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正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水浴加热并保持55~60
℃反应生成硝基苯
B.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脱水剂且加热至170
℃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C.溴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 二氯甲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苯中H被硝基取代,则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水浴加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故A正确;B.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则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脱水剂且加热至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故B正确;C.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则溴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故C正确;D.甲苯与氯气光照时甲基上H被取代,苯环上H不能取代,则不能生成2,4二氯甲苯,故D错误。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
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氰化钠(NaCN)
②丙酮
③丁炔
④碳化硅(SiC)
⑤碳酸
⑥CO
⑦KSCN
A.①②③④⑦
B.①②③
C.②③
D.全部都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会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但有些会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其性质和结构均类似于无机物,不能归为有机物,如①氰化钠(NaCN)、④碳化硅(SiC)、⑤碳酸、⑥CO、⑦KSCN等均属于无机化合物,②丙酮、③丁炔是有机化合物,答案选C。
考点:考查有机物判断
3.下列对H2(g)+Cl2(g)====2HCl(g)
ΔH(298
K)=-184.6
kJ·mol-1的叙述正确的是
A.1分子H2和1分子Cl2反应,放出热量184.6
kJ
B.1
mol
H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Cl(g),放出的热量为184.6
kJ
C.在25℃、101
kPa的条件下,1
mol
H2(g)和1
mol
Cl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Cl(g)放出
热量为184.6
kJ
D.在25℃、101
kPa的条件下,1
mol
H2(g)和1
mol
Cl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Cl(g)吸收热量为184.6
kJ
【答案】C
【解析】
在热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不再表示粒子数目,只表示物质的量,A项错误,B项叙述没有指明反应条件,ΔH<0,反应放热,D项错误,答案为C项。
4.有关酸碱滴定曲线的测绘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将HCl滴入NaOH溶液中,也可以将NaOH溶液滴入HCl中
B.可以使用pH计测量溶液pH的变化,也可以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变化
C.可以使用酚酞作指示剂,也可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D.可以用NaOH溶液用量为横坐标,也可以用中和反应百分数为横坐标
【答案】C
【解析】酸碱滴定曲线的绘制实验不需要使用酸碱指示剂。
5.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有气体生成的是
A.Si
B.SiO2
C.Al
D.Al2O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硅和氢氧化钠反应,但不能盐酸反应,错误,不选A;B、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但不和盐酸反应,不选B;C,铝和氢氧化钠或盐酸都反应生成氢气,正确,选C;D、氧化铝和盐酸或氢氧化钠都反应,但不产生气体,不选D。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的性质,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水解
⑥氧化
⑦中和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羟基、羧基能发生取代,正确;
②双键能发生加成,正确;
③羟基相邻碳上有氢能发生消去,正确;④羟基、羧基能发生酯化,正确;⑤有酯基能发生水解,正确;⑥有羟基和双键能发生氧化,正确;⑦有羧基能发生中和,正确;
D项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官能团的性质
7.如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2和NxOy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B.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
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SO2为酸性氧化物,而NxOy中的NO、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雾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具有丁达尔效应,属于胶体,故B正确;C.重金属离子都有较多空轨道易于蛋白质形成配离子,形成配离子后蛋白质功能就丧失,使蛋白质凝固及变性,故C正确;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故D正确;
考点:环境保护
8.液氨与水相似,也存在着微弱的自偶电离:2NH3NH4++NH2-。对该体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定温度下,液氨中c(NH4+)与c(NH2-)的乘积为一常数
B.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总是与c(NH2-)相等
C.液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c(NH3)=c(NH2-)=c(NH4+)
D.液氨中含有NH3、NH4+和NH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一定温度下,液氨中c(NH4+)与c(NH2-)的乘积就是该平衡的平衡常数,A正确;c(NH4+)和c(NH2-)按1︰1生成,故只要不加入其他物质,液氨中c(NH4+)总是与c(NH2-)相等,B正确;液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有
c(NH2-)=c(NH4+)但不一定与c(NH3)相等,C错误;从电离平衡中可以看出液氨中含有NH3、NH4+和NH2-几种粒子,D正确,选C。
考点:对电离平衡的特征、粒子种类、平衡常数等的认识。
9.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NaCl固体,v(H2)不变
B.加入少量水,v(H2)减小
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v(H2)不变
D.加入少量CuSO4溶液,v(H2)变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加入少量NaCl固体,氢离子浓度不变,v(H2)不变,A正确;B、加入少量水,硫酸被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v(H2)减小,B正确;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醋酸根与氢离子结合,氢离子浓度减小,v(H2)减小,C错误;D、加入少量CuSO4溶液,置换出铜与锌形成原电池,v(H2)变大,D正确;答案选C。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
10.下列化学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
B.醋酸溶液和大理石反应:CaCO3+2H+=Ca2++H2O+CO2↑
C.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OH:NH4++OH-=NH3·H2O
D.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S2O32-+2H+=
SO2↑+S↓+
H2O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电荷不守恒,错误;B、醋酸为弱电解质写化学式,错误;C、铝离子优先反应,错误;D、正确。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有关问题。
11.有失去标签的A、B、C、D四瓶溶液,它们的成分可能是Na2CO3、K2SO4、Ba(NO3)2、NaHSO4中的某一种,进行下列实验:
(1)A+C→溶液①+气体①
(2)B+A→溶液②+沉淀①
(3)C+B→溶液③+沉淀②
(4)溶液③+沉淀①→溶液④+气体①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写出上述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1)
。
(2)
。
(3)
。
(4)
。
【答案】(1)2H++CO32—
=CO2↑+H2O
(2)CO32—+
Ba2+
=BaCO3↓
(3)Ba2++SO42—
=BaSO4↓
(4)BaCO3+2H+
=Ba2+
+CO2↑+H2O
【解析】
试题分析:B与A、C混合都有沉淀析出,因此B应为Ba(NO3)2。A和C混合有气体生成,这说明二者应该是碳酸钠和硫酸氢钠,则D是硫酸钾。将沉淀①与溶液③混合,沉淀溶解并产生气味,这说明该沉淀一定是碳酸钡,所以A是碳酸钠,则C是硫酸氢钠。因此反应中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分别是2H++CO32—
=CO2↑+H2O、CO32—+
Ba2+
=BaCO3↓、Ba2++SO42—
=BaSO4↓、BaCO3+2H+
=Ba2+
+CO2↑+H2O。
考点:考查物质推断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2.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
B.用图2所示装置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物
C.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D.用图4所示装置蒸干AlCl3溶液制备无水AlC1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长颈漏斗下端应在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错误,不选A;B、碳酸钠和乙酸乙酯是不互溶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的操作就可以分离,不需要蒸馏,错误,不选B;C、钠和水反应放热,会是大试管中的气体膨胀,U型管中的红墨水左侧液面下降,右侧上升,正确,选C;D、氯化铝溶液蒸干得到氧化铝,错误,不选D。
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13.某粒子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则这粒子是
A.氩原子
B.氯原子
C.氯离子
D.硫离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原子核外电子数相等。某粒子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则这粒子是阴离子,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是Cl-,故答案是C。
考点:考查微粒的构成及确定的知识。
14.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均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D(s),向甲中通入6molA和2molB,向乙中通入1.5molA、0.5molB和3molC和2molD,反应一段时间后都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4
B、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不相等
C、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40%
D、若平衡时两容器中的压强不相等,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为8∶5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3A(g)+B(g)xC(g)+D(s)
甲
6
2
0
0
乙
1.5
0.5
3
2
反应一段时间后都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20%,说明甲乙两容器为等效平衡状态,A.若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必须满足方程式左右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所以x≠4,故A错误;B.反应一段时间后都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甲、乙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都为0.2,由此可知甲乙是等效平衡,平衡时,甲、乙两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肯定相等,故B错误;C.C的体积分数都为0.2,则A、B共占80%,而n(A):n(B)=3:1,所以平衡时甲中A的体积分数为60%,故C错误;D.x=4,则反应前后气体压强不变,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为(6+2):(1.5+0.5+3)=8:5,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
15.(16分)某工厂的废水中只含氯化镁和少量盐酸,欲测定废水中各组分的浓度,某兴趣小组采用滴定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取25.00mL工厂废水放入锥形瓶中,加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
0.2020mol·L-1氢氧化钠溶液滴至终点,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示数如图。
②再取25.00mL工厂废水放入锥形瓶中,加入
0.2020
mol·L-1NaOH溶液V1
mL(过量),振荡。然后加入2~3滴甲基橙试液,用0.1012mol·L-1的盐酸滴定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至终点,消耗盐酸V2mL。
③略。
(1)步骤①取25.00mL废水所用的仪器
,滴定时左手
,眼睛注视
。计算c(HCl)=
mol·L-1。
(2)步骤②滴定至终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步骤②测出氯化镁的浓度明显不合理,实验设计存在问题,请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
。
若改进后步骤②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3mL。请列出计算c(MgCl2)的表达式
。
(3)请设计另外一种测定该工业废水各组分浓度的实验方案并简述实验步骤。
【答案】(1)25mL(或50
mL)酸式滴定管(或25mL移液管)挤压玻璃球
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0.1010(2)沉淀溶解、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改用酚酞指示剂或过滤并洗涤沉淀,然后对滤液进行滴定。
(3)取25.00mL工厂废水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过滤、洗涤沉淀、烘干、称重。计算出氯化镁的浓度。(无洗涤、烘干-1分)
取25.00mL工厂废水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沉淀、烘干、称重。计算出盐酸的浓度。(无洗涤、烘干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废水呈酸性,所以取25.00mL废水所用的仪器为25.00mL酸式滴定管;滴定时左手挤压玻璃球,眼睛注视锥形瓶溶液颜色变化;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为13.90mL-1.40
mL=12.50mL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关系式NaOH~HCl
0.2020mol L-1×12.50mL=
C(HCl)×25.00mL
,解得
C(HCl)=0.1010mol/L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挤压玻璃球,锥形瓶溶液颜色变化;0.1010;(2)废水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镁沉淀、NaOH溶液,所以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黄色橙色变成橙色,沉淀溶解;废水放入NaOH溶液会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镁、氢氧化钠都能反应,在测定过量的氢氧化钠时,应除去氢氧化镁沉淀,所以过滤并洗涤沉淀,然后对滤液进行滴定,与氯化镁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020mol L-1×0.0125L,总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020mol L-1×V1×10-3L,过量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012mol L-1×V3×10-3L,则氯化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3)取25.00mL工厂废水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过滤、洗涤沉淀、烘干、称重.计算出氯化镁的浓度;取25.00mL工厂废水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沉淀、烘干、称重,计算出盐酸的浓度,答:取25.00mL工厂废水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过滤、洗涤沉淀、烘干、称重.计算出氯化镁的浓度;取25.00mL工厂废水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沉淀、烘干、称重.计算出盐酸的浓度.
考点:中和滴定
16.(12分)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N2(g)和H2(g)反应生成1molNH3(g)放出46.1KJ热量
。
(2)航天领域使用氢氧燃烧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2H2
+
O2
=2H2O,酸式氢氧燃烧电池的电解池是酸。其负极反应可以表示为2H2-4e-=4H+,则其正极反应可以表示为;
;碱式氢氧燃烧电池的电解质是碱,其正极反应可以表示为:O2+2H2O+4e-=4OH-,则其负极反应可以表示为:
。
(3)用石墨作电极电解NaCl水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
。
(4)在粗铜精炼的反应中,
当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
。
【答案】(1)N2(g)+
3H2(g)=
2NH3(g)
△H=-92.2kJ.mol-1(合理给分)
(2)O2
+
4H+
+4e-
=
2H2O
2H2
+
4OH-
-4e-
=
4H2O
(3)2H+
+
2e—=
H2↑
(4)粗铜
Cu-2e-=Cu2+
【解析】
试题分析:(1)N2(g)和H2(g)反应生成1molNH3(g)放出46.1KJ热量,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
3H2(g)=
2NH3(g)
△H=-92.2kJ.mol-1。
(2)原电池中正极得到电子,则氧气在正极放电。由于溶液显酸性,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
+
4H+
+4e-
=
2H2O;负极失去电子,则氢气在负极通入,由于溶液显碱性,则负极反应式为2H2
+
4OH-
-4e-
=
4H2O。
航天领域使用氢氧燃烧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2H2
+
O2
=2H2O,(3)用石墨作电极电解NaCl水溶液,阴极得到电子,即溶液中的氢离子在阴极放电,其电极反应式为2H+
+
2e—=
H2↑。
(4)在粗铜精炼的反应中,纯铜作阴极,粗铜当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电化学原理的应用
17.(6分)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K+、Na+、Mg2+、Ba2+、Al3+、Fe2+、、、、Cl-、Al
O2-、I-,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用pH试纸实验,表明溶液呈强碱性,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2)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摇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
(3)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HCl溶液,使溶液从碱性逐渐变为酸性,在滴加过程中溶液出现沉淀。滴加完毕后,溶液中沉淀消失。
(4)取部分上述酸性溶液,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5)往(3)得到的酸性溶液通H2S气体,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并完成下列问题:
在溶液中肯定存在哪些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不存在哪些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不能确定存在哪些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K+、I-、Al
O2-、、
;
、Mg2+、Ba2+、Al3+、Fe2+
;
Na+、、Cl-、(每空2分)
【解析】第(1)(2)比较容易确定溶液中含有K+、I-等离子,而没有、Mg2+、Al3+、Fe2+等离子。第(3)确定原溶液中有Al
O2-。第(4)确定原溶液中有,则没有Ba2+。第(5)确定原溶液中有。
18.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中提取Al2O3的两种方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中分离溶液和沉淀所采取的操作名称是
,该实验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
.
(2)方法甲中,固体A的化学式
;固体A的应用
.
(3)方法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032﹣的离子方程式为
.
(4)简述检验滤液B中含Fe3+的方法
.
(5)方法乙制氧化铝的优点是所用的试剂较经济,缺点是
.
【答案】(1)过滤;漏斗、烧杯、玻璃棒;
(2)SiO2;光纤、饰品、制硅、制玻璃等;
(3)SiO2+2OH﹣═SiO32﹣+H2O;
(4)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5)氧化铝中会混入二氧化硅.
【解析】由方法甲可知,铝土矿与盐酸反应得固体A为滤液B,则固体A为SiO2,滤液B含有氯化铝、氯化铁、氯化镁等,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可推知沉淀C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滤液D含有偏铝酸钠、氯化钠、NaOH,所以向滤液D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碳酸氢钠,沉淀F为Al(OH)3,滤液E中含有NaCl、NaHCO3;
根据方法乙可知,铝土矿中的Al2O3、SiO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知固体X为Fe2O3、MgO等,滤液Y为硅酸钠、偏铝酸钠,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沉淀Z为Al(OH)3、硅酸,滤液K中含有NaHCO3,
(1)Ⅰ、Ⅱ中分离溶液和沉淀所采取的操作名称是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2)方法甲中,固体A为SiO2,常用作光纤、饰品、制硅、制玻璃等,
(3)方法乙中加入烧碱后,铝土矿中的SiO2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4)检验三价铁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滤液,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5)根据分析可知,沉淀Z为Al(OH)3、硅酸,最终得到的氧化铝中会混入二氧化硅,
【点评】本题以氧化铝提取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混合物分离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涉及无机物推断、元素化合物性质及相互转化、除杂的方法、离子方程式等,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19.(14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 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
(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
。
(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
(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
(选填序号)。
a.Na2O2
b.Na2S
c.FeCl2
(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 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
(选填序号)。
a.蒸馏
b.蒸发
c.灼烧
d.过滤
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 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操作名称)
【答案】(14分)(1)
4mol/L(2分)
(2)b(2分)
(3)2NaOH+2ClO2+H2O2
=2
NaClO2+2H2O+O2(2分);防止H2O2分解(2分)
(4)连续测定吸收塔内溶液的pH(2分)
(5)a
(1分)
(6)b、e、d(全对2分,有错不得分),重结晶(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给信息③知160
g/L
NaOH溶液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mol,即1L该溶液含有4molNaOH,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2)根据题给信息②知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故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选b。(3)根据题给流程知吸收塔内NaOH、ClO2和H2O2
生成
NaClO2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
=2
NaClO2+2H2O+O2。H2O2受热易分解,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防止H2O2分解。(4)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连续测定吸收塔内溶液的pH。(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Na2O2
,不引入杂质离子,选a。(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 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答案为bed。要得到更纯的NaClO2 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重结晶。
考点:考查化学工艺流程的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0.(2015秋 南宁校级期末)将4.6g钠投入水中充分反应,再向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6mol/LAlCl3溶液10mL,求:
(1)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2)反应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
【答案】(1)2.24L;(2)0.16mol.
【解析】(1)n(Na)==0.2mol,由2Na+2H2O=2NaOH+H2↑可知,
生成气体的体积为0.2mol××22.4L/mol=2.24L,
答: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2.24L;
(2)n(NaOH)=n(Na)═0.2mol,n(AlCl3)=0.01L×6mol/L=0.06mol,
发生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则
Al3++3OH﹣=Al(OH)3↓
0.06
0.18
0.06
Al(OH)3+OH﹣=AlO2﹣+2H2O
0.02
0.02
可知沉淀为0.18mol﹣0.02mol=0.16mol,
答:反应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16mol.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物质的量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氢氧化铝的两性,题目难度不大.
21.软性隐形眼镜是由甲基丙烯酸羟乙酯[CH2=C(CH3)COOCH2CH2OH]的高聚物(HEMA)制成的超薄镜片,其合成路线可以是:
已知:①
②CH3COOCH2CH2OH的名称为乙酸羟乙酯。
(1)A、E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
、E
。
(2)有机物C的名称为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C→D
,E→F
。
(4)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I→G
;
G+F→H
。
【答案】
(1)CH2=CHCH3;(CH3)2C(OH)COOH;
(2)2-丙醇(或:异丙醇)
(3)氧化反应;消去反应
(4)CH2ClCH2Cl+2NaOHHOCH2CH2OH+2NaCl
HOCH2CH2OH+CH2=C(CH3)COOHCH2=C(CH3)COOCH2CH2OH+H2O。
【解析】
试题分析:H发生加聚反应得到HEMA(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则H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即CH2=C(CH3)COOCH2CH2OH,结合转化关系可知,G为HOCH2CH2OH,I为CH2ClCH2Cl,F应为CH2=C(CH3)COOH,结合题目给予的反应信息可知,E中羧基、羟基连接同一碳原子上,则E为(CH3)2C(OH)COOH,故D为O=C(CH3)2,C为CH3CH(OH)CH3,B为CH3CHBrCH3,A为CH2=CHCH3,
(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E的结构简式为(CH3)2C(OH)COOH,故答案为:CH2=CHCH3;(CH3)2C(OH)COOH;
(2)有机物C为CH3CH(OH)CH3,其名称为:2-丙醇,故答案为:2-丙醇;
(3)C为CH3CHOHCH3,D为丙酮,C生成D的反应为氧化反应,E为(CH3)2C(OH)COOH,F为CH2=C(CH3)COOH,E生成F的反应为消去反应,故答案为:氧化反应;消去反应;
(4)I→G是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反应方程式为:
CH2ClCH2Cl+2NaOHHOCH2CH2OH+2NaCl,G+F→H是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HOCH2CH2OH+CH2=C(CH3)COOHCH2=C(CH3)COOCH2CH2OH+H2O,故答案为:CH2ClCH2Cl+2NaOHHOCH2CH2OH+2NaCl;HOCH2CH2OH+CH2=C(CH3)COOHCH2=C(CH3)COOCH2CH2OH+H2O。
考点:考查了的相关知识。
22.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MgSO4,可选用Ba(OH)2、HCl和K2CO3三种试剂,按下图步骤操作:
(1)写出三种试剂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加过量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过量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a(OH)2
K2CO3
HCl(2)除尽Mg2+和SO42-;
MgCl2+Ba(OH)2=Mg(OH)2↓+BaCl2、MgSO4+Ba(OH)2=BaSO4↓+Mg(OH)2↓
(3)除尽过量的Ba2+
【解析】
试题分析:(1)除去KCl溶液中的MgCl2和MgSO4,可看成把Mg2+、SO42-沉淀而除去,因此选择所提供试剂中的Ba(OH)2可同时沉淀掉Mg2+、SO42-离子;反应生成的BaCl2和过量的Ba(OH)2可加入试剂中的K2CO3除去;最后通过滴加盐酸可把过量的K2CO3及反应生成的KOH同时反应掉而生成KCl,所以三种试剂的化学式:A是Ba(OH)2
,B是K2CO3
,C是HCl。
(2)为确保混合溶液中的Mg2+和SO42-全部反应而除尽,所以应加入过量的Ba(OH)2,生成Mg(OH)2
、BaSO4,化学方程式为MgCl2+Ba(OH)2=Mg(OH)2↓+BaCl2、
MgSO4+Ba(OH)2=BaSO4↓+Mg(OH)2↓。
(3)为确保除尽溶液中的Ba2+,应加入过量的Ba(OH)2到沉淀不再产生。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除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