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沭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7-10 23:4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沭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1.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
2,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CH4

C2H4

C2H5OH

CH3OH
A.①或③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②或④
【答案】C
【解析】
2.实验室保存下列物质,其中为保证其不变质而必须隔绝空气保存的是(

A.NaNO3
B.NaCl
C.Na2O2
D.Na2CO3
【答案】C
【解析】Na2O2能够与空气中的H2O、CO2作用而变质。
3.苯和甲苯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属于芳香烃
B.都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C.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D.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苯和甲苯都含有苯环都属于芳香烃,故A正确;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苯可以,故B错误;C.苯和甲苯有可燃性,都能在空气中燃烧,故C正确;D.苯和甲苯都能与卤素单质、硝酸等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了芳香烃及其性质的相关知识。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L
NaOH溶液和0.1mol/L
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B.NaHCO3溶液中:
C.只含有、、、的溶液中一定有:
D.25℃时,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答案】B
【解析】
5.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A.C60、HD均属于单质
B.漂白粉、明矾均属于混合物
C.氯化铵、硫酸均属于离子化合物
D.SO2、NxOy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H与D同属氢元素,HD为单质,选项A正确;明矾是纯净物,选项B不正确;硫酸是共价化合物,选项C不正确;NO、NO2、N2O等不属于酸性氧化物,选项D不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方式
6.用石墨电极电解AlCl3溶液时,下图所示的电解液变化曲线合理的是(
)
【答案】AD
【解析】阴极:2H++2e-====H2↑
阳极:2Cl--2e-====Cl2↑
阴极H2O电离的OH-与Al3+结合生成Al(OH)3沉淀。当Cl-全部放电后,此时电解水,pH和沉淀质量不变。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SiO2性质较稳定,不与所有的酸发生反应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作防火材料
C、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
D、玻璃、陶瓷、水泥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答案】A
【解析】常温下,SiO2性质较稳定但是可以和HF酸反应,A错误。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一种粘胶,可作防火材料。自然界在元素含量为氧、硅、铝、铁,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
8.下列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CO32-
+
2H+
=H2O
+
CO2↑
B、Cu(OH)2+2H+=Cu2++2H2O
C、H++OH-=H2O
D、Cu2++2OH-+Ba2++SO42-=BaSO4↓+Cu(OH)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CO32-
+
2H+
=H2O
+
CO2↑,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的反应;B、Cu(OH)2+2H+=Cu2++2H2O,表示氢氧化铜与强酸的反应;C、H++OH-=H2O表示强酸与强碱的反应;D、Cu2++2OH-+Ba2++SO42-=BaSO4↓+Cu(OH)2↓,只能表示硫酸铜与氢氧化钡的反应;选D。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9.25℃时,在BaSO4的饱和溶液中存在:BaSO4(s)
Ba2+(aq)+SO42-(aq),Ksp=1.1025×10-10,在该温度下有关BaSO4的溶度积和溶解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c(SO42-)=1.05×10-5mol/L的BaSO4溶液中加入BaSO4固体,c(SO42-)增大
B.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NO3)2固体,则BaSO4的溶度积常数增大
C.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则该溶液中c(Ba2+)>c(SO42-)
D.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2固体,则该溶液中c(SO42-)减小
【答案】D
【解析】A错,向c(SO42-)=1.05×10-5mol/L的BaSO4溶液中加入BaSO4固体,c(SO42-)减小;B错,溶度积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其他因素无关;C错,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则该溶液中c(Ba2+)<c(SO42-);D正确,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BaCl2固体,则该溶液中c(SO42-)减小
10.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A.Fe3+
B.Cl-

C.HCl

D.CH3COO-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铁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A不选;Cl-不会对水的电离产生影响,故选B;C.HCl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故C不选;D.为醋酸根离子,结合水电离生成的氢离子,促进水的电离,故D不选;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微粒对水的电离的影响,注意利用电子式、离子符号、结构示意图等判断离子为解答的关键,把握抑制、促进水电离的因素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1.已知反应4CO+2NO2N2+4CO2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CO)=1.5
mol·L-1·min-1
B.v(NO2)=0.7
mol·L-1·min-1
C.v(N2)=0.4
mol·L-1·min-1
D.v(CO2)=1.1
mol·L-1·min-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根据方程式可知如果都用CO表示反应速率,则分别是(mol·L-1·min-1)1.5、1.4、1.6、1.1,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比较
12.下列有关分类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由苯制取溴苯、硝基苯、环己烷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②铅蓄电池、锂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都属于二次电池;
③碳素钢、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属于合金;
④生物质能、沼气和乙醇都是可再生能源;
⑤氨水、醋酸、氢氧化铝都属于弱电解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③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不正确,苯制取环己烷的反应是参加反应。②不正确,碱性锌锰电池是一次性电池。⑤不正确,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考点:考查分类概念有关问题。
13.只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别MgCl2、FeCl2、AlCl3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硫酸
D.KNO3溶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AgNO3溶液与三者都产生白色AgCl沉淀,不能鉴别,错误;B.NaOH溶液加入到Mg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过量沉淀也不能溶解,加入到FeCl2溶液中,首先产生白色Fe(OH)2沉淀,由于氢氧化亚铁不稳定,容易被氧化变为氢氧化铁,物质的颜色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少量时产生白色沉淀,当过量时,沉淀溶解,变为无色溶液,三种物质现象各不相同,可以鉴别,正确;C.
硫酸与三者混合无任何现象发生,不能鉴别,错误;D.KNO3溶液加入三种溶液中,无任何现象发生,不能鉴别,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鉴别试剂的选择与使用的知识。
14.常温常压下,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64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总体积缩小了112
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A.12.5%
B.25%
C.50%
D.75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则:
C2H6+O2=2CO2+3H2O
△V
1
3.5
2
2.5
C2H2+O2=2CO2+H2O
△V
1
2.5
2
1.5
C3H6+O2=3CO2+3H2O
△V
1
4.5
3
2.5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相同体积的C2H6和C3H6反应后体积缩小的量是相同的,故可将两者看成是一种物质,设C2H6和C3H6一共为xmL,C2H2为ymL,则:,解得x=32、y=32,则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100%=50%,故选C。
考点:考查了混合物计算、有机物燃烧规律的相关知识。
15.下列反应中原子利用率达100%的是
【答案】A
【解析】
16.(10分)已知A、B、C、D、E五种元素为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元素与A元素形成的一种式量为32的化合物常做火箭的推进剂,其另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E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前20号元素中最大(不含稀有气体);D元素与A元素能形成分子式为AD典型的共价化合物;C元素的单质和氧化物均能既溶于AD的水溶液,也能溶于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试回答:
(1)元素符号:A____
,B_____
,E

(2)比较C、D、E三种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关系:
(离子符号表示)
(3)鉴别E元素存在的方法是:

(4)写出C元素的离子与过量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离子方程式:

(5)写出A、B两元素形成的式量为32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若0.5mol该气态化合物与N2O4(g)充分反应生成无毒的气态产物所放出的热量为269.175KJ,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式:

【答案】(10分)(1)H
N
K
(3分)
(2)Al3+ <
K+
<Cl-(1分)
(3)通过蓝色的钴玻璃片观察火焰是否为紫色(1分)
(4)
)Al3+
+
4OH-
=
AlO2-+2H2O(2分)
(5)(1分)
2N2H4(g)+N2O4(g)=3N2(g)+4H2O(g);△H=-1076.7kJ/mol(2分)
【解析】
17.(9分)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流程图如下所示:
(1)上述流程里,设备Ⅰ中进行的是
(填操作名称)操作,实验室里这一步操作可以用
(填仪器名称)进行。
(2)由设备Ⅱ进入设备Ⅲ的物质A是
,由设备Ⅲ进入设备Ⅳ的物质B是

(3)在设备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设备Ⅳ中,物质B的水溶液和CaO反应后,产物是NaOH、H2O和
,通过
操作(填操作名称)可使产物相互分离。
(5)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6H6、CaO、

【答案】(1)萃取、分液
分液漏斗
(2)C6H5ONa
NaHCO3
(3)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4)CaCO3
过滤
(5)NaOH溶液
CO2
【解析】
试题分析:由流程可知,设备Ⅰ中含有苯和工业废水,可经萃取、分液得到苯酚的苯溶液混合物,进入设备Ⅱ,设备Ⅱ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得到苯酚钠,在设备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得到苯酚,发生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设备Ⅳ中的主要物质为NaHCO3,在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可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
(1)工业废水与苯进入设备Ⅰ得到苯酚、苯的溶液与可以排放的无酚工业废水,说明在设备Ⅰ中进行的是萃取,利用苯与苯酚相似的结构互溶与水不溶,将苯酚从工业废水里提取出来,用分液的方法将下层的工业废水放出排放,上层的苯酚、苯混合液进入设备Ⅱ,萃取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2)盛有苯酚、苯溶液的设备Ⅱ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此时,具有酸性的苯酚跟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由设备Ⅱ进入设备Ⅲ的物质A是C6H5Ona。苯酚钠与CO2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易溶与水,因此进入B装置的是碳酸氢钠。
(3)依据碳酸性比苯酚的酸性强,弱酸盐与“较强”酸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二氧化碳和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反应的方程式为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4)盛有碳酸氢钠溶液的设备Ⅳ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碳酸氢钠溶液里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和与碳酸氢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CO3沉淀,碳酸钙不溶于水,过滤即可。
(5)设备Ⅴ应是石灰窑,CaCO3高温分解所得的产品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得二氧化碳通入设备Ⅲ,反应所得氧化钙进入设备Ⅳ.在含苯酚工业废水提取苯酚的工艺流程中,苯、氧化钙、CO2、和NaOH理论上应当没有消耗,它们均可以循环使用。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和综合应用
18.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矿物质X(仅含四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另取10.80gX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6.40g固体1.请回答如下问题:
(1)画出白色沉淀1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写出气体甲的电子式_______。
(2)X的化学式是______,在惰性气流中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白色沉淀2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4)一定条件下,气体甲与固体1中的某种成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反应的产物_______。
【答案】(1)
CaFe(CO3)2
CaFe(CO3)2
CaO+FeO+2CO2↑
4Fe(OH)2+O2+2H2O=4Fe(OH)3
2FeO+CO2Fe2O3+CO
检验方法:将固体用盐酸溶解,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呈红色,证明有Fe(Ⅲ);检测CO:将气体通入灼烧CuO,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解析】
试题分析:气体甲能与溶液1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则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说明固体X含有钙元素,隔绝空气加热产生气体二氧化碳,说明X含有碳、氧元素。同时根据溶液3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红褐色,可得出固体1还含有铁元素
综上分析,白色沉淀1是碳酸钙,其中的金属元素是20号Ca,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气体甲是CO2,其电子式为:;
X的化学式为:CaFe(CO3)2
在惰性气流中加热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aFe(CO3)2
CaO+FeO+2CO2↑
(3)白色沉淀2在空气中变成红褐色沉淀的原因是4Fe(OH)2+O2+2H2O=4Fe(OH)3
(4)一定条件下,气体二氧化碳与固体1中的某种成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FeO+CO2Fe2O3+CO
检验方法:将固体用盐酸溶解,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呈红色,证明有Fe(Ⅲ);检测CO:将气体通入灼烧CuO,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考点:无机推断题
19.实验室需要200mL0.2mol L-1NaOH溶液。现用NaOH固体配制,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烧瓶;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⑤漏斗;⑥天平;⑦药匙;⑧100mL容量瓶;⑨250mL容量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NaOH溶液时必须使用的容器除①、③、⑥、⑦外,还有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将所配置的NaOH溶液进行测定,发现浓度小于0.2mol L-1。请你分析配制过程中可能引起该误差的原因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____。
A.定容时仰视
B.移液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配制时容量瓶有少量蒸馏水
(3)将配好的溶液盛装于下列(填字母代号)______________仪器中,贴好标签备用。
A.带玻璃塞的广口瓶
B.带玻璃塞的细口瓶
C.带胶塞的广口瓶
D.带胶塞的细口瓶
【答案】(5分)(1)④⑨(2分)
(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选错不给分)
(2)AB(2分)
(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选错不给分)
(3)D
(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用NaOH固体配制200mL0.2mol L-1NaOH溶液,需要使用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③烧杯;④胶头滴管;⑥天平;⑦药匙;⑨250mL容量瓶,所以除①、③、⑥、⑦外,还需要④⑨;(2)将所配置的NaOH溶液进行测定,发现浓度小于0.2mol L-1。A.定容时仰视,会使溶液的体积偏大,则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偏小,正确;B.移液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则溶液的浓度偏小,正确;C.配制时容量瓶有少量蒸馏水,由于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因此对溶液的浓度不产生任何影响,错误;(3)溶液要放细口试剂瓶中,选项A、C排除;在NaOH溶液显碱性,与玻璃的成分SiO2会发生反应:2NaOH+
SiO2=Na2SiO3+H2O,反应产生的硅酸钠有粘性,会将试剂瓶与玻璃塞粘在一起,因此不能使用玻璃塞,选项B排除,要放在带胶塞的细口瓶,故选项D正确。
考点:考查NaOH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及试剂的保存的知识。
20.(8分)
(1)在Al2(SO4)3溶液中,含Al3+
为mg,则该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1。
(2)在标准状况下,6.72L
CH4和CO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6g,该混合气体中有
mol
CH4,
mol
CO。
(3)某物质A加热时按下式分解:2A═2B+C+3D(产物均为气体),现测得由生成物组成的混合物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23,则反应物A的摩尔质量为
g/mol。
【答案】(8分,每空2分)(1)m/18V
(2)0.2
2.24
(3)138
【解析】
试题分析:(1)VL
Al2(SO4)3溶液中,含Al3+
为mg,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是,根据化学式可知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则该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 L-1。
(2)设混合气体中甲烷和C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则x+y=6.72÷22.4=0.3、16x+28y=6,解得x=0.2,y=0.1,所以CO的体积是0.1mol×22.4L/mol=2.24L。
(3)设A的摩尔质量是Mg/mol,参加反应的A是2mol,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解得M=96,即反应物A的摩尔质量为96g/mol。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名师点晴】在进行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时,关键是熟练应用几个关系式、n=m/M、、,特别还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即只能适用于气体,且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是22.4L/mol。
2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和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如图所示。
(1)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族,X与Z可形成18电子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2)非金属性:Y___________(填“>”“<”或“=”)D。
(3)单质F与EDX溶液反应的化学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G和H可形成一种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在90~110之间。且G的质量分数约为31.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答案】(1)二;VA;(2)<
(1分)
(3)2Al+2Na0H+2H20
===2NaA102+3H2
↑(2
分)
(4)SCl2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的化合价和原子半径的大小,可知X是H元素,Y是C元素,Z是N元素,D是O元素,E是Na元素,F是Al元素,G是S元素,H是Cl元素;(1)氮元素的核电荷数为7,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A族;N、H形成的18电子化学式为N2H4,其电子式为;(2)碳和氧的非金属性比较是,碳小于氧;(3)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0H+2H20
===2NaA102+3H2↑;S和Cl形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在90~110之间,只存在S2Cl或SCl2两种可能,其中只有SCl2中S的质量分数为31.1%,故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Cl2。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及元素的性质
23.有机物PAS-Na是一种治疗肺结核药物的有效成分,有机物G是一种食用香料,以甲苯为原料合成这两种物质的路线如下:
已知:

②(R=-CH3或-H)

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试剂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写出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质谱图显示试剂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写出肉桂酸与试剂b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当试剂d过量时,可以选用的试剂d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HCO3
b.NaOH
c.Na2CO3
(6)肉桂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_种.
a.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
b.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该有机物最多生成4mol
Ag.
由上述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中,写出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答案】(1)取代反应;(2)醛基;H3COOOCCH3
(3)
(4)
+CH2=CHCH2OH+H2O
(5)a;(6)6;

【解析】
试题分析:由反应的流程可看出:根据信息②在MnO2/H2SO4条件下氧化为F,和H3COOOCCH3反应得,和丙烯醇酯化得G;和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A,结构简式为,和Br2卤化在甲基邻位引入Br得B,B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将甲基氧化为羧基得C,C碱性条件下水解后,再酸化得D,D中硝基被还原为氨基得E,E和碳酸氢钠反应得PAS-Na
(1)根据以上分析,甲苯生成A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2)由新信息及流程推断,F为,其中一定含有醛基,F生成肉桂醛根据信息②,则试剂a是乙酸酐,结构简式为CH3COOOCCH3,故答案为:醛基;H3COOOCCH3;
(3)A和Br2取代发生生成B的方程式是:,故答案为:;
(4)由试剂b质谱图显示试剂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可推知,是丙烯醇,即CH2=CHCH2OH,则方程式为:+CH2=CHCH2OH
+H2O,故答案为:
+CH2=CHCH2OH
+H2O;
(5)试剂d可以将羧基转化为其钠盐,而不能和酚羟基反应,一定是NaHCO3,故选:a;
(6)肉桂酸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该有机物最多生成4mol
Ag,说明含有2个醛基,又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所以连有两个醛基和一个甲基,由三个基团的相对位置不同,这样的同分异构体应有6种;苯环上有两种等效氢的有两种,即

,故答案为:6;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合成及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为高考高频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知识迁移能力,以物质结构、反应条件结合题给信息进行推断,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注意酚羟基和碳酸钠反应但和碳酸氢钠不反应,为易错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