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塔、和平九年制学校2025年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塔、和平九年制学校2025年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12:48:36

文档简介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塔、和平九年制学校2025年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2025·凉州模拟)2025年3月,某科技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AI-ECO”的智能机器人,宣称其能模拟光合作用、自主清洁空气,并可通过太阳能充电。某校生物小组对此展开讨论,你认为Al-ECO(  )
A.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明它是生物
B.不能生长和繁殖,不属于生物
C.能自主清洁空气,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D.依赖太阳能充电,说明生物需要营养
2.(2025·凉州模拟)同学们对某地进行调查后,写出了以下四条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藻类→小鱼→大鱼 B.藻类→小鱼→大鱼
C.藻类→小鱼→大鱼→细菌 D.大鱼→小鱼→藻类
3.(2025·凉州模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B.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
D.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4.(2025·凉州模拟)胃壁肌细胞能收缩和舒张,属于(  )
A.结缔组织 B.肌肉组织 C.上皮组织 D.神经组织
5.(2025·凉州模拟)土马鬃是纪念圣尤亚瑞斯的花朵,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这些结构中没有输导组织,并且植株通常较为矮小,是依靠孢子进行繁殖。这种生物属于(  )
A.藻类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6.(2025·凉州模拟)如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示意图,据图描述正确的是(  )
A.晴朗的白天通过【6】的生理活动有两种
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1、2、3、4】
C.【5】叶脉属于输导组织,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D.在无风的状态下该叶子下落时,靠近【1】的一面朝下
7.(2025·凉州模拟)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2025·凉州模拟)如图示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肠中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等
B.①是环形皱襞,加大了消化的表面积
C.②是毛细血管壁,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D.②和③的壁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
9.(2025·凉州模拟)痰中往往带有细菌等致病微生物,人体形成痰的部位是(  )
A.气管和支气管 B.口腔
C.咽 D.喉
10.(2025·凉州模拟)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
11.(2025·凉州模拟)下列措施中,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符的是(  )
A.植树造林 B.使用清洁能源
C.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D.退耕还林还草
12.(2025·凉州模拟)夏天,有时可以在树枝上看到蝉蜕皮后留下的深褐色蝉蜕,这是蝉的外骨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蝉蜕皮后身体可以长大 B.蝉蜕皮后不会再形成外骨骼
C.外骨骼起到保护作用 D.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13.(2025·凉州模拟)进入青春期后,人的身高突增,主要是下肢骨增长。下肢骨的增长主要依赖(  )
A.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 B.骺端软骨层的细胞
C.骨髓腔内的红骨髓 D.骨膜内的血管和神经
14.(2025·凉州模拟)械树的果实叫翅果,也叫翼果,其在传播种子时依靠(  )
A.水力 B.风力 C.弹力 D.钩挂
15.(2025·凉州模拟)细菌、真菌、病毒的共同特点是(  )
A.没有细胞结构 B.营养方式一般为异养
C.无成形细胞核 D.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16.(2025·凉州模拟)狼与郊狼同属,与狐同科,与老虎同目,与马同纲。这些动物中与狼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狐 B.马 C.郊狼 D.老虎
17.(2025·凉州模拟)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Ⅳ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B.图甲中Ⅲ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C.图乙如果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B是蛹
D.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A是蝌蚪
18.(2025·凉州模拟)如图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细胞是生物的体细胞
B.若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该个体既可表现A控制的性状,又可表现a控制的性状
D.基因Aa、Bb分别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19.(2025·凉州模拟)春季是流感高发季,同学们采取了勤洗手、戴口罩的措施,这属于(  )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控制病原体
20.(2025·凉州模拟)当遇到溺水、出血、心肌梗死等意外伤害时,应立即对伤者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现有人溺水时,应立即跳水救人
B.上肢静脉受伤出血时,指压远心端止血
C.被狗咬伤后只要立即对伤口消毒即可
D.遇突发心肌梗死先心肺复苏再打“120”
21.(2025·凉州模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   、数目加倍后   到两个子细胞中。
22.(2025·凉州模拟)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   ,胸腔容积   ,肺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气体吸入。
23.(2025·凉州模拟)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   。其中,有机物主要是   ,它能使骨柔韧。
24.(2025·凉州模拟)蘑菇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在生态系统中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
25.(2025·凉州模拟)生男生女决定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镜子结合,精子中的染色体是   。
26.(2025·凉州模拟)变异的类型有   和   .
27.(2025·凉州模拟)健康不仅是指不虚弱和没有疾病,包括身体健康、    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28.(2025·凉州模拟)请根据桃花结构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④是   。
(2)雄蕊由图中的序号   共同构成,雄蕊和   是一朵花的主要结构。
(3)桃花凋落后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桃仁由图中的[ ]   发育而来。
(4)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常会造成果树产量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受到了影响。
29.(2025·凉州模拟)以下是大豆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和根瘤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⑤]   ,有利于根吸收水和无机盐。大豆苗能选择性地吸收无机盐,主要是因为   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与大豆细胞相比,根瘤菌细胞中有[A]   集中的区域,但是没有   ,属于原核生物。
(3)根瘤菌侵入大豆根部定居,从大豆植株获取有机物,也为大豆提供含氮无机盐,根瘤菌与大豆属于   关系。
30.(2025·凉州模拟)结合图甲所示的染色体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将a、b、c结构用图乙所示的概念图进行总结,请据图回答问题。
(1)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 ]   ,由[b]   和[c]   构成。
(2)由图甲可以看出,b的结构特点[①]为   结构。b的结构中含有   个基因(此空选填“1” “2”或“多”) 。
(3)数学符号“∈”表示“属于”的关系,请你用该符号来表示染色体、基因和DNA之间的关系: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是植物等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但仅凭这一点不能断定“AI-ECO”是生物,因为光合作用可以被人工模拟,不涉及生物的生长、繁殖等其他特征,A错误。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而“AI-ECO”作为智能机器人,不具备生长和繁殖的能力,这是判断它不属于生物的重要依据之一,B正确。
C.虽然生物确实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但“AI-ECO”的自主清洁空气功能更像是一种程序设定的行为,而非生物对外界刺激的自然反应,C错误。
D.“依赖太阳能充电”与生物需要营养有着本质区别,生物需要营养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而机器人充电是为了获取能量维持机械运转,不能将两者等同,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2.【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 阳光属于非生物,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食物链应从生产者开始,A不符合题意。
B.食物链从藻类(生产者)开始,然后是小鱼(初级消费者),最后是大鱼(次级消费者),符合食物链的定义,B符合题意。
C.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C不符合题意。
D.食物链中的箭头应该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藻类是生产者应该位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小鱼为初级消费者应该位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大鱼是次级消费者应该位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有关食物链的书写要点:
①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绿色植物)数起,每条食物链都要数到底,不能漏数,但也不能将一个箭头看作一条食物链;
②在食物链中,每个箭头都必须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③在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它只反映出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与被捕食而发生的联系;
④肉食动物(属于第三环节),终点是营养级最高的肉食动物。
3.【答案】A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A.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因此细胞核确实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正确。
B.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而动物细胞和某些非绿色部分的植物细胞(如根部细胞)并不含有叶绿体。线粒体虽然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但并非“所有细胞”都含有,例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就没有线粒体,B错误。
C.细胞中的物质并非全部由细胞自己制造,细胞也会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C错误。
D.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
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
4.【答案】B
【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
【解析】【解答】ACD、结缔组织起连接、支持等作用;上皮组织具保护、分泌等功能;神经组织能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不符合题意;
B、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胃壁肌细胞能收缩和舒张,符合肌肉组织特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细胞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分布表格如下:
名称 结构 功能 分布
上皮组织 上皮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保护、分泌 体表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
结缔组织 细胞和细胞间质,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发达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 分布最广泛,如:血液、肌腱、骨、韧带和脂肪等
肌肉组织 肌肉细胞 收缩、舒张 附着在骨骼上、心脏、胃、肠和血管等处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产生、传到兴奋 脑和脊髓中的组织
5.【答案】B
【知识点】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解析】【解答】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通常生活在水中,A错误。
B.苔藓植物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也没有输导组织,植株矮小,依靠孢子繁殖,B正确。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C错误。
D.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植株高大,通过种子繁殖,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各类植物的比较: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生活环境 繁殖方式 举 例



物 藻 类 植 物
(低等类群) 单细胞或多细胞,
无根、茎、叶的分化。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孢子 衣藻(单细胞)、海带、紫菜、水绵等。
苔 藓 植 物
(原始高等类群) 多细胞、有茎、叶的分化和假根,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株矮小) 大多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孢子 葫芦藓、地钱、小墙藓等
蕨 类 植 物
(高等类群) 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这是蕨类植物植株较高大的原因) 多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孢子 蕨、贯众、卷柏、桫椤等。



物 种 子 植 物(最高等类群)
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体内有维管组织
2、能产生种子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银杉、水杉、银杏、雪松等。
被子植物 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水稻、花生、大豆、西瓜等。
6.【答案】D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气孔
【解析】【解答】A.图中6是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 “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 “窗口” 。在晴朗的白天,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通过气孔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蒸腾作用散失水蒸气 ,不止两种,A错误。
B.光合作用主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表皮细胞(1、3)主要起保护作用,不含叶绿体;叶肉(2)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气孔(6)的保卫细胞(4)也含有叶绿体,故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2、4,B错误。
C.叶脉(5)包含导管和筛管,导管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负责运输有机物,C错误。
D. 叶片结构中,靠近 1 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栅栏组织 ),比重相对大;靠近 3 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海绵组织 ),比重小。所以无风时叶子下落,靠近 1 的一面朝下, D正确。
故选D。
【分析】图中:1是上表皮,2是叶肉,3是下表皮,4是保卫细胞,5是叶脉,6是气孔。
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7.【答案】B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①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不符合题意;
B、②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符合题意;
C、③脐带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结构,起运输作用,不符合题意;
D、④羊水是胎儿生活的环境,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中:①子宫、②胎盘、③脐带、④羊水。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通过胎盘与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胎盘中有子体与母体各自独立的两个循环系统,绒毛可视作半透膜,当母体的血液在绒毛间隙以及子血在绒毛内流动的同时,即能进行物质交换。
8.【答案】C
【知识点】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小肠内的消化液确实包括胆汁、胰液和肠液,这些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A正确。
B.小肠内表面有大量①环形皱襞,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小肠绒毛。它们的存在,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B正确。
C.图中②是小肠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C错误。
D.小肠内的②绒毛壁和绒毛内的③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D正确。
故选C。
【分析】图中:①环形皱襞,②小肠绒毛壁,③毛细血管壁。
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9.【答案】A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痰是由呼吸道分泌的黏液与吸入的灰尘、细菌等物质混合而成,通过呼吸道的纤毛运动被推向喉部,最终通过咳嗽排出体外。根据痰的形成机制,痰主要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形成,因为这些部位的黏膜能够分泌黏液,同时也有纤毛帮助将黏液及其吸附的物质移向喉部。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0.【答案】A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每个肾脏由大约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根据上述分析,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就像一个“小漏斗”。
11.【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加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B.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B不符合题意。
C.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这会导致大量木材的消耗,破坏森林资源,C符合题意。
D.退耕还林还草,是指为防治水土流失,对坡耕地实施停止耕种,改为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的治理模式,有利于保护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12.【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外骨骼不仅保护昆虫免受伤害,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但随着昆虫的生长,外骨骼会限制其发育,因此需要定期蜕皮。蜕皮后,新的外骨骼会逐渐形成并硬化,继续发挥其保护作用。因此,选项B“蝉蜕皮后不会再形成外骨骼”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随着昆虫的生长,外骨骼会限制其发育,因此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13.【答案】B
【知识点】骨的结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A.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主要负责骨的加粗,而非长度的增长,A不符合题意。
B.长骨的两端与骨干之间有软骨层,软骨层能够不断地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长长;成年以后软骨层骨化成骨,长骨就不再长长,人的身体也就不再长高了,B符合题意。
C.骨髓腔内的红骨髓:主要负责造血,与骨的生长关系不大,C不符合题意。
D.骨膜内的血管和神经:为骨骼提供营养和氧气,但不是直接导致骨骼增长的因素,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骨骼的生长尤为显著。骨骼的生长主要体现在长度和直径两个方面。长度的增长主要依赖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分裂和增殖,而直径的增长则与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有关。因此,对于下肢骨的增长,主要依赖的是骺端软骨层的细胞。
14.【答案】B
【知识点】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水力适用于果实或种子能在水中漂浮的植物,如椰子、莲蓬等,A错误。
B.风力适用于果实或种子轻,有翅或绒毛等结构,能借助风力传播的植物,如械树、蒲公英等,B正确。
C.弹力传播是指果实成熟后通过弹射机制将种子弹出,如凤仙花。翅果不具备这种机制,C错误。
D.钩挂传播是指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附着在动物身上传播,如苍耳。翅果没有钩状结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械树的果实(翅果或翼果)具有类似翅膀的结构,这使得它们能够借助风力传播种子,从而扩大了种子的分布范围,有利于植物的繁衍。
15.【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生殖;真菌的生殖;细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A.没有细胞结构仅适用于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A错误。
B.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因此生活方式一般为异养,故B正确。
C.无成形细胞核仅适用于细菌,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无细胞结构,故C错误。
D.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真菌是孢子生殖,病毒是自我复制,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6.【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
狼与郊狼同属,与狐同科,与老虎同目,与马同纲 。属是这几个分类单位(纲、目、科、属 )中最小的 。因此,狼与郊狼同属,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7.【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蝗虫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青蛙是体外受精、卵生 。图甲中Ⅳ是蝗虫和青蛙的共同特征,青蛙是体外受精,所以Ⅳ不能表示体内受精 ,A错误。
B.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是变态发育,它们的生殖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所以图甲中Ⅲ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正确。
C.图乙中若D表示受精卵,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则B表蛹,C正确。
D.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青蛙一生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可知,若D是受精卵,则A是蝌蚪,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18.【答案】C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图中基因 Aa、Bb 都是成对存在的,所以此细胞是生物的体细胞, A正确。
B. 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若 B 来自父方,则 b 来自母方 , B正确。
C.当成对的基因是Aa时,只有A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a控制的性状不表现,C错误。
D.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因此染色体上的Aa、Bb分别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19.【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勤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病原体,减少通过手接触传播的机会;戴口罩可以阻挡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减少通过空气传播的机会。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减少病原体的传播,而不是直接针对已经感染的人(控制传染源),也不是直接增强个体的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更不是直接消灭病原体(控制病原体)。根据上述分析,勤洗手、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a. 对急性传染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彻底治疗,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b. 患传染病的动物也要及时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a. 要注意饮食卫生;
b. 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c. 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d. 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减少病原体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人群:
a. 减少或防止易感者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
b. 易感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c.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0.【答案】B
【知识点】急救常识;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
【解析】【解答】A.在没有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跳水救人可能会导致救援者也陷入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寻找救生工具或呼救,故A错误。
B.静脉的功能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因此上肢静脉受伤大出血时,应该用止血带或指压法在远心端止血,才能止住血液,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止血,B正确。
C.被狗咬伤后,除了对伤口进行消毒外,还需要考虑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等进一步的医疗处理,C错误。
D.如果遇到突发心肌梗死患者,不随意搬动病人,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让专业医生进行救治,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了 解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方法,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21.【答案】复制;均分
【知识点】细胞分裂
【解析】【解答】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进行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形态变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随后,加倍的染色体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
故答案为:复制;均分
【分析】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22.【答案】收缩;扩大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使膈顶部下降,肋间肌收缩使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这种收缩运动导致胸腔容积扩大(上下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 )。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就被吸入肺内 。综上所述,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会收缩,胸腔容积会扩大,肺内压力会小于外界压力,从而使气体被吸入肺内。
故答案为:收缩;扩大
【分析】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23.【答案】无机物;蛋白质
【知识点】骨的结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它赋予骨一定的柔韧性,使骨柔韧 。
因此,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 。
故答案为:无机物;蛋白质
【分析】长骨在不同时期骨成分的含量: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24.【答案】孢子;分解者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真菌常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蘑菇作为大型真菌,依靠孢子繁殖。蘑菇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靠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能促进物质循环。故答案为:孢子;分解者
【分析】蘑菇等食用菌都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在基质内, 一方面吸收营养,一方面分支繁殖 ,不断向四周蔓延扩展,并在一定季节和一定的发育阶段,产生出繁殖器官--子实体,子实体是食用菌产生有性孢子的繁殖器官, 大型伞菌的子实体由菌柄、菌盖、菌褶等部分组成,菌柄起支持菌盖和输送养分的作用,菌盖是菌褶着生的地方,菌褶是放射状排列的片状结构,是产生孢子的场所。
25.【答案】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 人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其中 22 对是常染色体,1 对是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XY,在形成精子时,性染色体分离,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 22 条常染色体 + X 染色体,另一种含 22 条常染色体 + Y 染色体 。故答案为: 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6.【答案】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生物的变异类型根据能否传递给后代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分析】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7.【答案】心理健康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①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③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故答案为:心理健康【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28.【答案】(1)花柱
(2)②③;雌蕊
(3)⑥胚珠
(4)传粉不足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传粉及其类型
【解析】【解答】(1)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等 。观察桃花结构图,④的位置和形态符合花柱的特征,花柱是雌蕊的组成部分,起到连接柱头和子房的作用。
(2)雄蕊由图中的序号②花药和③花丝共同构成 。花药能产生花粉,花丝起支持花药的作用。 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的主要结构。因为雄蕊产生花粉,雌蕊中有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它们与植物的生殖直接相关。
(3)传粉受精后,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桃仁是种子,由图中的⑥胚珠发育而来 。
(4)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常会造成果树产量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传粉受到了影响 。连阴雨天气会使花粉潮湿不易传播,昆虫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花粉无法顺利从雄蕊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进而影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造成产量下降。
【分析】图中: 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1)图中的④是花柱。花柱是雌蕊的一部分,是连接柱头和子房的结构,花粉管会沿着花柱生长,将精子运输到子房的胚珠内完成受精。
(2)雄蕊由图中的序号②花药和③花丝共同构成 。花药能产生花粉,花丝起支持花药的作用。 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的主要结构。因为雄蕊产生花粉,雌蕊中有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它们与植物的生殖直接相关。
(3)桃仁是种子,由图中的⑥胚珠发育而来 。传粉受精后,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
(4)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常会造成果树产量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传粉受到了影响 。连阴雨天气会使花粉潮湿不易传播,昆虫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花粉无法顺利从雄蕊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进而影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造成产量下降。
29.【答案】(1)根毛;细胞膜
(2)DNA;成形的细胞核
(3)共生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细胞膜的功能;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1) 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根毛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它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让细胞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因此大豆苗能选择性地吸收无机盐,主要是因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根瘤菌属于细菌,图中A是DNA集中区域,细菌中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3)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还原成氨供植物利用,使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的含量增高;植物能够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可见,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因此根瘤菌与大豆属于共生关系。
【分析】题图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壁,④是液泡,⑤是根毛。
题图中:A是遗传物质(DNA集中区域),B是细胞膜,C是细胞壁,D是荚膜,E是细胞质,F是鞭毛
(1)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1)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具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图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壁、④是液泡。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⑤根毛,根毛扩大了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表面积。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可见,大豆苗能选择性地吸收无机盐,主要是因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根瘤菌属于细菌,图中A是DNA集中区域,细菌中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3)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还原成氨供植物利用,使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的含量增高;植物能够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可见,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因此根瘤菌与大豆属于共生关系。
30.【答案】(1)a染色体;DNA;蛋白质
(2)双螺旋;多
(3)基因∈DNA∈染色体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因此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a染色体,染色体由bDNA和c蛋白质构成。
(2)由图甲可以看出,b所示的DNA结构是双螺旋结构,基因是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3)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基因和DNA之间的关系:基因∈DNA∈染色体。
【分析】图甲表示染色体示意图,图乙所示的概念图表示a、b、c结构之间的关系,图中a表示染色体、b表示DNA、c表示蛋白质,①双螺旋、②携带、③性状、④生殖细胞。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载有遗传信息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a染色体,染色体由bDNA和c蛋白质构成。
(2)由图甲可以看出,b所示的DNA结构是双螺旋结构,基因是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3)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基因和DNA之间的关系:基因∈DNA∈染色体。
1 /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塔、和平九年制学校2025年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2025·凉州模拟)2025年3月,某科技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AI-ECO”的智能机器人,宣称其能模拟光合作用、自主清洁空气,并可通过太阳能充电。某校生物小组对此展开讨论,你认为Al-ECO(  )
A.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明它是生物
B.不能生长和繁殖,不属于生物
C.能自主清洁空气,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D.依赖太阳能充电,说明生物需要营养
【答案】B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是植物等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但仅凭这一点不能断定“AI-ECO”是生物,因为光合作用可以被人工模拟,不涉及生物的生长、繁殖等其他特征,A错误。
B.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而“AI-ECO”作为智能机器人,不具备生长和繁殖的能力,这是判断它不属于生物的重要依据之一,B正确。
C.虽然生物确实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但“AI-ECO”的自主清洁空气功能更像是一种程序设定的行为,而非生物对外界刺激的自然反应,C错误。
D.“依赖太阳能充电”与生物需要营养有着本质区别,生物需要营养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而机器人充电是为了获取能量维持机械运转,不能将两者等同,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2.(2025·凉州模拟)同学们对某地进行调查后,写出了以下四条食物链,其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藻类→小鱼→大鱼 B.藻类→小鱼→大鱼
C.藻类→小鱼→大鱼→细菌 D.大鱼→小鱼→藻类
【答案】B
【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解答】A. 阳光属于非生物,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食物链应从生产者开始,A不符合题意。
B.食物链从藻类(生产者)开始,然后是小鱼(初级消费者),最后是大鱼(次级消费者),符合食物链的定义,B符合题意。
C.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C不符合题意。
D.食物链中的箭头应该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藻类是生产者应该位于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小鱼为初级消费者应该位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大鱼是次级消费者应该位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有关食物链的书写要点:
①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绿色植物)数起,每条食物链都要数到底,不能漏数,但也不能将一个箭头看作一条食物链;
②在食物链中,每个箭头都必须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③在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它只反映出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与被捕食而发生的联系;
④肉食动物(属于第三环节),终点是营养级最高的肉食动物。
3.(2025·凉州模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B.所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细胞中的物质都是由细胞自己制造的
D.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答案】A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A.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因此细胞核确实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正确。
B.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而动物细胞和某些非绿色部分的植物细胞(如根部细胞)并不含有叶绿体。线粒体虽然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但并非“所有细胞”都含有,例如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就没有线粒体,B错误。
C.细胞中的物质并非全部由细胞自己制造,细胞也会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C错误。
D.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
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
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
4.(2025·凉州模拟)胃壁肌细胞能收缩和舒张,属于(  )
A.结缔组织 B.肌肉组织 C.上皮组织 D.神经组织
【答案】B
【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
【解析】【解答】ACD、结缔组织起连接、支持等作用;上皮组织具保护、分泌等功能;神经组织能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不符合题意;
B、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胃壁肌细胞能收缩和舒张,符合肌肉组织特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物细胞组织的结构、功能与分布表格如下:
名称 结构 功能 分布
上皮组织 上皮细胞,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保护、分泌 体表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
结缔组织 细胞和细胞间质,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发达 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 分布最广泛,如:血液、肌腱、骨、韧带和脂肪等
肌肉组织 肌肉细胞 收缩、舒张 附着在骨骼上、心脏、胃、肠和血管等处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产生、传到兴奋 脑和脊髓中的组织
5.(2025·凉州模拟)土马鬃是纪念圣尤亚瑞斯的花朵,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这些结构中没有输导组织,并且植株通常较为矮小,是依靠孢子进行繁殖。这种生物属于(  )
A.藻类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裸子植物
【答案】B
【知识点】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
【解析】【解答】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通常生活在水中,A错误。
B.苔藓植物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也没有输导组织,植株矮小,依靠孢子繁殖,B正确。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C错误。
D.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植株高大,通过种子繁殖,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各类植物的比较: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生活环境 繁殖方式 举 例



物 藻 类 植 物
(低等类群) 单细胞或多细胞,
无根、茎、叶的分化。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孢子 衣藻(单细胞)、海带、紫菜、水绵等。
苔 藓 植 物
(原始高等类群) 多细胞、有茎、叶的分化和假根,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株矮小) 大多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孢子 葫芦藓、地钱、小墙藓等
蕨 类 植 物
(高等类群) 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这是蕨类植物植株较高大的原因) 多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孢子 蕨、贯众、卷柏、桫椤等。



物 种 子 植 物(最高等类群)
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体内有维管组织
2、能产生种子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银杉、水杉、银杏、雪松等。
被子植物 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水稻、花生、大豆、西瓜等。
6.(2025·凉州模拟)如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示意图,据图描述正确的是(  )
A.晴朗的白天通过【6】的生理活动有两种
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1、2、3、4】
C.【5】叶脉属于输导组织,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D.在无风的状态下该叶子下落时,靠近【1】的一面朝下
【答案】D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气孔
【解析】【解答】A.图中6是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 “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 “窗口” 。在晴朗的白天,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通过气孔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蒸腾作用散失水蒸气 ,不止两种,A错误。
B.光合作用主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表皮细胞(1、3)主要起保护作用,不含叶绿体;叶肉(2)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气孔(6)的保卫细胞(4)也含有叶绿体,故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2、4,B错误。
C.叶脉(5)包含导管和筛管,导管负责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负责运输有机物,C错误。
D. 叶片结构中,靠近 1 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栅栏组织 ),比重相对大;靠近 3 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海绵组织 ),比重小。所以无风时叶子下落,靠近 1 的一面朝下, D正确。
故选D。
【分析】图中:1是上表皮,2是叶肉,3是下表皮,4是保卫细胞,5是叶脉,6是气孔。
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7.(2025·凉州模拟)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A、①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不符合题意;
B、②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符合题意;
C、③脐带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结构,起运输作用,不符合题意;
D、④羊水是胎儿生活的环境,不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中:①子宫、②胎盘、③脐带、④羊水。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通过胎盘与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胎盘中有子体与母体各自独立的两个循环系统,绒毛可视作半透膜,当母体的血液在绒毛间隙以及子血在绒毛内流动的同时,即能进行物质交换。
8.(2025·凉州模拟)如图示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肠中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等
B.①是环形皱襞,加大了消化的表面积
C.②是毛细血管壁,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D.②和③的壁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
【答案】C
【知识点】小肠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A.小肠内的消化液确实包括胆汁、胰液和肠液,这些消化液有助于食物的消化,A正确。
B.小肠内表面有大量①环形皱襞,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小肠绒毛。它们的存在,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B正确。
C.图中②是小肠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C错误。
D.小肠内的②绒毛壁和绒毛内的③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D正确。
故选C。
【分析】图中:①环形皱襞,②小肠绒毛壁,③毛细血管壁。
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9.(2025·凉州模拟)痰中往往带有细菌等致病微生物,人体形成痰的部位是(  )
A.气管和支气管 B.口腔
C.咽 D.喉
【答案】A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
【解析】【解答】痰是由呼吸道分泌的黏液与吸入的灰尘、细菌等物质混合而成,通过呼吸道的纤毛运动被推向喉部,最终通过咳嗽排出体外。根据痰的形成机制,痰主要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形成,因为这些部位的黏膜能够分泌黏液,同时也有纤毛帮助将黏液及其吸附的物质移向喉部。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 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0.(2025·凉州模拟)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囊
【答案】A
【知识点】肾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每个肾脏由大约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根据上述分析,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许多毛细血管相互缠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汇集成出球小动脉。肾小囊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结构,就像一个“小漏斗”。
11.(2025·凉州模拟)下列措施中,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符的是(  )
A.植树造林 B.使用清洁能源
C.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D.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C
【知识点】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解答】A.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加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B.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B不符合题意。
C.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这会导致大量木材的消耗,破坏森林资源,C符合题意。
D.退耕还林还草,是指为防治水土流失,对坡耕地实施停止耕种,改为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的治理模式,有利于保护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12.(2025·凉州模拟)夏天,有时可以在树枝上看到蝉蜕皮后留下的深褐色蝉蜕,这是蝉的外骨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蝉蜕皮后身体可以长大 B.蝉蜕皮后不会再形成外骨骼
C.外骨骼起到保护作用 D.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外骨骼不仅保护昆虫免受伤害,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但随着昆虫的生长,外骨骼会限制其发育,因此需要定期蜕皮。蜕皮后,新的外骨骼会逐渐形成并硬化,继续发挥其保护作用。因此,选项B“蝉蜕皮后不会再形成外骨骼”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分析】昆虫的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随着昆虫的生长,外骨骼会限制其发育,因此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13.(2025·凉州模拟)进入青春期后,人的身高突增,主要是下肢骨增长。下肢骨的增长主要依赖(  )
A.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 B.骺端软骨层的细胞
C.骨髓腔内的红骨髓 D.骨膜内的血管和神经
【答案】B
【知识点】骨的结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A.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主要负责骨的加粗,而非长度的增长,A不符合题意。
B.长骨的两端与骨干之间有软骨层,软骨层能够不断地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长长;成年以后软骨层骨化成骨,长骨就不再长长,人的身体也就不再长高了,B符合题意。
C.骨髓腔内的红骨髓:主要负责造血,与骨的生长关系不大,C不符合题意。
D.骨膜内的血管和神经:为骨骼提供营养和氧气,但不是直接导致骨骼增长的因素,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骨骼的生长尤为显著。骨骼的生长主要体现在长度和直径两个方面。长度的增长主要依赖于骺端软骨层的细胞分裂和增殖,而直径的增长则与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有关。因此,对于下肢骨的增长,主要依赖的是骺端软骨层的细胞。
14.(2025·凉州模拟)械树的果实叫翅果,也叫翼果,其在传播种子时依靠(  )
A.水力 B.风力 C.弹力 D.钩挂
【答案】B
【知识点】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水力适用于果实或种子能在水中漂浮的植物,如椰子、莲蓬等,A错误。
B.风力适用于果实或种子轻,有翅或绒毛等结构,能借助风力传播的植物,如械树、蒲公英等,B正确。
C.弹力传播是指果实成熟后通过弹射机制将种子弹出,如凤仙花。翅果不具备这种机制,C错误。
D.钩挂传播是指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附着在动物身上传播,如苍耳。翅果没有钩状结构,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械树的果实(翅果或翼果)具有类似翅膀的结构,这使得它们能够借助风力传播种子,从而扩大了种子的分布范围,有利于植物的繁衍。
15.(2025·凉州模拟)细菌、真菌、病毒的共同特点是(  )
A.没有细胞结构 B.营养方式一般为异养
C.无成形细胞核 D.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生殖;真菌的生殖;细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病毒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A.没有细胞结构仅适用于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A错误。
B.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因此生活方式一般为异养,故B正确。
C.无成形细胞核仅适用于细菌,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病毒无细胞结构,故C错误。
D.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真菌是孢子生殖,病毒是自我复制,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6.(2025·凉州模拟)狼与郊狼同属,与狐同科,与老虎同目,与马同纲。这些动物中与狼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狐 B.马 C.郊狼 D.老虎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等级
【解析】【解答】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 。
狼与郊狼同属,与狐同科,与老虎同目,与马同纲 。属是这几个分类单位(纲、目、科、属 )中最小的 。因此,狼与郊狼同属,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近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7.(2025·凉州模拟)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Ⅳ可表示体内受精、卵生
B.图甲中Ⅲ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C.图乙如果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B是蛹
D.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A是蝌蚪
【答案】A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A.蝗虫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青蛙是体外受精、卵生 。图甲中Ⅳ是蝗虫和青蛙的共同特征,青蛙是体外受精,所以Ⅳ不能表示体内受精 ,A错误。
B.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是变态发育,它们的生殖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所以图甲中Ⅲ可表示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B正确。
C.图乙中若D表示受精卵,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则B表蛹,C正确。
D.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青蛙一生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可知,若D是受精卵,则A是蝌蚪,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①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②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2)在青蛙的繁殖季节,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系统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18.(2025·凉州模拟)如图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细胞是生物的体细胞
B.若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该个体既可表现A控制的性状,又可表现a控制的性状
D.基因Aa、Bb分别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答案】C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图中基因 Aa、Bb 都是成对存在的,所以此细胞是生物的体细胞, A正确。
B. 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若 B 来自父方,则 b 来自母方 , B正确。
C.当成对的基因是Aa时,只有A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a控制的性状不表现,C错误。
D.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因此染色体上的Aa、Bb分别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19.(2025·凉州模拟)春季是流感高发季,同学们采取了勤洗手、戴口罩的措施,这属于(  )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控制病原体
【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解答】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勤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病原体,减少通过手接触传播的机会;戴口罩可以阻挡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减少通过空气传播的机会。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减少病原体的传播,而不是直接针对已经感染的人(控制传染源),也不是直接增强个体的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更不是直接消灭病原体(控制病原体)。根据上述分析,勤洗手、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a. 对急性传染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彻底治疗,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b. 患传染病的动物也要及时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a. 要注意饮食卫生;
b. 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c. 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d. 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减少病原体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人群:
a. 减少或防止易感者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
b. 易感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c.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0.(2025·凉州模拟)当遇到溺水、出血、心肌梗死等意外伤害时,应立即对伤者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现有人溺水时,应立即跳水救人
B.上肢静脉受伤出血时,指压远心端止血
C.被狗咬伤后只要立即对伤口消毒即可
D.遇突发心肌梗死先心肺复苏再打“120”
【答案】B
【知识点】急救常识;出血类型及其包扎方法
【解析】【解答】A.在没有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跳水救人可能会导致救援者也陷入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寻找救生工具或呼救,故A错误。
B.静脉的功能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因此上肢静脉受伤大出血时,应该用止血带或指压法在远心端止血,才能止住血液,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止血,B正确。
C.被狗咬伤后,除了对伤口进行消毒外,还需要考虑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等进一步的医疗处理,C错误。
D.如果遇到突发心肌梗死患者,不随意搬动病人,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让专业医生进行救治,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了 解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和急救方法,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21.(2025·凉州模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过   、数目加倍后   到两个子细胞中。
【答案】复制;均分
【知识点】细胞分裂
【解析】【解答】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进行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形态变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随后,加倍的染色体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
故答案为:复制;均分
【分析】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22.(2025·凉州模拟)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   ,胸腔容积   ,肺内压力小于外界压力,气体吸入。
【答案】收缩;扩大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使膈顶部下降,肋间肌收缩使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这种收缩运动导致胸腔容积扩大(上下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 )。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降低,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就被吸入肺内 。综上所述,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会收缩,胸腔容积会扩大,肺内压力会小于外界压力,从而使气体被吸入肺内。
故答案为:收缩;扩大
【分析】呼吸运动及其原理:
类别 肋间肌
和膈肌 胸廓 膈顶 肺 肺内气压 气 体 进 出 肺 泡 气 体 变 化
吸气 收缩 扩大 下降 扩张 下降 外界气体被吸入肺泡 含氧较多
呼气 舒张 缩小 回升 缩小 上升 肺泡内的气体被呼出体外 含二氧化碳较多
23.(2025·凉州模拟)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   。其中,有机物主要是   ,它能使骨柔韧。
【答案】无机物;蛋白质
【知识点】骨的结构、成分和功能
【解析】【解答】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它赋予骨一定的柔韧性,使骨柔韧 。
因此,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 。
故答案为:无机物;蛋白质
【分析】长骨在不同时期骨成分的含量: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24.(2025·凉州模拟)蘑菇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在生态系统中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
【答案】孢子;分解者
【知识点】真菌的生殖;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真菌常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蘑菇作为大型真菌,依靠孢子繁殖。蘑菇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靠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能促进物质循环。故答案为:孢子;分解者
【分析】蘑菇等食用菌都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在基质内, 一方面吸收营养,一方面分支繁殖 ,不断向四周蔓延扩展,并在一定季节和一定的发育阶段,产生出繁殖器官--子实体,子实体是食用菌产生有性孢子的繁殖器官, 大型伞菌的子实体由菌柄、菌盖、菌褶等部分组成,菌柄起支持菌盖和输送养分的作用,菌盖是菌褶着生的地方,菌褶是放射状排列的片状结构,是产生孢子的场所。
25.(2025·凉州模拟)生男生女决定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镜子结合,精子中的染色体是   。
【答案】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 人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其中 22 对是常染色体,1 对是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XY,在形成精子时,性染色体分离,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 22 条常染色体 + X 染色体,另一种含 22 条常染色体 + Y 染色体 。故答案为: 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26.(2025·凉州模拟)变异的类型有   和   .
【答案】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生物的变异类型根据能否传递给后代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分析】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27.(2025·凉州模拟)健康不仅是指不虚弱和没有疾病,包括身体健康、    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
【答案】心理健康
【知识点】健康的概念
【解析】【解答】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①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③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故答案为:心理健康【分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28.(2025·凉州模拟)请根据桃花结构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④是   。
(2)雄蕊由图中的序号   共同构成,雄蕊和   是一朵花的主要结构。
(3)桃花凋落后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桃仁由图中的[ ]   发育而来。
(4)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常会造成果树产量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受到了影响。
【答案】(1)花柱
(2)②③;雌蕊
(3)⑥胚珠
(4)传粉不足
【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传粉及其类型
【解析】【解答】(1)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等 。观察桃花结构图,④的位置和形态符合花柱的特征,花柱是雌蕊的组成部分,起到连接柱头和子房的作用。
(2)雄蕊由图中的序号②花药和③花丝共同构成 。花药能产生花粉,花丝起支持花药的作用。 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的主要结构。因为雄蕊产生花粉,雌蕊中有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它们与植物的生殖直接相关。
(3)传粉受精后,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桃仁是种子,由图中的⑥胚珠发育而来 。
(4)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常会造成果树产量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传粉受到了影响 。连阴雨天气会使花粉潮湿不易传播,昆虫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花粉无法顺利从雄蕊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进而影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造成产量下降。
【分析】图中: 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1)图中的④是花柱。花柱是雌蕊的一部分,是连接柱头和子房的结构,花粉管会沿着花柱生长,将精子运输到子房的胚珠内完成受精。
(2)雄蕊由图中的序号②花药和③花丝共同构成 。花药能产生花粉,花丝起支持花药的作用。 雄蕊和雌蕊是一朵花的主要结构。因为雄蕊产生花粉,雌蕊中有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它们与植物的生殖直接相关。
(3)桃仁是种子,由图中的⑥胚珠发育而来 。传粉受精后,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
(4)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常会造成果树产量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传粉受到了影响 。连阴雨天气会使花粉潮湿不易传播,昆虫活动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花粉无法顺利从雄蕊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进而影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造成产量下降。
29.(2025·凉州模拟)以下是大豆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和根瘤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⑤]   ,有利于根吸收水和无机盐。大豆苗能选择性地吸收无机盐,主要是因为   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与大豆细胞相比,根瘤菌细胞中有[A]   集中的区域,但是没有   ,属于原核生物。
(3)根瘤菌侵入大豆根部定居,从大豆植株获取有机物,也为大豆提供含氮无机盐,根瘤菌与大豆属于   关系。
【答案】(1)根毛;细胞膜
(2)DNA;成形的细胞核
(3)共生
【知识点】生物间的关系;细胞膜的功能;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解答】(1) 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根毛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它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让细胞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因此大豆苗能选择性地吸收无机盐,主要是因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根瘤菌属于细菌,图中A是DNA集中区域,细菌中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3)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还原成氨供植物利用,使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的含量增高;植物能够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可见,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因此根瘤菌与大豆属于共生关系。
【分析】题图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壁,④是液泡,⑤是根毛。
题图中:A是遗传物质(DNA集中区域),B是细胞膜,C是细胞壁,D是荚膜,E是细胞质,F是鞭毛
(1)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根冠由多层松散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外层细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细胞明显伸长且没有根毛.,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1)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具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图中①是细胞核、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壁、④是液泡。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⑤根毛,根毛扩大了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表面积。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可见,大豆苗能选择性地吸收无机盐,主要是因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根瘤菌属于细菌,图中A是DNA集中区域,细菌中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3)根瘤菌能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还原成氨供植物利用,使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的含量增高;植物能够给根瘤菌提供有机物。可见,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因此根瘤菌与大豆属于共生关系。
30.(2025·凉州模拟)结合图甲所示的染色体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将a、b、c结构用图乙所示的概念图进行总结,请据图回答问题。
(1)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 ]   ,由[b]   和[c]   构成。
(2)由图甲可以看出,b的结构特点[①]为   结构。b的结构中含有   个基因(此空选填“1” “2”或“多”) 。
(3)数学符号“∈”表示“属于”的关系,请你用该符号来表示染色体、基因和DNA之间的关系:    。
【答案】(1)a染色体;DNA;蛋白质
(2)双螺旋;多
(3)基因∈DNA∈染色体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因此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a染色体,染色体由bDNA和c蛋白质构成。
(2)由图甲可以看出,b所示的DNA结构是双螺旋结构,基因是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3)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基因和DNA之间的关系:基因∈DNA∈染色体。
【分析】图甲表示染色体示意图,图乙所示的概念图表示a、b、c结构之间的关系,图中a表示染色体、b表示DNA、c表示蛋白质,①双螺旋、②携带、③性状、④生殖细胞。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载有遗传信息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a染色体,染色体由bDNA和c蛋白质构成。
(2)由图甲可以看出,b所示的DNA结构是双螺旋结构,基因是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3)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基因和DNA之间的关系:基因∈DNA∈染色体。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