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透镜和视觉(第3课时)
目录
题型分组练 1
题型01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2
题型02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3
题型03 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5
题型04 眼的保健 7
创新拓展练 8
新题速递 13
题型分组练
题型01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1.(2025 上海)如图中,丙对应的结构名称是( )
A.虹膜 B.瞳孔 C.角膜 D.晶状体
2.(2025春 鄞州区期中)在人脑获得的全部外界信息中,约有95%以上来自视觉,眼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下列关于眼与视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瞳孔的大小由虹膜的扩张或缩小所控制,人从光下走到黑暗处,瞳孔变小
B.无色透明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
C.感光细胞存在于眼球的视网膜上
D.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玩手机容易引发近视
3.(2025 宁波模拟)眼的屈光系统是人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光线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以形成清晰的视觉图像,其中视网膜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光屏 D.光源
4.(2025春 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B.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C.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D.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题型02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5.(2025 洞头区模拟)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大脑
C.视网膜、大脑 D.大脑、视网膜
6.(2025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为盲人在“阅读”盲文。关于盲人感受外界信息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盲人“阅读”盲文时,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皮肤
B.盲人无法形成视觉的原因可能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有缺陷
C.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
D.盲人“阅读”盲文时,是利用听觉
7.(2025 宁波三模)老鹰的视觉非常灵敏,能在几千米的高空准确无误地辨别地上的动物,如蛇、田鼠等,它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
A.眼睛 B.视网膜 C.大脑 D.视觉神经
15.(2024春 象山县校级期中)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是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能调节3的曲度
B.3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会导致近视眼
C.9像双凸透镜,是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
D.8内含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
题型03 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8.(2025 滨江区一模)滨江区沿江灯光秀是滨江的标志性美景,如图笔直光束交相舞动,钱塘江面亦是光影盛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钱塘江水中看到灯光秀的倒影,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B.我们看到空中红色的光束,这就是红外线
C.取下近视眼镜,美景变模糊了,是因为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D.灯光秀笔直的光束形成的原因跟树荫下的光斑成因一致
9.(2025春 宁波期中)正午阳光下,某同学手持一副眼镜让阳光直射镜面,在桌面留下投影如图,原因可能是( )
A.这是一副老花眼镜,会聚了太阳光
B.这是一副近视眼镜,发散了太阳光
C.这是一副墨镜,减弱了太阳光
D.这副眼镜不能透过光线
10.(2025 浙江一模)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11.(2025 浙江模拟)针对近视患者,现在有一种眼球植入式隐形眼镜(简称ICL)手术,这项手术不同于放置在眼球表面的普通隐形眼镜,ICL晶体是嵌入眼球内的,可以一生使用,无须更换。ICL晶体属于( )
A.凸透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凹面镜
题型04 眼的保健
12.(2024春 苍南县期中)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
A.长时间使用电脑
B.躺在沙发上看书
C.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
D.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13.(2023春 江山市期末)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活动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下列做法有利于眼健康的是( )
A.坐车时看书 B.长时间看手机
C.坚持做眼保健操 D.趴在课桌上书写
38.(2023秋 海曙区校级期末)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下列有关健康用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B.读书1小时后要远眺
C.尽量不在手机上看视频
D.躺卧在床上看书学习
创新拓展练
14.(2024春 江北区期末)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镜片Ⅰ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Ⅰ D.远视眼,镜片Ⅱ
15.(2024春 金华期中)如图所示为近视眼、远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透镜的示意图,其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矫正透镜的示意图分别为(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6.(2024春 余杭区期末)如图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透镜是图中的( )
A. B. C. D.
17.(2024春 慈溪市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作为青少年要爱眼护眼,科学用眼。下列图片中符合近视矫正前后的成像情况的组合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24春 拱墅区校级期中)王老师在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由此可知,能解释王老师视力障碍的模型和所需佩戴眼镜的镜片分别是如图中的(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9.(2025 萧山区校级二模)杭州洲际酒店(InterContinentalHangzhou)坐落于杭州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临靠潮水闻名天下的钱塘江,此图为雨后的摄影作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科看到酒店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小科的眼睛
B.小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酒店变模糊了,是因为酒店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小科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酒店,看到了酒店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小科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远,“取景”范围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20.(2024春 柯桥区期末)瓜渚湖是柯桥区标志性的景点,如图所示是瓜渚湖的灯光秀夜景,美不胜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瓜渚湖水中看到灯光景物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我们看到红色的灯光,这就是红外线
C.取下近视眼镜,美景变模糊了,是因为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D.灯光秀中笔直的光束形成的原因和影子的成因一致
21.(2024春 温州期末)雾视镜能使人眼产生“雾视”,从而刺激晶状体变薄,重新看清物体,以达到放松眼部肌肉,预防近视的效果。“雾视”原理为:戴上雾视镜后,进入眼睛的光线将聚焦在视网膜前,使人眼看不清物体。图中能正确表示雾视镜的“雾视”原理的是( )
A. B.
C. D.
22.(2024春 余姚市期末)小余同学平时有熬夜玩手机的陋习,在一次视力筛查中发现眼睛发生了病变(图甲),导致该病变的原因可能是:晶状体的焦距变_____;应佩戴图_____所示的眼镜以矫正。上述两个“_____”处的字填写均恰当的是( )
A.大 乙 B.大 丙 C.小 乙 D.小 丙
新题速递
23.(2024春 慈溪市期中)下列是教材中的一些光学实验,对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反射光线将不存在
B.图2:棋子所成的像在茶色玻璃上
C.图3:往碗中加水,是为了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
D.图4:模拟研究近视眼的眼球缺陷时,光屏看作视网膜,近视眼镜代表眼的晶状体
24.(2024春 宁海县期中)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葭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为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中所做的实验,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此实验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B.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而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25.(2025春 余姚市期中)生物实验室常用 镜观察细胞,而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图中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 (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
26.(2024春 诸暨市期末)2024年5月20日,诸暨山下湖 世界珍珠大会启幕。晚上8点多,800架无人机在山下湖世界淡水珍珠博物馆上空同时升空,上演一场令人震撼的灯光秀,如图甲所示。
(1)逐渐升空的无人机相对地面的观众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2)如图乙所示,当地面的观众望着逐渐升空的无人机时,其眼球中的结构F (填名称)的曲度的变化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2024 江北区一模)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隆重举行,裸眼3D技术在开幕式上大放异彩,使电视机前的小宁不禁鼓掌称赞,该反射属于 反射。看完开幕式直播后,小宁关闭电视,看向远方,以缓解视疲劳,此时晶状体凸度 。
28.(2024春 北仑区期中)小科能够看清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1中【 】(填数字)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在【4】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 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9.(2025春 宁波校级期中)手机培养了许多“低头族”,长期看手机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这类细胞位于眼球中的 (填结构名称);长期用蓝牙耳机则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类细胞位于耳中的 (填结构名称)。
30.(2025春 鄞州区期末)2025年6月6日是我国第30个“爱眼日”,青少年要珍视眼睛,守护健康视力。
(1)正常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眼球中 (填结构名称)的凸度会变化。
(2)小宁是一个近视患者,他的视力缺陷能用图 (填“甲”或“乙”)来解释。
(3)小宁妈妈为他配了“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它能通过改变原本厚度均匀的角膜弧度,实现视力的矫正。那么,矫正后的眼角膜应是图丙中的 (填字母)形态。
31.(2025 浙江模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摄影功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手机已经可以基本满足文档扫描、人像留影、风景记录、美食拍摄等工作、生活场景所需,摄像头逐渐成为年轻人挑选手机的重要考虑因素。
(1)眼球是人体视觉系统的主要部分,结构复杂且功能强大。某品牌手机摄像头构造如图乙所示,该手机摄像头中的结构 (填序号)相当于图甲中人眼球的结构1和2的共同作用。
(2)图乙中线路连接基板的作用是将转化而成的电信号传导至手机处理器进行处理,而人体内处理视觉信号并最终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
32.(2024 北仑区一模)如图甲是人正常眼球解剖图。
(1)在离眼球前较远处放置一支如图乙所示的蜡烛,则在视网膜上可成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丙中的 (选字母)。
(2)眼球中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感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这些结构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 。
(3)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丁图是某同学眼的成像示意图。他想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戊图中的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透镜和视觉(第3课时)
目录
题型分组练 1
题型01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2
题型02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3
题型03 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5
题型04 眼的保健 7
创新拓展练 8
新题速递 13
题型分组练
题型01 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1.(2025 上海)如图中,丙对应的结构名称是( )
A.虹膜 B.瞳孔 C.角膜 D.晶状体
【答案】D
【解答】解:根据眼球结构图,丙对应的是晶状体,因此 D正确。
故选:D。
2.(2025春 鄞州区期中)在人脑获得的全部外界信息中,约有95%以上来自视觉,眼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下列关于眼与视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瞳孔的大小由虹膜的扩张或缩小所控制,人从光下走到黑暗处,瞳孔变小
B.无色透明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
C.感光细胞存在于眼球的视网膜上
D.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玩手机容易引发近视
【答案】A
【解答】解:A、瞳孔的大小由虹膜的扩张或缩小所控制,人从光下走到黑暗处,瞳孔变大,使进入眼球的光线增多,才能看见周围的物体,A错误。
B、无色透明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对光下具有折射作用,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B正确。
C、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感光细胞存在于眼球的视网膜上,C正确。
D、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玩手机容会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易引发近视,近视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D正确。
故选:A。
3.(2025 宁波模拟)眼的屈光系统是人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光线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以形成清晰的视觉图像,其中视网膜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光屏 D.光源
【答案】C
【解答】解:它负责将光线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以形成清晰的视觉图像,其中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故选:C。
4.(2025春 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B.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C.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D.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答案】C
【解答】解: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10cm),此时的物距变小,像距会变大,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需要增大眼睛晶状体对光的偏折能力,即要增大晶状体的凸度,使得焦距变短,故C正确。
故选:C。
题型02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5.(2025 洞头区模拟)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大脑
C.视网膜、大脑 D.大脑、视网膜
【答案】C
【解答】解:外界物体反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经过晶状体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5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为盲人在“阅读”盲文。关于盲人感受外界信息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盲人“阅读”盲文时,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皮肤
B.盲人无法形成视觉的原因可能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有缺陷
C.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
D.盲人“阅读”盲文时,是利用听觉
【答案】D
【解答】解:A、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触、压、痛等刺激的功能,盲人“阅读”盲文时,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皮肤,A正确。
B、盲人无法形成视觉的原因可能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有缺陷,B正确。
C、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感觉,C正确。
D、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所以盲人是用触觉感受外界信息,D错误。
故选:D。
7.(2025 宁波三模)老鹰的视觉非常灵敏,能在几千米的高空准确无误地辨别地上的动物,如蛇、田鼠等,它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
A.眼睛 B.视网膜 C.大脑 D.视觉神经
【答案】C
【解答】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形成图像的部位是视网膜,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故选:C。
15.(2024春 象山县校级期中)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是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能调节3的曲度
B.3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会导致近视眼
C.9像双凸透镜,是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
D.8内含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
【答案】B
【解答】解:A、2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光线强,瞳孔变小;光线弱,瞳孔变大。故A错误;
B、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厚(或变凸),会聚能力增强,或眼球的前后距离过长,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会聚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即远处物体的像呈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故B正确;
C、9玻璃体是位于晶状体后面的透明胶状物质,晶状体是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C错误;
D、8视神经只能传导神经冲动,内含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的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形成物像的是视网膜,D错误。
故选:B。
题型03 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8.(2025 滨江区一模)滨江区沿江灯光秀是滨江的标志性美景,如图笔直光束交相舞动,钱塘江面亦是光影盛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钱塘江水中看到灯光秀的倒影,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B.我们看到空中红色的光束,这就是红外线
C.取下近视眼镜,美景变模糊了,是因为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D.灯光秀笔直的光束形成的原因跟树荫下的光斑成因一致
【答案】D
【解答】解:
A、看到灯光秀的倒影,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再进入人的眼睛,故A错误;
B、我们看到空中红色的光束,不是红外线,是红色的光,故B错误;
C、取下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则看到美景变模糊了,此时美景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故C错误;
D、灯光秀笔直的光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树荫下的光斑也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9.(2025春 宁波期中)正午阳光下,某同学手持一副眼镜让阳光直射镜面,在桌面留下投影如图,原因可能是( )
A.这是一副老花眼镜,会聚了太阳光
B.这是一副近视眼镜,发散了太阳光
C.这是一副墨镜,减弱了太阳光
D.这副眼镜不能透过光线
【答案】B
【解答】解:由图可知,阳光通过眼镜片后,光斑中间暗,四周亮,说明这是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故选:B。
10.(2025 浙江一模)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答案】A
【解答】解:由题知,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而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时,光屏要远离凸透镜才能成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片能使光线推迟会聚,即该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则该眼镜为凹透镜,属于近视眼镜。
故选:A。
11.(2025 浙江模拟)针对近视患者,现在有一种眼球植入式隐形眼镜(简称ICL)手术,这项手术不同于放置在眼球表面的普通隐形眼镜,ICL晶体是嵌入眼球内的,可以一生使用,无须更换。ICL晶体属于( )
A.凸透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凹面镜
【答案】C
【解答】解:近视眼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太强,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所以ICL晶体属于凹透镜。
故选:C。
题型04 眼的保健
12.(2024春 苍南县期中)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
A.长时间使用电脑
B.躺在沙发上看书
C.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
D.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答案】C
【解答】解: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三个一,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
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
三个一是:一尺、一拳、一寸,即读书写字时,眼睛和桌面要保持一尺的距离;身体和课桌之间保持一个小拳头的间隔;握笔时手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
总之,读书写字时的距离对近视眼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应当引起青少年的广泛注意。1、切忌“目不转睛”。自行注意频密并完整的眨眼动作,经常眨眼可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泪液蒸发。
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容易感染病菌。
故选:C。
13.(2023春 江山市期末)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活动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下列做法有利于眼健康的是( )
A.坐车时看书 B.长时间看手机
C.坚持做眼保健操 D.趴在课桌上书写
【答案】C
【解答】解:ABD、坐车时看书、长时间看手机、趴在课桌上书写都不利于保护眼睛,易形成近视,ABD错误。
C、养成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自觉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坚持做眼保健操,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C正确。
故选:C。
38.(2023秋 海曙区校级期末)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下列有关健康用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B.读书1小时后要远眺
C.尽量不在手机上看视频
D.躺卧在床上看书学习
【答案】D
【解答】解:A、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保护眼睛,A正确。
B、看书1小时后向远处眺望几分钟,可缓解眼睛疲劳,可以预防近视,B正确。
C、持久使用手机,易使眼球中的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所以尽量不用手机看视频,C正确。
D、在床上躺卧看书学习,容易导致视力下降,D错误。
故选:D。
创新拓展练
14.(2024春 江北区期末)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入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镜片Ⅰ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Ⅰ D.远视眼,镜片Ⅱ
【答案】A
【解答】解:由图乙可知,某人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是近视眼,需要配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由图可知,镜片Ⅰ是凹透镜,镜片Ⅱ是凸透镜,故应佩戴Ⅰ。
故选:A。
15.(2024春 金华期中)如图所示为近视眼、远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透镜的示意图,其中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矫正透镜的示意图分别为(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答案】B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图甲中的光线在视网膜前会聚,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近视眼,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丁)矫正;图乙中的光线在视网膜后方会聚,表示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丙)进行矫正;
综上所述,选项B的说法正确。
故选:B。
16.(2024春 余杭区期末)如图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透镜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D
【解答】解:图中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说明该同学为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ABC是凸透镜,D为凹透镜。
故选:D。
17.(2024春 慈溪市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作为青少年要爱眼护眼,科学用眼。下列图片中符合近视矫正前后的成像情况的组合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答】解:图①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前方,表示近视眼;图②光线在视网膜后汇聚,表示成像在视网膜后方,表示远视眼;图③表示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图中④表示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所以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的是①和③。
故选:A。
18.(2024春 拱墅区校级期中)王老师在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由此可知,能解释王老师视力障碍的模型和所需佩戴眼镜的镜片分别是如图中的(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答案】C
【解答】解:由题意“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可知,王老师患了远视眼,
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乙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也是老花眼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
丙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丁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
由此可知,能解释王老师视力障碍的模型和所需佩戴眼镜的镜片分别是图中的乙和丙。
故选:C。
19.(2025 萧山区校级二模)杭州洲际酒店(InterContinentalHangzhou)坐落于杭州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临靠潮水闻名天下的钱塘江,此图为雨后的摄影作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科看到酒店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小科的眼睛
B.小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酒店变模糊了,是因为酒店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小科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酒店,看到了酒店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小科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远,“取景”范围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A
【解答】解:A、小科看到镇海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剧院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小科的眼睛,故A错误;
B、小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剧院变模糊了,是因为小科近视,晶状体太厚,剧院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故B正确;
C、小科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剧院,放大镜是凸透镜,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可以看到了剧院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故C正确;
D、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方框远离时,所看外面景物范围会变小,故D正确。
故选:A。
20.(2024春 柯桥区期末)瓜渚湖是柯桥区标志性的景点,如图所示是瓜渚湖的灯光秀夜景,美不胜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瓜渚湖水中看到灯光景物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我们看到红色的灯光,这就是红外线
C.取下近视眼镜,美景变模糊了,是因为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D.灯光秀中笔直的光束形成的原因和影子的成因一致
【答案】D
【解答】解:A、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这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
B、红外线人是看不到的,故B错误;
C、取下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则看到美景变模糊了,此时美景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故C错误;
D、灯光秀笔直的光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也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21.(2024春 温州期末)雾视镜能使人眼产生“雾视”,从而刺激晶状体变薄,重新看清物体,以达到放松眼部肌肉,预防近视的效果。“雾视”原理为:戴上雾视镜后,进入眼睛的光线将聚焦在视网膜前,使人眼看不清物体。图中能正确表示雾视镜的“雾视”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AB、由图可知,图中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是发散的,故AB错误;
CD、根据“戴上雾视镜后,进入眼睛的光线将聚焦在视网膜前”可知,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2.(2024春 余姚市期末)小余同学平时有熬夜玩手机的陋习,在一次视力筛查中发现眼睛发生了病变(图甲),导致该病变的原因可能是:晶状体的焦距变_____;应佩戴图_____所示的眼镜以矫正。上述两个“_____”处的字填写均恰当的是( )
A.大 乙 B.大 丙 C.小 乙 D.小 丙
【答案】D
【解答】解:在一次视力筛查中发现眼睛发生了病变(图甲),导致该病变的原因可能是:晶状体的焦距变小,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故选:D。
新题速递
23.(2024春 慈溪市期中)下列是教材中的一些光学实验,对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反射光线将不存在
B.图2:棋子所成的像在茶色玻璃上
C.图3:往碗中加水,是为了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
D.图4:模拟研究近视眼的眼球缺陷时,光屏看作视网膜,近视眼镜代表眼的晶状体
【答案】C
【解答】解:A.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在背景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是存在的,故A错误;
B.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棋子所成的像在茶色玻璃后侧,故B错误;
C.往碗中加水,水中的筷子变弯,可以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C正确;
D.模拟研究近视眼的眼球缺陷时,光屏看作视网膜,凸透镜代表眼的晶状体,故D错误。
故选:C。
24.(2024春 宁海县期中)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葭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甲图为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中所做的实验,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此实验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B.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而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
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答案】A
【解答】解:A、水球被气泡变为了两部分,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这个时候整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外圈成为了一个凸透镜,所以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实像,内圈相当于变成了凹透镜,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虚像,故A正确;
B、因为光滑的舞台相当于平面镜,所以看到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形成的,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小虫落在透镜上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即光屏上所成的像仍然是完整的,故C错误;
D、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应用于远视眼镜,故D错误。
故选:A。
25.(2025春 余姚市期中)生物实验室常用 显微 镜观察细胞,而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图中 晶状体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 会聚 (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
【答案】显微;晶状体;会聚。
【解答】解:生物实验室常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的;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其作用类似凸透镜,它能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显微;晶状体;会聚。
26.(2024春 诸暨市期末)2024年5月20日,诸暨山下湖 世界珍珠大会启幕。晚上8点多,800架无人机在山下湖世界淡水珍珠博物馆上空同时升空,上演一场令人震撼的灯光秀,如图甲所示。
(1)逐渐升空的无人机相对地面的观众是 运动 (填“运动”或“静止”)的。
(2)如图乙所示,当地面的观众望着逐渐升空的无人机时,其眼球中的结构F 晶状体 (填名称)的曲度的变化是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运动;(2)晶状体;变小
【解答】解:(1)以地面的观众为参照物,逐渐升空的无人机相对地面的观众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2)人眼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即其眼球中的结构F晶状体的曲度的变化是变小的。
故答案为:(1)运动;(2)晶状体;变小。
27.(2024 江北区一模)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隆重举行,裸眼3D技术在开幕式上大放异彩,使电视机前的小宁不禁鼓掌称赞,该反射属于 漫 反射。看完开幕式直播后,小宁关闭电视,看向远方,以缓解视疲劳,此时晶状体凸度 减小 。
【答案】漫;减小。
【解答】解:拍摄3D时的反射是漫反射,看远处物体,晶状体凸度减小,焦距增大。
故答案为:漫;减小。
28.(2024春 北仑区期中)小科能够看清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1中【 2 】(填数字)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在【4】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 大脑皮层 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答案】2;大脑皮层
【解答】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2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4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故答案为:2;大脑皮层
29.(2025春 宁波校级期中)手机培养了许多“低头族”,长期看手机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这类细胞位于眼球中的 视网膜 (填结构名称);长期用蓝牙耳机则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类细胞位于耳中的 耳蜗 (填结构名称)。
【答案】视网膜;耳蜗
【解答】解: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感光细胞位于视网膜内。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故答案为:视网膜;耳蜗。
30.(2025春 鄞州区期末)2025年6月6日是我国第30个“爱眼日”,青少年要珍视眼睛,守护健康视力。
(1)正常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眼球中 晶状体 (填结构名称)的凸度会变化。
(2)小宁是一个近视患者,他的视力缺陷能用图 乙 (填“甲”或“乙”)来解释。
(3)小宁妈妈为他配了“角膜塑形镜”(俗称“OK镜”),它能通过改变原本厚度均匀的角膜弧度,实现视力的矫正。那么,矫正后的眼角膜应是图丙中的 B (填字母)形态。
【答案】(1)晶状体;(2)乙;(3)B。
【解答】解:(1)当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凸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强;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扁平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弱,因此正常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眼球中晶状体的凸度会变化。
(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如图乙所示;
(3)小宁妈妈为他配了“角膜塑形镜”它能通过改变原本厚度均匀的角膜弧度,实现视力的矫正,则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小宁的眼角膜应变薄,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使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成的像后移,直到移到视网膜上,而图B的角膜中间薄、边缘厚,符合凹透镜的特点。
故选:B。
故答案为:(1)晶状体;(2)乙;(3)B。
31.(2025 浙江模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摄影功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手机已经可以基本满足文档扫描、人像留影、风景记录、美食拍摄等工作、生活场景所需,摄像头逐渐成为年轻人挑选手机的重要考虑因素。
(1)眼球是人体视觉系统的主要部分,结构复杂且功能强大。某品牌手机摄像头构造如图乙所示,该手机摄像头中的结构 ①② (填序号)相当于图甲中人眼球的结构1和2的共同作用。
(2)图乙中线路连接基板的作用是将转化而成的电信号传导至手机处理器进行处理,而人体内处理视觉信号并最终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
【答案】(1)①②
(2)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解答】解:(1)角膜位于眼球的最前面,具有保护和折射光线的作用,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眼球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就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该手机摄像头中的结构①保护膜和②镜头组相当于图甲中人眼球的结构1角膜和2晶状体的共同作用。
(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图乙中线路连接基板的作用是将转化而成的电信号传导至手机处理器进行处理,而人体内处理视觉信号并最终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故答案为:(1)①②
(2)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32.(2024 北仑区一模)如图甲是人正常眼球解剖图。
(1)在离眼球前较远处放置一支如图乙所示的蜡烛,则在视网膜上可成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丙中的 D (选字母)。
(2)眼球中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感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这些结构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 感受器 。
(3)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丁图是某同学眼的成像示意图。他想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戊图中的 B 。
【答案】(1)D;
(2)感受器;
(3)B。
【解答】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似凸透镜)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物像,所以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烛焰的像是图丙中的D;
(2)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所以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3)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某同学想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因此,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类似于中间薄的凹透镜,即戊图中的B。
故答案为:
(1)D;
(2)感受器;
(3)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