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有一位才女,齐鲁大地壮丽的山河涵育了她创作的灵性;她文词绝妙,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她就是李清照。你听,这一首歌曲就是他的词,后人谱曲而成。
作者简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用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体会词人的情感,思考《武陵春》流淌的是何样的情感。应用怎样的语调语气去读?
2、指名读 ,指导朗读。(缓慢低沉、舒缓哀怨)
3、问: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是何样的感情,能用《武陵春》中的一个词表达么?) “愁”(板书)
三、 品味语言 ,体会情感
1、先来欣赏上阕:在朗诵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词的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 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
生答:“人非”(丈夫去世)
我们一起通过作品回顾李清照幸福生活:《减字木兰花》写出了婚后的甜蜜,对丈夫的撒娇,也是对自己美丽的自信;《一剪梅》表现了离愁别绪,难舍难分;《醉花阴.重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痴痴地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的淋漓尽致。据史料记载:赵明诚收到这首相思诗,深受所感,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词得50首,将李的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 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赵自叹不如。可以想象他们二人在相互爱慕中享受着琴瑟相合的甜蜜。 29年的甜蜜生活戛然而止,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李清照能不泪湿衣襟吗?
“物是人非事事休”的“事事休”指什么?
背景介绍(多媒体):国家败亡、家乡沦陷、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情愁、家愁、国愁
2、 事事休啊,什么叫事事休?
[万事皆休],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
[日晚倦梳头],(板书)请再读一遍,你会把重音落实到哪个字上?
[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讨论小结]:倦是身心的憔悴,是对生活的放弃乃至绝望!
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这属于细节描写
3、 想起曾相亲相爱的丈夫,想起了美满的生活,怎么不令人流泪。可又是谁勾起了六年前的生离死别,触动这份愁情的是什么?
[风住尘香花已尽],能描述一下这个景么?
[风停了,花都凋零了,连泥土也都沾上了花香]
“花”仅指凋零的花瓣?暗指自己年老珠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写作手法:借景抒情)
齐读上阙:我们再连起来把上阙朗诵一遍,请传递出词人因景而生愁和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情来。
4、 上阕中我们已经能读出词人沉沉哀愁了,那么在下阕,我们发现李清照的心情似乎发生了转变,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阙,同学们找出能体现词人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
男生朗读并作答:闻说---也拟---只恐
闻说什么意思?---——听说
听说什么?------听说双溪的春天还好,花可能还没有全凋谢,春景不错
这个消息对于李清照来说是好是坏?---好
此话怎讲?为什么是好消息呢-----可以去赏春,去散心
小结:对,去散心,去排遣内心沉痛之愁。
心动了么?----心动了。
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也拟,也打算
用什么方式排遣忧愁?——泛舟。
“泛舟”的“泛”字能表现什么的心情?------舒适悠闲。
作者在泛舟之前加上也拟,表明她也希望排遣忧愁,达到悠闲舒适的境界,可是计划实行了么?——没有。何处可见?——“只恐”,担心的意思,表明词人又打了退堂鼓,还是没去成。
小结:“ 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词人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所以我们朗读时前两句可以读出轻快欣喜的语气,而最后则要凝重低沉。
5、 请把最后一句再读一遍,(齐读)
[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形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是无形无影无声无息的
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
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虚化为实(板书),巧用比喻夸张。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 ,沉重
四、拓展延伸
回想前人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能说出一两句么?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小结:在李白的笔下,如丝如线愁绵绵不绝,柔韧难断;而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绪之多,犹如涛涛江水绵延不绝。李清照却又进一步把它搬上了船,于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
我们再读下阙,此时不仅要读出感情的起伏,而且要读出愁的分量。
[感情朗读吟唱]
五、达标测试:
六、总结,布置作业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内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武陵春》,感受到李清照内心愁苦的情感,领略了她遣词造境的文学才华,还运用朗诵、品词、对比等方法赏析诗词,课后请同学们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方法去赏析李清照的另外一首词《声声慢》,希望同学们能爱上李清照,爱上中国古典诗词。
课件15张PPT。 武 陵 春 李清照诗词赏析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作品集《漱玉词》。 作者简介 武陵春
___【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你认为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愁具体表现在词中什么地方?愁品味语言,体会情感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可谓人间佳话。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夫妇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活优裕和美。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作者简介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从表面上看,李清照的“愁”是因为丈夫去世,看看下面这则材料,你说她还为什么发愁? 1129年8月,丈夫赵明诚去世,9月金兵南犯。李清照带着她和赵明诚一生搜集的书籍文物开始逃难。赵明诚生前有托,这些文物是舍命不能丢的。然而这期间,她寄存在洪州的两万卷书,两千卷金石拓片却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时随身带着的五大箱文物又被贼人破墙盗走。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悲叹一声,无心出游,写下了《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其抒情方式是——直接抒情这两句是词人直抒胸臆,借助神态和外在行为表达出自己浓重的哀愁。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暗指: ___自己年老珠黄,寓寄词人漂泊零落,红颜迟暮的身世之恸。 心灰意懒 浓重的哀愁这两句是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采用含蓄手法进行间接抒情)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转为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说“舟轻愁重”使“愁”有了形体、重量、动态。这种写法是——化虚为实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你还能记起哪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知识拓展前期生活:家庭富裕,爱情美满后期生活:国破家亡,寂寞凄清旷
世
才
女
旷
世
孤
独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