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教
师
说
课
1.2.2《数轴》
1.说课标
3.说学情
CONTENTS
目 录
5.说教法学法
6.说教学过程
2.说教材
7.说教学反思
4.说教学目标
01
说课标
说课标
《课标》要求:内容要求: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方法。
学业要求:
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体情境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借助数轴体会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02
说教材
教材分析
《数轴》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中的重要内容。数轴是理解有理数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它建立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数直观化,有助于学生对数的理解和运算的掌握。
本节课的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数、负数和有理数的基础上引入的,为后续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绝对值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数轴的概念和应用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如函数、不等式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03
说学情
学情分析
1.初一阶段是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型阶段,对数的认识是由直观到抽象的转变,由运算到数学思想的提升,因此老师对学生要加以合理引导,激发他们求知欲和探究激情,使学生达到会学、乐学的目的。
2.初一学生的思维很简单,对数的认识直观,不易想到可用直线上的点去表示数,因此对数轴不易理解,很难把数轴三要素体现清楚,所以将数轴的概念作为重点,画数轴、用数轴表示数作为难点突破
04
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数轴的概念,知道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会正确画出数轴,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的内容与结构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说教学目标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掌握了数轴的概念和表示数的方法,才能进一步利用数轴解决问题。
数轴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比较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才能理解。而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应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05
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演示法
(创设情境)
总结
活动
导入
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法
讲授法
学法
合作交流法
教法
归纳法
学法
归纳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
说教法与学法
通过练习,掌握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06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旁,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3 m和7.5 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根交通标志杆,汽车站牌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0
3
7.5
3
4.8
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柳树、交通标志杆、槐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
为了使表达更清楚,我们规定向东为正,把汽车站牌左右两边的数分别用负数和正数表示.
设计意图: 通过这样的实际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在一条直线上可以用不同的位置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即将马路抽象为一条直线,将汽车站牌、树和电线杆等抽象为直线上的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的素养,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应用于生活。
说教学过程
思考
(1) 点A表示多少摄氏度?点B呢?点C呢?
(2) 温度计刻度的正负是怎样规定的?以什么为基准?
(3) 每摄氏度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4)温度计上的刻度是怎样表示温度的?
(5)你能把温度计的刻度画在纸上吗?
(6)把温度计横放(零上温度向右),你觉得它像什么?
说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实际情境中的温度读数与抽象的数值对应起来,初步建立起点与数的对应关系认知,为后续理解数轴上的点表示数做铺垫。
零下
0
零上
刻度
你能借鉴温度计,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数轴的定义: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
特别解读:
1.数轴是一条直线.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 、单位长度.
3.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可以灵活选定原点的位置、正方向的朝向、单位长度的大小,但一经选定后就不能随意改变.
原点将数轴(原点除外)分成两部分,其中正方向一的部分叫作数轴的正半轴;另一侧的部分叫作数轴的负半轴.
画数轴的步骤:
(1)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作原点;
(2) 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 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一1,-2,-3,…
(1)
(2)
(3)
归纳:
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数轴的正半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数轴的负半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a
a
2. 在数轴上,点 A 表示 -2. 若从点 A 出发,沿数轴的正方向移动 4 个单位长度到达点 B,则点 B 表示的数是 ( )
A. -6 B. -4 C. 2 D. 4
数形结合:
A
B
设计意图:选用课本例题,达标检测题练习练习/巩固画数轴、在数轴上读数、在数轴上表数。
通过适量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通过能力提升题目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
3.在数轴上,点A表示-2,从点A出发,沿数轴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表示的数为( )
A.1 B.1或-5 C.-5 D.以上都不对
4.数轴上表示-2.5与 的点之间,表示整数的点的个数有( )个
A.7 B.6 C.5 D.4
1.数轴的“三要素”各指什么?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2.如何画一条数轴?
3.数轴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总结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主板书
标题:7.1.2数轴
1. 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 三要素:
- 原点:用 0 表示,数轴的基准点
- 正方向:一般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用箭头表示
- 单位长度: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同一数轴单位长度一致
3. 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
-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 数轴上的点不一定都表示有理数,还可能表示无理数(拓展内容)
4. 例题
辅版主
1. 引入:展示温度计和刻度尺图片,列举生活中类似数轴的实例
2. 练习:
- 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1.5,-2,2,-2.5,-3,0
- 数轴上,如果表示数 a 的点在原点的左侧,那么 a 是一个___数;如果表示数 b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那么 b 是一个___数
3. 学生板演区:学生完成练习后,将解题过程展示于此,方便教师点评和其他学生学习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