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透镜和视觉(第3课时)(课件 21张ppt+视频+课后检测卷+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透镜和视觉(第3课时)(课件 21张ppt+视频+课后检测卷+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12:45:22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5节 透镜和视觉(第3课时)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引入新课
物距(u)与焦距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v)与焦距关系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u=f
凸透镜成像规律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不成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像物同侧
u>2f
u=2f
f<u<2f
u<f
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器材,都运用了凸透镜。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新课教学
一、放大镜
使用放大镜时,放大镜位于被观察物体的上方,
使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并通过调节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来改变放大倍数。
放大镜是一种焦距较小的凸透镜。
在一倍焦距以内,物体离透镜越远,像越大
工作原理:
u新课教学
视频:放大镜的原理
新课教学
二、投影仪
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
当把物体 (投影片)放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f使用:
并距投影仪镜头比较近的位置时,
来自物体(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屏幕上,
形成放大、倒立的物体的像。
原理:
f新课教学
如图1.5-9是会议室、教室里常用的投影仪,它与电脑相连接,电脑上的图文或视频通过投影仪放大。
图1.5-10投影仪成像
投影片
镜头
屏幕

如图1.5-10是它的原理图。
新课教学
视频: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新课教学
三、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原理:
当u>2f时,能在影像传感器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
的实像。
使用方法:
让景物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当按下照相机的快门后,
来自景物的光线经过镜头聚集到影像传感器上。
新课教学
影像传感器会将这些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镜头
影像传感器
然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经过处理器处理,形成特定的图像文件,保存到存储器中。
完成一张照片的拍摄。
新课教学
用照相机拍照时,怎样才能使底片上的像变大一些?
将照相机的镜头往前调,使物距减小,像距增大。
拍完全身照后想拍脸部特写,应该怎么办?
 
把相机向物体靠远些(减小物距),把相机镜头向前拉伸(增大像距)
思考:
拍照时的一些小常识
新课教学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和调节方法
新课教学
制作简易照相机
用硬纸板做两个直径相差很小的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如图1.5-12。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这样就做成了照相机模型。在较暗的室内,把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薄膜间的距离,就可以在薄膜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像。如果把薄膜换成感光胶片,就可以得到照相底片了。观察时,薄膜上的景物是不是倒立的
新课教学
视频:自制模型照相机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凸透镜还有哪些用处。
交通、治安等的监控摄像头的镜头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老花眼镜
显微镜
照相机
当堂检测
1.关于放大镜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是凸透镜
B.观察物体时,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C.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
D.放大镜离被观察物体越近,看到的像越大
A
2.如图,小明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看指纹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B.看指纹时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
C.看窗外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D.看窗外物体时看到的是倒立的实像
D
当堂检测
3.如图甲所示的公共宣传投影是利用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投影灯内部结构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B.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地面上的图案
是由于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
C.投影灯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要使地面上的像更大应将镜头向远离图片的方向调节
B
当堂检测
5.如图甲为支付宝推出的扫脸支付装置,顾客站摄像头FA在装置前,摄像头捕捉人脸即可在感光器上成像,进行顾客身份识别。小明用凸透镜成像实验模拟支付装置的成像规律(如图乙)。
(1)该支付装置中的感光器相当于图乙中的   。
(2)人脸在感光器上成一个   的实像。(填像的性质)
(3)该装置静止于水平桌面上时,支撑架对屏幕作用力的方向为图甲中的   (填字母)
光屏
倒立缩小
F3
板书设计
第5节 透镜和视觉(第3课时)
凸透镜的应用
放大镜:u<f,正立、放大、虚像
投影仪:f<u<2f,倒立、放大、实像
照相机:u>2f,倒立、缩小、实像
新课教学
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预习“三、眼睛”相关内容。1.5透镜和视觉(3)课后检测
班级 姓名
1.关于放大镜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是凸透镜
B.观察物体时,放大镜与被观察物体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C.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
D.放大镜离被观察物体越近,看到的像越大
2.如图,小明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看指纹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B.看指纹时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
C.看窗外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D.看窗外物体时看到的是倒立的实像
3.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D.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
4.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 )
A. 向下并且向左移 B. 向下并且向右移
C. 向上并且向左移 D. 向上并且向右移
5.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的虚像
B.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
C.使用时,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
D.看近景时,她应把内纸筒向右拉一些
6.如图甲所示的公共宣传投影是利用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投影灯内部结构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B.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地面上的图案是由于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C.投影灯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要使地面上的像更大应将镜头向远离图片的方向调节
7.如图甲所示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当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是(  )
甲 A. B. C. D.
8.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9.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10.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乙图中字的清晰的像成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B.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C.甲、乙两图中成的都是虚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11.如图甲为支付宝推出的扫脸支付装置,顾客站摄像头FA在装置前,摄像头捕捉人脸即可在感光器上成像,进行顾客身份识别。小明用凸透镜成像实验模拟支付装置的成像规律(如图乙)。
(1)该支付装置中的感光器相当于图乙中的   。
(2)人脸在感光器上成一个   的实像。(填像的性质)
(3)该装置静止于水平桌面上时,支撑架对屏幕作用力的方向为图甲中的   (填字母)
12.爱动脑筋的小金在项目化学习中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简易投影仪。他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白墙上,设计如图甲所示。
(1)选用的透镜应该为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为了获得清晰的画面,透镜离墙的距离应 (选填“小于f”“大于f且小于2f”或“大于2f”)。
(3)如图乙是正立的手机画面,为了在墙上获得正立的画面,手机应该 (选填“正放”或“倒放”)。
参考答案
1 3 4 5 6 7 8 9 10
A C B D B C A B D
光屏;倒立缩小;F3
(1)凸透镜 (2)大于2f (3)倒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