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3张PPT)
新课导入
材料
2021年,郑州20日16—17时1小时累积雨量达到201.9mm,为中国大陆国家级气象站单小时最强降雨,碾压式地打破全国纪录。19日21时至20日20时的单日(24小时)降雨量552.5mm。17日20时—20日20时这三天的过程降雨量达到617.1mm。小时降水、单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说是千年一遇,毫不夸张。
全国降水排行榜中的前十
新课导入
统
常
天
系
见
气
区域认知
认识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和影响某地的天气系统。
地理实践力
绘制锋面(冷暖锋)、气旋、反气旋示意图。观察学校某时段天气变化并运用天气系统知识加以解释。
人地协调观
面对现实中的天气现象,能够分析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
综合思维
运用天气系统相关知识,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影响某地天气的天气系统;分析天气变化趋势。
核心素养
一、锋与天气(锋面系统)
目录
CONTENTS
二、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学习目录
三、锋面气旋
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等,能显示大气中天气变化及其水平或垂直分布的大气运动系统。
天气与气候区别
指一个地方瞬时或较短时间内的风、云、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态。也就是我们能够看到和感受到的对日常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的阴、晴、风、雨、雪等大气现象。
指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是天气事件经过长时间积累的结果。
1
锋与天气
(一)气团
暖气团:
气团温度比移经地区气温高
冷气团:
气团温度比移经地区气温低
15℃
13℃
拉萨市(14℃)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对比冷暖气团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气团类型 温度 密度 气压 湿度
低
高
大
小
高
低
小
大
结论: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
冷气团
暖气团
地面
暖气团
冷气团
锋面
锋线
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出现的交界面。
锋面与地面相交而形成的线。
(二)锋面结构和特点
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1)锋面总是向冷气团倾斜
(2)锋面之上是暖气团。
(3)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大。
结合锋的形成示意图,思考锋面特点。
锋面两侧气压、温度、湿度存在差异
锋面附近
大气不稳定
常伴有多云、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
你是冷气团,我是暖气团,每一次相遇,总是隔着一个面,当你靠近我时忍不住流泪
地理诗歌
锋面两侧气压、温度、湿度存在差异
锋面附近
大气不稳定
常伴有多云、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
通过阅读这首诗,思考在锋面附近的天气特征?
冷气团
暖气团
(1)锋面总是向冷气团倾斜
(2)锋面之上是暖气团。
(3)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差异大。
锋面附近大气不稳定,常伴有多云、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
(二)锋面结构和特点
地理诗歌
你是冷气团,我是暖气团
每一次相遇,总是隔着一个面
你总是潇洒的离我而去,留下一片云雨
除了冷锋,就是暖锋
特别希望有一天
我们的关系能像准静止锋
(三)冷锋和天气
地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冷锋及其天气示意图
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的水汽容易凝结成云致雨。
锋前
锋后
锋后
原因:冷气团强大→推动锋面坡度变大→暖气团迅速被抬升→降雨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强度大
(三)冷锋和天气
冷锋及其天气示意图
范围小、时间短、强度大(轰轰烈烈)
(三)冷锋和天气
过境前:
冷气团
暖气团
城市
地面
城市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温暖晴朗
(三)冷锋和天气
过境时:
冷气团
暖气团
城市
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
地面
(三)冷锋和天气
过境前:
城市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温暖晴朗
过境后:
冷气团
暖气团
城市
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地面
(三)冷锋和天气
过境时:
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
过境前:
城市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温暖晴朗
北方
夏季暴雨
北方冬春季
大风或沙尘暴
冬季
寒潮
一场秋雨
一场寒
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
(三)冷锋和天气
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其天气特点是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
——寒潮
(三)冷锋和天气
冬春季,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冷暖气团都比较干燥,
造成大风或沙尘暴。
——沙尘暴
(三)冷锋和天气
(二)锋面系统
——暴雨
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凉”等。
冷 锋
概 念 气团主动向 气团移动形成的锋
锋面符号
降水位置与特点 主要集中在 ,降水特点
天
气
特
征 过境前
过境时 常出现 等天气
过境后 气温 ,气压 ,天气转晴
举 例
小结----冷锋
冷
暖
锋后
温暖晴朗
阴天、降水、刮风、降温
下降
升高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北方春季的沙尘暴。
范围小、时间短、强度大
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请同学们按照前面所学的方法,讨论分析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气温、气压的变化和天气状况。
(四)暖锋和天气
地面
暖气团
冷气团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连续性降水
暖锋及其天气示意图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天气。
锋前
原因:暖气团强大→压迫锋面坡度变小→暖气缓慢爬升→降雨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强度小。
(四)暖锋和天气
锋后
锋前
暖锋及其天气示意图
范围大、时间长、强度小
(细水长流)
(四)暖锋和天气
过境前
城市
城市受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冷气团
暖气团
地面
(四)暖锋和天气
过境时:
城市
暖气团徐徐爬升,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冷气团
暖气团
地面
(四)暖锋和天气
过境前
城市受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后:
城市
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天气转晴。
冷气团
暖气团
地面
(四)暖锋和天气
过境时:
暖气团徐徐爬升,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过境前:
城市受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暖锋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
一场春雨一场暖
(四)暖锋和天气
暖 锋
概 念 气团主动向 气团移动形成的锋
锋面符号
降水位置 主要集中在 。降水特点
天
气
特
征 过境前
过境时 常出现 等天气
过境后 气温 ,气压 ,天气转晴
举 例
小结----暖锋
冷
暖
锋前
低温晴朗
连续性降水或雾
下降
升高
一场春雨一场暖
说一说怎样区分冷锋与暖锋
从冷气团的运动方向、锋面坡度、降水区形状位置、锋面符号、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思考冷锋暖锋差异
(1)气流运动特点不同: 暖锋锋面下方有冷气流的回转运动
一一如何判断冷、暖锋
(2)锋面坡度不同: 暖锋坡度较小 (缓) ,冷锋坡度较大 (陡)
(3)雨区形状不同: 暖锋雨区宽,冷锋雨区窄
(4)降雨位置不同: 暖锋降雨主要在锋前,冷锋主要在锋后
一一如何判断冷、暖锋
(5)锋面符号不同
(6)看天气变化特征
说一说怎样区分冷锋与暖锋
1
看箭头指向
冷锋:箭头大致相对
暖锋:箭头大致相同
2
看锋面坡度
冷锋:坡陡
冷锋:坡缓
说一说怎样区分冷锋与暖锋
3
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冷锋:雨区窄,在锋后
暖锋:雨区宽,在锋前
4
看符号
说一说怎样区分冷锋与暖锋
5
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
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
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五)准静止锋和天气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
锋面左右徘徊
会带来阴雨连绵的天气。
冷气团
暖气团
准静止锋及其天气示意图
我国典型的准静止锋天气实例
(五)准静止锋和天气
(五)准静止锋和天气
(五)准静止锋和天气
(五)准静止锋和天气
2000
1000
0
海拔/米
西南暖湿气流
北方冷气流
昆明
贵阳
锋面
昆明准静止锋
(五)准静止锋和天气
1.带来寒潮天气的是下列中的( )
A.a B.b C.c D.d
2.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A.过境后天气转晴
B.过境后气压升高
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冷气团在锋面之上
A
A
3.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冷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B.冷锋活动时冷气团被迫抬升
C.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D.冷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4.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冷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B.冷锋活动时冷气团被迫抬升
C.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D.冷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D
C
新课导入
问题
材料
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7月21日在菲律宾以东约1000km的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于7月24日加强为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约52m/s,并于7月25日10时左右进一步加强至约62m/s。7月28日上午10时许,“杜苏芮”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沿岸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50m/s,达到强台风级。
“杜苏芮”生成的地点为何会是西北太平洋洋面
“杜苏芮”为什么登陆后逐渐减弱
2023年台风杜苏芮和卡奴路径示意图
2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一、高压与低压
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
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就称为低气压
1020
1010
1000
990
990
1000
1010
1020
低气压与高气压,描述的是气压分布状况;
气旋与反气旋,描述的是气流运动状况。
H
L
低气压
高气压
高压脊
(1)基本气压场
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到高、低气压中心、高压脊和低压槽?
H
L
低气压
高气压
高压脊
(1)基本气压场
(1)高压中心
(2)低压中心
(3)高压脊:
等压线向气压低处凸。
(4)低压槽:
等压线向气压高处凸。
1005.0
低
1002.5
1000.0
北半球气旋
单位:hpa
风向
气压梯度力
(二)低气压(气旋)
1005.0
低
1002.5
1000.0
南半球气旋
单位:hpa
风向
气压梯度力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转,按逆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向左偏转,按顺时针方向流动。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北半球四周向中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四周向中心顺时针辐合
1005.0
低
1002.5
1000.0
北半球气旋
单位:hpa
风向
气压梯度力
(二)低气压(气旋)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成云和雨。因此,一个地方受低压控制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低压中心形成上升气流(辐合上升)。
(1)概念
(二)低气压(气旋)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名称
6~7级 热带低压
8~9级 热带风暴
10~11级 强热带风暴
12~13级 台风
14~15级 强台风
16级或以上 超强台风
在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2)热带气旋分类
(二)低气压(气旋)
30°N
30°S
台风
飓风
飓风
台风与飓风的区别:
在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其他海域,如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东海岸、印度洋也时有台风发生,这些地区习惯上将台风称为飓风。
台风常常形成于洋面温度超过26℃的热带海洋上。
西北太平洋水温较高,是影响我国台风的主要源地。洋面水温高,加热大气,大气膨胀上升,洋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带低压。由于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继续加热大气,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带动底层空气不断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使得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
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进行,热带低压逐渐加强并形成台风。台风规模较大,直径最小的在100千米以上,大的可超过1000千米。
台风登陆后,因失去了海洋水汽和热量供应,空气上升的动力减弱,中心气压逐渐升高,加上陆地摩擦力大,台风逐渐减弱,最终消亡。
台风的形成与消亡
新课导入
问题
材料
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7月21日在菲律宾以东约1000km的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于7月24日加强为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约52m/s,并于7月25日10时左右进一步加强至约62m/s。7月28日上午10时许,“杜苏芮”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沿岸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50m/s,达到强台风级。
“杜苏芮”生成的地点为何会是西北太平洋洋面
“杜苏芮”为什么登陆后逐渐减弱
2023年台风杜苏芮和卡奴路径示意图
(2)龙卷风
(二)低气压(气旋)
1000.0
高
1002.5
1005.0
北半球反气旋
单位:hpa
风向
气压梯度力
(三)高气压(反气旋)
1000.0
高
1002.5
1005.0
南半球反气旋
单位:hpa
风向
气压梯度力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压的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转,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向左偏转,按逆时针方向流动。
北半球中心向四周顺时针辐散,南半球中心向四周逆时针辐散
1000.0
高
1002.5
1005.0
北半球反气旋
单位:hpa
风向
气压梯度力
(三)高气压(反气旋)
高压中心形成下沉气流(辐散下沉)。
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三)高气压(反气旋)
长江流域7、8月伏早天气大体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快,农田需水量很大。常形成旱灾,称为“伏旱”。
长江流域7、8月伏早天气
(三)高气压(反气旋)
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三)高气压(反气旋)
冬季,高压控制的地区天气寒冷干燥——寒潮
逆
顺
顺
逆
辐合
(北逆南顺)
辐散
(北顺南逆)
上升
下沉
台风(飓风)、龙卷风
长江流域伏旱(7、8月)
北方秋高气爽,寒潮
阴雨
晴朗(晴冷,或晴热)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对比
气旋(低气压) 反气旋(高气压)
气压分布
水
平
气
流 北半
球
南半球
垂直气流
天气状况
典型
天气实例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
示意图,R处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探空气球。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R所对应的地面上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南风 D.北风
6.P地和Q地对应的地面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C.P对应地为晴朗天气,Q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D.P对应地为阴雨天气,Q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B
C
3
锋面气旋
思考下面的气旋和反气旋中哪一个会形成锋面?
高
高压脊
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为主,不能形成锋面。
低
低压槽
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主,易形成锋面。
(一)锋面气旋成因
近地面锋面常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叫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纬度地区的气旋系统,又称为“温带气旋”。
北半球锋面气旋
南半球锋面气旋
1.判断锋面位置:
2.判断锋面的类型:
3.判断气团:
4.定锋面的天气:
5.判断锋面的移动:
(二)锋面气旋分析过程
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
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
北半球北侧为冷气团,南半球南侧为冷气团。
冷气团一侧降水,暖气团一侧晴朗。
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识别常见天气系统并推测天气
1. 指出图示气旋东、西部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2. 根据气压分布状况,比较乌兰巴托和北京风力的强弱。
3. 判断甲、乙锋的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4.描述P地在乙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
识别常见天气系统并推测天气
1. 指出图示气旋东、西部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2. 根据气压分布状况,比较乌兰巴托和北京风力的强弱。
3. 判断甲、乙锋的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4.描述P地在乙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
识别常见天气系统并推测天气
1. 指出图示气旋东、西部水平气流运动方向。
1.东部水平气旋:自东南向西北;西部水平气旋:自西北向东南。
识别常见天气系统并推测天气
2. 根据气压分布状况,比较乌兰巴托和北京风力的强弱。
2.乌兰巴托风力较北京强,乌兰巴托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识别常见天气系统并推测天气
3. 判断甲、乙锋的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3.甲为暖锋,乙为冷锋。甲锋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运动,是暖气团主动推冷气团的运动;
乙锋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运动,是冷气团主动推暖气团的运动。
识别常见天气系统并推测天气
4.描述P地在乙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
4.乙锋过境前,P地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常有大风,云层增厚,可能有降水;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课堂小结
读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图中A、B、C、D四地的风向。
(2)判断甲、乙附近分别形成了何种性质的锋。
(3)图中A、B、C、D四地处于雨区的有
西南
西北
偏南
偏东
暖气团
甲为冷锋
乙为暖锋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