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运动的快慢 课件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0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运动的快慢 课件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0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6 14:4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3 运动的快慢和速度
R·八年级上册
目录
CONTENT
运动快慢的比较
01
速度的定义与计算
02
匀速直线运动
03
实际应用与例题
04
想一想:电视里游泳决赛正激烈进行,观众和裁判都想选“最快选手”,但他们的关注点一样吗,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来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
课堂导入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并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学会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4.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学习目标
1.3.1 运动快慢的比较
R·八年级上册
观众通过什么来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为什么?
关注从出发开始,看谁游过的路程最多(相同t时间比较路程s)
运动快慢的比较
小红、小绿和小蓝谁运动的最快?
你是如何判断的?
小红
相同的时间,游得路程不同
裁判又是通过什么来判断运动员运动快慢的,为什么?
运动快慢的比较
关注运动员各花了多少时间游完全程(相同路程s比较时间t)
小红、小绿和小蓝谁运动的最快?
你是如何判断的?
小红
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不同
男子50米蛙泳决赛成绩 排序 组次 泳道\姓名 出生日期\代表队 R.T. 25m 50m 成绩
1 1 2小红 2000-08-01湖北浩沙 0.58 11.52 25.72 25.94
2 1 1小蓝 2003-03-09上海安踏 0.67 12.12 26.71 26.66
3 1 3小绿 2003-03-25广东 0.63 12.39 26.73 26.67
两种比较方法:
1.当运动的路程相等时,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用时较少的,运动得就____)
2.当运动的时间相等时,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路程较长的,运动得就____)
运动快慢的比较
要是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所用的时间也不相等,该怎么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新问题


1.3.2 速度的定义与计算
R·八年级上册
比比谁运动的更快?
速度的定义与计算
VS
21秒运动了200m
2分40秒运动了1500m
短跑健将=9.52m/s
长跑运动员=9.38m/s
更快
速度
速度的定义与计算
速度
定义
物理意义
公式
单位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基本单位:米每秒(m/s或m ·)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或km ·),1m/s=3.6km/h
单位换算(记忆卡片式)
速度的定义与计算
1s1m =1/3600h0.001km =3.6km/h
1m/s=3.6km/h
※记忆口诀:
大“米”三块六一斤(谐音记忆)
一些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速度的定义与计算
步行1.1m/s
骑行5m/s
开车33m/s
火车的速度是72 km/h,汽车的速度是30 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
①72km/h=72
(30m/s>20 m/s ,汽车快)
②30m/s=30108km/h
(108km/h>72km/h ,汽车快)
速度的定义与计算
小红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一定越大
B. 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大的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D.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径长短的物理量
C
A 错误:速度由 “路程和时间” 共同决定,仅路程不能说明速度;B 错误:同理;C 正确:速度定义是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大则单位时间路程长;D 错误:速度描述的是运动快慢,不是路径长短。
速度的定义与计算
1.3.3 匀速直线运动
R·八年级上册
观察一下两幅图中的球体,他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非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同一照片中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
概念: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征:
速度恒定性: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与方向始终不变。
速度与 s、t 关系:可用计算速度,但速度是定值,与s、t大小无关;不过,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 。
匀速直线运动
关于速度公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与路程、时间无关
C. 相同时间内,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 路程相同,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A
A 错误:速度是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变速运动中,速度也不是简单的正反比
匀速直线运动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与路程、时间有关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故A、B、C错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因此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故D正确。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4s通过的路程是8m。下列>表示速度不变对该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物体前2s通过的路程是8m
B.该物体通过10m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6s
C.该物体的速度是0.5m/s
D.该物体前1s内的速度是2m/s
匀速直线运动
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始终不变,根据前4s通过的路程是8m,可计算出该物体运动的速度v=2m/s,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平均速度:
定义: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出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运动有时快,有时慢,我们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匀速直线运动
1.3.4 实际应用与例题
R·八年级上册
小红 8 分钟跑了 2400 米,换算成m/s和 km/h
小明骑车 15 分钟行驶了 7.5 千米,求骑车速度(km/h)。
时间换算:8 分钟 = 8×60=480秒 ;
计算 m/s:v = = = 5m/s秒
换算 km/h:5×3.6=18km/h(利用1m/s=3.6km/h)。
时间换算:15 分钟 = =0.25小时 ;
速度: 30km/h
实际应用与例题
基础速度计算
小王家距超市 1800 米,他骑电动车去超市用时 5 分钟;回家时步行,步行速度 1.2m/s。求:
(1)电动车的速度(单位:m/s );
(2)步行回家所用的时间(单位:分钟 )
实际应用与例题
(1)=6m/s
(2)=1500s=25分钟
基础速度计算
小李从家到图书馆,先以 5m/s 的速度跑步 3 分钟,再以 2m/s 的速度步行 1200 米,全程用时多少?家到图书馆的距离是多少?
实际应用与例题
跑步路程/家与图书馆距离:S1 =5m/s×3×60s=900m
步行时间:=600s=10分钟
全程时间:3分钟+10分钟=13分钟
全程距离:900m+1200m=2100m
交通标志牌 + 速度计算
如图是某路段交通标志牌:圆形标志:限速 40km/h,长方形标志:距目的地 12km
(1)若轿车经过标志牌时速度为 15m/s,是否超速?
(2)若以限速匀速行驶,到达目的地需要多久?
实际应用与例题
(1)换算速度:15m/s=15×3.6=54km/h,54km/h>40km/h,超速;
(2)=0.3h=18分钟
交通标志牌综合题
如图交通标志牌:圆形标志:限速 60km/h,长方形标志:距景区入口 8km
(1)一辆客车以 18m/s 的速度行驶,是否违反限速?
(2)若客车以限速匀速行驶,到达景区入口需要多少分钟?
实际应用与例题
(1)换算速度:18m/s=18×3.6=64.8km/h,64.8km/h> 60km/h,违反;
(2) = 8分钟
总结
知识结构图
运动快慢的比较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速度核心公式与单位公式:
单位换算:1m/s=3.6km/h(记忆:“大米三块六一斤”)
匀速与变速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变速运动:用平均速度(总路程 ÷ 总时间)描述快慢
实际应用要点
交通标志:圆形为限速(km/h),长方形为距离(km)
计算步骤:先统一单位,再代入公式
总结
作业布置
完成第三课时典型例题剖析(课堂作业)
完成第三课时能力提升训练(家庭作业)
完成睡前默写卡
预习第四课时,完成预习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