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枫桥夜泊
“君道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白墙黛瓦,青砖绿野,道不尽的是岁月悠悠。
小桥流水,乌篷轻摇,述不完的是人生闲适。
苏州——这座典型的江南水乡,自古以来就为文人墨客所倾爱。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苏州、走进张继,看看他在这座城市抒怀了什么情感!
知诗人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张继
知背景
拓展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
解诗题
苏州城外的单孔石桥
停靠在岸边
诗题意思:夜晚将船停靠在枫桥下的岸边。
听示范朗读,画出节奏。
读诗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
/
/
/
/
/
/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唐】张继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再读诗文
泊
bó
我会写
pō
释义:
1.停船靠岸。
2.停留;暂住。3.恬静。
释义:
1.湖泽。
(停泊、漂泊)
(湖泊、水泊)
愁
chóu
我会写
释义
1.忧愁;忧虑。2.忧伤苦闷的心情。
乡愁
忧愁
寺
sì
我会写
释义
1.古代官署名。2.佛教的庙宇。3.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处所。
寺庙
寺院
词语解释
霜满天
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渔火
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
苏州的别称。
夜半钟声
佛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
乌啼
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对愁眠
伴愁眠之意。
知诗意
月落乌啼霜满天,
诗意: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圈出这句话的景物,说说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看到
看到
听到
月亮渐渐地落下,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周围的雾气像寒冷的冰霜一样从四面八方侵袭过来。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反而使得茫茫秋夜更加沉寂。(反衬)
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意:面对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我忧愁难眠。
知诗意
圈出这句话的景物,说说你仿佛看到什么?
看到
一阵阵秋风吹过,你看那江边的经霜的枫树火红火红的,枫叶在瑟瑟的秋风中摇晃,陪伴着渔船上忽明忽暗、时隐时现的渔火。
诗人为什么而愁?
交流讨论
俗话说天黑怕鬼,诗人心中的“鬼”是什么?是他的仕途得失、宦海沉浮?还是家事索怀、亲朋离散?诗中没说,不得而知。但诗人无心欣赏夜景、孤独难眠,我们不难想象他心中之愁。郁结难抒,确实不是言语说得清的。从他害怕乌啼,我们可以觉察他心中一定有什么事(或人)令他担心,以至乌鸦的啼叫声也令他心烦意乱。霜,是诗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的组成部分。玉屑般的飞霜给人一种素雅高洁的美感,然而和“乌啼”“愁眠”联系起来理解,这霜就有点“不妙”了。既然诗人听到乌啼已感意乱,那么飞霜岂不是令他心寒吗?意乱心烦自是他“愁眠”之因了。
姑苏城外寒山寺,
诗意: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
知诗意
在诗人正愁闷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意: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知诗意
在诗人忧愁之际,他听到了什么?
夜,静得可怕,静得令人难以入睡。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以动衬静
夜半时分,本该是人们酣睡的时候,此刻万籁俱寂,为什么又要写乌啼、钟声岂不吵吗?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遭逢安史之乱,远离家乡,流离失所,来此陌生境地,内心无比忧愁,悲伤、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多么痛啊!带着这种感情,谁来跟着视频,诵读这首诗,读出诗人的愁苦、烦闷之情!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______ ,
江枫______ 。
姑苏______ ,
夜半______ 。
乌啼霜满天
渔火对愁眠
城外寒山寺
钟声到客船
熟读成诵,跟着配乐再次朗读一遍。
熟读成诵
生不逢时的叹息
身处乱世的苦楚
漂泊异乡的无奈
心系国家的忧虑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枫桥夜泊》。
2、完成相应的练习。
3、感兴趣的话可以课下查阅更多描写苏州、寒山寺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