营三角贸易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美国为主。因此,材料可以佐证三角贸易的出现,故选A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奴隶制度下的非洲人被贩卖到美洲的情况,而非奴隶制度的消亡。实际上,奴隶制度在材料所述时期远未消亡,排除C项;虽然材料反映了欧洲对非洲的殖民活动,但并未直接体现殖民争霸的加剧。殖民争霸更多指的是不同殖民国家之间的争夺,而材料更侧重于奴隶贸易的具体情况,排除D项。
7.有西方学者说:“非洲人亲自把自己的同胞卖给欧洲人后,作为回报,得到酒和火器……从南北美洲引进新的高产作物为非洲的人口增长提供保障,其数目或许会超过在奴隶贸易中失去的人口总数。”该学者的观点
A.肯定了美洲与非洲间的物种交流 B.客观论述了三角贸易的双重作用
C.揭示了非洲社会的原始落后 D.掩盖了奴隶贸易的罪恶本质
【答案】D
【解析】该学者的观点强调非洲人主动参与奴隶贸易并获得物质回报,以及美洲作物带来的人口增长可能补偿损失,但忽略了奴隶贸易中强迫、暴力、高死亡率等残酷事实,美化其罪恶本质,故选D项;材料提及物种交流但服务于辩护奴隶贸易,并非单纯肯定其积极意义,排除A项;观点片面突出三角贸易益处,忽视欧洲殖民者主导的剥削和灾难性影响,缺乏客观性,排除B项;非洲人卖同胞的描述被用于推卸从事三角贸易者的责任,而非揭示社会落后,实际奴隶贸易是殖民体系产物,排除C项。
学习任务三、荷、法、英殖民争霸
【阅读教材,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77—78页相关内容,完成相应的导学任务。
【问题导向,明确重点】
(一)核心素养,基础构建: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曾侵占我国台湾,后被郑成功驱逐的侵略国家是荷兰。
2.英国和兰法国之间进行殖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唯物史观)
3.在殖民争霸中,最终凭借强大实力获胜的国家是英国,他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自诩日不落帝国。
4.结合76页正文1的内容可知,英国开始海外扩张的前提是1588年以少胜多,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5.完成西方早期殖民时间表。(时空观念)
时间 事件 影响
13—14世纪中叶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是欧洲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
14—17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15—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西方开始早期殖民掠夺
16世纪 葡萄牙、西班牙早期殖民 给美洲、亚洲带去深重灾难
1588年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开始殖民扩张
17世纪 英国进行三角贸易 欧洲获取巨额利润,给非洲带去深重灾难
17世纪下半叶 英法荷殖民地战争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6.思考探究:阅读78页正文内容和下列材料,客观分析西方早期殖民的影响。
材料一: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二:葡萄牙征服者通过武力从非洲黑人和亚洲印度人手中抢掠的金银、象牙和珠宝其数量之大、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到16世纪又开始把黑奴运往南美洲,而且规模不断扩大……西班牙在殖民地实行残酷的种族奴役政策,使用各种野蛮手段,残暴地杀害印第安人。
——摘自李其荣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2019年版
材料三: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都曾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至今这里的国家还大多通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人,混血人种占多数。
影响一: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他们还将美洲、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烟草、可可、茶叶等作物运回欧洲。这一进程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二: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亚洲遭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这些都给殖民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灾难。
影响三: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试牛刀,当堂练习】
8.【历史解释】(2025·广州中考·21)18世纪,荷兰毁掉了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水田,将其转为收益更高的砂糖生产地;19世纪,荷兰又在爪哇岛推行强制性栽培制度,大规模经营甘蔗种植园与咖啡种植园。荷兰的这些举动
A.有利于爪哇岛摆脱经济剥削 B.加深了对爪哇岛的殖民掠夺
C.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D.促进了欧洲的庄园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荷兰在18世纪毁水田转砂糖生产,19世纪推行强制性栽培制度强迫爪哇农民种植甘蔗咖啡,导致当地农业被破坏,经济被荷兰控制,加深了殖民掠夺和剥削,故选B项;这些举动强化了荷兰对爪哇的经济控制,加剧剥削而非帮助摆脱,排除A项;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欧洲思想运动,荷兰殖民行动在18—19世纪,时间不符且无关联,排除C项;欧洲庄园经济是中世纪封建农业形式,18—19世纪欧洲已进入工业革命,庄园经济衰落,荷兰殖民种植园是资本主义掠夺,排除D项。
9.【时空观念】日不落帝国是指太阳无论何时都不会在其领土上落下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球七大洲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从十七世纪下半叶开始,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这个国家首次骄傲地自称“日不落帝国”。此国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日本
【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日不落帝国”是指英国,故选C项。葡萄牙是最先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但其在海外的掠夺没有用于投资生产,而是被挥霍、浪费了,因此很快衰落下去,排除A项;西班牙也是早期殖民国家之一,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1588年被英国打败,丧失了在海上的霸权,排除B项;日本在17世纪下半叶没有参与到殖民争霸中,排除D项。
11.表中的史实可以反映出“毛里求斯”名称的变化
时间 所属 名称变化
1505年 葡萄牙 以航海家马斯克林名字命名为“马斯克林”群岛
1598年 荷兰 以荷兰国王“莫里茨”名字更名Mauritius“毛里求斯”
1715年 法国 更名为“法兰西”岛
1814年 英国 被重新命名为“毛里求斯”,于1968年宣告独立。
A.英国率先成为海上霸主 B.世界地理认知不断更新
C.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 D.早期殖民扩张竞争激烈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毛里求斯在1505年由葡萄牙命名为马斯克林,1598年荷兰以国王莫里茨名字更名,1715年法国改为法兰西岛,1814年英国重新命名并延续至今,这反映了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欧洲列强为争夺殖民地而激烈竞争的历史事实,故选D项;英国在1814年才控制该岛,而葡萄牙和荷兰早在16世纪已介入,不足以说明其率先成为海上霸主,排除A项;名称变化源于殖民者更迭,岛屿地理位置未变,不能体现地理认知更新,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毛里求斯一地,无法充分反映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排除C项。
11.(2024·内蒙古通辽中考·13)《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一书中写到:“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他们当中拿不出一大捆货物者就拿出一小箱……几乎各个阶层的人对几内亚的买卖都兴趣浓厚。这真是一股浪潮,无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在利物浦,赚取100%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可达300%。”据此推断,利物浦商人的贸易
A.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促进了西方的繁荣发展
C.推动了非洲的民族觉醒 D.加速了欧洲的资本输出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对几内亚的买卖……在利物浦……所得净利可达30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物浦商人通过贩卖黑奴,赚取了巨额利润,有利于加快资本的原始积累,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贩卖黑奴对利物浦的影响,未涉及促进了西方的繁荣发展,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贩卖黑奴对利物浦的影响,与推动了非洲的民族觉醒无关,排除C项;资本输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体现的黑奴贸易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输出,排除D项。
12.【唯物史观】“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材料反映了欧洲的殖民掠夺
A.导致了非洲长期的贫困落后 B.导致美洲本土人口锐减
C.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致使印度沦为了殖民地
【答案】C
【解析】材料指出欧洲殖民掠夺的一系列行为(如开采美洲金银、奴役土著、征服东印度、猎获非洲黑人)是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说明这些殖民活动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通过掠夺资源、劳动力等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故选C项;非洲长期贫困是殖民掠夺的后果,但材料未直接讨论其长期影响,且材料还涉及其他洲,排除A项;美洲人口锐减虽是史实,但材料重点在于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的作用而非人口变化,排除B项;印度沦为殖民地是材料提及的史实,但材料主旨在于说明殖民掠夺对欧洲资本主义的推动作用,而非强调印度本身的结果,排除D项。
13.甘蔗种植和蔗糖榨取需要大量劳动力。美洲适宜种植甘蔗,上千万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奴隶因残酷劳动死于甘蔗种植园。有人说,自从有了糖的产业化,甘与苦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欧洲文化对殖民地发展产生影响
B.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C.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D.蔗糖的榨取由手工劳动转为机器生产
【答案】B
【解析】题干描述甘蔗种植导致上千万黑人奴隶死于美洲种植园的残酷劳动,说明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这与历史事实相符,即欧洲殖民者强迫奴隶劳动造成大规模死亡,故选B项;欧洲文化对殖民地的影响虽存在,但材料未提及文化内容,仅聚焦劳动苦难,排除A项;黑奴贸易为英国带来利润是殖民经济的一部分,但材料强调奴隶死亡而非利润,排除C项;蔗糖榨取在材料中与产业化关联,但产业化指规模化生产而非机器转变,且材料突出劳动力需求,未涉及手工转机器,排除D项。
14.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强国开始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通过海外殖民可以
①解决技术难题 ②积累原始资本 ③提供工业原料 ④开拓海外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商业联系,早期的殖民扩张、殖民掠夺兴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解决技术难题不是海外殖民的结果,故①错误;早期的海外殖民客观上有助于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故②正确;殖民扩张与殖民掠夺,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故③正确;海外殖民,使得西欧强国的海外殖民地范围不断扩大,成为西欧强国的商品倾销市场,因此,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15.以下是某项目式学习小组撰写的历史小论文标题,他们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论文1 《从庄园到城市:生产方式的蜕变之路》
论文2 《从禁锢到解放:人文主义引领思想潮流》
论文3 《航海冒险: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论文4 《血腥掠夺:资本原始积累背后的真相》
A.古代欧洲庄园探秘 B.人文主义诞生及发展
C.欧洲社会迈向近代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答案】C
【解析】论文1反映庄园经济瓦解和城市工商业发展,体现欧洲经济向近代转型;论文2对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兴起,推动思想解放;论文3指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联系,推动欧洲海外扩张;论文4揭露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积累提供条件,四篇均围绕14—17世纪欧洲在经济、思想、对外扩张等方面的近代化进程展开,故选C项;古代欧洲庄园探秘仅涉及论文1部分内容,无法涵盖其他三篇更广泛的转型主题,排除A项;人文主义诞生及发展仅对应论文2,无法覆盖生产方式转变、新航路开辟等经济领域内容,排除B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通常指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而材料侧重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社会转型,排除D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