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运算律
一、选择题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 )。
A.先算加、减法 B.先算乘、除法 C.同时算 D.以上都不对
2.计算960-25×4÷20的最后一步是( )。
A.乘法 B.减法 C.除法
3.加法交换律改变的是( )。
A.计算结果 B.加数的位置 C.无法确定
4.下面的算式中,先算加法的是( )。
A.345+267+46÷2 B.30-10+2+204
C.25×[160÷(56+24)] D.112+82×40
5.下列算式中,按照加→乘→除的顺序计算的是( )。
A.12×(8+4)÷2 B.12×[(8+4)÷2] C.12×8+4÷2
6.笑笑有一本童话书,计划每天看12页,8天看完,实际提前两天看完,实际每天多看多少页?正确的算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7.a、b、c都不是0,a÷b÷c=a÷( )。
8.两个数相加,交换( )的位置,( )不变。
9.两个数相乘,交换( )的位置,( )不变。
10.计算400÷口×2时先算了乘法,结果得50,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应该是( )。
11.三个数( ),先把( )数相加,或者先把( )数相加,( )不变,这叫做加法( )。
12.在计算25×27×4时可以运用( ),原式变为( ),使计算简便一些。
13.玲玲在用计算器计算“”时,发现按键“6”坏了,要计算正确的结果,可以这样按键: 。
14.把200-150=50,25×50=1250,1250÷5=250,列成综合算式是( );把30-10=20,3×20=60,列成综合算式是( )。
15.在计算36-6×5+82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在计算(36-6)×(5+82)时,可以同时算( )法和(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16.请补充完整等式,并说明运用了哪种运算律。
23×(99+ )这是运用了( )律;
11×( × ),这是运用了( )律。
17.已知a×b=120,若a乘2,b不变,则积是( );若a不变,b除以3,则积是( ).
三、判断题
18.6×(243×19)=6×(19×243)。( )
19.102×99=100+2×99,这里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
20.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时,计算结果变了。( )
21.运用乘法交换律计算4.8×37+4.8×63能简便。 ( )
22.128÷8÷4与128÷(8×4)的得数相等.( )
四、计算题
23.用简便方法计算。
74×56+26×56 25×(40+4) 86×99
五、解答题
24.客轮和货轮同时从甲、乙两港口出发,4小时后相遇,甲、乙两港的水路长多少海里?
25.一张单人学生桌62元,一把学生椅38元,买20套桌椅需要多少元?
26.一家饮食店有34箱苹果汁和16箱橘子汁,每箱都是24瓶,苹果汁和橘子汁一共有多少瓶?
27.一张桌子53元,一把椅子47元,学校要买38套这样的桌椅一共要花多少元?
28.某藏品店共收集了23套《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上运动》纪念邮票,每套邮票包含4枚,这个藏品店共收集了多少枚邮票?
29.小明在计算一道乘法题时,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扩大到了原来的4倍,结果积是28,想一想这道题原来的积应是多少。
30.
品种 广玉兰 美人梅 丁香 白杨
价格/元 55 45 36 36
(1)为了建设美好新农村,锦绣村买了广玉兰和美人梅各45棵,两种树一共花了多少元?
(2)若买了179棵白杨和79棵丁香,则买白杨比买丁香多花了多少元?
31.希望小学准备买25捆笔记本奖励优秀学生,每捆笔记本有35本,每本零售价4元,准备3600元够吗?
32.小虎在计算“800-□÷5”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得到结果是40。你能帮他算出这道题的正确得数吗?
33.小欣一家三口去摘桃子,一共摘了126个,妈妈摘的桃子个数比小欣的2倍多7个,爸爸摘的桃子个数比小欣的3倍少7个。小欣摘了多少个?妈妈摘了多少个?爸爸摘了多少个?
1.B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本题没有括号,含有两级运算,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据此即可解答此题。
【详解】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所以选B。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B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详解】960-25×4÷20,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B
【解析】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如:45+17=17+45;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加法交换律改变的是加数的位置;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加法交换律的掌握情况,要多留心归纳。
4.C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据此解答。
【详解】A.345+267+46÷2
=345+267+23
=612+23
=635
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B.30-10+2+204
=20+2+204
=22+204
=226
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C.25×[160÷(56+24)]
=25×[160÷80]
=25×2
=50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D.112+82×40
=112+3280
=3392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A
【分析】第1个式子,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再算小括号外;第2个式子,先算小括号里,再算中括号里,最后算括号外;第3个式子,没有括号,先乘除后加。
【详解】12×(8+4)÷2,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12×[(8+4)÷2],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12×8+4÷2,先算乘除,再算加法。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
6.C
【分析】先求这本书的总页数,12与8相乘即可求出总页数,再用8减2求出实际看的天数,最后用总页数除以实际看的天数即可求出实际每天看的页数,所得结果减12即可解答。
【详解】12×8=96(页)
8-2=6(天)
96÷6=16(页)
16-12=4(页)
综合式子为:12×8÷(8-2)-12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页数,及实际看的天数。
7.(b×c)
【详解】略
8. 加数 和
【详解】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9. 因数 积
【详解】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10.200
【分析】因为先算的乘法,后算的除法,所以用400÷50得出□×2,再进一步求出□,算出结果,据此解答。
【详解】口×2=400÷50
口×2=8
口=4;
400÷4×2
=100×2
=200
这道题的正确结果应该是200。
【点睛】注意抓住运算顺序是正确得出结果的关键。
11. 相加 前两个 后两个 和 结合律
【详解】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就是:(a+b)+c=a+(b+c)。
12. 乘法交换律 25×4×27
【分析】根据乘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然后解答。
【详解】25×27×4
=25×4×27
=100×27
=2700
所以在计算25×27×4时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原式变为25×4×27,使计算简便一些。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乘法交换律的掌握,注意什么时候用交换律。
13.9454-192-4(答案不唯一)
【分析】196=192+4,先把算式改写成9454-(192+4),再根据减法的性质可知,9454-(192+4)=9454-192-4,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玲玲在用计算器计算“”时,发现按键“6”坏了,要计算正确的结果,可以这样按键:9454-192-4。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以及整数减法的性质的掌握与运用。
14. 25×(200-150)÷5=250 3×(30-10)=60
【分析】根据题意,把25×50=1250里面的50替换成200-150,加上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先计算减法,最后÷5,据此列出综合算式;3×20=60里面的20替换成30-10,加上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据此列式。
【详解】由分析可得:把200-150=50,25×50=1250,1250÷5=250,列成综合算式是25×(200-150)÷5=250;把30-10=20,3×20=60,列成综合算式是3×(30-10)=60。
15. 乘 减 加 88 减 加 乘 2610
【分析】(1)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在算式36-6×5+82中,要先算乘法。此时,算式中还剩下减法和加法。减法在加法的前面,所以要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
(2)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在算式(36-6)×(5+82)中,有两个小括号,可以同时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和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
【详解】36-6×5+82
=36-30+82
=6+82
=88
(36-6)×(5+82)
=30×87
=2610
故在计算36-6×5+82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结果是88;在计算(36-6)×(5+82)时,可以同时算减法和加法,再算乘法,结果是2610。
16. 1 乘法分配 8 125 乘法结合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c+bc;乘法结合律:(ab)c=a(bc)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23×99+23= 23×(99+1),这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1×8)×125=11×(8×125),这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的运算律,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17. 240 40
【详解】略
18.√
【分析】乘法交换律:a×b=b×a;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乘法交换律,6×(243×19)=6×(19×243),原等式成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交换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9.×
【分析】乘法分配律:a×(b+c)=a×b+a×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02×99=(100+2)×99=100×99+2×99,这里运用了乘法的分配律,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0.×
【分析】根据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由此解答。
【详解】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时,计算结果不变;如:50×4=4×50;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交换律的认识,要熟练掌握此类基础知识。
21.×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所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4.8×37+4.8×63能简便,据此判断.
【详解】4.8×37+4.8×63
=4.8×(37+63)
=4.8×100
=480
所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4.8×37+4.8×63能简便;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2.√
【解析】略
23.5600;1100;8514
【分析】(1)仔细观察算式及数据特点可知,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可使计算简便。
(2)仔细观察算式及数据特点可知,利用乘法分配律:a×(b+c)=a×b+a×c可使计算简便。
(3)仔细观察算式及数据特点可知,先把99转化为100-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a×(b-c)=a×b-a×c使计算简便。
【详解】74×56+26×56
=(74+26)×56
=100×56
=5600
25×(40+4)
=25×40+25×4
=1000+100
=1100
86×99
=86×(100-1)
=86×100-86×1
=8600-86
=8514
24.260海里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一个小时内客轮和货轮行驶多少海里,然后乘时间,得到的就是甲、乙两港的水路长多少海里,代入数据计算。
【详解】(25+15+25)×4
=65×4
=260(海里)
答:甲、乙两港的水路长260海里。
25.2000元
【分析】根据题意,先计算出一套桌椅的价钱是(62+38)元,再乘20套,即是20套桌椅的总价钱,据此解答。
【详解】(62+38)×20
=100×20
=2000(元)
答:买20套桌椅需要2000元。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先计算出一套桌椅的价钱。
26.1200瓶
【分析】先计算出两种饮料的总箱数,即34+16=50箱,再乘每箱的瓶数,列式即可解答。
【详解】24×(34+16)
=24×50
=1200(瓶)
答:这两种饮料一共运来1200瓶。
【点睛】先计算出两种饮料的总箱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3800元
【分析】用一张桌子的价钱加上一把椅子的价钱,求出一套桌椅的价钱,再用38乘一套桌椅的价钱即可解答。
【详解】(53+47)×38
=100×38
=3800(元)
答:学校要买38套这样的桌椅一共要花3800元。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能够熟练结合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8.92枚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这个藏品店共收集了多少枚邮票,用23乘4,或者用4乘23,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3×4=92(枚)
答:这个藏品店共收集了92枚邮票。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乘法交换律的掌握与运用。
29.7
【分析】根据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所以28是扩大到原来的4倍后的积。那么原来的积就是把28缩小到原来的。
【详解】28÷4=7
答:这道题原来的积应是7。
30.(1)4500元
(2)3600元
【分析】(1)根据题意,用45乘55,求出45棵广玉兰的价钱,用45乘45,求出45棵美人梅的价钱,再把两个积相加,据此解答;
(2)根据题意,用179乘36,求出179棵白杨的价钱,用79乘36,求出79棵丁香的价钱,再把两个积相减,据此解答。
【详解】(1)45×55+45×45
=45×(55+45)
=45×100
=4500(元)
答:两种树一共花了4500元。
(2)179×36-79×36
=(179-79)×36
=100×36
=3600(元)
答:买白杨比买丁香多花了360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掌握与运用。
31.够
【分析】根据每份数×份数=总数,先用25捆乘每捆35本,求出笔记本总本数;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总本数乘每本售价4元,求出买笔记本用的总钱数,然后与3600元比较大小即可,如果总钱数小于3600元,则够了,反之则不够。
【详解】25×35×4
=25×4×35
=100×35
=3500(元)
3500<3600
答:准备3600元够了。
32.680
【分析】先用得出的结果乘上5求出(800-□)是多少,进而求出□的值,把□的值代入原来的算式,按照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的顺序求出结果即可。
【详解】800-□=40×5
800-□=200
□=800-200
□=600
800-□÷5
=800-600÷5
=800-120
=680
答:正确的计算结果是680。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理解四则运算中各部分的关系,先根据这一关系求出□的值,再根据正确的运算顺序求解。
33.21个;49个;56个
【分析】126个减去7个,再加7个,然后再除以1加2加3的和,等于小欣摘的个数,小欣摘的个数乘2加7等于妈妈摘的个数,小欣摘的个数乘3减7等于爸爸摘的个数。
【详解】(126-7+7)÷(1+2+3)
=126÷6
=21(个)
21×2+7
=42+7
=49(个)
21×3-7
=63-7
=56(个)
答:小欣摘了21个,妈妈摘了49个,爸爸摘了56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倍问题解题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