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3课时)(分层练习)--2025-2026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4.3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3课时)(分层练习)--2025-2026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12:22:4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3课时)
目录
题型分组练 2
题型01 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2
题型02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3
题型03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5
创新拓展练 8
新题速递 15
题型分组练
题型01 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1.如图是“光的反射”演示装置,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时,对该装置进行的操作是(  )
A.激光笔移至左半面的其它位置
B.将激光笔移至右半面50°位置
C.沿法线将右半面面板向后转动
D.沿法线将左半面面板向后转动
2.下表是光在几种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图(a)是光在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时的光路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介质 真空 空气 水 玻璃
光速/m?S﹣1 3×108 2.99×108 2.25×108 2×108
A.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B.分析表中的数据和光路图,可以得出结论: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现代医学中常用超声波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从空气中斜射入人体后也发生类似光一样的折射现象.如图(b)所示,则超声波进入人体击碎结石时,入射点在O点的右侧
3.一光线射向一个装满水的烧杯如图所示,若垫高烧杯的左侧,则有关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入射角变大和折射角变小
B.入射角不变和折射角不变
C.入射角变小和折射角变小
D.入射角变大和折射角变大
题型02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4.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βl,折射角是γ1,那么(  )
A.β1<β,γ1<γ B.β1=β,γl=γ C.β1<β,γ1>γ D.β1>β,γl>γ
6.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H处有一激光束,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L=H,现向水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  )
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B.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C.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D.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题型03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7.如图为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传播的示意图,其中实线分别表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O是入射光线 B.OB是折射光线
C.入射角为60° D.空气在MM′的下方
8.下列表示飞鸟看水中鱼或飞鸟看树倒影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A. B.
C. D.
10.人站在岸上看水中的鱼。下列光路图符合题意的是(  )
A. B.
C. D.
创新拓展练
11.如图所示,N点是人眼在M处看到的河中鱼的位置。若有人从M处用一根鱼叉叉鱼,应对着叉去,若从M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着射。(  )
A.N点,N点 B.N点下方,N点上方
C.N点下方,N点 D.N点左方,N点下方
12.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玻璃砖并穿过,其光路如图所示。关于四个角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α1<γ1 B.α2>γ2 C.α1=γ2 D.γ1=γ2
13.如图所示,一密闭激光发射器从水槽侧壁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缓慢注入水,发现水槽底部光斑会移动。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当水面与N点相平时,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哪侧(  )
A.O点左侧 B.O点右侧 C.仍在O点 D.都有可能
14.如图所示,正在向左行驶的小车上有一杯水,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当小车缓慢刹车时,杯中水面略有倾斜。与刹车前相比,刹车时光线在水面处形成的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情况是(  )
A.反射角增大 B.反射角减小
C.折射角增大 D.折射角不变
15.小余在湿地公园游玩时看到水池里有各式各样的锦鲤,下列哪幅图是小余看见水中锦鲤的光路图(  )
A. B.
C. D.
16.小曙假期外出游玩时拍摄了四张照片(如图所示),对其中涉及的光学现象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桥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圆形光斑是树叶的影子,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
C.水中花“折断”是因为光在传播时发生了折射
D.玻璃幕墙反射光刺眼,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17.小湖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观察到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路,通过实验得到如表数据。
(1)①处应为     度;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①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②θ 35.4° 40.9°
(2)由图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由此可推测,②处的数据θ范围是     。
A.11.3<θ<35.4°  B.11.3°<θ<30°
C.30°<θ<35.4°  D.15°<θ<45°
18.探究光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如图所示,便一束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测量并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改变光束射向O点的角度,多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10° 20° 30° 40°
折射角 15° 30° 48° 73°
(1)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     入射角。
(2)做完第4次实验后,小宁又使一束光从乙介质中以48°的入射角射入甲介质,测得折射角恰好为30°,这说明在折射现象中,    。
1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并在光屏上记录的AO和OB两条光线。此时入射角是     。
(2)取出玻璃砖,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为了控制变量接下的操作是     。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在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得出玻璃比水对光的偏折能力强的结论。你认为相对折射光线OB这次记录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情况是     。
20.小明利用激光笔、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量角刻度)、记号笔等器材,验证光的折射规律(图甲)。
(1)使用可折转的光屏(图乙),是为了验证     。
(2)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1和1'、2和2'、3和3'、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根据图丙,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相关结论有(写出一点即可):    。
21.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科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水槽底部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图乙是小科的实验过程。
(1)水槽中的水位从图A位置到图B位置的过程中,光斑的位置向     移动。
(2)要实现探究目的,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     (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3)小科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22.如图甲所示,小敏同学将一根筷子斜放在装有水的杯子里。从上面往下看,筷子水中的部分比实际位置浅一些,向上弯折了。从杯子外面往里看,筷子水中部分变粗了。
(1)小敏看到的水中筷子是     (选填“实”或“虚”)像。
(2)小敏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发现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变化规律如表。
入射角 0° 10° 20° 30° 40° 50° 60°
折射角 0° 13.4° 27.1° 41.7° 58.7° 无 无
分析表中数据,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     (选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3)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光线是图乙中的     (选填字母)。
新题速递
23.(2025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经过空气和玻璃界面后的情况,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是NO
B.折射角为50度
C.界面处只发生光的折射
D.分界线BD右侧为玻璃
24.(2025春 江北区校级期末)如图是表示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在练习潜水的小科同学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5.(2025春 海曙区期末)夏天,小洋在南湖公园游玩时看到很多美景,下列能反映出他看到水中游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26.(2025春 余姚市期中)有一种称为负折射材料的人工材料,光在这类材料中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图甲和图乙分别是笔放在水中和负折射材料中发生的折射现象。现有一束光通过某长方体透明负折射材料(如图丙),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7.(2025春 鄞州区期中)把一根竹筷插入水中,所见到的现象是图中的(  )
A. B.
C. D.
28.(2025春 余姚市期中)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和B。
若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应使水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9.(2025春 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     (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增大/不变/减小)。
30.(2025春 鄞州区期中)小科同学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查阅资料发现:当光线以同一角度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水中的偏折程度与水的温度有关:水的温度越高,光线的偏折程度越大。为验证这一理论,小科开展以下探究。
①将带有一条狭缝的黑纸贴在玻璃水槽的一侧,在水槽底部放一张白纸ABCD记录亮线的位置。在白纸上标注狭缝的位置为O。将一束平行光线以一定角度α从狭缝射入时会在水槽壁上留下一条亮线,在白纸上标注亮线位置为E。
②在水槽中加入适量20℃的水,在白纸上标注亮线位置为M,撤去光线,清空水槽。
③    ,重复实验,在白纸上标注亮线的位置为N。
④实验结束后,取出水槽底部白纸ABCD,分别将水温20℃、60℃时测得的亮线位置标记汇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的设计方案中通过比较     比较光线的偏折程度。
(2)请将步骤③补充完整:    。
(3)实验中小明发现亮线位置过于靠近,不便观察,请写出一种能改进这一不足的方法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第3课时)
目录
题型分组练 2
题型01 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2
题型02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3
题型03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5
创新拓展练 8
新题速递 15
题型分组练
题型01 探究光的折射定律
1.如图是“光的反射”演示装置,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时,对该装置进行的操作是(  )
A.激光笔移至左半面的其它位置
B.将激光笔移至右半面50°位置
C.沿法线将右半面面板向后转动
D.沿法线将左半面面板向后转动
【考点】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所有
【答案】A
【解答】解:利用“光的反射”演示装置来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时,将激光笔移至左半面作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在右半面。此实验是通过改变激光笔的位置,即入射光线的位置,来研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下表是光在几种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图(a)是光在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时的光路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介质 真空 空气 水 玻璃
光速/m?S﹣1 3×108 2.99×108 2.25×108 2×108
A.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B.分析表中的数据和光路图,可以得出结论: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现代医学中常用超声波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从空气中斜射入人体后也发生类似光一样的折射现象.如图(b)所示,则超声波进入人体击碎结石时,入射点在O点的右侧
【考点】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所有
【答案】D
【解答】解:A、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A说法正确;
B、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和图a中的光路图可得出: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说法正确;
C、由表中数据知,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说法正确;
D、超声波进入人体后,传播速度变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声波偏离法线,要使超声波进入人体击碎结石,入射点应在O点的左侧,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3.一光线射向一个装满水的烧杯如图所示,若垫高烧杯的左侧,则有关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入射角变大和折射角变小
B.入射角不变和折射角不变
C.入射角变小和折射角变小
D.入射角变大和折射角变大
【考点】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所有
【答案】B
【解答】解:若垫高烧杯的左侧,高烧杯中的水面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原光线依然照射在水面上,即入射光线没有改变,则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题型02 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4.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所有
【答案】A
【解答】解:A、光线斜射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由空气斜射入中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正确;
B、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应该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了。故B错误;
C、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图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且反射光线箭头标错了,故C错误;
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图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且反射光线箭头标错了,故D错误。
故选:A。
5.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βl,折射角是γ1,那么(  )
A.β1<β,γ1<γ B.β1=β,γl=γ C.β1<β,γ1>γ D.β1>β,γl>γ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所有
【答案】B
【解答】解:当把水槽左端垫高些时,水面仍然是水平的,即法线方向仍然是竖直方向,故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角和折射角也不变化;即β1=β,γl=γ。
故选:B。
6.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H处有一激光束,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L=H,现向水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  )
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B.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C.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D.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所有
【答案】B
【解答】解: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斑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当水面上升时,折射光路的变化如图:可见,水面.上升,折射点右移,光斑右移。水面上升的距离h与光斑移动的距离s成正比:s=h(1﹣tana) (其中a为折射角)所以当水面匀速上升,光斑必然匀速移动,而不是变速运动。因为L=H,所以激光与水面成45°角入射,所以由图可知,光斑再怎么移也不可能和法线重合,所以速度比水面上升的速度小。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题型03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7.如图为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传播的示意图,其中实线分别表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O是入射光线 B.OB是折射光线
C.入射角为60° D.空气在MM′的下方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所有
【答案】C
【解答】解:
由图知,水平方向是MM′,竖直方向是NN′,∠M′OB=∠MOA=30°,则∠BON=∠AON=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这两个角一个是入射角,一个是反射角,所以NN′是法线,MM′是界面;
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判断B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则∠BON是入射角,∠AON是反射角,∠N′OC是折射角;
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由图可知∠N′OC小于∠BON,所以空气在MM′上侧,玻璃在MM′下侧,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下列表示飞鸟看水中鱼或飞鸟看树倒影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所有
【答案】D
【解答】解:AB、飞鸟看见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偏离法线,形成的虚像在鱼的上方,故AB错误;
CD、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图是光的折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9.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A. B.
C. D.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所有
【答案】C
【解答】解:潜水员看岸上的树梢,所以入射光线应该来自岸上,故B、D不符合题意;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人站在岸上看水中的鱼。下列光路图符合题意的是(  )
A. B.
C. D.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所有
【答案】C
【解答】解:岸上的人能看到水中的鱼,并且看到鱼的位置变浅,是由于从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的位置变浅了。选项BD的光的传播方向错误,选项A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了,只有选项C正确。
故选:C。
创新拓展练
11.如图所示,N点是人眼在M处看到的河中鱼的位置。若有人从M处用一根鱼叉叉鱼,应对着叉去,若从M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着射。(  )
A.N点,N点 B.N点下方,N点上方
C.N点下方,N点 D.N点左方,N点下方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所有
【答案】C
【解答】解:(1)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之所以能看到水中的鱼,是由鱼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鱼的像是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所以看到的是鱼的虚像,鱼实际在像N的下方。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人看到的N点是鱼的虚像,鱼的实际位置在N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N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鱼上了。
故选:C。
12.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玻璃砖并穿过,其光路如图所示。关于四个角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α1<γ1 B.α2>γ2 C.α1=γ2 D.γ1=γ2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所有
【答案】C
【解答】解:A、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α1>γ1,故A错误;
B、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α2<γ2,故B错误;
CD、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由于玻璃砖平行,故α1=γ2,γ1=α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3.如图所示,一密闭激光发射器从水槽侧壁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缓慢注入水,发现水槽底部光斑会移动。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当水面与N点相平时,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哪侧(  )
A.O点左侧 B.O点右侧 C.仍在O点 D.都有可能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所有
【答案】C
【解答】解: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即水满时,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原位置上。
故选:C。
14.如图所示,正在向左行驶的小车上有一杯水,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当小车缓慢刹车时,杯中水面略有倾斜。与刹车前相比,刹车时光线在水面处形成的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情况是(  )
A.反射角增大 B.反射角减小
C.折射角增大 D.折射角不变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所有
【答案】B
【解答】解:根据题意知,法线也发生偏折,上部将向右偏斜,故入射角将变小,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也变小,折射角也变小。
故选:B。
15.小余在湿地公园游玩时看到水池里有各式各样的锦鲤,下列哪幅图是小余看见水中锦鲤的光路图(  )
A. B.
C. D.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所有
【答案】C
【解答】解:看到水中的鱼,是因为看到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折射光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A.图中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沿直线传播,光线没有发生偏折,故A错误;
BC.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光线发生折射,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错误,C正确;
D.图中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故D错误。
16.小曙假期外出游玩时拍摄了四张照片(如图所示),对其中涉及的光学现象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桥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圆形光斑是树叶的影子,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
C.水中花“折断”是因为光在传播时发生了折射
D.玻璃幕墙反射光刺眼,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所有
【答案】C
【解答】解:A、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错误。
B、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空隙所成的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水中花“折断”是水中花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故C正确。
D、阳光射到玻璃幕墙上,平行入射,平行反射光会使人感到刺眼,是由于发生了镜面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17.小湖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观察到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路,通过实验得到如表数据。
(1)①处应为  0  度;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①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②θ 35.4° 40.9°
(2)由图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由此可推测,②处的数据θ范围是  B  。
A.11.3<θ<35.4°  B.11.3°<θ<30°
C.30°<θ<35.4°  D.15°<θ<45°
【考点】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所有
【答案】(1)0;(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B。
【解答】解:(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角为0°时,反射角也为0°。
(2)根据图表数据可知,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会随之增大,所以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入射角为15°时,折射角为11.3°,小于15°,当入射角为30°时,折射角应小于30°,因为此时入射角增大,故折射角也增大,所以②处折射角的范围:11.3°<γ<30°,故选:B。
故答案为:(1)0;(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B。
18.探究光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如图所示,便一束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测量并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改变光束射向O点的角度,多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10° 20° 30° 40°
折射角 15° 30° 48° 73°
(1)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
(2)做完第4次实验后,小宁又使一束光从乙介质中以48°的入射角射入甲介质,测得折射角恰好为30°,这说明在折射现象中, 光路可逆  。
【考点】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所有
【答案】(1)大于;(2)光路可逆。
【解答】解:(1)分析表格数据,得出结论是: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使一束光从乙介质中以48°的入射角射入甲介质,测得折射角恰好为30°,对照表格数据可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故答案为:(1)大于;(2)光路可逆。
1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并在光屏上记录的AO和OB两条光线。此时入射角是  ∠AON  。
(2)取出玻璃砖,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为了控制变量接下的操作是  保持入射光线AO的位置不变  。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在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得出玻璃比水对光的偏折能力强的结论。你认为相对折射光线OB这次记录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情况是  折射光线在OB的上方  。
【考点】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所有
【答案】(1)∠AON;
(2)保持入射光线AO的位置不变;
(3)折射光线在OB的上方。
【解答】解:(1)如图乙所示的光路,并在光屏上记录的AO和OB两条光线,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此时入射角是∠AON;
(2)探究不同介质折射能力时,必须控制入射角相同,保持入射光线AO的位置不变;
(3)玻璃比水对光的偏折能力强,说明玻璃中偏转角度大,水中偏转角度小,故这次记录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情况是折射光线在OB的上方。
故答案为:(1)∠AON;
(2)保持入射光线AO的位置不变;
(3)折射光线在OB的上方。
20.小明利用激光笔、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量角刻度)、记号笔等器材,验证光的折射规律(图甲)。
(1)使用可折转的光屏(图乙),是为了验证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
(2)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1和1'、2和2'、3和3'、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根据图丙,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的相关结论有(写出一点即可):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
【考点】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所有
【答案】(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1)将光屏的右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折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折射光线,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共面;即: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由图丙可以看出,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即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1.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科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水槽底部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图乙是小科的实验过程。
(1)水槽中的水位从图A位置到图B位置的过程中,光斑的位置向  右  移动。
(2)要实现探究目的,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  B、D  (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3)小科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油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考点】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所有
【答案】(1)右;(2)B、D; (3)油。
【解答】解:(1)水槽中的水位从图A位置到图B位置的过程中,水位上升,入射点向右移,故光斑的位置向右移动;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探究水和油对光的偏折本领大小,必须控制入射角和液面的高度相同,只改变光线传播的介质,因此符合条件的有B.D两图;
(3)根据记录,油中光斑的位置距离空气比较远,因此油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大,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故答案为:(1)右;(2)B、D; (3)油。
22.如图甲所示,小敏同学将一根筷子斜放在装有水的杯子里。从上面往下看,筷子水中的部分比实际位置浅一些,向上弯折了。从杯子外面往里看,筷子水中部分变粗了。
(1)小敏看到的水中筷子是  虚  (选填“实”或“虚”)像。
(2)小敏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发现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变化规律如表。
入射角 0° 10° 20° 30° 40° 50° 60°
折射角 0° 13.4° 27.1° 41.7° 58.7° 无 无
分析表中数据,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  不成正比  (选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3)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光线是图乙中的  C  (选填字母)。
【考点】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所有
【答案】(1)虚; ( 2 ) 不成正比;(3)C。
【解答】解:(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而我们会认为,我们看到的物体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进入人眼的,因此我们看到的是虚像;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大而变大,但是并不成正比;
(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故选C。
故答案为:(1)虚; ( 2 ) 不成正比;(3)C。
新题速递
23.(2025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经过空气和玻璃界面后的情况,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是NO
B.折射角为50度
C.界面处只发生光的折射
D.分界线BD右侧为玻璃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所有
【答案】D
【解答】解:根据图片可知,∠AOE=∠AON,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它们为入射角和反射角,AC为法线,则OM肯定就是折射光线;
A、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可知,EO为入射光线,ON为反射光线,故A错误;
B、折射角为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折射角为∠MOC=90°﹣50°=40°,故B错误;
C、光在界面上同时发生了折射和反射,故C错误;
D、入射角∠AON=60°,大于折射角,则界面左侧为空气,右侧为玻璃,故D正确。
故选:D。
24.(2025春 江北区校级期末)如图是表示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在练习潜水的小科同学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所有
【答案】D
【解答】解:AC、岸上教练看到水下的小明,光线是由水下小明“射出”的,即光线的传播方向应该是从水里斜射向空气中,故AC错误;
BD、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当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25.(2025春 海曙区期末)夏天,小洋在南湖公园游玩时看到很多美景,下列能反映出他看到水中游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所有
【答案】C
【解答】解:AB、人在岸边看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而A、B选项中的传播方向不对,表示的是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故AB错误;
CD、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选项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6.(2025春 余姚市期中)有一种称为负折射材料的人工材料,光在这类材料中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图甲和图乙分别是笔放在水中和负折射材料中发生的折射现象。现有一束光通过某长方体透明负折射材料(如图丙),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所有
【答案】B
【解答】解:
由题可知,光在负折射材料中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
A、由图知,光由负折射材料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异侧,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两次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都在法线的同侧,故B符合题意;
C、由图知,光由空气进入负折射材料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异侧,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两次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都在法线的异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7.(2025春 鄞州区期中)把一根竹筷插入水中,所见到的现象是图中的(  )
A. B.
C. D.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所有
【答案】C
【解答】解:如图,当筷子斜插入水中时,筷子的水下部分反射的光经水面折射后,会远离法线看起来就像向上弯折一样;符合条件的是C图。
因为筷子在水中会发生偏折,显然选项A是错误的;
而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则选项BD是错误的,
故选:C。
28.(2025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 A 和B。
(1)若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1,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顺时针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观察到另一亮点B点会移动到点  B1  (选填“B1”或“B2”)
(2)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2,应使水面  上升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  不变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所有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1处,则反射光线偏离法线,反射角增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入射角也需增大,故使入射光线绕着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会相应增大,因此,会观察到另一亮点B 点会移动到点B1.如图所示。
(2)在水面变化过程中,由于入射光线不变,即入射角不变,则折射也不发生改变,因此过B2点做OB的平行线即为光点下移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显然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2,水面需上升。
故答案为:顺时针;B1;上升;不变。
29.(2025春 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  左  (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不变  (增大/不变/减小)。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所有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O点;
(2)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O′点;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但是入射角不变,折射角的大小也不变。
故答案为:左;不变。
30.(2025春 鄞州区期中)小科同学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查阅资料发现:当光线以同一角度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水中的偏折程度与水的温度有关:水的温度越高,光线的偏折程度越大。为验证这一理论,小科开展以下探究。
①将带有一条狭缝的黑纸贴在玻璃水槽的一侧,在水槽底部放一张白纸ABCD记录亮线的位置。在白纸上标注狭缝的位置为O。将一束平行光线以一定角度α从狭缝射入时会在水槽壁上留下一条亮线,在白纸上标注亮线位置为E。
②在水槽中加入适量20℃的水,在白纸上标注亮线位置为M,撤去光线,清空水槽。
③ 在水槽中加入与步骤②等量的60℃的水  ,重复实验,在白纸上标注亮线的位置为N。
④实验结束后,取出水槽底部白纸ABCD,分别将水温20℃、60℃时测得的亮线位置标记汇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的设计方案中通过比较  亮线的位置  比较光线的偏折程度。
(2)请将步骤③补充完整: 在水槽中加入与步骤②等量的60℃的水  。
(3)实验中小明发现亮线位置过于靠近,不便观察,请写出一种能改进这一不足的方法  增加水量  。
【考点】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所有
【答案】在水槽中加入与步骤②等量的60℃的水;(1)亮线的位置;(2)在水槽中加入与步骤②等量的60℃的水;(3)增加水量。
【解答】解:(1)通过比较亮线的位置比较光线的偏折程度;
(2)由④分别将水温20℃、60℃时测得的亮线位置标记汇总可知,步骤③为:在水槽中加入与步骤②等量的60℃的水;
(3)增加水量可以改变亮线的位置。
故答案为:在水槽中加入与步骤②等量的60℃的水;(1)亮线的位置;(2)在水槽中加入与步骤②等量的60℃的水;(3)增加水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