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
【教学目标】
通过自学生字词语,能正确认读“疙、瘩”等 9个生字,学会多音字“恶”,学会“讨、厌”等 15个生字及“心事、理由”等 10个词语。
通过理解文本内容,了解作者对母鸡的前后态度及原因,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
通过研读文本,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夸张、前后对比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比较《猫》和《母鸡》在表达上的异同,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文本内容,了解作者对母鸡的前后态度及原因,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检测朗读 5—8自然段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4课《母鸡》,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只这样的母鸡(出示),齐读。
在 5—8自然段中(出示),我们通过读一读,评一评,感受到了母鸡这些特点,接下来我们进行朗读展风采。请看朗读展示要求。(生读)
自主练习自己准备读的那一自然段。
指名展示朗读,其他同学来当评委。优点、不足都可以评。
小结:这几个同学都能通过朗读读出母鸡的特点,读出自己的体会。
理解“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1.难怪老舍先生对他这样夸赞.(出示 9,10段,齐读)按要求选择 5—8自然段中的一段进行朗读展示。先自由练习,然后同桌之间互提建议,看谁能读出母鸡的特点,读出自己的体会。
2. 读到这,你对“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一定有了自己的理解(出示红色句子)。作者仅仅是在夸赞母鸡吗 (板书:母亲)
3.联系全文想一想,你觉得一位什么样的母亲才是伟大的英雄 不着急回答,大家讨论一下自己的想法。
4.指名交流。大家同意她的看法吗 都同意,观点一致,都很会思考。谁还有补充 你的补充让我们理解的更深刻了。(板书)
5.再来读这句话,读出我们的赞颂之情。作者是用“必定”,读出肯定的语气。
6.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感到大家对“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有了自己更深层次的理解。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段话,感受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吧!
三、关注写法,体会好处
1.同学们,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老舍先生,请默读课后资料袋,想一想老舍先生的哪一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同学们也写过小动物,你觉得老舍先生写小动物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3. 大家很会读书,老师也有同感。老舍先生可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文章我们要好好地品味。(出示)
4. 巡视:看哪些同学会读书.
5.下面选择你认为写得最好的一处句子,和同学分享,听听他的意见,做好在全班分享的准备。
6. 积极分享,乐于倾听。(出示交流模板)预设 1:比喻句:你分享的是这处比喻句(板书比喻)(1)这样写还有什么好处呢?(2)同意吗?大家都同意,你真是老舍的知音呀。(3)老舍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师,他不是简单地写了一个比喻,仅仅为了写饱小鸡的可爱吗?而且突出母鸡的慈爱辛苦,更好地表达了感情。
预设 2:夸张句,你分享的是这处夸张句(板书:夸张)(1)好处呢?大家也是这样想的吗?谁还有补充?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也可以慢慢读,遇到写的好的地方还可以反复读,并用波浪线画下来,想想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旁边简单批注。(2)作者为什么把母鸡的炫耀时的吵,夸大到这种程度。(3)是的,夸张地写,是为了突出自己对母鸡的讨厌。并不是仅仅为了生动。
预设 3:动词(1)这篇文章写得好,不仅仅用了比喻、夸张。动作描写很有功夫。请大家端起书读 7自然段,读的时候,注意读好这几个动作词语。(2)看,把动作写细致,也能突出母鸡的伟大,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对比叫声,品味表达
(文章不仅仅动作写得好。)老师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觉得老舍先生把母鸡的叫声写得是真好!!!如果放在一起读读,你一定会觉得老舍先生是名副其实的语言大师。赶快去找找吧。用不同符号标画出描写叫声的句子,同桌交流。
同样是母鸡的叫声,你发现作者用词有什么不同,感情有什么不同?
自己乱叫时是“嘎嘎”很讨厌,为孩子的时候是“咕咕”,变得很温柔了,令人敬佩。
谁还有补充?的确是这样。5.前面写那么讨厌母鸡,后面又大加夸赞,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板书:对比)(前后对比,先抑后扬。更能体现母鸡的伟大,更能表达作者对母鸡的赞颂。)
6.前后各选一句,读出不同情感,体会对比的好处。读出不同的情感。
7.是啊,从这叫声中我们读懂了母亲的伟大,怎么敢叫人讨厌呢!齐读。
五、作业与练习
师:老舍先生作为语言大师,他的作品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本课通过对母鸡的描写讴歌了伟大的母爱,运用比喻、夸张、对比更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动作、叫声的描写很是传神,值得多读。
1.把文中生动的语句多读几遍。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选择熟悉的动物,留心观察它的特点,写一篇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