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基础巩固--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4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基础巩固--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10:40: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去年一副残荷倒影照片(左)与吴冠中“留得枯荷听雨声”图(右)的对比,引发了网友艺术源于生活的讨论。左图中残荷在水中形成倒影的原理是( )
A.光的色散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
2.夜晚,当汽车司机通过自己车灯照射前方自行车的尾灯时,可以看见自行车的尾灯很明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自行车尾灯明亮是尾灯发的光
C.自行车尾灯是由一些相互垂直的红色光滑的小塑料块组成
D.人从侧边看自行车尾灯也很明亮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由两部分组成,可以绕翻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光线与的夹角 B.沿向后转动纸板
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D.沿向后转动纸板
4.一束光线以和平面镜成30°夹角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100° B.120° C.140° D.160°
5.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时,小科根据正确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关于“反射角-入射角”的图像,横轴和纵轴单位长度相同,下图中符合科学规律的图像是(  )
A. B.
C. D.
6.如图,小舟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O是入射光线
B.反射角等于30°
C.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靠近ON
D.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
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
B.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反射光线会远离反射面
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8.如图所示,CD为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入射角是(  )
A.∠1 B.∠2 C.∠3 D.∠4
9.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 )
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 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
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 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
10.普通透明玻璃是材质均匀两面光滑的,某种磨砂玻璃是在该普通透明玻璃的基础上,将其中一光滑面打磨成毛糙面而制成的。隔着磨砂玻璃可以起到在室内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室外的人看不清室内的景物。但有时候磨砂玻璃沾水后,室外的人就可以比较清晰地观察到室内的景物(如图所示)。对于磨砂玻璃这一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磨砂玻璃的任意一面沾水后,室外的人就能够比较清晰地观察到室内景物了
B.为了防止磨砂玻璃因为沾水沾油而变成透明玻璃,一般采用双层的磨砂玻璃,毛面都朝里效果最好
C.磨砂玻璃未沾水时,由于室内光线透不过毛糙面,所以室外的人看不清室内的景物
D.室外观察者透过沾水磨砂玻璃观察室内景物与透过普通透明玻璃观察室内景物效果相同
11.如图所示,甲、乙为两种反射类型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如图甲所示
B.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如图乙所示
D.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在实验课上,小科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白色大理石地面照射(如图),发现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而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明亮的光斑,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墙壁发生了漫反射
C.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漫反射
D.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
1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的反射两种类型(如下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时,会发现水坑处和干燥的地面亮度不一样。结合光的反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发生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干燥的地面发生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干燥的地面比较暗,水坑处比较亮
D.干的地面比较亮,水坑处比较暗
14.小华同学参观盐城海盐博物馆,看到一个放在玻璃罩中的展品A(可拍照),小华同学想用相机拍下来回家慢慢研究,展馆中的灯光比较暗,下列哪种方式拍照最清晰(  )
A.从1处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B.从1处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C.从2处斜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D.从2处斜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二、非选择题
15.如图所示为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点P处。回答下列问题:
(1)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2)当液面上升时,水平标尺上的点P将向 移动(填“左”或“右”)。
1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的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AB左侧是 (选填“玻璃”或“空气”)。
17.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它 (填“遵循”或者“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8.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项自化学习小组设计了太阳能热发电站。如图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它的作用是将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上,如图所示。
(1)为了提高太阳能反射率,定日镜有以下三种材料可选,请选择最适合的材料。 。
材料 特性
A 透明、透光性好、表面光滑
B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凹凸不平
C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光滑
(2)针对“定日镜”,同学们制定了相应的评价量表,请你补充完整“可调节性”这一评价要素。
评价要素 10分 6分 1分
可调节性 能根据太阳光线的改变手动改变定日镜角度 不能改变定日镜角度
(3)太阳一天当中会发生位置的变化,当太阳落下,图中的AO会发生顺时针的转动,为了让太阳继续准确反射到接收器上,当太阳落下过程中,平面镜应绕O点 旋转。
19.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i ∠r
1 15° 15°
2 30° 30°
3 45° 45°
4 55° 55°
5 65° 65°
由此可得:在光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选填“>”“<”或“=”)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小明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比较两者的大小关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A”或“B”);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3)在图甲中,为验证:在光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应该如何操作和观察 ;
(4)如图乙所示,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这时发现:在纸板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光反射现象中, 。
20.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 A 沿 EO 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可看到光线沿OF 方向射出。当让光线沿着 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
(2)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 反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1课时)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去年一副残荷倒影照片(左)与吴冠中“留得枯荷听雨声”图(右)的对比,引发了网友艺术源于生活的讨论。左图中残荷在水中形成倒影的原理是( )
A.光的色散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B
【详解】残荷在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夜晚,当汽车司机通过自己车灯照射前方自行车的尾灯时,可以看见自行车的尾灯很明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自行车尾灯明亮是尾灯发的光
C.自行车尾灯是由一些相互垂直的红色光滑的小塑料块组成
D.人从侧边看自行车尾灯也很明亮
【答案】C
【详解】A.自行车尾灯平而光滑,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故A错误;
B.自行车尾灯明亮是反射了别的物体的光,尾灯不是光源,自身不能发光,故B错误;
C.自行车尾灯是由一些相互垂直的红色光滑的小塑料块组成,当后面车的灯光照到前面车的尾灯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一定是平行的,即产生“反向射回”的效果,光线明亮耀眼,通红透亮,会引起司机注意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故C正确;
D.人从侧边看自行车尾灯不会很明亮,因为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很少有反射光线从侧面进入人的眼睛,故D错误。
故选C。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由两部分组成,可以绕翻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改变光线与的夹角 B.沿向后转动纸板
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D.沿向后转动纸板
【答案】A
【详解】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改变入射角,即改变光线与的夹角,研究反射角是否等于入射角;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一束光线以和平面镜成30°夹角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100° B.120° C.140° D.160°
【答案】D
【详解】①根据光反射定律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90°﹣30°=6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60°
②当入射角增大20°时,则入射角变为60°+20°=80°
根据光反射定律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变为80°,所以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80°=160°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时,小科根据正确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关于“反射角-入射角”的图像,横轴和纵轴单位长度相同,下图中符合科学规律的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横轴表示入射角,纵轴表示反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从图像上看,就是直角的平分线,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如图,小舟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O是入射光线
B.反射角等于30°
C.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靠近ON
D.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
【答案】B
【详解】A.射向镜面的光线为入射光线,由图知入射光线从激光笔沿OA射向镜面,所以AO是入射光线,故A正确。
B.由图知入射角为6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60°,故B错误。
C.若把入射光线OA靠近ON,则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会减小,所以反射光线OB也会靠近ON,故C正确。
D.绕ON前后转动F板,由于两个面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故D正确。
故选B。
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
B.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反射光线会远离反射面
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详解】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则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
90°-20°=7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是70°,故A错误;
B.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反射光线会远离反射面,故B正确;
C.当入射角增大5°时,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增大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10°,故C错误;
D.镜面反射、漫反射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B。
8.如图所示,CD为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入射角是(  )
A.∠1 B.∠2 C.∠3 D.∠4
【答案】B
【详解】A处同学看到B同学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因为看到了由B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所以B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则BO与法线的夹角,即∠2为入射角,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 )
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 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
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 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
【答案】A
【详解】根据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既然乙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能再经过平面镜的反射后进入甲的眼睛,那么逆着这束光线,光路仍然是成立的,也就是从甲的眼睛反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的反射后会进入乙的眼睛,所以乙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故选A。
10.普通透明玻璃是材质均匀两面光滑的,某种磨砂玻璃是在该普通透明玻璃的基础上,将其中一光滑面打磨成毛糙面而制成的。隔着磨砂玻璃可以起到在室内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室外的人看不清室内的景物。但有时候磨砂玻璃沾水后,室外的人就可以比较清晰地观察到室内的景物(如图所示)。对于磨砂玻璃这一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磨砂玻璃的任意一面沾水后,室外的人就能够比较清晰地观察到室内景物了
B.为了防止磨砂玻璃因为沾水沾油而变成透明玻璃,一般采用双层的磨砂玻璃,毛面都朝里效果最好
C.磨砂玻璃未沾水时,由于室内光线透不过毛糙面,所以室外的人看不清室内的景物
D.室外观察者透过沾水磨砂玻璃观察室内景物与透过普通透明玻璃观察室内景物效果相同
【答案】B
【详解】A.当磨砂玻璃粗糙面粘一层水,才失去磨砂的作用,因为水填进低凹部分,光线穿过它就成有规则折射,变透明了,故A错误;
B.当双层的磨砂玻璃毛面都朝里,无论从里面还是外面看到的都是磨砂玻璃的光面,防止磨砂玻璃因为沾水沾油而变成透明玻璃,故B正确;
C.室内光线可以透过糙面,因为不光滑使经过的光线无规则散开,会使人透过它看不到物体,故C错误;
D. 当磨砂的一面浸水后,虽然变透明,但水仍然不是十分光洁,所以景物海水不像玻璃那么清晰,故D错误。
故选B。
11.如图所示,甲、乙为两种反射类型的模式图,下列关于它们说法正确的是( )
A.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如图甲所示
B.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其原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如图乙所示
D.用久的黑板会出现反光,其原理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详解】AB.新黑板从各个方向能看清字是发生了漫反射,原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其原理如图乙所示,故A错误,B正确;
CD.黑板的某些部位由于反复摩擦,使其表面变得光滑,发生了镜面反射,造成了黑板反光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其原理如图甲所示,故CD错误。
故选B。
12.在实验课上,小科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白色大理石地面照射(如图),发现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而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明亮的光斑,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墙壁发生了漫反射
C.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漫反射
D.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B
【详解】如图,小科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时,由于地面光滑,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墙壁,由于墙壁粗糙,发生了漫反射,在一侧面看时,光滑地面反射的光线几乎没有进入人眼,而墙壁由于发生漫反射进入人眼的光线较多,故小科看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的反射两种类型(如下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时,会发现水坑处和干燥的地面亮度不一样。结合光的反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发生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干燥的地面发生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干燥的地面比较暗,水坑处比较亮
D.干的地面比较亮,水坑处比较暗
【答案】C
【详解】A.水面光滑平整,发生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
B.干燥的地面凸凹不平,发生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D.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所以人感觉水洼处比较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人感觉地面比较暗,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4.小华同学参观盐城海盐博物馆,看到一个放在玻璃罩中的展品A(可拍照),小华同学想用相机拍下来回家慢慢研究,展馆中的灯光比较暗,下列哪种方式拍照最清晰(  )
A.从1处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B.从1处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C.从2处斜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D.从2处斜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答案】C
【详解】展馆中的灯光比较暗,展品反射的光线很少,要想拍摄出清晰的展品图片,需要用闪光灯;玻璃罩上表面很平,当从①位置用闪光灯拍摄时,光线因发生镜面反射而沿垂直方向反射回去,照相机发生逆光无法得到清晰的图片,所以只能从②处斜向下拍。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5.如图所示为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点P处。回答下列问题:
(1)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
(2)当液面上升时,水平标尺上的点P将向 移动(填“左”或“右”)。
【答案】(1)80°
(2)左
【详解】(1)根据图片可知,入射角为
90°-50°=40°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40°,那么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40°+40°=80°
(2)当液面上升时,入射点会向左移动,那么反射光线会向左平移,因此水平标尺上的点P将向左移动。
1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的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AB左侧是 (选填“玻璃”或“空气”)。
【答案】 OG 玻璃
【详解】[1]由图可知,,所以
而,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
[2]由图可知,折射角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根据光由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由此可知,AB左侧是玻璃,右侧是空气。
17.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它 (填“遵循”或者“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 漫 遵循
【详解】[1][2]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说明光向各个方向反射,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8.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项自化学习小组设计了太阳能热发电站。如图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它的作用是将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上,如图所示。
(1)为了提高太阳能反射率,定日镜有以下三种材料可选,请选择最适合的材料。 。
材料 特性
A 透明、透光性好、表面光滑
B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凹凸不平
C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光滑
(2)针对“定日镜”,同学们制定了相应的评价量表,请你补充完整“可调节性”这一评价要素。
评价要素 10分 6分 1分
可调节性 能根据太阳光线的改变手动改变定日镜角度 不能改变定日镜角度
(3)太阳一天当中会发生位置的变化,当太阳落下,图中的AO会发生顺时针的转动,为了让太阳继续准确反射到接收器上,当太阳落下过程中,平面镜应绕O点 旋转。
【答案】 见解析 能根据太阳光线的改变自动改变定日镜的角度 顺时针
【详解】(1)[1]为了提高太阳能反射率,且把太阳光定向反射到接收器,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应该选择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光滑的材料,故选C。
(2)[2]以地球为参照物,太阳的位置会随时间改变,分析评价量表可知,要具有好的可调节性,其标准为:能根据太阳光线的改变自动改变定日镜角度。
(3)[3]太阳落山时,太阳光AO顺时针转动,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为法线可知,法线应顺时针转动,结合图片可知,平面镜应绕O点顺时针旋转。
19.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i ∠r
1 15° 15°
2 30° 30°
3 45° 45°
4 55° 55°
5 65° 65°
由此可得:在光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选填“>”“<”或“=”)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小明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比较两者的大小关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A”或“B”);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3)在图甲中,为验证:在光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应该如何操作和观察 ;
(4)如图乙所示,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这时发现:在纸板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在光反射现象中, 。
【答案】 = B 用激光笔紧贴硬纸板F射出一束光,让光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着OA方向射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详解】(1)[1]改变光束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i和∠r,会发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测量对应的反射角,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3]反射光路是可逆的,用激光笔紧贴硬纸板F射出一束光,让光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4]如图乙,因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20.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 A 沿 EO 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可看到光线沿OF 方向射出。当让光线沿着 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
(2)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 反射。
【答案】 FO 可逆 漫
【详解】(1)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因此当让光线沿着FO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方向射出。
(2)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漫反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