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预习衔接 第5单元 分数的意义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分数单位最大的分数是( )
A. B. C. D.
2.王叔叔每天工作8小时,他的工作时间占全天的( )
A. B. C.
3.班级秋游活动时,淘气和笑笑的都花了自己所带零花钱的,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东说:要根据他们各自带的零花钱数来判断谁花得更多
B.笑笑说:谁带的零花钱多,谁就花得多
C.乐乐说:有可能两人花得一样多
D.淘气说:都是花了零花钱的,所以我俩花的钱一样多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
5.的分子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乘上 。
6.已知a、b都是非0自然数,且a÷b=12,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 。
三.计算题(共2小题)
7.把下列分数化简成为最简分数。
= = = =
8.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
=
=
=
=
四.应用题(共2小题)
9.食品店运来一些面包,无论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还是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都正好分完.这些面包最少有多少个?
10.甲、乙两数不是倍数关系,且除了1以外,还有别的公因数。甲数是27,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8。乙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分数单位最大的分数是( )
A. B. C. D.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综合判断题;数感.
【答案】D
【分析】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分数,因为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作分母,所以只需比较各选项的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分数单位就较大。
【解答】解:4<5<8<9,所以在四个选项中,的分数单位最大。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分数单位的意义,分母较小的分数,分数单位较大。
2.王叔叔每天工作8小时,他的工作时间占全天的( )
A. B. C.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综合判断题;数感.
【答案】B
【分析】全天时间是24小时,把全天时间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1小时,王叔叔每天工作的8小时,占全天时间平均分成24份中的8份,所以他的工作时间占全天的。
【解答】解:王叔叔每天工作8小时,他的工作时间占全天的。
故选:B。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3.班级秋游活动时,淘气和笑笑的都花了自己所带零花钱的,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东说:要根据他们各自带的零花钱数来判断谁花得更多
B.笑笑说:谁带的零花钱多,谁就花得多
C.乐乐说:有可能两人花得一样多
D.淘气说:都是花了零花钱的,所以我俩花的钱一样多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专题】综合判断题;数感.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淘气花的钱=淘气带的钱×,笑笑花的钱=笑笑带的钱×,根据积随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判断各选项的说法是否正确。
【解答】解:淘气花的钱=淘气带的钱×,笑笑花的钱=笑笑带的钱×,有一个因数相等,要比较谁花得多,只需要比较另一个因数谁带的钱多,当两人带的钱相同时,两人花的钱也相同,当两人带的钱不相同时,两人花的钱也就不相同,所以A、B、C三个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掌握只用分率不能表示数量的多少,比较量的大小由单位“1”的大小和分率的大小共同决定的。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有 4 个。
【考点】最简分数.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4。
【分析】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分子分别是1、3、7、9,共4个。
【解答】解:分数单位是的最简真分数共有4个。
故答案为: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最简真分数的定义,要熟练掌握。
5.的分子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乘上 3 。
【考点】分数的基本性质.
【专题】推理能力.
【答案】3
【分析】首先发现分子之间的变化,由3变为(3+6)=9,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相等,分母也应扩大原来的3倍,由此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
【解答】解:原分数分子是3,现在分数的分子是3+6=9,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也应扩大到原来的3倍,分母应该乘上3。
故答案为:3。
【点评】此题主要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答问题,先观察分子或分母之间的变化,发现规律,再进一步通过计算解答问题。
6.已知a、b都是非0自然数,且a÷b=12,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 b 。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专题】数的整除;运算能力.
【答案】b。
【分析】如果a÷b=12,a是b的12倍,则a和b是倍数关系,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已知a、b都是非0自然数,且a÷b=12,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b。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还要注意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1;倍数关系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三.计算题(共2小题)
7.把下列分数化简成为最简分数。
= = = =
【考点】最简分数.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
【解答】解:
【点评】在将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时,要注意确定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8.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
=
=
=
=
【考点】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
【专题】分数和百分数;数感.
【答案】1,4,,4,。
【分析】假分数化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的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带分数化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不变。
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即可化成整数。
【解答】解:=1
=4
=
=4
=
【点评】掌握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四.应用题(共2小题)
9.食品店运来一些面包,无论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还是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都正好分完.这些面包最少有多少个?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答案】28个。
【分析】由题意可知,这些面包的数量一定是4、7的公倍数,先求出4、7的最小公倍数,要求数量最少,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些面包的最少个数,由此得解。
【解答】解: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2……
7的倍数有:7、14、21、28、35……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28,所以这些面包最少有28个。
答:这些面包最少有28个。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4和7的最小公倍数,进行解答即可。
10.甲、乙两数不是倍数关系,且除了1以外,还有别的公因数。甲数是27,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8。乙数是多少?
【考点】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2或36。
【分析】首先把27、108分解质因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等于这两个数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据此解答。
【解答】解:27=3×3×3
108=2×2×3×3×3
因为甲、乙两数不是倍数关系,也不是互质数。
所以乙数是:2×2×3=12或2×2×3×3=36。
答:乙数是12或36。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及应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