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哪个团队收益大(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6.3哪个团队收益大(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20:5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哪个团队收益大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4春 汝南县期末)某学校准备为七年级学生开设A,B,C,D,E,F共6门选修课,选取了若干学生进行了我最喜欢的一门选修课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表(不完整).
选修课 A B C D E F
人数 40 60 1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00人
B.E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80°
C.喜欢选修课F的人数为72人
D.喜欢选修课A的人数最少
2.(2024春 义安区期末)“五育”在基础教育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体力和运动能力,帮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和卫生习惯的教育.为加强体育锻炼,小明为自己制定每日运动计划并做了记录,如图是小明某一周参加体育运动时间的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小明一周内参加体育运动时间折线统计图
A.小明星期六参加体育运动时间最少
B.小明星期四与星期六参加体育运动时间之差为1小时
C.小明星期二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长是60分钟
D.小明星期四到星期日参加体育运动时间越来越少
3.(2024 河北)如图显示了某地连续5天的日最低气温,则能表示这5天日最低气温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4.(2024春 朝阳区期末)经调查,七年级某班学生上学所用的交通工具中,自行车占30%,公交车占25%,私家车占35%,其他占10%.如果用扇形图描述以上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0°
B.“公交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90°
C.“私家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5°
D.“其他”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18°
5.(2024秋 南阳期末)如图所示的是某班学生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锻炼时间在9小时的学生最多
B.锻炼时间在10小时的学生有10人
C.锻炼时间在7小时的学生最少
D.该班学生有43人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4秋 漳州期末)如图是根据甲,乙两家公司的盈利情况分别绘制成的折线统计图,由统计图可知,   家公司近年利润的增长速度较快(选填“甲”或“乙”).
7.(2024 光山县三模)2023年5月30日是第7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某中学举行了科普知识手抄报评比活动,共有100件作品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根据获奖结果绘制如图所示的条形图若将获奖作品按四个等级所占比例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则“二等奖”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
8.(2024春 德城区期末)如图是根据某初中校为贫困山区学校捐书的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共有300名学生,请根据统计图计算该校初二年级共捐书    本.
9.(2024秋 南阳期末)某校图书管理员清理课外书籍时,将其中甲、乙、丙三类书籍的有关数据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已知甲类书有60本,则丙类书的本数是    .
10.(2024春 祥云县期末)数学老师布置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学习委员将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绘制成条形图,根据统计图可知,答对8道题的同学的频率是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1.(2024秋 宝安区期中)“十 一”黄金周期间,深圳小梅沙风景区在7天假期中每天旅游的人数变化如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人数变化单位:万人 +1.6 +0.8 +0.4 ﹣0.4 ﹣0.8 +0.2 ﹣1.2
(1)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记为a万,那么10月3日的游客数是   万人.
(2)请判断七天内游客人数最多的是   日,最少的是   日,他们相差   万人.
(3)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这7天的游客人数情况.
12.(2024秋 南岗区校级期中)六十九中学九年级决定举办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为了使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学校在九年级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在“教育、科技、国防、农业、工业”五类书籍中,选取自己最想读的一种(必选且只选一种).学校将收集到的调查结果适当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
(2)请通过计算补全条形统计图;
(3)如果六十九中学九年级共有15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想读科技类书籍的学生有多少名?
13.(2024 芝罘区一模)某中学八年级数学社团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对“错题整理习惯”进行问卷调查.他们设计的问题:“你对自己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纠错吗?”,答案选项为:A:很少,B:有时,C:常常,D:总是.将调查结果的数据进行了整理、绘制成部分统计图如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参与调查的共有    名学生;
(2)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求出“很少”所对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
(3)若该校有3000名学生,请你估计其中“总是”对错题进行整理纠错的学生共有多少名?
14.(2024秋 南海区期末)某中学决定在学生中开展跳绳篮球、乒乓球跑步和足球五种项目的活动,为了解学生对五种项目的喜欢情况,随机调查了该校p名学生最喜欢的一种项目(每名学生必选且只能选择五种活动中的一种),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p=   ,m=   ,n=   ;
(2)扇形统计图中“跳绳”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    度;
(3)请根据以上信息直接在答题卡中补全条形统计图;
(4)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你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有多少名学生最喜欢乒乓球.
15.(2024秋 建邺区校级期中)某品牌汽车2月份至6月份销售的月增量(单位:万辆)折线统计图如下.
注:月增量=当月的销售量一上月的销售量,月增长率100%,例如,8月份的销售量为2万辆,9月份的销售量为2.4万辆,那么9月份销售的月增量为2.4﹣2=0.4(万辆),月增长率为2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月份的销售量为0.4万辆
B.2月份至6月份销售的月增量的平均数为0.26万辆
C.5月份的销售量最大
D.5月份销售的月增长率最大
(2)6月份的销售量比1月份增加了多少万辆?
(3)2月份至4月份的月销售量持续减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明理由.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哪个团队收益大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2024春 汝南县期末)某学校准备为七年级学生开设A,B,C,D,E,F共6门选修课,选取了若干学生进行了我最喜欢的一门选修课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表(不完整).
选修课 A B C D E F
人数 40 60 1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00人
B.E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80°
C.喜欢选修课F的人数为72人
D.喜欢选修课A的人数最少
【考点】扇形统计图;统计表.
【专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的应用;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B
【分析】求出调查总人数,可以对A做出判断,求出E、F组的人数和所占圆心角调查即可对其它选项做出判断,调查答案.
【解答】解:60÷15%=400人,因此选项A正确,
C对应的人数为400×12%=48人,F对应的人数为400×18%=72人,E对应的人数为400﹣40﹣60﹣100﹣48﹣72=80人,因此C、D都正确;
360°72°,因此B是错误的,
故选:B.
【点评】考查统计图表的意义和制作方法,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中常用的方法
2.(2024春 义安区期末)“五育”在基础教育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体力和运动能力,帮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和卫生习惯的教育.为加强体育锻炼,小明为自己制定每日运动计划并做了记录,如图是小明某一周参加体育运动时间的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小明一周内参加体育运动时间折线统计图
A.小明星期六参加体育运动时间最少
B.小明星期四与星期六参加体育运动时间之差为1小时
C.小明星期二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长是60分钟
D.小明星期四到星期日参加体育运动时间越来越少
【考点】折线统计图.
【专题】统计与概率;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D
【分析】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观察折线统计图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折线统计图可知:
A、小明星期六参加体育运动时间最少,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小明星期四与星期六参加体育运动时间之差为70分钟﹣10分钟=60分钟=1小时,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小明星期二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长是60分钟,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小明星期四到星期六参加体育运动时间越来越少,原说法错误,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正确读懂折线图是解题关键.
3.(2024 河北)如图显示了某地连续5天的日最低气温,则能表示这5天日最低气温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考点】折线统计图;有理数大小比较.
【专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A
【分析】根据﹣4<﹣2<﹣1<0<1可得答案.
【解答】解:∵﹣4<﹣2<﹣1<0<1,
∴选项A的折线统计图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24春 朝阳区期末)经调查,七年级某班学生上学所用的交通工具中,自行车占30%,公交车占25%,私家车占35%,其他占10%.如果用扇形图描述以上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0°
B.“公交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90°
C.“私家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5°
D.“其他”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18°
【考点】扇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的应用;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B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中某项目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360°×该项目频数÷样本容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自行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60°×30%=108°,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公交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60°×25%=90°,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私家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60°×35%=126°,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其他”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60°×10%=36°,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5.(2024秋 南阳期末)如图所示的是某班学生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锻炼时间在9小时的学生最多
B.锻炼时间在10小时的学生有10人
C.锻炼时间在7小时的学生最少
D.该班学生有43人
【考点】折线统计图.
【专题】统计的应用;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C
【分析】观察折线统计图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折线统计图可知,锻炼时间在9小时的学生最多,锻炼时间在10小时的学生有10人,锻炼时间在11小时的学生最少,该班学生有5+8+16+10+4=43(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2024秋 漳州期末)如图是根据甲,乙两家公司的盈利情况分别绘制成的折线统计图,由统计图可知, 甲 家公司近年利润的增长速度较快(选填“甲”或“乙”).
【考点】折线统计图.
【专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甲.
【分析】根据图象的变化趋势求解即可.
【解答】解:∵甲公司的利润从2016年的40万增长到2022年的130万,
而乙公司的利润从2016年的40万增长到2022年的90万,
∴这两家公司近年利润的增长速度较快的是甲.
故答案为:甲.
【点评】此题考查了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统计图的数据.
7.(2024 光山县三模)2023年5月30日是第7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某中学举行了科普知识手抄报评比活动,共有100件作品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根据获奖结果绘制如图所示的条形图若将获奖作品按四个等级所占比例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则“二等奖”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108 °.
【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与概率;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08.
【分析】根据直方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a的值,然后即可计算出“一等奖”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解答】解:由条形统计图可得,
a=100﹣10﹣50﹣10=30,
“一等奖”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60°108°,
故答案为:108.
【点评】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8.(2024春 德城区期末)如图是根据某初中校为贫困山区学校捐书的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共有300名学生,请根据统计图计算该校初二年级共捐书  768 本.
【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专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768.
【分析】先根据扇形统计图求出该校初二年级学生人数,再根据初二年级人均捐书8本可得答案.
【解答】解:300×32%×8=768(本),
即该校初二年级共捐书768本.
故答案为:76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及扇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准确的信息.
9.(2024秋 南阳期末)某校图书管理员清理课外书籍时,将其中甲、乙、丙三类书籍的有关数据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已知甲类书有60本,则丙类书的本数是  160本 .
【考点】扇形统计图.
【专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60本.
【分析】根据甲类书籍有60本,占总数的15%即可求得总书籍数,丙类所占的比例是1﹣15%﹣45%,所占的比例乘以总数即可求得丙类书的本数.
【解答】解:书的总数为:60÷15%=400(本),
丙类书的本数为:400×(1﹣15%﹣45%)=400×40%=160(本),
故答案为:160本.
【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正确求得总书籍数是关键.
10.(2024春 祥云县期末)数学老师布置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学习委员将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绘制成条形图,根据统计图可知,答对8道题的同学的频率是  0.4 .
【考点】条形统计图;频数与频率.
【专题】常规题型;统计的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根据统计图得出全班学生的总人数,再用答对8题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其频率.
【解答】解:∵全班学生人数为4+20+18+8=50,
∴答对8道题的同学的频率是20÷50=0.4,
故答案为:0.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应用,利用条形图得出总共答对的人数与答对8道题的同学人数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1.(2024秋 宝安区期中)“十 一”黄金周期间,深圳小梅沙风景区在7天假期中每天旅游的人数变化如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人数变化单位:万人 +1.6 +0.8 +0.4 ﹣0.4 ﹣0.8 +0.2 ﹣1.2
(1)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记为a万,那么10月3日的游客数是 (a+2.8) 万人.
(2)请判断七天内游客人数最多的是 3 日,最少的是 7 日,他们相差 2.2 万人.
(3)以9月30日的游客人数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这7天的游客人数情况.
【考点】折线统计图;正数和负数;列代数式.
【专题】统计的应用;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a+2.8);
(2)3,7,2.2;
(3)答案见解析.
【分析】(1)根据统计表可以看出:10月1日人数增加1.6万,2日又增加0.8万,3日又增加0.4万,所以3日人数为:a+1.6+0.8+0.4;
(2)分别计算出每天的人数,即可作出判断;
(3)根据(2)中计算出每天的人数可以画出折线图.
【解答】解:(1)10月2日的游客人数:a+1.6+0.8+0.4=a+2.8(万人);
故答案为:(a+2.8);
(2)由统计表可以看出:则1日的人数:a+1.6;
2日的人数是:a+1.6+0.8=a+2.4;
3日的人数是:a+2.4+0.4=a+2.8;
4日的人数是a+2.8﹣0.4=a+2.4;
5日的人数是:a+2.4﹣0.8=a+1.6;
6日的人数是:a+1.6+0.2=a+1.8;
7日的人数是:a+1.8﹣1.2=a+0.6.
a+2.8﹣(a+0.6)=2.2,
所以3日人数最多,10月7日人数最少,他们相差2.2万人.
故答案为:3,7,2.2;
(3)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关键是根据统计表给出的数据得出每天的游客人数是本题的关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
12.(2024秋 南岗区校级期中)六十九中学九年级决定举办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为了使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学校在九年级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在“教育、科技、国防、农业、工业”五类书籍中,选取自己最想读的一种(必选且只选一种).学校将收集到的调查结果适当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
(2)请通过计算补全条形统计图;
(3)如果六十九中学九年级共有15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想读科技类书籍的学生有多少名?
【考点】条形统计图;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与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
【专题】统计与概率;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60名学生;
(2)见解析;
(3)该校最想读科技类书籍的学生约有225 名.
【分析】(1)由最想读教育类书籍的学生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抽取的总人数;
(2)求出最想读国防类书籍的学生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3)用最想读科技类书籍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乘1500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118÷30%=60 (名).
答: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60名学生;
(2)60﹣18﹣9﹣12﹣6=15 (名),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名).
答:该校最想读科技类书籍的学生约有225名.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正确记忆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13.(2024 芝罘区一模)某中学八年级数学社团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对“错题整理习惯”进行问卷调查.他们设计的问题:“你对自己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纠错吗?”,答案选项为:A:很少,B:有时,C:常常,D:总是.将调查结果的数据进行了整理、绘制成部分统计图如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参与调查的共有  200 名学生;
(2)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求出“很少”所对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43.2° ;
(3)若该校有3000名学生,请你估计其中“总是”对错题进行整理纠错的学生共有多少名?
【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的应用;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200;(2)43.2°;(3)“总是”对错题进行整理纠错的学生共有1080名.
【分析】(1)由题意可知回答“有时”的人数和百分比,用“有时”的人数除以“有时”所占百分比即可得出总人数;
(2)根据总人数乘以“常常”所占百分比即可得到“常常”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而“很少”所占的百分比等于“很少”的人数除以总人数;
(3)用该校学生的人数乘以“总是”对错题进行整理纠错的百分比即可.
【解答】解:(1)由题意得,
总人数:44÷22%=200(名).
故答案为:200.
(2)“常常”的人数:200×30%=60(名).
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很少”所占的百分比:43.2°,
故答案为:43.2°.
(3)(名).
答:“总是”对错题进行整理纠错的学生共有1080名.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4.(2024秋 南海区期末)某中学决定在学生中开展跳绳篮球、乒乓球跑步和足球五种项目的活动,为了解学生对五种项目的喜欢情况,随机调查了该校p名学生最喜欢的一种项目(每名学生必选且只能选择五种活动中的一种),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p= 100 ,m= 15 ,n= 10 ;
(2)扇形统计图中“跳绳”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  90 度;
(3)请根据以上信息直接在答题卡中补全条形统计图;
(4)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你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有多少名学生最喜欢乒乓球.
【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
【专题】统计的应用;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100,15,10;(2)90;(3)略;(4)400.
【分析】(1)由“跳绳”的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可得总人数p,用足球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m,根据百分比之和为1可得n;
(2)用360°乘以跳绳人数所占比例即可;
(3)总人数分别乘以“篮球”、“足球”人数所占百分比求出其人数,据此可补全图形;
(4)总人数乘以样本中乒乓球人数所占比例即可.
【解答】解:(1)根据题意p=25÷25%=100,m%=15÷100×100%=15%,即m=15,
则n%=1﹣(30%+25%+20%+15%)=10%,即n=10,
故答案为:100、15、10;
(2)扇形统计图中“跳绳”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360°90°,
故答案为:90;
(3)“篮球”人数为100×30%=30(名),“跑步”人数为100×10%=10(名),
补全图形如下:
(4)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最喜欢乒乓球的学生有2000×20%=400(名).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15.(2024秋 建邺区校级期中)某品牌汽车2月份至6月份销售的月增量(单位:万辆)折线统计图如下.
注:月增量=当月的销售量一上月的销售量,月增长率100%,例如,8月份的销售量为2万辆,9月份的销售量为2.4万辆,那么9月份销售的月增量为2.4﹣2=0.4(万辆),月增长率为2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2月份的销售量为0.4万辆
B.2月份至6月份销售的月增量的平均数为0.26万辆
C.5月份的销售量最大
D.5月份销售的月增长率最大
(2)6月份的销售量比1月份增加了多少万辆?
(3)2月份至4月份的月销售量持续减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明理由.
【考点】折线统计图.
【专题】统计与概率;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B;
(2)1.3万辆;
(3)不同意这种观点,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相关概念和数据进行逐项分析即可;
(2)设1月份销售量为x,求出6月份的销售量,作差即可;
(3)根据月增长量的意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1)A.∵月增量=当月的销售量一上月的销售量,不知道1月份的销售量,
∴无法得到2月份的销售量,故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B.∵(0.4+0.2﹣0.2+0.5+0.4)÷5=0.26,
∴2月份至6月份销售的月增量的平均数为0.26万辆,
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6月份的月增量为0.4>0,
∴5月份的销售量小于6月份的销售量,
即5月份的销售量不是最大,故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D.因为不知道1月份的销售量,无法求得各月的销售量,无法计算月增长率,则不能判断5月份销售的月增长率最大,故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B;
(2)设1月份销售量为x可得:
x+0.4+0.2﹣0.2+0.5+0.4=x+1.3,
∴x+1.3﹣x=1.3,
∴增加了1.3万辆;
(3)不同意这种观点,理由如下:月增长量为正,即当月销售量比上月增加,月增长量为负,即当月销售量比上月减少,3月份增长量为0.2>0,即3月份相比2月份销售量增加,4月份增长量为﹣0.2<0,即4月份相比3月份销售量减少,即销售量不是持续减少.
【点评】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正确记忆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