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全集、补集及综合应用课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全集、补集及综合应用课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18 17:04:20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全集、补集及综合应用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INCLUDEPICTURE "../../生物/26TBSX-13.TIF" \* MERGEFORMAT   在某次数学模拟考试中,单选题的第8题有四个选项,某同学求不出正确答案,但明显知道其余三个是错误的,那她能做对这道题目吗?理由是什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补集的含义.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能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会用维恩图、数轴解决集合的综合运算问题.
如果学校里所有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S,所有男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M,所有女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F.
思考1 这三个集合之间有什么联系?
提示:S=M∪F,M∩F= .
思考2 如果x∈S且x M,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提示:由x组成的集合恰为集合F.
[知识梳理]
1.全集
(1)定义:在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如果所要研究的集合都是某一给定集合的    ,那么称这个给定的集合为全集.
(2)记法:全集通常用   表示.
 点拨 全集不是固定不变的,是相对于研究的具体问题情境而言的,例如在整数范围内研究问题,则全集U=Z,在实数范围内研究问题,则全集U=R.
2.补集及其性质
(1)定义
INCLUDEPICTURE "学AT12.TIF" INCLUDEPICTURE "../../生物/学AT12.TIF" \* MERGEFORMAT
(2)性质
①A∪( UA)=   .
②A∩( UA)=   .
③ UU=    , U =U, U( UA)=   .
④( UA)∩( UB)= U(A∪B).
⑤( UA)∪( UB)= U(A∩B).
 点拨 (1)求集合A的补集的前提是A是全集U的子集,随着所选全集的不同,得到的补集也不同.
(2) UA包含三层含义:①A U;② UA是一个集合,且 UA U;③ UA是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答案自填] 子集 U  UA {x|x∈U,且x A} U     A
[例1] (对接教材例5)若全集U={x∈R|-2≤x≤2},则集合A={x∈R|-2≤x≤0}的补集 UA为(  )
A.{x∈R|0<x<2}
B.{x∈R|0≤x<2}
C.{x∈R|0<x≤2}
D.{x∈R|0≤x≤2}
【解析】 借助数轴(如图)易得 UA={x∈R|0<x≤2}.
INCLUDEPICTURE "../../生物/23BC21.TIF" \* MERGEFORMAT
【答案】 C
eq \a\vs4\al( INCLUDEPICTURE "感悟提升LLL.TIF" )
求集合的补集的方法
(1)定义法:当集合中的元素较少时,可利用定义直接求解.
(2)维恩图法:借助维恩图可直观地求出全集及补集.
(3)数轴法:当集合中的元素连续且无限时,可借助数轴求解,此时需注意端点问题.
[跟踪训练1] (1)设全集U={x|x是小于5的非负整数},A={2,4},则 UA=(  )
A.{1,3} B.{1,3,5}
C.{0,1,3} D.{0,1,3,5}
解析:选C.U={x|x是小于5的非负整数}={0,1,2,3,4},所以 UA={0,1,3}.故选C.
(2)设集合U=R,M={x|x>2,或x<-2},则 UM=(  )
A.{x|-2≤x≤2}
B.{x|-2C.{x|x<-2,或x>2}
D.{x|x≤-2,或x≥2}
解析:选A.画出数轴如图,
INCLUDEPICTURE "../../生物/CC18.TIF" \* MERGEFORMAT
可知 UM={x|-2≤x≤2}.
[例2] (对接教材例4)已知全集U={x|x≤4},集合A={x|-2【解】 根据题意,画出数轴,
INCLUDEPICTURE "../../生物/CC19.TIF" \* MERGEFORMAT
由图1可得 UA={x|x≤-2,或3≤x≤4}.
INCLUDEPICTURE "../../生物/CC20.TIF" \* MERGEFORMAT
由图2可得 UB={x|x<-3,或2INCLUDEPICTURE "../../生物/CC21.TIF" \* MERGEFORMAT
由图3可得A∩B={-2所以( UA)∪B={x|x≤2,或3≤x≤4},
A∩( UB)={x|2eq \a\vs4\al( INCLUDEPICTURE "感悟提升LLL.TIF" )
集合混合运算的一般思路
(1)明确题中含有哪些运算,依据三种运算的定义列出算式;
(2)明确运算顺序,先算括号内的,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3)注意对运算结果进行检验.
[跟踪训练2] (1)(2024·全国甲卷)已知集合A={1,2,3,4,5,9},B={x|∈A},则 A(A∩B)=(  )
A.{1,4,9} B.{3,4,9}
C.{1,2,3} D.{2,3,5}
解析:选D.因为A={1,2,3,4,5,9},B={x|∈A},所以B={1,4,9,16,25,81},
则A∩B={1,4,9}, A(A∩B)={2,3,5}.
(2)设全集为R,A={x|3≤x<7},B={x|2解:把集合A,B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INCLUDEPICTURE "../../生物/CC22.TIF" \* MERGEFORMAT
由图知 RB={x|x≤2,或x≥10}.
A∪B={x|2因为 RA={x|x<3,或x≥7},
所以( RA)∩B={x|2[例3] 设集合A={x|x+m≥0},B={x|-2【解】 由已知A={x|x≥-m},得 UA={x|x<-m},因为B={x|-2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INCLUDEPICTURE "../../生物/C1-13.TIF" \* MERGEFORMAT
所以-m≤-2,即m≥2.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
母题探究 若将本例中条件“( UA)∩B= ”改为“( UA)∩B=B”,其他条件不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解:因为A={x|x≥-m},
所以 UA={x|x<-m},
又( UA)∩B=B,所以B UA,
所以-m≥4,解得m≤-4.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4].
eq \a\vs4\al( INCLUDEPICTURE "感悟提升LLL.TIF" )
由集合的补集求解参数的方法
(1)对于由补集求参数问题,若集合中元素个数有限时,可利用补集定义并结合集合知识求解.
(2)对于与集合交、并、补运算有关的求参数问题,若集合中元素有无限个时,一般利用数轴分析法求解.
[跟踪训练3] (1)已知全集U={2,4,3-x2},M={2,x2-x+2}, UM={-1},则实数x的值为(  )
A.2 B.-2
C.2或-2 D.-1
解析:选A.由题意得-1∈U且4∈M,所以3-x2=-1且x2-x+2=4,解得x=2.
(2)已知集合A={x|x解析:因为B={x|1答案:[2,+∞)
拓视野 集合中元素个数与容斥原理
在研究集合时,经常遇到有关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问题,一般地,若有限集合A={a1,a2,…,an},将A中的元素个数记为card(A)=n.
关于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有下面的关系(也称容斥原理):
  二元容斥原理card(A∪B)=card(A)+card(B)-card(A∩B);
INCLUDEPICTURE "../../生物/26TBSX-25.TIF" \* MERGEFORMAT
三元容斥原理card(A∪B∪C)=card(A)+card(B)+card(C)-card(A∩B)-card(A∩C)-card(B∩C)+card(A∩B∩C).
INCLUDEPICTURE "../../生物/26TBSX-26.TIF" \* MERGEFORMAT
[典例] 为提升学生学习双语的热情,某教学联盟计划举行“语文情境默写”“英语读后续写”两项竞赛,某校计划派出20人的代表队,据了解其中擅长语文的有10名同学,擅长英语的有12名同学,两项都擅长的有5名同学,请问该代表队误选了均不擅长的同学的人数为(  )
A.1 B.2 C.3 D.5
【解析】 设擅长语文的同学构成集合A,擅长英语的同学构成集合B,20人代表队构成全集U,
INCLUDEPICTURE "../../生物/26TBSX-27.TIF" \* MERGEFORMAT
则card(A)=10,card(B)=12,
card(A∩B)=5,card(U)=20,
所以card(A∪B)=card(A)+card(B)-card(A∩B)=10+12-5=17,
所以card( U(A∪B))=20-17=3,
所以语文和英语均不擅长的同学人数为3.
【答案】  C
[练习] 小明统计了班级60名同学对游泳、跳水、乒乓球这三类体育项目的喜欢情况,其中有20名同学同时喜欢这三类体育项目,18名同学不喜欢乒乓球,20名同学不喜欢跳水,16名同学不喜欢游泳,且每人至少喜欢一类体育项目,则至少喜欢两类体育项目的同学的人数为    .
解析:设只喜欢游泳、跳水、乒乓球的同学的人数分别为a,b,c,喜欢游泳和跳水两样的同学的人数为x,喜欢游泳和乒乓球两样的同学的人数为y,
INCLUDEPICTURE "../../生物/26TBSX-28.TIF" \* MERGEFORMAT
喜欢跳水和乒乓球两样的同学的人数为z,如图,则
后三个方程相加得2(a+b+c)+x+y+z=54,与第一个方程消去a+b+c得x+y+z=26,所以至少喜欢两类体育项目的同学的人数为26+20=46.
答案:46
INCLUDEPICTURE "课堂巩固LLL.TIF" INCLUDEPICTURE "../../生物/课堂巩固LLL.TIF" \* MERGEFORMAT
1.(教材P20练习AT5改编)已知全集U=R,集合M={x|-2≤x≤3},则集合 UM=(  )
A.{x|-2B.{x|x<-2,或x>3}
C.{x|-2≤x≤3}
D.{x|x≤2,或x≥3}
解析:选B.由题意得 UM={x|x<-2,或x>3}.故选B.
2.已知U=Z,M={1,3,5,7,9},N={1,2,3,4,5},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INCLUDEPICTURE "../../生物/AT13+.TIF" \* MERGEFORMAT
A.{1,3,5} B.{1,2,3,4,5}
C.{7,9} D.{2,4}
解析:选D.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UM)∩N={2,4}.故选D.
3.设全集U=R,集合A={x|1A.{x|1≤x<2} B.{x|x<2}
C.{x|x≥5} D.{x|1解析:选D.因为 UB={x|x<2,或x≥5},所以A∩( UB)={x|14.(教材P20练习BT4改编)已知全集U={3,a},集合A={b}, UA={5},则a+b=    .
解析:由题意得{3,a}={b,5},即a=5,b=3,所以a+b=8.
答案:8
eq \a\vs4\al( INCLUDEPICTURE "课堂小结LLL.TIF" )
1.已学习:全集、补集的概念及性质,交、并、补集的综合运算,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
2.须贯通:补集相对于全集而存在,既是集合间的一种关系,也是集合间的一种运算,还是一种数学思想(正难则反).
3.应注意:对补集和全集的概念理解不透彻,集合运算时要注意空集及端点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
第2课时 全集、补集及综合应用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在某次数学模拟
考试中,单选题的第8
题有四个选项,某同学
求不出正确答案,但明显知道其余三个是错误的,那她能做对这道题目吗?理由是什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补集的含义.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能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会用维恩图、数轴解决集合的综合运算问题.
一 全集与补集
如果学校里所有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S,所有男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M,所有女同学组成的集合记为F.
思考1 这三个集合之间有什么联系?
提示:S=M∪F,M∩F= .
思考2 如果x∈S且x M,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提示:由x组成的集合恰为集合F.
[知识梳理]
1.全集
(1)定义:在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如果所要研究的集合都是某一给定集合的    ,那么称这个给定的集合为全集.
(2)记法:全集通常用   表示.
点拨 全集不是固定不变的,是相对于研究的具体问题情境而言的,例如在整数范围内研究问题,则全集U=Z,在实数范围内研究问题,则全集U=R.
子集  
U
2.补集及其性质
(1)定义
UA 
{x|x∈U,且x A} 
(2)性质
①A∪( UA)=   .
②A∩( UA)=   .
③ UU=    , U =U, U( UA)=   .
④( UA)∩( UB)= U(A∪B).
⑤( UA)∪( UB)= U(A∩B).
点拨 (1)求集合A的补集的前提是A是全集U的子集,随着所选全集的不同,得到的补集也不同.
(2) UA包含三层含义:①A U;② UA是一个集合,且 UA U;③ UA是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U 
 
 
A
[例1] (对接教材例5)若全集U={x∈R|-2≤x≤2},则集合A={x∈R|-2≤x≤0}的补集 UA为(  )
A.{x∈R|0<x<2}
B.{x∈R|0≤x<2}
C.{x∈R|0<x≤2}
D.{x∈R|0≤x≤2}
【解析】 借助数轴(如图)易得 UA={x∈R|0<x≤2}.

求集合的补集的方法
(1)定义法:当集合中的元素较少时,可利用定义直接求解.
(2)维恩图法:借助维恩图可直观地求出全集及补集.
(3)数轴法:当集合中的元素连续且无限时,可借助数轴求解,此时需注意端点问题.
[跟踪训练1] (1)设全集U={x|x是小于5的非负整数},A={2,4},则 UA=(  )
A.{1,3} B.{1,3,5}
C.{0,1,3} D.{0,1,3,5}
解析:U={x|x是小于5的非负整数}={0,1,2,3,4},所以 UA={0,1,3}.故选C.

(2)设集合U=R,M={x|x>2,或x<-2},则 UM=(  )
A.{x|-2≤x≤2}
B.{x|-2C.{x|x<-2,或x>2}
D.{x|x≤-2,或x≥2}
解析:画出数轴如图,
可知 UM={x|-2≤x≤2}.

二 集合交、并、补的混合运算
[例2] (对接教材例4)已知全集U={x|x≤4},集合A={x|-2【解】 根据题意,画出数轴,

由图1可得 UA={x|x≤-2,或3≤x≤4}.

由图2可得 UB={x|x<-3,或2
由图3可得A∩B={-2所以( UA)∪B={x|x≤2,或3≤x≤4},
A∩( UB)={x|2集合混合运算的一般思路
(1)明确题中含有哪些运算,依据三种运算的定义列出算式;
(2)明确运算顺序,先算括号内的,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3)注意对运算结果进行检验.

(2)设全集为R,A={x|3≤x<7},B={x|2解:把集合A,B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由图知 RB={x|x≤2,或x≥10}.
A∪B={x|2因为 RA={x|x<3,或x≥7},
所以( RA)∩B={x|2三 与补集有关的参数问题
[例3] 设集合A={x|x+m≥0},B={x|-2【解】 由已知A={x|x≥-m},得 UA={x|x<-m},因为B={x|-2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所以-m≤-2,即m≥2.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
母题探究 若将本例中条件“( UA)∩B= ”改为“( UA)∩B=B”,其他条件不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解:因为A={x|x≥-m},
所以 UA={x|x<-m},
又( UA)∩B=B,所以B UA,
所以-m≥4,解得m≤-4.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4].
由集合的补集求解参数的方法
(1)对于由补集求参数问题,若集合中元素个数有限时,可利用补集定义并结合集合知识求解.
(2)对于与集合交、并、补运算有关的求参数问题,若集合中元素有无限个时,一般利用数轴分析法求解.
[跟踪训练3] (1)已知全集U={2,4,3-x2},M={2,x2-x+2}, UM={-1},则实数x的值为(  )
A.2 B.-2
C.2或-2 D.-1
解析:由题意得-1∈U且4∈M,所以3-x2=-1且x2-x+2=4,解得x=2.

(2)已知集合A={x|x解析:因为B={x|1[2,+∞)
在研究集合时,经常遇到有关集合中元素的个数问题,一般地,若有限集合A={a1,a2,…,an},将A中的元素个数记为card(A)=n.
关于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有下面的关系(也称容斥原理):
  二元容斥原理card(A∪B)=card(A)+card(B)-card(A∩B);
拓视野 集合中元素个数与容斥原理
三元容斥原理card(A∪B∪C)=card(A)+card(B)+card(C)-card(A∩B)-card(A∩C)-card(B∩C)+card(A∩B∩C).
[典例] 为提升学生学习双语的热情,某教学联盟计划举行“语文情境默写”“英语读后续写”两项竞赛,某校计划派出20人的代表队,据了解其中擅长语文的有10名同学,擅长英语的有12名同学,两项都擅长的有5名同学,请问该代表队误选了均不擅长的同学的人数为(  )
A.1 B.2 C.3 D.5

【解析】 设擅长语文的同学构成集合A,擅长英语的同学构成集合B,20人代表队构成全集U,
则card(A)=10,card(B)=12,
card(A∩B)=5,card(U)=20,
所以card(A∪B)=card(A)+card(B)-card(A∩B)=10+12-5=17,
所以card( U(A∪B))=20-17=3,
所以语文和英语均不擅长的同学人数为3.
[练习] 小明统计了班级60名同学对游泳、跳水、乒乓球这三类体育项目的喜欢情况,其中有20名同学同时喜欢这三类体育项目,18名同学不喜欢乒乓球,20名同学不喜欢跳水,16名同学不喜欢游泳,且每人至少喜欢一类体育项目,则至少喜欢两类体育项目的同学的人数为    .
解析:设只喜欢游泳、跳水、乒乓球的同学的人数分别为a,b,c,喜欢游泳和跳水两样的同学的人数为x,喜欢游泳和乒乓球两样的同学的人数为y,
46
课堂巩固自测
1.(教材P20练习AT5改编)已知全集U=R,集合M={x|-2≤x≤3},则集合 UM=(  )
A.{x|-2B.{x|x<-2,或x>3}
C.{x|-2≤x≤3}
D.{x|x≤2,或x≥3}
解析:由题意得 UM={x|x<-2,或x>3}.故选B.

2.已知U=Z,M={1,3,5,7,9},N={1,2,3,4,5},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1,3,5} B.{1,2,3,4,5}
C.{7,9} D.{2,4}
解析: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UM)∩N={2,4}.故选D.

3.设全集U=R,集合A={x|1A.{x|1≤x<2} B.{x|x<2}
C.{x|x≥5} D.{x|1解析:因为 UB={x|x<2,或x≥5},所以A∩( UB)={x|1
4.(教材P20练习BT4改编)已知全集U={3,a},集合A={b}, UA={5},则a+b=    .
解析:由题意得{3,a}={b,5},即a=5,b=3,所以a+b=8.
8
1.已学习:全集、补集的概念及性质,交、并、补集的综合运算,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
2.须贯通:补集相对于全集而存在,既是集合间的一种关系,也是集合间的一种运算,还是一种数学思想(正难则反).
3.应注意:对补集和全集的概念理解不透彻,集合运算时要注意空集及端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