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 2026年备考建议
一、整体内容分析
2025年广州中考语文试卷结构依旧是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文言文和现代文)、写作三个部分,另设有附加题名著阅读,遵循“保持稳定又适当创新”的出题原则,如果以为中考题型玩不出新花样那就错了,实际上是在稳定中的“暗潮汹涌”。
今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命题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标所坚持立德树人是最根本的价值取向,贴近现实生活是最主要的选材依据,今年的语文试卷在试题素材的选择上,注重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文化品质和审美情趣,同时关注社会当下的发展。如等都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紧跟时代的步伐。
二、试卷分数占比
三、试卷特色分析
1.积累与运用
今年的基础题型一改传统考向,1-5题不再采用单题考知识点,而是给出一段情景。全卷围绕“小文的研究”,例如小文参加活动要求写活动主题,再如成语运用题“不以为意”和“不以为然”是否分清楚了呢,明里考知识,暗里考细节和心态,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基础知识够扎实,即使题型创新也难不倒考生们噢。
古诗文默写考察的都是较高频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经典名句,古诗文考察识记能力,大部分都为课内所学,考生们需要注意是否有错别字,不要写连笔字以及是否有错字漏字等小错误噢。
2.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阅读课内今年查考的是九上的《湖心亭看雪》,虽然是考频较低的“冷门文章”,相对的考点也较简单,篇目整体难度不大。题型方面依旧是沿用往年的对比阅读。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课内外句子翻译和对文本内容理解等题目进行考察。
古诗文鉴赏考察了七上的《次北固山下》,诗词的思想情感较简单,把握住作者思乡之情,题型也是创新题型,要求模仿全卷的“主角”小文的批注,解题关键仍是“翻译+手法分析+情感”小公式。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用四则围绕“造船业”这一主题展开,考察题型不变,三选择+结合材料概括分析。考察学生的信息提取、分析和整合能力。
文学作品阅读考察的是散文《丘鹬的故事》,难度中等,既有常规题型情节概括题,赏析文章句段含义题。也有创新题型赏析叠词效果,虽然与往年不同没有考察修辞和人物细节描写赏析题,考察的本质依旧离不开分析作者的情感和文章主旨,本文章核心也延续了广州中考近年的出题方向都是关于思考生命的意义。
3.写作
2025年写作考题——《我与我们》
不同于近几年的半命题作文,今年采用了全命题考法,并且更具思辨性,但考生们也不用慌张,本质上还是延续了往年的考向——成长类作文,“我”是个体,“我们”是群体。“我”是一棵树,“我们”可以是森林,是大地;“我”是一个人,“我们”可以是几个朋友、一个家庭,也可以是一个班级、一个国家,甚至还可以是整个地球………
需要注意的是本题写作要以第一人称“我”为切入点去叙述自己成长经历、心灵的成熟等内容。并且同时要体现出与题中的“我们”是共生关系而非对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石榴果“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石榴籽紧紧相依、共生共存。
集体由个体构成,如同河流由水滴汇聚,个体脱离集体则失去成长环境与文化根基。而个人如何与外界产生链接,构思上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叙事方法,由一件或多件事(例如集体活动类、文化活动类等等),延伸至广阔的社会国家层面,体现出“我”的成长线索,“我”与“我们”的相互影响。
高分技巧:要注意避免空泛化,要借助具体的事件塑造人物,突出文章的个性化语言和结构,找准要凸显的主旨,深层次的立意会更吸睛。
4.附加题
名著阅读除了考查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关键情节、经典语句等基础内容的准确识记,更考察了考生对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逻辑、主题思想内涵的解析能力,对关键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典型事件的理解,今年考题涉及到《红星照耀中国》《简爱》《骆驼祥子》《水浒传》等名著。
四、给2026考生的备考建议
1.积累与运用部分
辨析正确字形字音以及成语正确运用要注意回归课本,成语的正确语境,易错成语做好积累。辨析病句题要熟悉句式杂糅、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等常考的六大类。
2.文言古诗部分
对课内文言诗词的掌握程度,平时需要多读多背,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同时可从课内重点实词虚词翻译,重点句式翻译方面熟悉课文大意及表达作者情感,从而将熟悉的知识点延伸到课外文言文作答。
3.现代文阅读
通过大量练习提高信息提取和整合能力,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赏析人物细节描写和修辞表达效果,把握文章深层主旨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4.作文
细心观察生活,留心周围的人、事、物,及时整理成作文素材,让所写作文富有生活气息。
丰富个人的文化内涵,让所写作文富有文化韵味,更要做好优美词句的积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