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提优卷A(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提优卷A(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9 23:3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提优卷A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10分 成绩:
一、读语段,根据拼音写字词,再填空。(13分)
1.rì mù( )时分,我们经过cāo chǎng
( ),看见一片绿绿的爬山虎zhàn
( )据着一整面墙,叶片shùn( )着一个方向生长,一排排地分布着,没留一点儿kòng xi( ),看着非常shū fu
(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那弯曲的细丝状的脚紧紧地贴在墙上,显得那么láo gù( ),那么充满生命力。
2.江南地区河流众多,因此人们多xuǎn zé( )临水处建造房屋。房屋白墙黛瓦,居室开间宽阔,地面píng zhěng( ),dà tīng( )、wò shì( )等布局合理。有一些老房子显露出岁月的hén jì( ),充满历史韵味。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均(jūn) 叶柄(bǐn) B.挖掘(jué) 倾心(qīng)
C.放置(zhì) 骤雨(zòu) D.蜗牛(wā) 隐藏(yǐn)
2.联系生活实际,下列句子中动物的“家”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倦鸟归 ,游子归乡。 ②不入虎 ,焉得虎子。
③龙困鱼 ,伸展不开。 ④狡兔三 ,高枕无忧。
A.洞 穴 巢 窝 B.穴 洞 塘 窝 C.巢 穴 塘 窟 D.巢 洞 窝 窟
3.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题西林壁 文不对题 B.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解之缘
C.随遇而安 安于现状 D.嫩红的细丝 口感嫩滑
4.对下列句子所用的观察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调动感官观察)
B.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细致观察)
C.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连续
观察)
D.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儿,
明天做一点儿。(细致、连续观察)
5.“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爬山虎的脚的样子是( )
6.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蟋蟀的住宅”这一题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小组讨论时,要避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如果想法接近,可以先表示认同,再继续补充。
C.《昆虫记》一书中真实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D.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事物各有优点。
三、读日记,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10月23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三,天上的月儿细细的,像一条弯弯的眉毛。我坐在院子里抚摸着湿漉漉的小草,不禁吟诵道:“ , 。”
10月29日 星期三 晴转多云
天渐渐暗了,月亮升起来了。今晚的月亮是半圆形的,散发出皎洁的光芒。前几日下了几场秋雨,现在我真切地感受到气温降低了,真是“ ”。
11月1日 星期六 晴
今晚的月亮不再是半圆形,而是凸起了一点儿,像
1.读第一则日记,在横线处填人《暮江吟》中应景的诗句。(2分)
2.把下列谚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谚语填人第二则日记横线处。(填序号)(4分)
①二八月 ② ,十场秋雨要穿棉
③八月暖,九月温,
3.第二则日记中加点的“渐渐”一词说明天色 。(1分)
4.发挥想象,将第三则日记补充完整。(1分)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看到红日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我们不禁会吟诵:“ ,
。”来到庐山,看到奇峰罗列,我们会赞叹:“
, 。”梅雪争春,不分高下,各有千秋,这真是“ , 。”
2.读了 先生的《爬山虎的脚》,我知道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和
;而在《蟋蟀的住宅》一文中,我认识了 的蟋蟀。
五、文星小学正在开展“远离‘小眼镜’”护眼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6分)
1.【视力检查】医学上认为视力低于5.0为近视,亮亮只能看清右表中圈起来的以上部分的“E”,这说明他的眼睛可能已经 了。(1分)
2.【原因查找】同学们围绕导致亮亮视力出现问题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其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点点:我经常看到亮亮趴在桌上看书、写作业。
B.洋洋:亮亮晚上在家经常近距离地看电视。
C.图图:课间十分钟,亮亮经常站在窗边向外远眺。
D.晨晨:亮亮经常一边走路一边看书。
3.【护眼宣传】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眼睛呢 请你总结两条护眼建议,并设计一条护眼宣传语。(3分)
六、群文阅读,完成练习。(22分)
(一)昆虫(节选)
蟋蝉体形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有翅时,翅平叠于躯体上。多数体色呈褐色或黑色,深浅不一。雄虫利用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多数雌性的产卵器很显著,呈简状或针状。
(二)蟋蟀的住宅(节选)
在朝着阳光的斜坡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三)唱歌不用嘴(节选)
蟋蟀有嘴,嘴是咀嚼式的,但却没有声带,这就注定它不能用嘴“唱歌”了。它们之所以会发出声音,是由于它们那对神奇的翅膀。
蟋蟀的左翅上长着较硬的翅膜,看起来好像一把小刷子,那是它们的“弦器”;右翅上则长着许多小锯齿,好像一把小锉刀,那是它们的“弹器”。当蟋蟀用左翅摩擦右翅的时候,就会发出清亮的声音。
不过,只有雄蟋蟀会发出声音,雌蟋蟀的翅膀由于非常平滑,所以无论怎样相互摩擦都发不出声音。它们和我们一样,只有当听众的份儿了。
你们猜猜:这位黑夜里的“歌唱家”歌唱了多少年 十年 一千年 五千年 告诉你们吧,它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至少1.4亿年,那它自然也歌唱了至少1.4亿年。
1.这三个语段都是写蟋蟀的,都写到了蟋蟀的 ,但侧重点不同:语段(一)主要写蟋蟀的 ,语段(二)主要写蟋蟀的 ,语段(三)主要写蟋蟀的 。(4分)
2.读语段(二),完成练习。(9分)
(1)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有哪些 把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并填空。(5分)
通过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 ,蟋蟀修建住宅的技术
(2)画“ ”句子中的“最多”一词是不能去掉的,因为
。(2分)
(3)语段(一)和语段(二)虽然都在写蟋蟀,但二者有不同的表达效果,主要表现在(多选)(2分)( )
A.语段(一)语言简洁干净,表达准确清楚,不带感彩。
B.语段(二)内容翔实,字数较多,显得有些重复啰唆。
C.语段(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D.语段(二)更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让读者感受到蟋蟀情趣盎然的形象和作
者对蟋蟀的喜爱。
3.读语段(三),完成练习。(9分)
(1)下列问题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提出来的 选一选。(填序号)(3分)
A.联系生活经验 B.针对写法 C.针对内容
①本文以“唱歌不用嘴”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 )
②蟋蟀为什么不能用嘴“唱歌”呢 ( )
③生活中除了蟋蟀,还有哪些动物“唱歌”不用嘴 ( )
(2)上面提到的三个问题中,我能回答问题 (填序号),我的答案是
(2分)
(3)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分)
(4)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蟋蟀用左翅摩擦右翅发出的清亮的声音,就是蟋蟀的“歌声”。
B.不是所有的蟋蟀都会“唱歌”。
C.蟋蟀在地球上生存了1.4亿年,那它自然也歌唱了1.4亿年。
D.蟋蜂的嘴可以用来咀嚼,不能用来唱歌。
七、习作。(30分)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中,当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看,用敏锐的耳朵去听,用丰盈的心灵去感悟,就一定会有所发现。请以“ 的发现”为题,按一定顺序将你所留心观察的这件事写清楚,和大家分享。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35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1.日暮 操场 占顺 空隙 舒服 牢固 qū qǔ 示例:乐曲
2.选择 平整 大厅卧室 痕迹 靠近,挨着
二、1.B 2.C 3.C 4.B 5.B 6.D
三、1.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2.①乱穿衣②一场秋雨一场寒③十月 还有小阳春②
3.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暗的4.示例:漏了气的气球
四、1.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2.叶圣陶 形状吃苦耐劳
五、1.近视 2.C
3.(示例)建议:①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②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③不在走路或晃动的车厢内看书。④不在强光下看书。(答出两条即可)宜传语:用眼有度,光明之路;科学用眼,美好无限。
六、1.声音 外形特征 住宅的外部特点“唱歌”原理
2.(1)向阳、倾斜、便于排水 洞口隐蔽、平台平坦 弯弯曲曲、大小适宜 细致精湛
(2)去掉“最多”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隧道刚好九寸深,一指宽,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3)ACD
3.(1)①B ②C ③A
(2)示例:②因为蟋蟀虽然有咀嚼式的嘴,但却没有声带,所以不能用嘴“唱歌”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蟋蟀发声的原理
(4)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