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高中期末考试试卷(2025.7)
高二地
理
说明:本试卷共6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策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战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
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5年5月22日16时49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40N,116E)地面科研人员
配合支持下,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据此完成1-2题。
1,神舟二十号乘组出舱当天,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接近
A.45
B.55
C.65°
D.75°
2.出舱当天,.北半球的日出方向为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南果北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南方天然种植的火
龙果等热带水果成功实现了从“南果北送”到“南采北种”。图】为两种种植方式下的火龙
果生产流程。据此完成3-4题。
当年种植
次年收获
南方天然种植
3-4月
4-11月
智能大棚技术
1月
2月
12月
次年收获
当年种植
智能干扰,批量成熟
图1
3.北方智能大棚调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高二地理武卷第1页共6页
》
4,相比“南果北送”,“南果北种”能更明显带动
A.农产品深加工
B.大型农业机械制造C.冷链物流运输D.城郊休闲观光
新于田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风沙突害严重。近年来,当地探索出无需将高大沙
丘全部推平的“梯田式”治沙新模式。秋季在沙丘阶梯平台上育苗,植被成活率高,取得了
良好的治沙效采。图2为于田县“梯田式”治沙模式图。据此完成5-6题。
红枣、梭梭等一【
撑皆堂堂堂
(秋季种植入
了J
草方格
(秸秆编织)
梯田
图2
5.与完全平整沙丘相比,“梯田式”治沙模式可
A,提高植被存活率
B.增加空气涅度
C.降低治沙成本
D.减少水土流失
6.当地秋季有苗成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温度高
B.积雪胞水多
C.表土侵蚀少
D.枝叶生长慢
长江经济带是我因集聚幅射力最张的区城,旅次经历了纸核、蚊市扩散外溢、城市群网状
辐射和多中心大都市带四个发展阶段。城市“虹吸效应”是损区坂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
中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资源而产生录集效应的见草。撼此完皮7-8葱。
7.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过程为
●
图例:
核心城市
●中心城市
O周边城市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8,城市“虹吸效应”最显著的是
A.强核阶段
B.城市扩散外溢阶段
C.城市群网状辐射阶段
D.多中心大都市带阶段
高二地星试卷某2贾共6页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D C D D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D B C A
二、非选择题:
17.(三小问,共20分)
(1)补给类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山地降水补给、河流补给、地下水补给。(每点2分,共4分)
季节变化特征:①水位季节变化大;②春季水位升高,5月面积最大;③夏季蒸发加剧,水位下降;④冬季河流封冻,水位最低。(每点2分,共4分)
(2)巴里坤湖①为内陆咸水湖,湖水中矿物盐含量大;②降水稀少,且蒸发量大,盐类易自然结晶;③湖水水位低,开采便利;④光照充足,晒盐条件好;⑤大坝拦截水流,西侧盐场水位低。(每点2分,共8分)
(3)2006年实施湿地保护后,①区域(生产生活)用水得以控制;②区域生态得以恢复,降水有所增加;③入湖水量增加,东侧湖泊水位上升;④水位高于大坝时,湖水漫溢到西侧开采区。(每点2分,共4分)
18.(三小问,共18分)
(1)特点: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新增森林固碳量先增加、后减少。(2分)
原因:降水量500mm以下,随着降水量增加,森林存活率提高,固碳量增加;降水量继 续增大时,森林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固碳量减少。(每点2分,共4分)
(2)陕北高原大部分地区降水在400-600mm之间,新增森林固碳量大,造林固碳效益高;与中部和南部地区相比,北部高原降水少,耕地质量差,产出低,退耕成本低;位于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需求迫切。(每点2分,共4分)
(3)赞同(2分)。全球变暖延长了(高纬度地区)的生长季,促进森林结构复杂化、树种多样性增加、加速老龄林形成,全球森林面积有所增加,整体增强了森林碳汇能力。(6分)
不赞同(2分)。全球变暖导致(低纬度地区)高温、干旱、虫害和火灾等,破坏森林复杂结构、减少树种多样性、缩短森林寿命,森林面积减少,整体削弱了森林碳汇能力。(6分)
19.(两小问,共14分)
(1)南部或西南部。
该地A.有利的自然条件是①太阳能相对丰富;②廉价土地资源丰富;
B.不利的是③地表崎岖;④太阳能季节变化大等。(每点2分,共6分)
(2)光伏板①遮挡太阳,降低地表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水分;②拦截降雨,减少地表冲刷,利于耐阴植物生长;③降温增湿,调节局地气候;④促进耐阴植物固水固土,利于石漠区生态修复。(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