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本诗作者是苏联的叶赛宁,译者顾蕴璞,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叶赛宁(1895—1925),苏联田园派诗人,他五岁开始写诗,八九岁就能写诗。19岁时他写下了这首经典抒情诗《白桦》。他被俄罗斯文学界称为“一个最纯粹的俄罗斯诗人”。
代表作:《夜》《狗之歌》《我记得》等
学习建议:
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能读出节奏更好。
画一画:标注出诗歌中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想一想:“白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
2.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雪绣的花边
洁白的流苏
串串花穗
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
2.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雪绣的花边 朦胧的寂静 灿灿的金晖
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
2.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雪绣的花边 朦胧的寂静 灿灿的金晖
潇洒 齐绽 徜徉
潇
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
2.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潇
潇
穗
学 写 生 字
朦
霞
书写时,看清笔画,不要写错。
学习建议:
读一读:对比读《绿》和《白桦》两首诗歌。
想一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仿佛涂上银霜,
盖了一身雪花。
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
2.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树枝落尽了叶子,松软的白雪覆盖在树枝上,毛茸茸的,白雪衬着树枝就像给树绣上了白色的花边,而树枝一簇簇堆叠在一起,就像一串串的花穗绽放,雪化成了冰凌,又像流苏垂挂在树枝上,这个景象简直就是一幅美妙无比的画啊!
示 例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徜徉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徜徉:
A.徘徊或者盘旋往返。
B.彷徨,心神不宁。
C.陶醉于事物中,自由自在,悠闲自得地走。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徜徉:
A.徘徊或者盘旋往返。
B.彷徨,心神不宁。
C.陶醉于事物中,自由自在,悠闲自得地走。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
串串花穗
洁白的流苏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光泽美
徜徉:A.徘徊或者盘旋往返。
B.彷徨,心神不宁。
C.陶醉于事物中,自 由自在,悠闲自得地走。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
2.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叶赛宁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白桦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
2.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白桦诗人
叶赛宁
任务三:
1.读:快速默读资料袋。
2.思: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写《白桦》。
3.说:四人小组交流想法。
【资料一:叶赛宁家乡梁赞省有大片大片的白桦林,《白桦》写于1914年。1914年前后,正是诗人离开家乡、四处漫游(从学校毕业之后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的时期。】
【资料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中,他看到有钱人花天酒地的生活,另一方面很多前线回来的伤兵流落街头生活无助。战争还给国家带来了农村土地荒芜,大量牲畜被宰杀,农业减产。城市里物价飞涨,失业大增。】
【资料三:俄罗斯由于地处北极,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暖。位于俄罗斯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村,是世界上最冷的定居点之一,1月平均温度-50℃,历史最低值-71.2℃。】
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
2.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早安(节选) 叶赛宁
睡梦初醒的小白桦微微一笑,
晨风撩乱它那丝样的发辫。
嫩绿的花序发出瑟瑟的喧嚣,
泛着银光的露珠连连忽闪。
哭泣(节选)
叶赛宁
谁在白桦的树荫下唱歌?
这声音听来仿佛很熟悉——
这又是哭泣……
这是哭泣和思念故乡的一种情意。
任务四:
选择一首诗歌,抓词语说说诗歌中的白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象征着俄罗斯的白桦树,有何独特之处?
白桦树广泛分布在多个国家,但唯独在俄罗斯,它拥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自古罗斯以来,白桦树就被认为是神圣的象征,历经数百年,它已成为俄罗斯的象征之一。它代表着俄罗斯,是俄罗斯人民最喜爱的树木。如此偏爱,白桦树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祖国、故乡的象征
从北极圈到南部高加索地区,从最西边的加里宁格勒到最东边的萨哈林,辽阔的俄罗斯土地上总能找到白桦树苗条挺拔的身影。难以想象,没有了白桦树的俄罗斯会是什么样。对于远离故乡的人来说,家所在的地方,一定生长着白桦树,它们如亲人般陪伴守候着……
森林美人
白桦树被喻为“森林美人”。在俄罗斯广袤的森林里,没有什么比白桦树更具诗意了,她总给人们带来欢快明朗的心情。早春抽嫩芽,长新叶,生机勃勃;夏季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秋天披一身黄金甲,冬日裹一树白霜,闪闪发光。雪白的树身,挺拔的枝干,白桦树曼妙美好的形象,让诗人们为之着迷,毫不吝啬把美好的诗篇献给她。
创作素材
白桦树的形象常被运用在民间传说、小说、诗歌里,白桦树代表着春天,代表着祖国、故土,代表着女性的柔美。文学创作赋予了白桦树更为鲜活、诗意的形象,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资料一:
资料三:
白桦是诗人反复描摹的对象,他很多诗歌里都写到了白桦,如《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中这样写:“我辞别了我出生的屋子,离开了天蓝的俄罗斯。白桦林像三颗星临照水池,温暖着老母亲的愁思。”
资料二:
《白桦》写于1913年。1913年前后,正是诗人叶赛宁离开家乡、四处漫游(从学校毕业之后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的时期。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 ),
( )。
毛茸茸的枝头,
( ),
串串( ),
( )如画。
在( )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 )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 )着
( ),
它向( )
又抹一层( )。
尝试背诵
(1)归类整理:小组分工合作,继续收集摘抄喜欢的诗歌,并尝试从诗人、内容、形式……角度对收集的诗歌进行归类整理,合作编小诗集。
(2)创作小诗:继续当个“小诗人”,写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写的时候注意分行,写完后,和同学交流。
作 业 布 置
自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
2.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作业:
你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摘抄你最喜欢的一首,和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