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然之美》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3.《自然之美》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7-16 23:3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然之美》教案
学科 美术 年级册别 七年级上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综合材料版画创作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属于“时代乐章--线与色的造型”单元。教材通过展示多幅版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了解版画表现自然的独特方式。它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内容,为后续美术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美术基础,但对版画创作了解较少。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乐于探索和实践。不过,在理解和运用综合材料版画技法上可能存在困难,缺乏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经验。教学中需多引导、多示范,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培养其综合素养。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学生能够通过欣赏版画作品,深刻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提升对自然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2. 理解版画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体会艺术家如何通过这些元素表达情感和思想。
艺术表现
1. 掌握综合材料版画的基本技法,包括刻制、上色、拓印等,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完整的版画作品。
2. 在创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版画作品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意实践
1. 在创作过程中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不同的材料和技法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提升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文化理解
1. 了解版画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认识到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2. 通过欣赏和创作以自然为主题的版画作品,深刻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明确版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综合材料版画的绘制方法。
3. 理解版画艺术语言在表达自然美中的作用。
难点
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运用综合材料版画的技法进行创作。
2.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3. 让学生在作品中深刻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实践法、互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版画作品、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 利用多媒体展示壮丽的山脉图片,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山间云雾缭绕,引导学生观察山脉的形态、色彩和气势,感受大自然的雄伟壮观。
(2) 展示广袤的森林图片,茂密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让学生想象森林中的宁静与生机。
(3) 呈现潺潺的溪流图片,清澈的溪水在石头间流淌,溅起晶莹的水花,引导学生倾听溪流的声音,感受其灵动之美。
(4) 提问:“大自然的美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是宁静的田园生活,还是刺激的探险之旅?”
(5) 进一步提问:“你认为艺术家是如何表现这种美的?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还是用大胆的色彩渲染?”
(6)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7)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补充,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自然之美。
(8) 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自然之美是丰富多彩的,艺术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
连接生活与艺术
(1) 简要介绍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指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升华。
(2) 举例说明艺术家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如梵高的《向日葵》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
(3) 强调在表现自然主题时,艺术家会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捕捉和传达自然之美。
(4) 展示一些不同艺术形式表现自然的作品,如油画、水彩画、摄影等,让学生对比欣赏。
(5)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品中自然元素的表现方式,分析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6) 提问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喜好和理解。
(7) 总结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优势,为引入版画创作做铺垫。
(8) 强调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表现自然美方面也有其独特之处。
引入课题
(1) 明确地说:“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版画的世界,探索如何通过综合材料版画来表现自然之美。”
(2) 介绍版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版画的发展历程。
(3) 展示一些经典的版画作品,让学生感受版画的艺术魅力。
(4) 强调综合材料版画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6)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尝试和创新。
(7) 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
(8)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本节课充满期待。 1. 认真观察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2. 积极思考问题,分享自己的联想和想法。
3. 对比欣赏不同艺术形式表现自然的作品,发表自己的感受。
4.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
思考能力:☆☆☆
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自然图片,激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自然地引入课题,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讲授 欣赏版画作品,感受视觉效果
(1) 依次展示教材中提到的“一带一路”---重生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版画),画面中港口的建筑、船只和人群栩栩如生,配以激昂的音乐,营造出宏大的氛围。
(2) 展示海之生命(版画),海洋中的生物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同时播放轻柔的海浪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海洋世界。
(3) 提问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如“一带一路”版画中暖色调的运用,给人温暖、活力的感觉;海之生命版画中蓝色调的主导,营造出宁静、深邃的氛围。
(4) 引导学生观察线条,“一带一路”版画中刚硬的线条表现出建筑的坚固,海之生命版画中流畅的线条描绘出生物的灵动。
(5) 分析构图,“一带一路”版画采用了对称式构图,体现出稳定和庄重;海之生命版画运用了散点式构图,展现出海洋的广阔和自由。
(6)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中自然元素的感受,如“一带一路”版画中的天空、海洋,海之生命版画中的鱼类、珊瑚等。
(7) 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自然元素的形状、质感和空间感,如“一带一路”版画中建筑的立体感,海之生命版画中生物的真实质感。
(8) 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艺术家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来表现自然之美,传达情感和思想。
学习综合材料版画的绘制方法
(1) 解释综合材料版画的概念,即在版画创作中,除了传统的木刻、石刻等材料外,还可以使用各种废旧材料、纤维材料、纸材料等,丰富了版画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2) 强调综合材料在版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增强画面的肌理效果,还可以使作品更具个性和创意。
(3) 按照教材中的步骤,逐步讲解综合材料版画的绘制方法。首先是工具和材料准备,准备刻刀、版画油墨、木板、纸张等基本工具和材料,同时也可以准备一些废旧布料、棉线、沙子等综合材料。
(4) 讲解画稿设计,在纸上设计好画稿,确定画面的主题和构图。设计时要考虑版画的特性,如线条的疏密、形状的大小等。
(5) 示范刻画版面,用刻刀在木板上沿着画稿的轮廓进行刻画,注意线条的流畅和深浅。对于综合材料的使用,可以提前将材料粘贴在版面上,形成独特的肌理效果。
(6) 讲解滚墨上色,用墨滚滚匀后上版,注意墨色的均匀和深浅。对于综合材料的部分,可以根据需要上色或保持原色。
(7) 演示印刷版画,将纸张放在刻好的木板上,用滚筒均匀地滚上油墨,然后轻轻压印,使纸张上的图案与木板上的图案完全重合。印刷时要注意力度和速度,避免图案模糊或错位。
(8) 让学生提出疑问,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确保他们理解绘制方法。 1. 认真欣赏版画作品,感受其视觉效果和艺术魅力。
2. 积极思考问题,观察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等特点。
3. 学习综合材料版画的绘制方法,做好笔记。
4. 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评价任务 观察细致度:☆☆☆
理解深度:☆☆☆
提问质量:☆☆☆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版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他们理解艺术语言的运用。讲解绘制方法,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指导。
实践操作 活动一:准备工具和材料 教师准备
(1) 提前将刻刀、版画油墨、木板、纸张等基本工具和材料整齐地摆放在教室的操作台上。
(2) 准备好废旧布料、棉线、沙子等综合材料,分类放置,方便学生取用。
(3) 检查工具和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满足学生的需求。
(4)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套示范用的综合材料版画半成品,用于展示绘制过程。
(5) 对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进行再次强调,如刻刀的正确握法、油墨的调配比例等。
(6) 提醒学生注意工具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意外。
(7)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计划,大胆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
(8) 营造积极的创作氛围,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开始准备工作。
学生选择
(1)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主题和想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
(2)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综合材料,发挥创意。
(3) 观察学生的选择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
(4) 提醒学生合理利用材料,避免浪费。
(5) 帮助学生解决在选择材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强调材料的搭配和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创作效果。
(7) 鼓励学生与小组同学交流材料的选择经验。
(8)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选择到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活动二:动手实践 教师巡视
(1) 学生开始按照综合材料版画的绘制步骤动手创作,教师在教室里巡回走动,观察学生的创作进度。
(2) 关注学生在刻制过程中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刀法,如推刀、切刀等。
(3) 观察学生上色时油墨的涂抹是否均匀,色彩的搭配是否协调。
(4) 留意学生在使用综合材料时是否发挥了创意,如布料的粘贴、沙子的撒落等。
(5) 及时发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线条刻断、油墨干燥过快等。
(6) 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
(7) 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时先自己思考解决办法,培养他们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8) 对学生的创意和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创作信心。
学生创作
(1) 学生根据画稿设计,用刻刀在木板上小心地刻画,注意线条的流畅和深浅。
(2) 按照自己的想法调配油墨,均匀地涂抹在版面上。
(3) 大胆运用综合材料,如将废旧布料粘贴在版面上,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4) 进行拓印操作,将纸张放在刻好的木板上,用滚筒均匀地滚上油墨,然后轻轻压印。
活动三:作品交流 陈列作品
(1) 当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他们将作品整齐地陈列在教室的展示区。
(2) 对作品的陈列方式进行指导,如按照主题、风格或小组进行分类陈列。
(3) 营造良好的展示氛围,如在展示区周围摆放一些绿植,增加艺术气息。
(4) 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装饰,如添加一些小贴纸、彩带等。
(5)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6) 提醒学生在欣赏作品时要尊重他人的创作成果。
(7) 为学生提供一些欣赏作品的角度和方法,如从主题、技法、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8) 营造积极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介绍与交流
(1) 邀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如选择主题的原因、使用材料的心得等。
(2) 鼓励学生分享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如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等。
(3) 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
(5) 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存在的不足。
(6) 鼓励学生在交流中学习他人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7) 强调团队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8) 总结本次实践操作的成果,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1. 根据创作计划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
2. 按照绘制步骤动手创作,发挥创意。
3. 将完成的作品陈列在展示区,互相欣赏。
4. 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内涵,参与交流讨论。
评价任务 材料选择:☆☆☆
创作表现:☆☆☆
交流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绘制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作品交流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团队合作。
总结与反思 总结学习内容
(1) 回顾版画的定义,强调版画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制作作品的艺术形式。
(2) 总结版画的分类,如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等。
(3) 再次强调综合材料版画的绘制方法,包括工具和材料准备、画稿设计、刻画版面、滚墨上色、印刷版画等步骤。
(4) 强调版画艺术在表现自然之美中的独特价值,如可以通过独特的肌理效果和艺术语言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5) 结合学生的作品,分析版画艺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表现。
(6) 引导学生思考版画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和联系。
(7)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版画艺术的魅力。
(8)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学生成果展示
(1) 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他们站在展示区的显眼位置。
(2) 请学生简要介绍创作的灵感来源,如一幅以森林为主题的作品,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森林中的经历和感受。
(3) 让学生讲述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如在刻制复杂线条时遇到的问题和克服的方法。
(4) 鼓励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和肯定。
(5) 引导其他同学提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6) 对学生的展示和介绍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意。
(7) 强调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鼓励大家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创作。
(8) 营造积极的展示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果得到认可。
反思与改进
(1)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如创意独特、技法熟练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存在的不足,如线条不够流畅、色彩搭配不协调等。
(3) 让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如加强练习、学习更多的技法等。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反思和改进计划。
(5) 对学生的反思和改进计划进行总结和点评,给予指导和建议。
(6) 强调反思和改进是提高艺术水平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7) 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8) 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拓展延伸
(1)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版画,还有哪些艺术形式可以表现自然之美?如油画、水彩画、摄影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然美的元素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装饰家居、设计服装等。
(3) 推荐一些与自然美相关的艺术作品或文化活动,如美术馆的展览、摄影比赛等。
(4) 鼓励学生课后参观美术馆或画廊,欣赏不同艺术家表现自然之美的作品,拓宽艺术视野。
(5) 建议学生尝试使用其他材料或手法来表现自然之美,如水彩、油画、摄影等。
(6) 鼓励学生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增强艺术交流和表达能力。
(7) 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收集自然美的图片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8)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持续兴趣和探索欲望。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理解。
2. 上台展示作品,分享创作灵感和过程。
3. 反思自己的创作,提出改进建议。
4. 思考拓展性问题,激发探索欲望。
评价任务 总结能力:☆☆☆
展示效果:☆☆☆
反思深度:☆☆☆
设计意图 总结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学生成果展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反思与改进培养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持续学习兴趣。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以自然生态为主题,创作一幅综合材料版画。要求主题明确,构图合理。
2. 完成后,写一篇简短的创作说明,阐述作品的主题、灵感来源和想要表达的情感。
3. 整理本节课的笔记,加深对综合材料版画绘制方法的理解。
拓展作业
1. 尝试使用不同的综合材料,创作一幅新的自然主题版画,探索不同材料的效果。
2. 收集一些其他艺术家表现自然之美的版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 与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幅大型的自然主题综合材料版画,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板书设计
《自然之美》
1. 版画概念与分类
- 定义:通过制版和印刷制作作品
- 分类:木版画、石版画等
2. 综合材料版画绘制步骤
- 起稿:设计画稿,确定主题构图
- 上版:将画稿转移到木板
- 调色上色:调配油墨,均匀涂抹
- 裁切上色:处理综合材料,上色或保留原色
- 摆放印制:纸张放木板上,滚墨压印
- 完成作品
3. 创作主题:自然生态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教学方法运用得当,欣赏法让学生直观感受版画艺术魅力,讲授法清晰传授知识,实践法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互动法促进学生交流合作,学生参与度较高。
2. 学生在创作中展现出丰富的创意和热情,能够大胆运用综合材料,表达对自然的独特理解,部分作品效果出色。
3. 课堂氛围活跃,通过小组讨论和作品交流,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启发,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综合材料版画技法上仍有困难,如刻制线条不够流畅、油墨调配不均匀等,教学中指导不够细致全面。
2.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还不够,部分学生创作思路较局限,作品缺乏个性,教学中引导方法有待改进。
3. 小组合作时,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在组织和引导上需要加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