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25
℃时,将c
mol·L-1的醋酸溶液与0.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刚好呈中性,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2×10-9/(c-0.02)
B.0.1
mol·L-1醋酸溶液中:c2(H+)=c(H+)·c(CH3COO-)+KW
C.常温下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当pH=4.5时,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aq)与NaCl(aq)中离子总数大小:N前>N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25℃时,将c
mol·L-1的醋酸溶液与0.02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刚好呈中性,即CH3COOHCH3COO—+H+平衡体系中,c(CH3COOH)=
(c—0.02)/2mol·L—1,c(CH3COO—)=
0.01
mol·L—1,c(H+)=1×10—7mol·L—1,则CH3COOH的电离常数Ka=2×10-9/(c-0.02),正确;B、0.1
mol·L-1醋酸溶液中存在离子的电荷守恒:c(H+)=c(CH3COO—)+
c(OH一),可推得c2(H+)=c(H+)·c(CH3COO-)+KW
,正确;C、分析图像知随着溶液pH的增大,c(CH3COO—)增大,c(CH3COOH)减小。pH=4.75溶液中c(CH3COO—)=c(CH3COOH),pH=4.5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且溶液显酸性,c(H+)>c(OH—),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正确;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
(aq)与NaCl(aq)中,CH3COONa水解,溶液呈碱性,c(H+)小,离子总数大小:N前<N后,错误。
考点:考查盐类的水解。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B.饱和Na2SO4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C.油脂的摄人有利于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D.多糖、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水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氨基酸中含有氨基可与酸反应,含有羧基可与碱反应,正确;B、饱和的硫酸钠不属于重金属盐,所以只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不会发生变性,错误;C、油脂的摄人有利于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正确;D、多糖最终水解为葡萄糖,油脂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最终水解为氨基酸,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蛋白质、油脂、糖类的性质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碱性水解制取肥皂
B.雾、鸡蛋清水溶液、水与乙醇的混合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C.蔬菜汁饼干易氧化变质:建议包装饼干时,加入一小包铁粉作抗氧化剂和吸水剂并密封
D.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士可以吸收乙烯,所以可用此物保鲜水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工业上常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制取肥皂,该反应又称皂化反应,故A正确B、雾、鸡蛋清水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水与乙醇的混合液属于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C、铁粉可以吸收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吸氧腐蚀,蔬菜汁饼干易氧化变质,故C正确;D、乙烯具有催熟作用,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乙烯,可以保鲜水果,故D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了皂化反应、胶体的性质、金属的腐蚀的应用、乙烯的性质的相关知识。
4.铜锌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
A.
移向Zn极,阴离子移向Cu极
B.
移向Cu极,阴离子移向Zn极
C.
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
D.
和阴离子都移向Cu极
【答案】B
【解析】铜锌原电池,锌做负极,铜做正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即阳离子移向铜电极,阴离子移向锌电极。故选B。
5.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B.非金属性:YC.原子半径:X>Y>Z
D.原子序数:Z>Y>X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的化学式判断X、Y、Z分别是同周期的第七、第六、第五主族元素。A、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是X>Y>Z,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正确;B、根据A判断,错误;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错误;D、X的原子序数最大,Z的原子序数最小,错误,答案选A。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6.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微粒半径
Na+>K+>Cl->S2-
B.稳定性
HI>HBr>HCl>HF
C.酸性
HClO4>H2SO4>H3PO4>H2SiO3
D.碱性
KOH>Ca(OH)2>Mg(OH)2>Al(OH)3
【答案】AB
【解析】A项,应为r(Na+)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目的
B.晶体SiO2可以导电,因而可用作光导纤维·
C.为了增强去污能力,可将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混用
D.氯水和明矾都可用作水处理剂,二者作用原理不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乙醇能使病毒(蛋白质)变性达到消毒的目的、次氯酸钠溶液可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目的,A错误;晶体SiO2可以不导电,但传输光的能力强,因而可用作光导纤维,B错误;盐酸与次氯酸钠混合时能生成氯气,对环境有污染,因此不可将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与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混用,C错误;氯水和明矾都可用作水处理剂,前者使水漂白,后者作净水剂,二者作用原理不同,D正确。
考点:化学与生活,考查乙醇、
“84”、SiO2、明矾等的性质。
8.用如图表示的一些或概念间的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酸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属于纯净物,正确;B、电解质包括盐,X、Y的从属关系错误,错误;C、胶体属于分散系,分散系属于物质,正确;D、碱性氧化物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概念之间从属关系的判断
9.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氯水
B.氯化钠
C.次氯酸钙
D.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氯水见光易分解,次氯酸钙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氢氧化钠也是易吸收CO2,生成碳酸钠,氯化钠是稳定的,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
点评:氯化钠稳定,但混有杂质(例如氯化钙等)的氯化钠容易潮解。该题属于基础性试题,重要的是记住常见物质的性质。
10.有机物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相同的,其次同一个碳原子所连接的所有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相同的,再就是具有对称性结构的(类似于平面镜成像中物体和像的关系),则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判断分子中含有3类氢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3种,答案选C。
【考点定位】考查一氯代物种类判断
【名师点晴】本题以有机物的一氯代产物判断为载体,重点考查了有机物结构特点、等效氢原子的判断依据和方法、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的了解、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同分异构体的正确书写能力,考查了学生严密的推理能力,思维的严谨性。判断等效氢原子时需要从以下三点考虑:考首先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相同的,其次同一个碳原子所连接的所有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相同的,再就是具有对称性结构的(类似于平面镜成像中物体和像的关系)。
1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序号
氧化剂
还原剂
其他反应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①
Cl2
FeBr2
/
Fe3+、Br2
②
KClO3
浓盐酸
/
Cl2
③
KMnO4
H2O2
H2SO4
O2
Mn2+
A.由表中①组的信息可知通入Cl2的量不同,氧化产物可能不同
B.氧化性强弱的比较:KClO3>Fe3+>Cl2>Br2
C.表中②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KCl,电子转移数目是6e-
D.表中③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3H2O2+6H+=2Mn2++4O2↑+6H2O
【答案】A
【解析】由①可知,Cl2的氧化性强于Fe3+和Br2,B项错;C项,②组反应的还原产物是Cl2,电子转移数目为5e-;D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2Mn2++5O2↑+8H2O。
12.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由于水不断消耗,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故溶液pH会逐渐减小,错误;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由于水不断消耗,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故溶液pH会逐渐增大,错误;C.
电解硫酸钠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在阴极上产生H2,在阳极上产生O2,根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阴极与阳极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错误;D.
电解氯化铜溶液,电解的就是电解质本身,在阳极产生Cl2,在阴极产生Cu,根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正确。
考点:考查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电解质溶液的知识。
13.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B.X2+的氧化性一定大于Y+
C.由mXa-与nYb+得,m-a=n+b
D.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大于HnY,则m>n
【答案】B
【解析】A不正确,例如氯离子和硫离子等。如果是金属,则X和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根据离子所带电荷数可知,X的原子序数大于Y的,因此X的金属性弱于Y的,所以X2+的氧化性一定大于Y+,B正确。C中应该是m+a=n-b,不正确。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D中X的非金属性强于Y的,由于X和Y位于同一周期,所以X的原子序数大于Y的,因此m小于n,D不正确。答案选B。
14.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5H10O2,已知:①甲可以发生银镜反应;②甲是具有水果香味的物质;③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甲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C5H10O2,①甲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则含-CHO;②甲是具有水果香味的物质,则甲中含-COOC-;③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甲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为酯类物质,即甲为甲酸某酯,所以甲可能为HCOOCH2CH2CH2CH3、HCOOCH(CH3)CH2CH3、HCOOCH2CH(CH3)2、HCOOC(CH3)3,共4种,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推断
【名师点晴】把握银镜反应及酯类的水解推断甲为甲酸某酯为解答的关键,由①甲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则含-CHO;②甲是具有水果香味的物质,则甲中含-COOC-;③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甲可以发生水解反应,为酯类物质,即甲为甲酸某酯,以此来推断甲的可能结构。
15.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气体A和2mol气体B发生反应:3A(g)+2B(g)
4C( )+2D( )。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反应前后体系压强之比为5: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A的平衡转化率大于气体B平衡转化率
B.平衡后若减小该体系的压强,则平衡向左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C.物质D的聚集状态一定是气体
D.平衡后升高温度,若平衡向左移动,则正反应的△H>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气体A的平衡转化率小于气体B平衡转化率,A项正确;B、改变压强平衡常数不变,B项错误;C、反应前后体系压强之比为5:4,压强减小,说明气体系数之和减小,C、D只能一个是气体,C项正确;D、平衡后升高温度,若平衡向左移动,则正反应的△H<0,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平衡移动
16.下列五种有机物中:
A.CH4
B.CH2=CH2
C.CH3CH2OH
D.CH3COOH
E.淀粉
(1)水溶液显酸性的是
(填编号,下同)。
(2)可用于合成聚乙烯塑料的是
。
(3)通常用于检验碘单质的是
。
【答案】(1)D
(2)B
(3)E
【解析】(1乙酸含有羧基,水溶液显酸性。
(2)聚乙烯的单体是乙烯,所以应该用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聚乙烯。
(3)碘遇淀粉显蓝色,因此用淀粉具有碘单质。
17.Ⅰ、
下列各组物质:①O2和O3
②H2、D2、T2
③12
C和14
C
④CH3CH2CH2CH3和(CH3)2CHCH3
⑤癸烷和十六烷
⑥CH3(CH2)5CH3和CH3CH2CH2CH(CH3)C2H5
(在横线上填相应的序号)
A、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
;
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
C、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D、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
Ⅱ、
写出下列烷烃的分子式
(1)含有30个氢原子的烷
;
(2)假如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则该烷烃的分子式为
;
(3)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H2的36倍
;
(4)1L烷烃D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L水蒸气
。
Ⅲ、甲烷的电子式为________,碳氢键之间键角为
。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___________种产物。产物中_________常用作灭火剂。试写出三溴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A、③
;
B、④⑥;C、①;
D、②⑦;
Ⅱ、
(1)
C14H30
;(2)C10H22
;(3)C5H12;(4)C14H30
;
Ⅲ、,
109。
28,
,5,CCl4,
CHBr3+Br2==CBr4+HBr
【解析】
试题分析:Ⅰ、
下列各组物质:①O2和O3
②H2、D2、T2
③12
C和14
C
④CH3CH2CH2CH3和(CH3)2CHCH3
⑤癸烷和十六烷
⑥CH3(CH2)5CH3和CH3CH2CH2CH(CH3)C2H5
(在横线上填相应的序号)
,A、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元素,互为同位素的是③12
C和14
C
;
B、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物质称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④⑥;C、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①;
D、同一种物质的是②⑦,答案为:A、③
;B、④⑥;C、①;
D、②⑦;Ⅱ.(1)根据烷烃的通式CnH2n+2可知,含有30个H原子的烷烃为C14H30
,答案为:C14H30;(2)某烷烃为CnH2n+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n+2=142,解得n=10,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10H22
,答案为:C10H22
;(3)烷烃A在同温同压下蒸气的密度是H2的36倍,该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设A的分子式为为CnH2n+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n+2=72,解得n=5,该烷烃的分子式为C5H12,答案为:C5H12;(4)1L烷烃D的蒸气完全燃烧时,生成同温同压下15L水蒸气,那么该烃中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与烃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2:1,那么该烃中的H原子数目为30个,所以烷烃的通式CnH2n+2可知,含有30个H原子的烷烃为C14H30
,答案为:C14H30;Ⅲ.CH4的电子式为,碳氢键之间的键角为109。
28,,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有一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和氯化氢共五种,其中CCl5可用作灭火剂,三溴甲烷和Br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溴化碳,方程式为:CHBr3+Br2==CBr4+HBr,答案为:,
109。
28,
,5,CCl4,
CHBr3+Br2==CBr4+HBr。
考点:考查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电子式、分子式
18.将pH=3的某弱酸溶液稀释100倍后,该溶液的pH值范围为:____>pH>____;其原因是____。
【答案】5>pH>3;弱酸稀释时,[H+]的变小程度要大于强酸中[H+]变化。
【解析】可设定该溶液为强酸溶液,题中pH=3,即强酸溶液中[H+]=10-3
mol·L-1。当稀释100倍后,[H+]=10-5mol·L-1,即pH=5。
而题中该酸为弱酸,有电离度,存在着电离平衡,虽然溶液pH=3,即[H+]=10-3mol·L-1,但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应远远超过[H+]。稀释100倍后,如果不考虑弱酸电离度变化,[H+]也应是10-5
mol·L-1。实际上随水的加入稀释,弱酸的电离度还会变大,导致没有电离的弱酸会继续电离,又会使[H+]>105mol·L-1,即pH<5。
19.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铝做冶炼铝的原料,提取的操作过程如下:
可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NaOH溶液、稀氨水,CO2等
请写出你所设计的方案中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④
。
【答案】①Al2O3+6HCl====
2AlCl3+3H2O
Fe2O3+6HCl====
2Fe2Cl3+3H2O(2分)
②AlCl3+4NaOH
====
Na〔Al(OH)4〕+3NaCl
FeCl3+3NaOH====
Fe(OH)3↓+3NaCl(4分)
③Na〔Al(OH)4〕+CO2
====
Al(OH)3↓+NaHCO3(2分)
④2Al(OH)3
====
Al2O3+3H2O(1分)
答案二:①Al2O3+2NaOH+3H2O
====
2Na〔Al(OH)4〕
SiO2+2NaOH
====
Na2SiO3+H2O(2分)
②Na〔Al(OH)4〕+4HCl
====
AlCl3+NaCl+4H2O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4分)
③AlCl3+3NH3·H2O
====
Al(OH)3↓+3NH4Cl(2分)
④2Al(OH)3
====
Al2O3+3H2O(1分)
【解析】略
20.实验室配制500mL0.2mol/LNa2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用托盘天平上移出14.2g硫酸钠固体,把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转移到容量瓶中.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注入容量瓶,并轻轻振荡.
E.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天平(带砝码、镊子)、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
(3)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a.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
b.没进行上述的操作步骤D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砝码上沾有杂质
e.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
【答案】(1)ABDCE
(2)药匙
胶头滴管
500mL容量瓶
(3)ad
【解析】
试题分析:(1)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加水),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恢复到室温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操作顺序为:ABDCE;(2)由(1)中操作可知,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5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故还缺少的仪器是:药匙、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3)a.如图所示为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高,故a符合;
b.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烧杯壁与玻璃棒上沾有少量硫酸钠,移入容量瓶内的硫酸钠的实际质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b不符合;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所配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c不符合;d.砝码上沾有杂质,实际称量的硫酸钠的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d符合;e.定容需要加水,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e不符合;故选:ad。
考点: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21.(8分)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1)A可与过量的NaOH反应,A与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A可与新制的Cu(OH)2反应,A与被还原的Cu(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A与参加反应的Cu(OH)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__________。
(4)A可与过量的NaHCO3反应,A与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5)取Na、NaOH和新制的Cu(OH)2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A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时,理论上需Na、NaOH和新制Cu(OH)2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答案】(1)1∶2
(2)1∶2
(3)1∶3(4)1∶1
(5)3∶2∶3
【解析】因为A分子中有醇羟基、酚羟基、醛基、羧基,因而具有醇、酚、醛、羧酸的性质。
(1)A与NaOH的反应中,酚羟基、羧基上的H原子能与OH-结合成水,所以A与参与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3)中,A与氢氧化铜的反应有两种类型:①—COOH与Cu(OH)2的中和反应(按2∶1进行);②—CHO与Cu(OH)2的氧化还原反应(按1∶2进行)。故A与被还原的Cu(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但—CHO与Cu(OH)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又生成了一个—COOH,则1
mol
A中的1
mol—CHO能与2
mol
Cu(OH)2反应,生成了1
mol
—COOH,再加上原有的1
mol
—COOH,此时1
mol
A中相当于含有2
mol
—COOH,所以1
mol
A能反应掉3
mol
Cu(OH)2。因此,A与参加反应的Cu(OH)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1∶3。
(4)A与NaHCO3作用时只有—COOH可与之反应,故A与NaHCO3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5)酚羟基、羧基、醇羟基均能与Na反应,1
mol
A可消耗3
mol
Na。综合(1)和(3)的结论可知,等物质的量的A分别与Na、NaOH和新制的Cu(OH)2反应时,所需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2∶3。
22.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常温下甲、乙两种化合物分别是黑色固体和无色液体,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有如图所示关系。据此判断:
(1)元素A有可变化合价,则单质A是________,化合物甲是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Fe
Fe3O4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甲为点燃后生成的黑色固体分析,黑色固体可能有氧化铜,四氧化三铁,元素A有可变化合价,所以A为铁,甲为四氧化三铁,B为氧气,乙为无色液体,是水,所以C为氢气。
考点:无机推断题的突破口。
23.有机物A~G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已知:质谱法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15gA完全燃烧生成22g
CO2和9.0g
H2O,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1∶1∶3。两分子A能生成一分子环状化合物E,A和G在浓硫酸和加热的条件下按2∶l的比例反应生成D,l
mol
D与足量金属Na起反应,放出1mol
H2。C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A→B__________、B→C__________;
(2)写出C、D的结构简式:C__________、D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只含一种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答案】38.(15分)
(1)消去反应、加聚反应
(2)C、;
D、
(3)
①
②
(4)
HCOOCH2CH3
、CH3COOCH3
、CH3CH2COOH
【解析】
试题分析:15g
A完全燃烧生成22g
CO2和9.0g
H2O,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22g÷44g/mol=0.5mol,m(C)=0.5mol×12g/mol=6g,水的物质的量为9g÷18g/mol=0.5mol,则m(H)=0.5mol×2×1g/mol=1g,m(O)=15g-6g-1g=8g,则n(O)=8g÷16g/mol=0.5mol,则A中C、H、O原子数目之比为0.5mol:1mol:0.5mol=1:2:1,则A的最简式为CH2O,令A的组成为(CH2O)x,质谱法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则30x=90,x=3,则A的分子式为C3H6O3,结合转化关系可知A中含有-COOH,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1:1:3,则A为CH3CH(OH)COOH,两分子A能生成一分子环状化合物E,则E为,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B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C,则B为CH2=CHCOOH,C为,F发生氧化反应生成A,则F含有-CHO,F为CH3CH(OH)CHO,F与氢气反应生成G,则G为CH3CH(OH)CH2OH,D为.
(1)根据上述分析,A→B属于消去反应,B→C属于加聚反应;
(2)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D为;
(3)①A→E的反应方程式为:,
②F→A反应方程式为:
,
(4)CH3CH(OH)CHO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只含一种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HCOOCH2CH3、CH3COOCH3、CH3CH2COOH共三种。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有机反应类型和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