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培优卷 1.4圆的周长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一个半圆,直径是4cm,它的周长是( )cm。
A.10.28 B.6.28 C.12.56 D.50.24
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4时,分针走过了( )cm.
A.31.4 B.125.6 C.314 D.628
3.如图所示,从甲处到乙处,沿大圆周走与沿小圆周走相比较,( )
A.沿大圆周走近 B.沿小圆周走近
C.一样近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从中午12时到下午3时,钟面上长度为5厘米的分针的尖端移动了 厘米。
5.上海的“滴水湖”是中国的第二大人工湖,湖面呈圆形,直径约是2.5km,绕“滴水湖”走一周是 km。
6.将周长是25.12厘米的圆,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图),周长比原来增加了 厘米。
三.判断题(共2小题)
7.如果画一个周长是15.7cm的圆,那么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2.5cm.
8.圆的直径与正方形的边长都是4厘米,那么圆的周长大于正方形的周长。
四.应用题(共2小题)
9.一元硬币的周长是7.85cm,这个储蓄罐能否放进一元的硬币?
10.一个铁环的半径是25cm,从操场的东端滚到西端转了200圈,从操场的东端到西端长多少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一个半圆,直径是4cm,它的周长是( )cm。
A.10.28 B.6.28 C.12.56 D.50.24
【考点】圆、圆环的周长.
【专题】综合填空题;几何直观.
【答案】A
【分析】半圆的周长可以看作相同直径的圆周长的一半再加上一条直径的长度,计算公式为C=πr+2r=πd÷2+d,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解:4×3.14÷2+4
=12.56÷2+4
=6.28+4
=10.28(cm)
答:这个半圆的周长为10.28cm。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4时,分针走过了( )cm.
A.31.4 B.125.6 C.314 D.628
【考点】圆、圆环的周长.
【专题】压轴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答案】B
【分析】此题应明确,分针的长即半径,从2时走到4时,即分针走了两圈,根据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2πr”,代入数值,先求出周长,再乘2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2×3.14×10×2,
=62.8×2,
=125.6(厘米);
故选:B.
【点评】此类题属于圆周长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解答时应根据题意,明确分针的长即半径,然后根据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3.如图所示,从甲处到乙处,沿大圆周走与沿小圆周走相比较,( )
A.沿大圆周走近 B.沿小圆周走近
C.一样近
【考点】圆、圆环的周长.
【专题】空间与图形;几何直观.
【答案】C
【分析】假设校园的直径为1,分别求出大圆周长和小圆周长,比较即可。
【解答】解:设小圆的直径为1,那么大圆的直径是2。
两个小圆周长:1×3.14×2=6.28
大圆周的长:2×3.14=6.28
6.28=6.28
所以一样近。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比长度,关键是根据圆的周长公式,求出长度再比较。
二.填空题(共3小题)
4.从中午12时到下午3时,钟面上长度为5厘米的分针的尖端移动了 94.2 厘米。
【考点】圆、圆环的周长.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94.2。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分针1小时转一圈,从中午12时到下午3时,经过了3小时,也就是分针转了3圈,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把数据代入公式。
【解答】解:2×3.14×5×3
=31.4×3
=94.2(厘米)
答:钟面上长度为5厘米的分针的尖端移动了94.2厘米。
故答案为:94.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5.上海的“滴水湖”是中国的第二大人工湖,湖面呈圆形,直径约是2.5km,绕“滴水湖”走一周是 7.85 km。
【考点】圆、圆环的周长.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7.85。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3.14×2.5=7.85(千米)
答:绕“滴水湖”走一周是7.85千米。
故答案为:7.8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 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6.将周长是25.12厘米的圆,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图),周长比原来增加了 8 厘米。
【考点】圆、圆环的周长.
【专题】几何直观.
【答案】8。
【分析】把一个圆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所以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增加了圆的两个半径的长度,也就是圆的直径的长度,再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用圆的周长除以π即可。
【解答】解:把一个圆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圆的半径,所以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增加了圆的两个半径的长度,也就是圆的直径的长度。
25.12÷3.14=8(厘米)
答:周长比原来增加了8厘米。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时,周长增加了2个圆半径的知识的理解。
三.判断题(共2小题)
7.如果画一个周长是15.7cm的圆,那么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2.5cm. √
【考点】圆、圆环的周长.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答案】√
【分析】求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是求这个圆的半径,圆的周长已知,则可以利用圆的周长=2πr,求出这个圆的半径.
【解答】解:15.7÷3.14÷2
=5÷2
=2.5(cm)
答: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2.5cm.
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求所画圆的半径.
8.圆的直径与正方形的边长都是4厘米,那么圆的周长大于正方形的周长。 ×
【考点】圆、圆环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
【专题】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根据正方形和圆的周长公式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再进行比较即可判断。
【解答】解: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都是4厘米
则正方形的周长是:4×4=16(厘米)
圆的周长是3.14×4=12.56(厘米)
所以圆的周长小于正方形的周长。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正方形和圆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
四.应用题(共2小题)
9.一元硬币的周长是7.85cm,这个储蓄罐能否放进一元的硬币?
【考点】圆、圆环的周长.
【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得出d=C÷π,由此求出硬币的直径,再与2.6厘米进行比较.
【解答】解:7.85÷3.14=2.5(厘米)
2.5<2.6
所以这个储蓄罐能放进一元的硬币.
答:这个储蓄罐能放进一元的硬币.
【点评】本题主要是灵活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答.
10.一个铁环的半径是25cm,从操场的东端滚到西端转了200圈,从操场的东端到西端长多少米?
【考点】圆、圆环的周长.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314米。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铁环的周长,然后再乘滚动的圈数即可。
【解答】解:2×3.14×25×200
=157×200
=31400(厘米)
31400厘米=314米
答:从操场的东端到西端长314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