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科学并不神秘 夯实基础--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1科学并不神秘 夯实基础--浙教版(2024)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10:28: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夯实基础
一、选择题
1.2024年巴黎奥运会,8月11日在法国巴黎完美收官,中国代表团共获得40金27银24铜的好成绩位居第二,刷新了记录。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检测人员会对运动员进行尿检、血检等方式来判断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检测人员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  )
A.提出问题 B.合作与交流
C.建立假说 D.获取事实与证据
2.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关于下列实验中的观察实例,正确的是(  )
A.用手摸感冒同学的额头,判断同学的发热程度属于定量观察
B.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属于定性观察
C.在生物实验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属于直接观察
D.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直接观察
3.如图所示,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雨后彩虹 B.火箭升天
C.流星划破夜空 D.大雁迁徙
4.做“观察蚯蚓的外形实验”时,为更仔细地观察它,你借助了以下哪种工具?(  )
A. B. C. D.
5.初中《科学》课程带同学们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关于科学学习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用心观察,认真思考
C.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D.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永远是正确的
6.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结合了力量、文化、科技元素的数字人,与真实的主火炬手一起,共同点燃了名为“潮涌”的主火炬塔。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数字火炬手应用了哪些技术
B.钱塘江潮涌有什么规律
C.主火炬塔有多高
D.亚运场馆“大莲花”美不美
7.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经过长期研究之后,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
A.科学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看法
B.科学技术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科学技术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
D.科学无止境,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实验
8.国漫电影《哪吒》受到广大好评。下列关于电影的问题最不适合做科学研究的是(  )
A.哪吒的造型好看吗? B.电影屏幕是如何成像的?
C.为何不戴3D眼镜看3D电影会有重影? D.影院的隔音效果和墙体的材料有关吗?
9.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下列不属于科学技术带来负面影响的是(  )
A.塑料薄膜对环境的污染 B.CT检查能发现人体内某些微小的变化
C.汽车尾气的污染 D.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
10.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以下不属于科学进步带来便利的是(  )
A.使用机器人扫地 B.乘坐高铁出行
C.用CT诊断病 D.汽车行驶排放尾气
11.下列有关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
B.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
D.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
12.《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它指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是(  )
A.将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依靠传统产业和生态保护的轨道上来
B.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C.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劳动者的数量优势
D.以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创新活力
二、非选择题
13.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现象:A.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B.火山爆发;C.海岛附近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D.含羞草开花;E.伊拉克战争;F. “神舟六号”上天。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 。同时我们对各种现象的观察也有着不同的方法: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菌;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
14.有下列现象:①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②火山爆发;③“海市蜃楼”;④含羞草开花;⑤人民币升值;⑥“神舟十号”上天;⑦种子发芽;⑧大雁南飞;⑨昆虫蜕皮;⑩青蛙冬眠。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 。科学以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发现他们产生、发展的 和 。
15.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变: 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跨入了发达的信息时代; 使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遨游变幻莫测的太空;科学家发现了 ,为人类推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
16.媒体报道某餐馆的一道名菜含有黄樟素。
①小科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②他准备了A、B两组老鼠,A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B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并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价。上文①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步 ?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 (“正确”或“错误”)。
(3)以上科学探究活动中, (填“A”或“B”)组是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夯实基础
一、选择题
1.2024年巴黎奥运会,8月11日在法国巴黎完美收官,中国代表团共获得40金27银24铜的好成绩位居第二,刷新了记录。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的比赛规则,检测人员会对运动员进行尿检、血检等方式来判断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检测人员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  )
A.提出问题 B.合作与交流
C.建立假说 D.获取事实与证据
【答案】D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权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其中,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是不可缺少的,检测人员会对运动员进行尿检、血检等方式来判断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取事实与证据。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关于下列实验中的观察实例,正确的是(  )
A.用手摸感冒同学的额头,判断同学的发热程度属于定量观察
B.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属于定性观察
C.在生物实验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属于直接观察
D.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直接观察
【答案】D
【分析】①直接观察:用肉眼观察;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
②定性观察只是要求对物质的组成有所了解,仅仅涉及到性质;定量观察要求到物质的组成以及在各物质的含量问题。 定量是具体到数值,一般比较精确,定性就模糊许多.
【详解】A.用手摸感冒同学的额头,判断同学的发热程度属于直接观察,A错误。
B.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属于定量观察,B错误。
C.在生物实验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属于间接观察,C错误。
D.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直接观察,D正确。
故选D。
【点睛】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选择正确的观察方法是保证探究过程顺利、探究结果正确的第一步。
3.如图所示,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雨后彩虹 B.火箭升天
C.流星划破夜空 D.大雁迁徙
【答案】B
【详解】A.雨后彩虹,不受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是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属自然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火箭升天是指运载火箭升空是人的创造,不属于自然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流星划破夜空,是大自然运作规律自发现成的属自然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大雁迁徙是鸟类的迁徙,不受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属自然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做“观察蚯蚓的外形实验”时,为更仔细地观察它,你借助了以下哪种工具?(  )
A. B. C. D.
【答案】B
【详解】A.显微镜是观察微观世界的工具,蚯蚓不是微观生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可以用来观察蚯蚓,故B符合题意。
C.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是测量工具,不是观察工具,故C不符合题意。
D.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不能用来观察蚯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初中《科学》课程带同学们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关于科学学习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用心观察,认真思考
C.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D.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永远是正确的
【答案】D
【详解】A、科学研究要从小处入手,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平时多做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故A正确。
B、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故B正确。
C、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故C正确。
D、对书本知识我们要抱着科学的态度去学习,但不是盲目地崇拜,要敢于质疑,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验证其科学性,故D错误。
故选D。
6.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结合了力量、文化、科技元素的数字人,与真实的主火炬手一起,共同点燃了名为“潮涌”的主火炬塔。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数字火炬手应用了哪些技术
B.钱塘江潮涌有什么规律
C.主火炬塔有多高
D.亚运场馆“大莲花”美不美
【答案】D
【详解】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关键。所以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因此,选项A、B、C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并能作出相应的假设,而D选项亚运场馆“大莲花”美不美无研究价值,而只是自己的一种观点想法。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现象,经过长期研究之后,最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
A.科学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看法
B.科学技术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C.科学技术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
D.科学无止境,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实验
【答案】D
【详解】A.该选项侧重于科学成果对观念的影响,而题干更侧重于发现过程本身,故A不符合题意;
B.从题干所描述的发现过程来看,并没有直接体现生活方式的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这个情境中,没有涉及技术使用不当和负面影响相关的内容,故C不符合题意;
D.奥斯特经过长期研究才确定了电流的磁效应,这表明科学探索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国漫电影《哪吒》受到广大好评。下列关于电影的问题最不适合做科学研究的是(  )
A.哪吒的造型好看吗? B.电影屏幕是如何成像的?
C.为何不戴3D眼镜看3D电影会有重影? D.影院的隔音效果和墙体的材料有关吗?
【答案】A
【详解】A选项中造型好看与否过于主观,不适合做科学研究,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9.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下列不属于科学技术带来负面影响的是(  )
A.塑料薄膜对环境的污染 B.CT检查能发现人体内某些微小的变化
C.汽车尾气的污染 D.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事故
【答案】B
【详解】A、塑料薄膜对环境的污染是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CT检查能发现人体内某些微小的变化,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故B符合题意。
C、汽车尾气的污染是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核电站泄漏会造成核辐射,是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以下不属于科学进步带来便利的是(  )
A.使用机器人扫地 B.乘坐高铁出行
C.用 CT 诊 断 病 D.汽车行驶排放尾气
【答案】D
【详解】A、使用机器人扫地可以给人类减轻家务劳动,为生活带来便利,故A符合题意;
B、乘坐高铁出行,给人类带来出行的便利,故B符合题意;
C、用CT诊断病可以使病人接受更好的治疗,故C符合题意;
D、汽车行驶排放尾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给人类造成不利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下列有关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
B.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
D.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
【答案】D
【详解】ABC.利用科学可以综合合理的应用自然资源,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使人们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使人类能探索宇宙的范围越来越广,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故ABC正确;
D.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危害。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故D错误。
12.《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它指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是(  )
A.将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依靠传统产业和生态保护的轨道上来
B.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C.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劳动者的数量优势
D.以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创新活力
【答案】D
【详解】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为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我国应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D正确;传统产业较新兴产业利润低下,不是经济建设的重点,A错误;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并非以政府的资源配置为主,B错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以劳动力的数量为优势,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是产业发展的主导,也不是经济建设的重点,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3.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现象:A.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B.火山爆发;C.海岛附近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D.含羞草开花;E.伊拉克战争;F. “神舟六号”上天。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 。同时我们对各种现象的观察也有着不同的方法: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菌;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
【答案】 ABCD ②③④
【详解】[1]A.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B.火山爆发;C.海岛附近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D.含羞草开花都属于自然现象。E.伊拉克战争是社会现象;F.“神舟六号”上天是科技问题。
[2]直接观察:用肉眼观察;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所以属于直接观察的是: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14.有下列现象:①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②火山爆发;③“海市蜃楼”;④含羞草开花;⑤人民币升值;⑥“神舟十号”上天;⑦种子发芽;⑧大雁南飞;⑨昆虫蜕皮;⑩青蛙冬眠。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 。科学以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发现他们产生、发展的 和 。
【答案】 ①②③④⑦⑧⑨⑩ 原因 规律
【分析】自然现象是指不在人为作用下产生的表现,是由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不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
【详解】①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②火山爆发;③“海市蜃楼”;④含羞草开花;⑦种子发芽;⑧大雁南飞;⑨昆虫蜕皮;⑩青蛙冬眠,这些都不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是自然现象。⑤人民币升值;⑥“神舟十号”上天,这是人为因素所控制的,不属于自然现象。科学以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发现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15.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变: 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跨入了发达的信息时代; 使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遨游变幻莫测的太空;科学家发现了 ,为人类推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
【答案】 蒸汽机 电磁学 计算机 现代航天技术 DNA
【详解】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
[1]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变: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2]电磁学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跨入了发达的信息时代;
[4]现代航天技术使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遨游变幻莫测的太空;
[5]科学家发现了DNA,为人类推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
16.媒体报道某餐馆的一道名菜含有黄樟素。
①小科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②他准备了A、B两组老鼠,A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B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并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价。上文①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步 ?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 (“正确”或“错误”)。
(3)以上科学探究活动中, (填“A”或“B”)组是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
【答案】(1)建立假设
(2)错误
(3)B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1)作出假设是指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因此①小科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作出假设。
(2)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错误的。
(3)正确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从变量的控制分析,最接近自然状态的是对照组,人为控制变量的为实验组;二是从实验结果分析,结果已知的为对照组,结果未知的为实验组。故A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为实验组,B组喂正常食物属于对照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