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习作:写读后感
学习目标:
1.学会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学会书目不同角度得出感悟。
3.学会结合书目和实际的生活写感受。
略写
详写
这节习作课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读后感。
那么什么是读后感呢?
所谓“感”
一、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
《西游记》人生也有很多劫难,我们一定要坚信自己的信念,不怕艰难险阻,力克万难,才能取得成绩
二、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
《孙权劝学》开卷有益,只要乐于学习,坚持学习,就会增长才干,有所作为。联想到宋濂、方仲永、范仲淹等
三、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
《邓稼先》为了民族的复兴和中华的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先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你印象最深的部分。再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读一读习作提示中的这一段话,想一想:一篇读后感,可以写哪些内容?一般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内容要写的详细些,哪些内容可以相对简略呢?
拟题目
A直接拟题。
如 :读《……》有感
读《……》后的感想
《……》读后感
B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新颖醒目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一个副标题。
如: 面对挫折,坚持不懈
——读《西游记》有感
对于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
评议作品,抒发感想
有理有据——
从多个角度表明自己的观点,对观点展开了有理有据的论述,说清楚理由。
2.紧扣原文,概括内容。
3.寻找感点,叙议结合。
4.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5.总结全文,提升中心。
引
议
联
结
读后感的基本框架
面对挫折,坚持不懈
——读《西游记》有感
感受
题材
(二)正文结构
1.点明篇名,抒发感情。
点
(一)标题
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这样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什么是读后感?
开头举例:
面对挫折,坚持不懈
──读《西游记》有感
读了《西游记》这篇本书,我深深地被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难险阻,取得真经而感动了。
所读文章
总的感受
习作内容
本次习作请你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再和同学交流。
写读后感
点
点即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和总的感受。(字数50字左右)。
(1)作者。
(2)篇名。
(3)总的感受。
会练笔,会表达
100天后,“我”流着泪把迟到的湖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插在了母亲冷寂的坟头。
这是一篇多么催人泪下的文章啊!母伟大,特别是生命被死神骤然紧逼时,更显出一种惊心动魄的壮观。大雪山上,她咬破手指喂婴儿,自己却成了一尊永久的雕像;洪水来临,她手举幼儿,自己却消失在洪水中;地震时,她将孩子紧紧护在怀中,自己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其实,并不是只有奉献出了生命才能显出母爱的伟大。在我们身边,处处可感受到爱的存在。
题目可以是“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主标题。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再和同学交流。
拟题思路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狼牙山五壮士》读后感
珍惜幸福生活
——《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你来试着给《狼牙山五壮士》的读后感起名字吧!
就议论的中心展开联想,记叙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联系社会和自己的生活抒发感受。
5、联系生活抒发感受。
会练笔,会表达
蓝天对大地的爱,它所能做而必须做的就是撑起这片高高的蓝天,使大地上那些生灵茁壮成长。寒冷时,天空就吹来一阵春风送来温暖;酷热时,天空就飘起一朵白云遮住太阳;干时,天空就下起一场大雨滋润大地一代代生命消逝,一代代生命生长。在生命的流程中,母亲的位置最重要。
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那是天地间一种最无私、最无悔、最宽厚、最仁慧、最圣洁的爱一一母爱!
解析:文章通过读《疯娘》,触动了自己对母爱的深思,从而对母爱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讴歌和赞美,感情强烈,让人动容,立意深远,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情感丰富而真挚,读来津津有味。作者擅长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细腻的感受,使读者在美的语言中体味母爱的美,是一篇成功的习作。
联系了当下的社会现实,联系了身边的人,这样不仅让联的部分更加的充实饱满,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感同身受。
选自《<猴王出世>读后感》
这位小作者表达的情感非常丰富,读读想想,他是通过联系什么表达阅读感受的?
联系实际,拓展感悟
所以,谨慎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疫情来袭时,一线的抗疫工作者们,在抗疫工作中都需要谨慎、认真地做好每一步。医护人员为病人医治时,必须要有绝对的谨慎,否则任何一点偏差都可能酿成大错。
湖南长沙自建房倒塌,致使53人遇难,这样的事故多么令人痛心!如果建房者和监管部门都足够谨慎,在建房伊始就排除所有隐患,那53个人就不会遭此横祸,那么多个家庭就不会遭此悲痛。
佳作赏析
巧用反问:反问句的语气强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连用三个反问句,气势就更强烈了,习作的主要观点也更鲜明了。
审题指导一
写读后感
我们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对所读的内容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是你认为读后非常有感触的都可以写。
①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②用词准确生动,意思表达清楚明确。
③文章结构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④开头能点明主题,结尾能恰当呼应、升华。
⑤文章立意较好,符合主流价值观。
⑥文章主旨明确,有真情实感,抒发手法多样。
⑦语言生动有个性,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符合本次作文要求:内容是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读后感。简介书的内容,重点介绍印象最深刻的。引用原句,选择重点内容表达感想。联系实际把感想写真实、具体。
会分享,会修改
写读后感不能泛泛而谈,要有依据。依据就是触发你产生这种感受的点,也就是感点,抓住一个感点谈感受才会具体。
知读后感,学抓感点
下面是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读了《桃花心木》后,我明白了过于依赖别人是不行的,我要向桃花心木学习,学会独立,努力成长!
诊断:感悟内容太少,太空,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来抒发感受。
会分享,会修改
就自己“感”的中心或观点进行分析议论,说明道理。
4、发表议论,说明道理。
"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如:文章最让我感动的是愚公对智叟说的话:“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贵在持之以恒。愚公的话虽然简单,但却影响了中国许多人,连毛主席都说:“我们要发扬愚公精神,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可见,愚公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学习啊!和愚公比起来,我的毅力和恒心就显得微乎其微
开篇点题,吸引读者。
谨慎为王
——读《诸葛亮智退司马懿》有感
想必很多人都看过《三国演义》,小说中“空城计”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在这个故事中,司马懿为什么会中了诸葛亮的圈套呢?
故事是这样的,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攻向西城,而城内只有两千多名士兵,根本抵挡不住司马懿的进攻。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生性多疑,于是在城楼上焚香弹琴,淡定自若。司马懿以为城内设有埋伏,便果断撤兵。
佳作赏析
习作
写读后感
联
联系自己或他人言行、经历、思想
联系社会现象
联系古今中外典型事例
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
联系名言名句……
下面这是修改后的段落,和原段落对比一下,说说为什么这样修改。
以前,我也十分依赖父母,都十岁了,做什么事都要父母帮忙。读了《桃花心木》后,我明白了过于依赖别人是不行的。只有自己独立了,才能应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我要向桃花心木学习,学会独立,努力成长!
会分享,会修改
解析:作者从自身情况出发,抒发了自己的感受,感受有正有反,论述很充分。
总结:选取故事或者书籍。复述情节时要注意概括。重点情节要详细叙述。结合自己的实际抒发感受。
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
如:海伦凯勒和桑兰 身残志坚
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
如:吕蒙和当下不爱学习的中学生坚持学习增长才干,一曝十寒虚度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