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片2025年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片2025年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12:48:34

文档简介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片2025年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2025·凉州模拟)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生物种类多少、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海洋、草原、森林生态系统都属于生物圈的一部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含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种类最丰富、营养结构最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该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一般来说,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2.(2025·凉州模拟)如图表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是某种动物,可能是草履虫
B.血液所属的结构层次是a
C.生物c和d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完全相同
D.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可以形成上皮组织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动物体的基本组织;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解析】【解答】A.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无系统层次,d是多细胞动物,不可能是草履虫, A错误。
B. a是组织,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B正确。
C. c 是植物,d 是动物,植物细胞分裂有细胞壁形成过程,动物细胞没有,二者细胞分裂过程不同, C错误。
D.分生组织是植物的组织,上皮组织是动物的组织,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经过分裂、分化不能形成上皮组织,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中:a组织,b器官,c植物体,d动物体。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人体或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

3.(2025·凉州模拟)呼吸是生命的标志。下列有关植物体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只在黑夜进行呼吸作用
B.植物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
C.植物在白天和黑夜都进行呼吸作用
D.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因为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是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植物的呼吸作用并不受光照条件的直接影响,即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只要细胞是活的,呼吸作用就会持续进行。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活细胞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过程,不受光照条件的直接影响,因此植物在白天和黑夜都进行呼吸作用。
4.(2025·凉州模拟)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长臂猿 B.森林古猿 C.猩猩 D.狒狒
【答案】B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人类与其它动物的亲缘关系
【解析】【解答】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等 )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因环境变化,一部分进化为现代类人猿,一部分进化为人类,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现代类人猿包括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那时由于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另一类继续过树栖生活,进化成现在的类人猿。
5.(2025·凉州模拟)食物的营养成分中,人体最主要供能物质和储备能源物质的是(  )
A.蛋白质、脂肪 B.脂肪、糖类
C.糖类、脂肪 D.糖类、蛋白质
【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生命活动(如运动、呼吸等 )所需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 。脂肪是储备能源物质,当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会分解供能,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的基本胞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6.(2025·凉州模拟)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环境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系统。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 B.气管 C.支气管 D.肺
【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7.(2025·凉州模拟)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A.静脉血→静脉血 B.动脉血→动脉血
C.静脉血→动脉血 D.动脉血→静脉血
【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过肺循环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
8.(2025·凉州模拟)肾脏就像血液的“过滤器”,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体
【答案】A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负责形成尿液,A符合题意。
B.肾小球:是肾单位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血液的初步过滤,B不符合题意。
C.肾小囊内形成原尿,与肾小球具有滤过作用,合称为肾小体,肾小体和肾小管被称为肾单位,C不符合题意。
D.肾小体包括肾小囊和肾小球,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就像一个“小漏斗”。
9.(2025·凉州模拟)下列疾病不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  )
A.巨人症 B.地方性甲状腺肿
C.呆小症 D.乙肝
【答案】D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 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A不符合题意。
B.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体内长期缺碘,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因而起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B不符合题意。
C.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C不符合题意。
D.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激素:
名称 腺体 作用 过少 过多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呆小症
成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亢调节血糖浓度
胰岛素 胰岛 调节血糖浓度 糖尿病 低血糖
10.(2025·凉州模拟)“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个人行为不利于保护自然的是(  )
A.随手关灯 B.光盘行动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垃圾分类投放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随手关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消耗,从而减少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A不符合题意。
B.光盘行动提倡节约食物,减少浪费,可以减少因食物生产而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有利于环境保护,B不符合题意。
C.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浪费木材,使森林面积减少,不利于保护保护自然,C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投放,将有用的垃圾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11.(2025·凉州模拟)蝙蝠的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将蝙蝠归类为(  )
A.鸟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两栖动物
【答案】B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 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有羽毛、前肢特化为翼,后肢第五趾退化;有角质喙,没有牙齿;卵生.A不符合题意
B、 哺乳动物的特征是:体表被毛,体腔有膈,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肺呼吸。B符合题意
C、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覆鳞片,体内受精,卵生,变温动物,用肺呼吸。C不符合题意
D、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皮肤裸露,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变温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被毛,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体内有膈等,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树獭”这种动物身上长有长毛,靠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12.(2025·凉州模拟)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与“老马识途”相同的是(  )
A.孔雀开屏 B.雄蛙鸣叫 C.鹦鹉学舌 D.蜘蛛结网
【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老马识途” 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的学习行为 。
ABD、孔雀开屏、雄蛙鸣叫、蜘蛛结网,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
C 、鹦鹉学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与 “老马识途” 相同,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形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
13.(2025·凉州模拟)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且速度更快。这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答案】B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干草被分解者分解、被羊吃后在羊体内分解,都体现了物质的循环转化 。动物摄食植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①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生态平衡。
②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的循环利用)。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④仿生: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食品设备,就叫仿生.(如:长颈鹿与宇航服、萤火虫与冷光灯、蝙蝠与雷达等)。
14.(2025·凉州模拟)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分布极其广泛。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壁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是单细胞生物 D.进行孢子繁殖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生殖;细菌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ABC、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B、C 正确。
D、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而不是孢子繁殖,D 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大多数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15.(2025·凉州模拟)2024年末,支原体肺炎在我国部分地区持续高发。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微生物,多数呈球形,没有细胞壁及成形的细胞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支原体属于(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原核生物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A.细菌有细胞壁,无成形细胞核(原核生物 ),但支原体无细胞壁,不同于典型细菌, A错误。
B. 病毒无细胞结构,支原体有细胞结构, B错误。
C.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也有细胞壁和细胞膜,它们能够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支原体无成形的细胞核,不符合真菌的特征,C错误。
D.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支原体无成形的细胞核,符合原核生物的特征,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6.(2025·凉州模拟)在下列动物的分类等级中,包含的动物种类最少的是(  )
A.门 B.纲 C.科 D.种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 。在门、纲、科、种中,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包含的动物种类最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7.(2025·凉州模拟)关于鸟类的生殖发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鸡蛋将来都能发育成雏鸡
B.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部分氧气,系带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C.筑巢、求偶、交配、产卵、育雏、孵卵是所有鸟类共有的繁殖行为
D.雌雄异体、体内受精
【答案】D
【知识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A.鸡蛋分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只有受精卵在合适外界条件下才能发育成雏鸡,A错误。
B.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系带作用是固定卵黄,卵白和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B错误。
C.鸟类的繁殖行为一般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但不是所有鸟类都有这些行为(如杜鹃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 ),C错误。
D.鸟类是雌雄异体生物,到了繁殖季节,雄鸟和雌鸟进行体内受精,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18.(2025·凉州模拟)下列关于细胞核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脂质组成
C.染色体的DNA上有遗传信息
D.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A正确。
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而不是DNA和脂质,B错误。
C.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的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控制着生物的性状等,C正确。
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9.(2025·凉州模拟)某单位组织员工体检时,部分员工被检出下列疾病,其中属于激素调节异常的是(  )
A.色盲 B.甲肝 C.远视 D.甲亢
【答案】D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色盲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与激素分泌无关,A不符合题意。
B.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属于病原体感染导致,与激素无关 ,B不符合题意。
C. 远视是眼球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导致成像在视网膜后方的视觉异常,属于结构问题,非激素调节异常 ,C不符合题意。
D.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分泌过多易引起甲亢,与激素异常有有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激素是人体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对身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相应的疾病。
20.(2025·凉州模拟)良好的家居环境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有关家居与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住宅装修并不是越豪华越利于健康
B.厨房抽风有利于健康
C.室内吸烟损人害己,不利于健康
D.夜来香等香料植物植于室内有利健康
【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 豪华装修可能使用大量含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材料,污染室内空气,不利于健康, 故A不符合题意。
B. 厨房抽风可排出烹饪产生的油烟(含有害物质 ),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健康, 故B不符合题意。
C.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3000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尼古丁就是其中的致癌物质之一,吸烟(被动吸烟)的危害: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等,故C符合题意。
D.夜来香是不能放在室内的,因为它的花香是有毒的,若长时间闻的话,就会头晕、咳嗽,甚至气喘、失眠多梦。此外若家中有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其期晕症状将更加明显,而且心头发闷,甚至还会加重病情,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家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厨房内的空气污染,家庭装修污染,居室内的装修不合理,生活垃圾,宠物等.创造良好的家居环境,满足人居住的舒适性,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21.(2025·凉州模拟)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答案】相对稳定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 生态平衡并非指生物数量固定不变,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 “相对稳定” 状态。这种稳定体现为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数量及所占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同时系统通过自我调节(如食物链的相互制约)维持结构和功能的平衡。若环境变化超出系统调节能力,平衡会被破坏。故答案为:相对稳定
【分析】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22.(2025·凉州模拟)植物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是   。
【答案】成熟区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 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其中,成熟区(也叫根毛区 )生有大量根毛,增加了吸收面积,是植物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故答案为:成熟区
【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3.(2025·凉州模拟)人体的消化系统是有   和   组成的。
【答案】消化道;消化腺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
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
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包括大消化腺(如肝脏、胰腺 )和小消化腺(如胃腺、肠腺 ) 。
【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 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肠淀粉酶、肠麦芽糖酶、肠脂肪酶和肠肽酶
24.(2025·凉州模拟)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   和肾小管的   两个过程。
【答案】滤过;重吸收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故答案为:滤过;重吸收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25.(2025·凉州模拟)酵母菌有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生成   和   。
【答案】水;二氧化碳
【知识点】发酵技术;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它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但其代谢方式不同。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大量能量;而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则通过无氧呼吸(发酵)部分氧化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少量能量。
故答案为:水;二氧化碳【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26.(2025·凉州模拟)根据动物体内有无   ,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另一类 是    动物。
【答案】脊柱;脊椎
【知识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分析】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7.(2025·凉州模拟)染色体是由 DNA和   构成的。
【答案】蛋白质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本质是 DNA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其中,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而蛋白质(如组蛋白)起到包裹和支撑 DNA 的作用,使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稳定存在并传递。
故答案为:蛋白质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8.(2025·凉州模拟)人的头癣、灰指甲等是由   引起的。
【答案】真菌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头癣是由真菌感染头皮引起的,常见真菌包括毛癣菌和小孢子菌等。灰指甲(甲癣)也是由真菌感染指甲引起的,常见的真菌包括皮癣菌和念珠菌等。因此, 人的头癣、灰指甲等是由真菌引起的。
故答案为:真菌
【分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①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②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③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
29.(2025·凉州模拟)如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幼苗、叶芽、根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结构   (填数字序号)组成胚,它将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从图1→图2阶段,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又逐渐增加,原因是幼苗进行了   作用。
(2)图2中结构①是由图1中   (填数字序号)发育来的,也是由图3中的[A]   发育来的。
(3)图2中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图4中的   (填字母),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了很多   。
【答案】(1)①②③④;光合
(2)②;幼叶
(3)a;根毛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菜豆种子的胚由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从图 1(种子 )到图 2(幼苗 ),幼苗长出叶后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使体内有机物逐渐增加 。
(2)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图2幼苗中,结构①是叶,是由图1中②胚芽发育来的,也是由图3中的A幼叶发育来的。
(3)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包括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其中a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分析】图1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图2中:①叶、②茎、③根;图3中:A幼叶、B芽轴、C芽原基;图4中: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1)种子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两种,它们都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或胚乳吸收或转运营养物质给胚芽、胚根和胚轴,所以,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2)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和芽原基.枝芽可以发育成茎和叶,其中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能够发育成侧芽,叶原基逐渐发育成幼叶,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
(1)图1菜豆种子的结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①②③④组成种子的胚,它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由于幼苗能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故从图1→图2阶段,幼苗出土后体内的有机物逐渐增加。
(2)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图2幼苗中,结构①是叶,是由图1中②胚芽发育来的,也是由图3中的A幼叶发育来的。
(3)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包括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其中a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0.(2025·凉州模拟)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生理过程叫   。
(2)图中的b、c生理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进入血液。
(3)消化道中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   。
(4)西红柿、辣椒等果蔬中富含维生素 C,经常食用可以有效防治   病。
【答案】(1)吸收
(2)呼吸运动;气体扩散
(3)胃液、肠液、胰液
(4)坏血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因此,a生理过程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做吸收。
(2)从图可以看出b是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c是肺内的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b、c生理过程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
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肺内的氧气也是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3)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小肠内的肠腺分泌肠液,胰腺分泌胰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所以,消化道内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胃液、肠液和胰液。
(4)维生素C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缺少维生素C人体会患坏血病。所以,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西红柿、辣椒等果蔬可以有效防治坏血病。
【分析】图中:a是吸收,b是吸气,c是呼气。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其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可以不经消化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壁吸收,需分别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1)观察图示,a生理过程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根据生物学知识,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2)从图可以看出b是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c是肺内的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b、c生理过程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
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肺内的氧气也是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3)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先是在胃内被胃液初步消化,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再被肠液和胰液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小肠内的肠腺分泌肠液,胰腺分泌胰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所以,消化道内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胃液、肠液和胰液。
(4)维生素C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缺少维生素C人体会患坏血病。所以,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西红柿、辣椒等果蔬可以有效防治坏血病。
31.(2025·凉州模拟)小明(男孩)对家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这一性状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家族遗传关系图谱。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拇指不能弯曲和能弯曲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根据甲图中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隐性性状是   。
(2)爸爸妈妈拇指不能弯曲,小明拇指能弯曲,这种现象叫   。小明拇指能弯曲的概率是   ,不能弯曲的妹妹基因组成是   (相关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
(3)小明肌肉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为   条。其Y染色体由   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1)相对性状;拇指能弯曲
(2)变异;100%;DD或Dd
(3)46;DN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生物的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1) 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拇指不能弯曲和能弯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所以是一对相对性状。亲代(爸爸妈妈)都表现为拇指不能弯曲,子代(小明)出现了拇指能弯曲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拇指能弯曲)为隐性性状。
(2)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变异,爸爸妈妈拇指不能弯曲,小明拇指能弯曲,这种现象叫变异。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爸爸妈妈均为拇指不能弯曲(显性性状),小明拇指能弯曲(隐性性状),说明爸爸妈妈基因组成均为Dd,遗传图解如下:
由遗传图解可得,不能弯曲的妹妹基因组成是DD或Dd。已知小明拇指能弯曲,故小明拇指能弯曲
概率是100%。
(3)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肌肉细胞属于体细胞,染色体数量为46条。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Y染色体也不例外。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拇指不能弯曲和能弯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所以是一对相对性状。亲代(爸爸妈妈)都表现为拇指不能弯曲,子代(小明)出现了拇指能弯曲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拇指能弯曲)为隐性性状。
(2)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变异,爸爸妈妈拇指不能弯曲,小明拇指能弯曲,这种现象叫变异。爸爸妈妈均为拇指不能弯曲(显性性状),小明拇指能弯曲(隐性性状),说明爸爸妈妈基因组成均为Dd,遗传图解如下:
由遗传图解可得,不能弯曲的妹妹基因组成是DD或Dd。已知小明拇指能弯曲,故小明拇指能弯曲
概率是100%。
(3)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肌肉细胞属于体细胞,染色体数量为46条。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Y染色体也不例外。
1 /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片2025年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2025·凉州模拟)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2025·凉州模拟)如图表示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是某种动物,可能是草履虫
B.血液所属的结构层次是a
C.生物c和d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完全相同
D.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可以形成上皮组织
3.(2025·凉州模拟)呼吸是生命的标志。下列有关植物体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只在黑夜进行呼吸作用
B.植物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
C.植物在白天和黑夜都进行呼吸作用
D.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呼吸作用
4.(2025·凉州模拟)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长臂猿 B.森林古猿 C.猩猩 D.狒狒
5.(2025·凉州模拟)食物的营养成分中,人体最主要供能物质和储备能源物质的是(  )
A.蛋白质、脂肪 B.脂肪、糖类
C.糖类、脂肪 D.糖类、蛋白质
6.(2025·凉州模拟)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环境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系统。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 B.气管 C.支气管 D.肺
7.(2025·凉州模拟)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A.静脉血→静脉血 B.动脉血→动脉血
C.静脉血→动脉血 D.动脉血→静脉血
8.(2025·凉州模拟)肾脏就像血液的“过滤器”,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体
9.(2025·凉州模拟)下列疾病不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  )
A.巨人症 B.地方性甲状腺肿
C.呆小症 D.乙肝
10.(2025·凉州模拟)“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个人行为不利于保护自然的是(  )
A.随手关灯 B.光盘行动
C.使用一次性筷子 D.垃圾分类投放
11.(2025·凉州模拟)蝙蝠的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将蝙蝠归类为(  )
A.鸟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两栖动物
12.(2025·凉州模拟)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与“老马识途”相同的是(  )
A.孔雀开屏 B.雄蛙鸣叫 C.鹦鹉学舌 D.蜘蛛结网
13.(2025·凉州模拟)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且速度更快。这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4.(2025·凉州模拟)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分布极其广泛。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细胞壁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是单细胞生物 D.进行孢子繁殖
15.(2025·凉州模拟)2024年末,支原体肺炎在我国部分地区持续高发。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微生物,多数呈球形,没有细胞壁及成形的细胞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支原体属于(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原核生物
16.(2025·凉州模拟)在下列动物的分类等级中,包含的动物种类最少的是(  )
A.门 B.纲 C.科 D.种
17.(2025·凉州模拟)关于鸟类的生殖发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鸡蛋将来都能发育成雏鸡
B.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部分氧气,系带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C.筑巢、求偶、交配、产卵、育雏、孵卵是所有鸟类共有的繁殖行为
D.雌雄异体、体内受精
18.(2025·凉州模拟)下列关于细胞核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脂质组成
C.染色体的DNA上有遗传信息
D.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19.(2025·凉州模拟)某单位组织员工体检时,部分员工被检出下列疾病,其中属于激素调节异常的是(  )
A.色盲 B.甲肝 C.远视 D.甲亢
20.(2025·凉州模拟)良好的家居环境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有关家居与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住宅装修并不是越豪华越利于健康
B.厨房抽风有利于健康
C.室内吸烟损人害己,不利于健康
D.夜来香等香料植物植于室内有利健康
21.(2025·凉州模拟)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22.(2025·凉州模拟)植物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是   。
23.(2025·凉州模拟)人体的消化系统是有   和   组成的。
24.(2025·凉州模拟)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   和肾小管的   两个过程。
25.(2025·凉州模拟)酵母菌有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生成   和   。
26.(2025·凉州模拟)根据动物体内有无   ,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另一类 是    动物。
27.(2025·凉州模拟)染色体是由 DNA和   构成的。
28.(2025·凉州模拟)人的头癣、灰指甲等是由   引起的。
29.(2025·凉州模拟)如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幼苗、叶芽、根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结构   (填数字序号)组成胚,它将发育成新植物的幼体。从图1→图2阶段,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又逐渐增加,原因是幼苗进行了   作用。
(2)图2中结构①是由图1中   (填数字序号)发育来的,也是由图3中的[A]   发育来的。
(3)图2中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图4中的   (填字母),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了很多   。
30.(2025·凉州模拟)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生理过程叫   。
(2)图中的b、c生理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进入血液。
(3)消化道中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   。
(4)西红柿、辣椒等果蔬中富含维生素 C,经常食用可以有效防治   病。
31.(2025·凉州模拟)小明(男孩)对家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这一性状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家族遗传关系图谱。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拇指不能弯曲和能弯曲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根据甲图中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隐性性状是   。
(2)爸爸妈妈拇指不能弯曲,小明拇指能弯曲,这种现象叫   。小明拇指能弯曲的概率是   ,不能弯曲的妹妹基因组成是   (相关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
(3)小明肌肉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为   条。其Y染色体由   和蛋白质组成。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圈的范围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生物种类多少、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海洋、草原、森林生态系统都属于生物圈的一部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含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种类最丰富、营养结构最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该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一般来说,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2.【答案】B
【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动物体的基本组织;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解析】【解答】A.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无系统层次,d是多细胞动物,不可能是草履虫, A错误。
B. a是组织,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B正确。
C. c 是植物,d 是动物,植物细胞分裂有细胞壁形成过程,动物细胞没有,二者细胞分裂过程不同, C错误。
D.分生组织是植物的组织,上皮组织是动物的组织,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经过分裂、分化不能形成上皮组织,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中:a组织,b器官,c植物体,d动物体。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人体或高等动物的结构层次:

3.【答案】C
【知识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因为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是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植物的呼吸作用并不受光照条件的直接影响,即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只要细胞是活的,呼吸作用就会持续进行。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所有活细胞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过程,不受光照条件的直接影响,因此植物在白天和黑夜都进行呼吸作用。
4.【答案】B
【知识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人类与其它动物的亲缘关系
【解析】【解答】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等 )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因环境变化,一部分进化为现代类人猿,一部分进化为人类, 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现代类人猿包括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那时由于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另一类继续过树栖生活,进化成现在的类人猿。
5.【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析】【解答】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生命活动(如运动、呼吸等 )所需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 。脂肪是储备能源物质,当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会分解供能,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的基本胞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6.【答案】D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7.【答案】C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解析】【解答】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过肺循环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舒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细胞,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而且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把它所结合的氧气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体循环进行的同时,肺循环也在进行着,肺循环以右心室为起点,静脉血射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在这里,肺泡和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进行了气体交换,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这样,原来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同左心房,完成了肺循环。
8.【答案】A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负责形成尿液,A符合题意。
B.肾小球:是肾单位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血液的初步过滤,B不符合题意。
C.肾小囊内形成原尿,与肾小球具有滤过作用,合称为肾小体,肾小体和肾小管被称为肾单位,C不符合题意。
D.肾小体包括肾小囊和肾小球,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就像一个“小漏斗”。
9.【答案】D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 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A不符合题意。
B.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体内长期缺碘,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因而起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B不符合题意。
C.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C不符合题意。
D.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激素:
名称 腺体 作用 过少 过多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
成年: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呆小症
成年: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亢调节血糖浓度
胰岛素 胰岛 调节血糖浓度 糖尿病 低血糖
10.【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随手关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消耗,从而减少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A不符合题意。
B.光盘行动提倡节约食物,减少浪费,可以减少因食物生产而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有利于环境保护,B不符合题意。
C.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浪费木材,使森林面积减少,不利于保护保护自然,C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投放,将有用的垃圾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11.【答案】B
【知识点】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 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有羽毛、前肢特化为翼,后肢第五趾退化;有角质喙,没有牙齿;卵生.A不符合题意
B、 哺乳动物的特征是:体表被毛,体腔有膈,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用肺呼吸。B符合题意
C、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覆鳞片,体内受精,卵生,变温动物,用肺呼吸。C不符合题意
D、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皮肤裸露,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变温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被毛,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体内有膈等,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树獭”这种动物身上长有长毛,靠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12.【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老马识途” 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的学习行为 。
ABD、孔雀开屏、雄蛙鸣叫、蜘蛛结网,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不符合题意;
C 、鹦鹉学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与 “老马识途” 相同,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形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
13.【答案】B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干草被分解者分解、被羊吃后在羊体内分解,都体现了物质的循环转化 。动物摄食植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①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生态平衡。
②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的循环利用)。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④仿生: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食品设备,就叫仿生.(如:长颈鹿与宇航服、萤火虫与冷光灯、蝙蝠与雷达等)。
14.【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生殖;细菌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ABC、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B、C 正确。
D、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而不是孢子繁殖,D 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大多数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15.【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A.细菌有细胞壁,无成形细胞核(原核生物 ),但支原体无细胞壁,不同于典型细菌, A错误。
B. 病毒无细胞结构,支原体有细胞结构, B错误。
C.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也有细胞壁和细胞膜,它们能够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支原体无成形的细胞核,不符合真菌的特征,C错误。
D.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支原体无成形的细胞核,符合原核生物的特征,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6.【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 。在门、纲、科、种中,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包含的动物种类最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7.【答案】D
【知识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鸟卵的结构
【解析】【解答】A.鸡蛋分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只有受精卵在合适外界条件下才能发育成雏鸡,A错误。
B.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系带作用是固定卵黄,卵白和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B错误。
C.鸟类的繁殖行为一般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但不是所有鸟类都有这些行为(如杜鹃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 ),C错误。
D.鸟类是雌雄异体生物,到了繁殖季节,雄鸟和雌鸟进行体内受精,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18.【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A正确。
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而不是DNA和脂质,B错误。
C.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的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控制着生物的性状等,C正确。
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9.【答案】D
【知识点】激素调节
【解析】【解答】A.色盲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与激素分泌无关,A不符合题意。
B.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属于病原体感染导致,与激素无关 ,B不符合题意。
C. 远视是眼球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导致成像在视网膜后方的视觉异常,属于结构问题,非激素调节异常 ,C不符合题意。
D.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分泌过多易引起甲亢,与激素异常有有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激素是人体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对身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相应的疾病。
20.【答案】D
【知识点】健康的生活方式
【解析】【解答】A. 豪华装修可能使用大量含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材料,污染室内空气,不利于健康, 故A不符合题意。
B. 厨房抽风可排出烹饪产生的油烟(含有害物质 ),改善空气质量,有利于健康, 故B不符合题意。
C.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3000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尼古丁就是其中的致癌物质之一,吸烟(被动吸烟)的危害: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等,故C符合题意。
D.夜来香是不能放在室内的,因为它的花香是有毒的,若长时间闻的话,就会头晕、咳嗽,甚至气喘、失眠多梦。此外若家中有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其期晕症状将更加明显,而且心头发闷,甚至还会加重病情,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家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厨房内的空气污染,家庭装修污染,居室内的装修不合理,生活垃圾,宠物等.创造良好的家居环境,满足人居住的舒适性,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21.【答案】相对稳定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解答】 生态平衡并非指生物数量固定不变,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 “相对稳定” 状态。这种稳定体现为生态系统内生物种类、数量及所占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同时系统通过自我调节(如食物链的相互制约)维持结构和功能的平衡。若环境变化超出系统调节能力,平衡会被破坏。故答案为:相对稳定
【分析】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22.【答案】成熟区
【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 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其中,成熟区(也叫根毛区 )生有大量根毛,增加了吸收面积,是植物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故答案为:成熟区
【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3.【答案】消化道;消化腺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
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
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包括大消化腺(如肝脏、胰腺 )和小消化腺(如胃腺、肠腺 ) 。
【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系统
组成 器官 功能
消化道 口腔 初步将少量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咽 食物与气体的共用通道
食道 能蠕动,将食物推进胃中
胃 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大肠 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 粪便由此排出
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肝脏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肠淀粉酶、肠麦芽糖酶、肠脂肪酶和肠肽酶
24.【答案】滤过;重吸收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尿的形成
【解析】【解答】尿液的形成过程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故答案为:滤过;重吸收
【分析】尿的形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 到肾小囊中,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25.【答案】水;二氧化碳
【知识点】发酵技术;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它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但其代谢方式不同。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大量能量;而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则通过无氧呼吸(发酵)部分氧化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少量能量。
故答案为:水;二氧化碳【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26.【答案】脊柱;脊椎
【知识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解答】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分析】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线形动物身体中无脊柱,是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7.【答案】蛋白质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本质是 DNA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其中,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而蛋白质(如组蛋白)起到包裹和支撑 DNA 的作用,使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稳定存在并传递。
故答案为:蛋白质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8.【答案】真菌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头癣是由真菌感染头皮引起的,常见真菌包括毛癣菌和小孢子菌等。灰指甲(甲癣)也是由真菌感染指甲引起的,常见的真菌包括皮癣菌和念珠菌等。因此, 人的头癣、灰指甲等是由真菌引起的。
故答案为:真菌
【分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①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②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一些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使人患臂癣、足癣、牛皮癣等疾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③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的现象。
29.【答案】(1)①②③④;光合
(2)②;幼叶
(3)a;根毛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根尖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菜豆种子的胚由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从图 1(种子 )到图 2(幼苗 ),幼苗长出叶后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使体内有机物逐渐增加 。
(2)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图2幼苗中,结构①是叶,是由图1中②胚芽发育来的,也是由图3中的A幼叶发育来的。
(3)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包括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其中a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分析】图1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图2中:①叶、②茎、③根;图3中:A幼叶、B芽轴、C芽原基;图4中: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1)种子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两种,它们都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或胚乳吸收或转运营养物质给胚芽、胚根和胚轴,所以,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2)芽的结构包括: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轴和芽原基.枝芽可以发育成茎和叶,其中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能够发育成侧芽,叶原基逐渐发育成幼叶,生长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芽结构。
(1)图1菜豆种子的结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①②③④组成种子的胚,它将发育成新的植物体。由于幼苗能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故从图1→图2阶段,幼苗出土后体内的有机物逐渐增加。
(2)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图2幼苗中,结构①是叶,是由图1中②胚芽发育来的,也是由图3中的A幼叶发育来的。
(3)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包括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其中a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0.【答案】(1)吸收
(2)呼吸运动;气体扩散
(3)胃液、肠液、胰液
(4)坏血
【知识点】维生素的作用;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因此,a生理过程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做吸收。
(2)从图可以看出b是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c是肺内的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b、c生理过程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
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肺内的氧气也是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3)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小肠内的肠腺分泌肠液,胰腺分泌胰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所以,消化道内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胃液、肠液和胰液。
(4)维生素C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缺少维生素C人体会患坏血病。所以,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西红柿、辣椒等果蔬可以有效防治坏血病。
【分析】图中:a是吸收,b是吸气,c是呼气。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其中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可以不经消化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消化道壁吸收,需分别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1)观察图示,a生理过程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根据生物学知识,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2)从图可以看出b是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c是肺内的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b、c生理过程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
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肺内的氧气也是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
(3)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先是在胃内被胃液初步消化,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再被肠液和胰液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小肠内的肠腺分泌肠液,胰腺分泌胰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所以,消化道内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是胃液、肠液和胰液。
(4)维生素C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缺少维生素C人体会患坏血病。所以,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西红柿、辣椒等果蔬可以有效防治坏血病。
31.【答案】(1)相对性状;拇指能弯曲
(2)变异;100%;DD或Dd
(3)46;DNA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生物的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1) 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拇指不能弯曲和能弯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所以是一对相对性状。亲代(爸爸妈妈)都表现为拇指不能弯曲,子代(小明)出现了拇指能弯曲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拇指能弯曲)为隐性性状。
(2)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变异,爸爸妈妈拇指不能弯曲,小明拇指能弯曲,这种现象叫变异。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爸爸妈妈均为拇指不能弯曲(显性性状),小明拇指能弯曲(隐性性状),说明爸爸妈妈基因组成均为Dd,遗传图解如下:
由遗传图解可得,不能弯曲的妹妹基因组成是DD或Dd。已知小明拇指能弯曲,故小明拇指能弯曲
概率是100%。
(3)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肌肉细胞属于体细胞,染色体数量为46条。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Y染色体也不例外。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拇指不能弯曲和能弯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所以是一对相对性状。亲代(爸爸妈妈)都表现为拇指不能弯曲,子代(小明)出现了拇指能弯曲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拇指能弯曲)为隐性性状。
(2)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变异,爸爸妈妈拇指不能弯曲,小明拇指能弯曲,这种现象叫变异。爸爸妈妈均为拇指不能弯曲(显性性状),小明拇指能弯曲(隐性性状),说明爸爸妈妈基因组成均为Dd,遗传图解如下:
由遗传图解可得,不能弯曲的妹妹基因组成是DD或Dd。已知小明拇指能弯曲,故小明拇指能弯曲
概率是100%。
(3)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肌肉细胞属于体细胞,染色体数量为46条。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Y染色体也不例外。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