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透镜和视觉(第3课时)(同步课件 40张PPT)--2025-2026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3 透镜和视觉(第3课时)(同步课件 40张PPT)--2025-2026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11: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5节 透镜和视觉
(第3课时)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2024浙教版)
学习目录
眼睛
1
视力缺陷与矫正
2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3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探索实践
态度责任
认识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相应的矫正措施。
通过凸透镜成像与人眼球的成像原理的学习,掌握类比的方法
通过小实验探究及画图实践,了解近视和远视的原因,提升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通过凸透镜成像与人 眼球的成像原理的学习,掌握类比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视力缺陷与矫正
视力缺陷与矫正
课堂导入
同学们,眼睛是我们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大脑80%的信息都来自眼睛。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眼睛是怎么看见东西的?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视觉形成”的秘密,一起探索眼睛如何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
PART01
眼睛
新知讲解
对着平面镜观察自己的眼睛,可以看见一圈有颜色的环形物,这就是虹膜。虹膜中央的小孔叫作瞳孔,光就是通过瞳孔进入眼睛的。
一、眼睛
1.眼睛
在光较暗的环境下仔细观察一名同学的瞳孔,然后在他(她)眼前约10cm的位置,用小手电筒照向这名同学的右眼睛(或左眼睛),留心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
这名同学眼睛的瞳孔有什么变化
他(她)的瞳孔变______(填“大”或“小”)了。这样的变化说明:在光亮的环境中瞳孔自动调节可使______(填“较少”或“较多”)的光进入眼睛。
虹膜可以通过调节_________的大小,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的量。

较少
瞳孔
一、眼睛
2.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玻璃体由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组成,它充满着 整个眼球的内部。
光通过透明的角膜进入眼里。
瞳孔在虹膜的中央,根据环境中光的强弱,可随时调节大小。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在视网膜 上成像。
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这里分布着许多对光很敏 感的感光细胞。
白色巩膜是眼球的一层坚 韧的保护外壳。
视神经把感光细胞所产生 的信息传入大脑。
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的大部分藏在头颅骨的眼眶内,只露出很小一部分,这样有利于保护眼球。此外,眼球前有眼睑,可随时合上,以防止异物进入眼睛,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
那么,眼睛是如何观察到物体的呢
人的眼球的结构和功能与照相机非常相似。
一、眼睛
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来自该物体的光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有很多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一、眼睛
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当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强,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物体;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物体。
一、眼睛
颜色的分辨
在较暗的环境下,人的眼睛很难分辨物体的颜色。原来,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在较亮的环境下,视锥细胞起主要作用,能感觉到物体的色彩。视锥细胞有三种,分别对红光、绿光和蓝光较为敏感。大脑把来自各种视锥细胞的信息综合后,产生彩色的影像。然而,在较暗的环境下,视杆细胞起主要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外形和运动,形成黑白图像。
课堂练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远处的物体成像的部位及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角膜 B.视网膜、视觉中枢
C.晶状体、视网膜 D.瞳孔、视网膜
【解答】
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远处的物体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视觉形成的部位是视觉中枢,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PART02
视力缺陷与矫正
新知讲解
有部分同学的眼睛已经近视,那么眼睛近视的同学看物体有什么特点
二、视力缺陷与矫正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看不清远处。
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球前后径增长较多,眼球壁会变薄,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眼部变化,甚至引起玻璃体浑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高度近视往往不可逆,预防高度近视,需要避免不良的用眼习惯,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在黑暗处看手机等。
二、视力缺陷与矫正
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使视网膜上物像模糊不清。我们可以借助相应的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上。
二、视力缺陷与矫正
患远视眼的人能清楚地看见远处的物体,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老年人所患的“老花眼”就是远视症状。
二、视力缺陷与矫正
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
要矫正远视,可配戴相应的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偏折而聚焦在视网膜上。
二、视力缺陷与矫正
眼睛的疾病除了远视、近视外,还有色盲、斜视、白内障等。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眼睛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1.色盲
(1)症状:不能分辨自然光 谱中的各种颜色或某种 颜色。
(2)预防措施:优生优育、注 意日常饮食健康等。
2.斜 视
(1)症状:两眼不能同时注 视目标。
(2)预防措施:①加强婴幼 儿的护理;②注意孩子的眼 部卫生;③定期到眼科检 查等。
3. 白内障
(1)症状:初期症状通常不 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会 出现视物模糊、复视、近视、 眩光等症状,并可能导致患 者完全失明,白内障不具有 传染性。
(2)预防措施:避免强烈日 光照射、积极防治慢性病、 避免接触毒性物质、孕妇避 免接触有害因素、避免眼外 伤和其他眼部疾病等。
课堂练习
如图是某同学用眼睛看远处的一个光点时(眼睛接受的光线可看成平行光),光进入眼睛的光路图。有关该同学视力情况及矫正选用镜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视力情况:远视
②视力情况:近视
③矫正选用:凹透镜
④矫正选用:凸透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解答】
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由图可知,像呈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他是近视眼,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加以矫正,故②③正确。
故选:C。
PART03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新知讲解
视觉对我们十分重要。要保持良好的视力,我们应该好好保护眼睛,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方法。
三、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读书和写字的姿势要正确,书与 眼睛的距离要保持约33cm,应在 光强度适宜的环境下阅读
连续看书或写字1h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让眼睛的肌肉得以放松
视觉对我们十分重要。要保持良好的视力,我们应该好好保护眼睛,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方法。
三、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使用电脑时,眼睛与屏幕应相距50-70cm。不要长时间地使用电脑
定期接受眼睛检查,若眼睛出现不适,应及时治疗或矫正
视觉对我们十分重要。要保持良好的视力,我们应该好好保护眼睛,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方法。
三、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如有异物进入眼睛,不要用手揉搓,可用眼药水等冲洗眼睛
不要躺着、坐车或走路时看书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你还想到哪些保护眼睛的方法
我们还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平时坚持做眼保健 操等。
课堂练习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正确的用眼姿势,会导致近视,不当用耳会导致听力受损,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看书一小时左右需远眺
B.在昏暗或强光下看书
C.游泳后及时清理耳中积水
D.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宜过大
课堂练习
【解析】解:A、看书一小时左右需远眺,可以放松眼睛,预防近视,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昏暗或强光下看书对眼睛不好,会导致视力下降,故B符合题意。
C、游泳后及时清理耳中积水,防止水进入内耳道,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宜过大,可以保护听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PART 02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PART 03
练习与应用
请结合如图所示的眼球结构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结构1和2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结构2的曲度变小,不易于看清近处物体
C.结构4相当于数码照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D.物像经过结构2后,在结构4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练习与应用
解:A.结构1和2的共同作用相当一个可变焦距的凸透镜,使所成的像呈现在视网膜上,故A正确;
B.结构2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晶状体凸透镜的焦距变大,不易于看清近处物体,故B正确;
C.结构4为视网膜相当于数码照相机的影像传感器,把形成的像就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质视觉区,故C正确;
D.物经过结构2后,在结构4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D。
在学习过程中,不注意用眼卫生容易导致近视,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学生总体近视率达52.7%,为了矫正视力,许多同学选择配戴近视眼镜,近视眼镜属于(  )
A.凹面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练习与应用
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所以近视眼镜属于凹透镜,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手机培养了许多“低头族“,长期看手机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而长期用蓝牙耳机则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
A.外耳道 虹膜 B.视网膜 耳蜗
C.鼓膜 瞳孔 D.耳蜗 脉络膜
练习与应用
解:解: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感光细胞位于视网膜内。
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故选:B。
PART 04
提升训练
近几年“OK镜”成为控制青少年近视的一种方式。近视患者夜间睡眠时佩戴OK镜后,白天取下不用戴近视眼镜就能看清远处事物。OK镜的使用过程如图所示:
(1)据图分析OK镜能矫正近视的原因是 。
(2)近年来随着青少年近视率升高,OK镜佩戴人数也不断增加,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佩戴OK镜的是 。(可多选)
A.OK镜直接接触并压迫角膜,可能导致角膜损伤。
B.OK镜只需晚上佩戴,白天取下后仍可保持较好的裸眼视力。
C.有研究表明OK镜能减缓眼球的变形速度,有效延缓近视。
D.佩戴OK镜改善视力是短时的,停止佩戴几天视力又会恢复到原来的近视状态。
E.OK镜价格昂贵,一般几千到一两万,1-2年需要更换1次。
提升训练
提升训练
解:近视眼由于角膜曲率(晶状体曲度)增大,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夜间佩戴OK镜后,角膜被塑形成凹透镜,凹透镜具有发散作用,再次成像在视网膜上。
OK镜只需晚上佩戴,白天取下后仍可保持较好的裸眼视力。有研究表明OK镜能减缓眼球的变形速度,有效延缓近视。都是佩戴OK镜的好处,故选:BC。
故答案为:近视眼由于角膜曲率(晶状体曲度)增大,成像在视网膜前方,角膜被塑形成凹透镜,凹透镜具有发散作用,再次成像在视网膜上;B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