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1 10:4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语文园地八
你喜欢读哪些课外书?平时除了阅读老师、家长推荐的书,你自己还会主动找什么书来读?
你是如何找到自己想读的书的?
同学间相互推荐阅读,去图书馆、书店“淘书”等。
第1课时
“交流平台”里有四位小朋友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了这四个小朋友说的话,你收获了什么呢?
第一个小朋友问大家平时是怎样找书读的,喜欢读什么书,其他小朋友分别谈了自己找书读的方法。
说发现
小朋友的方法分别是:沿着课文找书读;读同一类的书;读各种各样的书。
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
议方法
同学们,你们在课外阅读时受到了什么启发吗?马上临近寒假了,你能说一说你的寒假读书计划吗?
演练台
词句段运用
自由读一读这三句话,圈画出句子中和“书”对应的词语。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这三句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书比作“长生果、营养品、朋友和故地”,表达了不同的人对书的看法,生动又形象,体现出了书的重要性,引导我们要去读书,爱读书。
议方法
一个聚宝盆,给我们提供无尽
的财富
登山靴,帮我们一步步登上 人生的高峰
演练台
想一想,我们还能把书比作什么?
1.书籍像
.
2.书籍像
素材库
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
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清]王豫
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1
4
2
5
3
第一句和第三句都是在讲“吸收”,第一句是总述,第三句是具体说明;第四句中“阅读和写作”这句话,提示要先排列有关阅读的句子,再排列有关写作的句子。
议方法
把排好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体会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将句子按顺序抄写下来,抄写时注意行款整齐,要有一定的书写速度。
演练台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读书应采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法。
②因此这两种读书方法,不但不可以偏废,还应该讲究巧妙的结合。
③如果对可以泛读的,采用精读的方法。
④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只能得到一点儿收获。
⑤可能会对必须精读的东西囫囵吞枣。
⑥如果对应该精读的,采用泛读的方法。
⑦读后只有浮光掠影的印象。
A.①③④⑦⑥⑤② B.①②⑥⑤③④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⑥⑤⑦③④②
D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找课外书
由一篇文章到整本书
由一本书到一类书
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句子排序——意思连贯,抄写整齐,有速度
第2课时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书写提示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作者简介
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你们知道了关于欧阳询和《九成宫醴泉铭》的哪些相关信息呢?
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阅读课本上的相关信息,找到并圈画出描写欧阳询楷书的用笔和结构等特点的词语。
你知道练好书法要注意什么吗?
自由朗读古诗《观书有感》,找出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先猜一猜,再借助工具书验证或小组交流学习。
日积月累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古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内容写的却是“半亩方塘”“天光云影”“春水生”等景物?
点拨:把古诗描述的景象和“观书”的感想结合起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体会其中比喻的生动与形象。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鉴:镜子。
徘徊:来回走,这里指天光云影来回移动。
渠: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中的水。
那得:怎么会。那,同“哪”,怎么的意思。
如许:如此,这样。
古诗大意: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天空的光辉和云影一起映入水塘,随波晃动。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源头在为它输送活水。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蒙冲:古代战船。
一毛轻: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的时候。
中流:河流的中心。
古诗大意:昨天晚上,春江水涨,漂浮起来的大战船就像一根羽毛那样轻。往日舟大水浅,很多人白白花费了很大力气也推不动它,而现在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了。
读完这两首诗,你有什么体会?
《观书有感》(其一)告诉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更新和发展,汲取新的知识,像不断有源头活水注入塘中那样,才能使内心澄明。
不断学习、更新和发展
《观书有感》(其二)告诉我们:只有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做学问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
博览群书、注重积累
结合这两首诗的学习,说说自己的读书体会。
朗读、背诵《观书有感》。
日积月累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背一背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其一:不断学习、更新和发展
其二:博览群书、注重积累
板书设计
素材库
冬夜读书示子聿(yù)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