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
(2025·石景山)春天的石景山繁花锦簇。如图为石景山区赏花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赏花的最佳天气是( )
A. B. C. D.
2.在石景山赏花( )
①大部分赏花地可以欣赏山桃 ②可在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欣赏玉兰
③三月中旬到四月中下旬是赏花最佳时间 ④八大处公园赏完迎春后可北上至首钢园赏海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生活在石景山,我们可以“春赏花、夏纳凉、秋观景、冬嬉雪”,主要是由于( )
A.海陆分布 B.地处热带 C.地球运动 D.地球形状
【答案】1.B
2.A
3.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四季更替
【解析】【点评】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重大。首先,产生四季更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各地获得太阳辐射不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其次,导致昼夜长短变化,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此外,还造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影响地表热量分布。
1.A、A符号表示雾,雾天能见度低,不利于赏花,A错误;
B、B符号是晴,晴天天气晴朗,光线充足,适合赏花,B正确;
C、C符号是沙尘暴,浮尘天气空气质量差,不利于赏花,C错误;
D、D符号是大雪,雪天气温低,且有降雪,不利于赏花,D错误。
故答案为:B。
2.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赏花地的赏花品种都有山桃,所以大部分赏花地可以欣赏山桃,①正确;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有玉兰,可在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欣赏玉兰,②正确;各赏花地花期多在三月中旬到四月中下旬,③正确;八大处公园在石景山区东北部,首钢园在西部,“北上”方向错误,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3.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了四季的更替,石景山区位于温带地区,四季分明,所以可以 “春赏花、夏纳凉、秋观景、冬嬉雪”,C正确;海陆分布影响气候差异,非四季景观主因,A错误;北京地处北温带,不是热带,B错误;地球形状影响太阳辐射分布,非四季主因,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5·石景山)我国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如图为我国1994年~2024年全国人口数量和老龄化率(年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读图可知,我国近30年的人口变化趋势是( )
A.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B.人口增速不断加快
C.人口分布日趋均衡 D.老龄化率整体上升
5.“银发经济”是指以服务老年人为主的产业,“银发经济”的崛起将带动的行业是( )
A.户外运动和网络直播 B.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
C.汽车销售和服装制造 D.休闲娱乐和仓储物流
【答案】4.D
5.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银发经济又称老年产业、老龄产业,指的是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而产生的专门为老年人消费服务的产业。银发经济大致分为日用品经济、保健品经济和服务类经济等。
4.A、从“全国人口数”柱状图看,我国近30年,人口总数先增后减,A错误;
B、人口增速看柱子增长幅度,后期增幅变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并非“不断加快”,B错误;
C、图中无人口分布信息,无法判断人口分布日趋均衡,C错误;
D、从“老龄化率”折线看,整体呈上升趋势,老龄化率整体上升,D正确。
故答案为:D。
5.“银发经济”服务老年人,老年人需求集中在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如健康护理、养老机构,B正确;户外运动老年人参与少、网络直播非老年主要需求,A错误;老年购车需求低、普通服装,非银发经济核心,C错误;老年人与仓储物流关系小,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5·石景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图为我国古代22个重要关隘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古代重要关隘( )
A.主要位于陆上国界线附近 B.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
C.主要位于阶梯分界处附近 D.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
7.在嘉峪关,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6.C
7.A
【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除阶梯分界处,关隘多建于山口、河谷狭窄处(如函谷关因黄河、崤山夹峙形成险要通道),不同气候区关隘景观差异显著,如南方关隘因湿润气候多植被覆盖,北方关隘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冬季有冰雪景观
6.A、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重要关隘并非主要位于陆上国界线附近,故A错误。
B、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不利于关隘的军事防御建设,图中显示关隘并非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故B错误。
C、我国地势阶梯分界处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所以我国古代重要关隘主要位于阶梯分界处附近,故C正确。
D、图中关隘并非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在其他地区也有较多分布,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A、嘉峪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荒漠,故A正确。
B、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嘉峪关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B错误。
C、嘉峪关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故C错误。
D、椰林主要分布在热带沿海地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5·石景山)如图为我国青藏地区农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青藏地区( )
A.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B.大面积种植水稻等耐寒作物
C.畜牧业主要以饲养家禽为主 D.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9.到青藏地区可以体验( )
A.穿藏袍 B.尝米线 C.骑骆驼 D.住窑洞
【答案】8.D
9.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点评】我国藏族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藏袍是藏民的日常衣着,藏袍具有肥大、长袖、宽腰、右襟的特点,在白天气温高时,藏民将藏袍的袖子褪去系在腰间,夜晚气温低时,宽腰肥大的藏袍可以当被盖,保温防寒,藏袍在一天中的不同穿法,反映出当地的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8.A、青藏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极少,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高寒草原和山地草场,A错误。
B、青藏地区气候高寒,水稻属于喜温作物,无法大面积种植。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耐寒作物,B错误。
C、青藏地区畜牧业以牦牛、藏绵羊等耐寒牲畜为主,家禽饲养较少,C错误。
D、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如雅鲁藏布江谷地),适合发展种植业,D正确。
故答案为:D。
9.A、藏袍是藏族传统服饰,适应高原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是典型的文化体验,A正确。
B、米线是云南等地的特色食品,青藏地区以糌粑、酥油茶为主,B错误。
C、骆驼主要分布在干旱沙漠地区(如新疆),青藏地区以牦牛为交通工具,C错误。
D、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青藏地区常见民居是碉房或帐篷,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5·石景山)2024年10月18日,山西省“长城-黄河-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连通5630个村庄,串联531处国家重点保护建筑和779处省级重点保护建筑。如图为山西省“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和主要景点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山西省( )
A.地跨东西半球 B.地势南高北低
C.地处太行山脉东侧 D.位于黄河中游地区
11.“三个一号”旅游公路主线( )
A.可至山西境内所有主要景点 B.沿途景点均为人文旅游资源
C.大致沿省界延伸,呈环状分布 D.途经地区平坦开阔,道路平直
12.“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贯通,有利于( )
①打造观景路线,助力旅游业发展 ②串联多处景点,方便游客游览
③沟通祖国南北,增加煤炭的输出 ④优化乡村交通,带动乡村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0.D
11.C
12.B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的旅游文化资源
【解析】【点评】旅游业的发展只有立足于地方文化特色,协调好文化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关系,才具有可持续性。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的地方文化特色,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主动加入保护地方文化和建设自然生态环境的行列中来。增强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情感,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精华的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10.由图可知,山西省属于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位于东半球,位于太行山脉以西,地势大致为北高南低,山西省属于黄河中游,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1.读图结合材料可知,该公路连通5630个村庄,串联大量重点保护建筑,且名称含“长城-黄河-太行一号”,说明大致沿省界延伸,呈环状分布(黄河为山西西部边界,长城在北部,太行山在东部),C正确;可至所有主要景点和均为人文资源与材料不符,AB错误;山西多山地、高原地形,较崎岖,D错误。
故答案为:C。
12.由材料可知,“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贯通,有利于打造观景路线,助力旅游业发展,串联多处景点,方便游客游览,优化乡村交通,带动乡村发展,旅游公路主要服务于旅游业,与煤炭运输无关,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故答案为:B。
(2025·石景山)南美洲是番茄种植的起源地,通过多种途径向外传播。如图为番茄传播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番茄的传播( )
A.向西到大洋洲 B.经太平洋到亚洲
C.向西南到非洲 D.经印度洋到欧洲
14.番茄种植区( )
A.西半球多于东半球 B.南半球多于北半球
C.主要分布在南温带 D.集中在中低纬地区
15.番茄的传播可以( )
A.增加原产地的年降水量 B.改变传入地的热量条件
C.消除地域发展水平差异 D.促进世界农业技术进步
【答案】13.A
14.D
15.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四大洋;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
【解析】【点评】番茄原产于南美洲热带,传播中优先适配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如印度、东南亚),但在温带也能广泛种植(如中国北方)。欧洲平原利于大规模种植,推动番茄快速普及;而安第斯山脉的复杂地形,曾限制其早期向外扩散。意大利最早将番茄融入饮食,推动其在欧洲传播;中国清末引入后,因“下饭、易种植”逐步成为国民蔬菜。
13.A、观察番茄传播路线示意图,番茄是向西传播到大洋洲,故A正确。
B、从图中传播路线可知,番茄不是直接经太平洋传播到亚洲,而是先传播到欧洲等地,故B错误。
C、番茄是向东传播到非洲,不是向西南,故C错误。
D、番茄是经大西洋传播到欧洲,并非印度洋,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4.A、东半球包含亚洲、欧洲、非洲等大陆,从图中番茄种植区分布看,东半球与西半球的种植区范围对比,东半球并不少于西半球,故A错误。
B、北半球涵盖亚洲、欧洲、北美洲等,从图中分布看,北半球种植区明显多于南半球,故B错误。
C、图中番茄种植区在北温带、热带均有广泛分布,并非“主要分布在南温带”,故C错误。
D、观察种植区分布,多集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及南北纬30° - 40°,即中低纬度地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5.A、番茄传播是物种种植区域扩散,无法改变原产地的大气环流、水汽条件,不能增加原产地年降水量,故A错误。
B、传入地的热量条件由纬度、地形等自然因素决定,故B错误。
C、地域发展水平差异受经济、科技、历史等多因素影响,番茄传播不可能消除复杂的地域发展水平差异,故C错误。
D、番茄在不同地区传播,会促进种植技术交流,推动农业技术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与进步,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5·石景山)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考40周年。在我国发行的极地科考纪念币上,呈现有北极熊、极光、雪龙号科考船、冰芯取样等场景。如图为我国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和极地科考纪念币图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由中国和冰岛共同筹建的中-冰站的经纬度位置最接近( )
A.65.7°S,17.4°W B.65.7°N,17.4°W C.65.7°N,17.4°E
D.65.7°S,17.4° E.
17.黄河站位于中-冰站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18.北极科考主要关注的是( )
①气象监测 ②旅游资源的开发 ③冰川考察 ④生物多样性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6.B
17.A
18.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点评】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16.中 - 冰站位于北半球,所以纬度为北纬(N)。从图中可以看出,中 - 冰站的经度位于 0° 经线以西,为西经(W),所以其经纬度位置最接近 65.7°N,17.4°W,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7.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黄河站靠近北极点位于北方,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自西向东),箭头指的方向为东方,综上所述,黄河站位于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东北方,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8.北极地区的气候对全球气候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监测北极的气象状况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等,①正确;而北极生态环境脆弱,旅游资源开发可能会对北极环境造成破坏,目前不是北极科考关注的重点方向,②错误;北极地区有大面积的冰川。冰川的变化可以反映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③正确;北极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北极生态系统很脆弱,受到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物种的生存面临挑战,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北极科考的重要内容,④正确。
故答案为:C。
(2025·石景山)如图为法国地形图及马赛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法国( )
A.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西岸 B.北极圈穿过,处高纬地区
C.地势大致为东南高,西北低 D.罗纳河是该国最长的河流
20.马赛位于法国南部,是法国葡萄主要种植区,马赛盛产葡萄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全年温和湿润 B.夏季光热充足
C.气候雨热同期 D.人力资源丰富
【答案】19.C
20.B
【知识点】法国
【解析】【点评】葡萄是喜光植物,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质,提高果实的糖分含量和品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晴天多,光照时间长,满足了葡萄在生长季节对光照的需求,使葡萄果实能够积累足够的糖分,果实口感更甜,风味更浓郁,同时也有利于葡萄皮中色素和风味物质的形成,提高酿酒葡萄的品质。
19.A、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A错误;
B、北极圈未穿过法国,法国地处中纬地区,B错误;
C、从法国地形图看,东南部多山地,西北部多平原,地势大致东南高、西北低,C正确;
D、罗讷河不是法国最长的河流,法国最长的河流是卢瓦尔河,D错误。
故答案为:C。
20.A、读马赛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马赛属于地中海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排除A;
B、马赛位于法国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热充足,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B正确;
C、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排除C;
D、人力资源丰富是社会经济条件,不是自然条件,排除D。
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21.(2025·石景山)中国是灌溉文明古国,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截至2024年9月,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上共有38个中国工程。如图为中国灌溉工程遗产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是 省,从灌溉类型看,该省共有 种类型的灌溉工程。
(2)浙江金华白沙溪三十六堰是古代“以潭筑堰”的典型工程,沿45公里河道落差168米,共建36座梯级堰坝。其设计融合了引水、蓄水、防洪、航运等功能,至今仍发挥作用。如图为白沙溪干流流经地区局部地形图及金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分析古人通过修建堰坝改造白沙溪自然条件的基本思路,完成下列框图。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3)中国是世界第一灌溉大国,灌溉面积达1075亿亩。灌溉离不开水源,实践证明,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如图为我国1990年~2020年灌溉平均亩均用水量变化。
1990年~2020年,我国灌溉平均亩均用水量的变化特点是 。请你从灌溉方式、作物品种两方面任选一点,为我国全方位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提出合理化建议 。
【答案】(1)浙江;4
(2)山地;高于;大;多;大;快;防洪
(3)总体呈下降趋势;从灌溉方式方面:推广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从作物品种方面:培育和种植耐旱作物品种。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观察图,可以看到浙江省的灌溉工程遗产数量较多,是我国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从图中对浙江省灌溉工程遗产的标注来看,可知浙江省共有4种类型的灌溉工程。
(2)据所学知识,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由图可知,白沙溪流经的地形除了丘陵,还有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所以全年气温高于0℃。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河流水量多;因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位变化大。山地、丘陵地形,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修建堰坝可以调节河流水位,改善航运条件,同时还能防洪。
(3)观察材料可知,柱状图的高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所以变化特点是总体呈下降趋势。从灌溉方式方面:推广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滴灌和喷灌相比传统的大水漫灌,能够更精准地控制水量,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作物品种方面:培育和种植耐旱作物品种。耐旱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少,这样可以在相同的灌溉条件下,减少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点评】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22.(2025·石景山)荒漠是“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旱区”。如图为以哈密为核心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阿拉善与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哈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行政中心)的东南方,地处 (沙漠/戈壁)景观。
(2)以哈密为核心的荒漠区,地处 (内陆/沿海),距海洋 ,年降水量 ,植被 (茂密/稀疏),因此成为我国荒漠最为集中的地区。
(3)2024年12月22日,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该电站通过光伏板直接发电,可实现24小时持续供电。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50万吨。从生态角度看,项目的建成,减少了土地的水分蒸发并降低了沙尘暴的发生频率。下表为哈密市各月平均降水量和降水天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1.3 1.5 1.2 2.0 3.9 6.6 7.3 5.3 3.3 3.3 2.0 1.3
降水天数(日) 1.7 1.1 1.0 1.5 2.0 3.6 4.4 3.4 2.0 1.4 1.0 1.8
哈密“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依托了这里有丰富的 (单项选择)。请你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哈密市该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水能 D.核能
(4)哈密“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____。(单项选择)
①防风固沙 ②减轻空气污染 ③利用能源 ④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乌鲁木齐;戈壁
(2)内陆;遥远;稀少;稀疏
(3)A;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4)A
【知识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哈密位于其东南方;从图例看,哈密地处戈壁景观(图例中戈壁为灰色区域)。
(2)以哈密为核心的荒漠区,地处内陆,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洋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年降水量稀少,干旱气候;缺水导致植被难以生长,植被稀疏。
(3)“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依托太阳能,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哈密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气候干旱,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4)项目减少土地水分蒸发、降低沙尘暴频率,利于防风固沙,①正确;减轻空气污染:光伏发电清洁,减少碳排放,减轻空气污染,②正确;利用能源:将太阳能转化电能,合理利用能源,③正确;扩大耕地面积:项目与耕地无关,且光伏板占地,不会扩大耕地,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新疆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所以处于非季风区,并且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区,从气候类型来看,属于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3.(2025·石景山)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是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共同发起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该合作框架以“3+5”为核心,旨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如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同饮一江水 命运紧相连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 (河流流向)注入 海,沿途经过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 六个国家,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2)一方有困难 八方来支援
2016年3月~5月,湄公河三角洲地区遭受了严重旱情。为此我国政府通过加大景洪水库出库流量,对漏公河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下游国家应对旱情。如图为龙川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图。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全年 ,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流域内3月~5月大部分时间属于 (旱/雨)季,加上受气候异常现象影响,造成严重旱情。我国通过加大 水库出库流量进行补水,从“3+5合作框架”看,该合作属于 领域合作。
(3)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的重点领域包括____。(单项选择)
①水电开发 ②军事联盟 ③防灾减灾 ④农业技术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互联加互通 硕果连连现
2023年,中老铁路(中国昆明—老挝万象)国际货运量达600万吨,同比增长50%。云南省对老挝的进出口总额增至25亿美元,增幅超66%。铁路的开通,使老挝的物流成本降低30%~40%,沿线城市的旅游收入增长40%,接待国际游客数量增长50%,其中,中国游客占比超30%。
依据资料,说出中老铁路开通对中国或老挝带来的积极影响。(至少两点)
【答案】(1)自北向南;南;越南
(2)高温;旱;景洪;水资源
(3)C
(4)对老挝:物流成本降低;旅游收入增长,游客数量增加;促进贸易往来。对中国:加强经济联系;方便游客旅游,促进文化交流;展示铁路技术实力,利于相关产业国际合作。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分析】(1)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河流整体走势是自北向南流淌,因亚洲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受地形影响,河水顺势由北往南流动,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重要河流,其下游河段经流经区域后,最终注入南海,澜沧江—湄公河依次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数量最多的河流。
(2)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3 - 5月大部分时间属于旱季。从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来看,其旱季通常是在每年的11月 - 次年4月左右,所以3 - 5月处于旱季。材料中明确提到我国通过加大景洪水库出库流量进行补水。从“3 + 5合作框架”看,这种通过水库补水帮助下游国家应对旱情的合作属于水资源领域合作,涉及到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
(3)澜沧江 - 湄公河合作框架的重点领域包括水电开发、防灾减灾、农业技术合作。军事联盟不符合该合作框架的宗旨和原则,澜沧江 - 湄公河合作主要是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和平友好领域开展合作。水电开发可以合理利用流域水资源,防灾减灾能够应对流域内可能出现的灾害如旱涝等,农业技术合作有利于提高流域内农业发展水平。所以①③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4)对老挝的积极影响:材料中提到铁路开通使老挝物流成本降低30% - 40%,这有利于老挝商品的运输和流通,提高经济效率。材料表明沿线城市旅游收入增长40%,接待国际游客数量增长50%,促进了老挝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和经济收入。云南省对老挝的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老挝可以通过铁路更好地与中国进行贸易,扩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加强了与老挝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中国与老挝之间的贸易往来,云南省对老挝的进出口总额增幅超66%,有利于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方便中国游客前往老挝旅游,促进了文化交流。 中老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也展示了中国的铁路技术和实力,有利于中国铁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国际合作与发展。
【点评】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众多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24.(2025·石景山)2025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正式成为金砖国家伙伴国。如图为哈萨克斯坦地图及阿斯塔纳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哈萨克斯坦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地带,西临 海,东部与 (国家)、北部与俄罗斯接壤,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为邻,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内陆/临海)国。
(2)该国以 气候为主,这主要是由于受 (影响因素)的影响。境内的锡尔河属于 (内/外)流河,受气候影响,锡尔河 (有/无)结冰期。
(3)哈萨克斯坦不仅是金砖伙伴国,也是我国共建“一带一路”陆上的重要合作伙伴。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建设了输油管道和输气管道,该工程有助于____。(多项选择)
A.进一步保障了我国的能源安全
B.实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共赢
C.完全满足中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
D.中国向哈萨克斯坦大量输送油气资源
E.哈萨克斯坦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答案】(1)里;中国;内陆
(2)温带大陆性;海陆位置;内;有
(3)A;B;E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哈萨克斯坦西临里海,里海是世界最大湖泊;从地图看,哈萨克斯东部国界邻中国;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
(2)从气候类型分布图看,该国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深居亚欧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成因是受海陆位置影响;锡尔河最终注入咸海,未流入海洋,属于内流河;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最冷月气温低于0℃,河流有结冰期。
(3)中哈输油、输气管道,增加我国能源进口渠道,保障能源安全,A正确;合作建设管道,实现互利共赢,中国获能源,哈萨克斯坦获经济收益,B正确;“完全满足”过于绝对,我国能源需求多样,管道仅补充,C错误;哈萨克斯有油气资源,是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油气,D错误;哈萨克斯通过管道出口油气,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E正确。所以选ABE。
【点评】哈萨克斯坦是中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处中亚,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
1 / 1北京市石景山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
(2025·石景山)春天的石景山繁花锦簇。如图为石景山区赏花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赏花的最佳天气是( )
A. B. C. D.
2.在石景山赏花( )
①大部分赏花地可以欣赏山桃 ②可在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欣赏玉兰
③三月中旬到四月中下旬是赏花最佳时间 ④八大处公园赏完迎春后可北上至首钢园赏海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生活在石景山,我们可以“春赏花、夏纳凉、秋观景、冬嬉雪”,主要是由于( )
A.海陆分布 B.地处热带 C.地球运动 D.地球形状
(2025·石景山)我国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如图为我国1994年~2024年全国人口数量和老龄化率(年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读图可知,我国近30年的人口变化趋势是( )
A.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B.人口增速不断加快
C.人口分布日趋均衡 D.老龄化率整体上升
5.“银发经济”是指以服务老年人为主的产业,“银发经济”的崛起将带动的行业是( )
A.户外运动和网络直播 B.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
C.汽车销售和服装制造 D.休闲娱乐和仓储物流
(2025·石景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图为我国古代22个重要关隘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古代重要关隘( )
A.主要位于陆上国界线附近 B.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
C.主要位于阶梯分界处附近 D.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
7.在嘉峪关,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5·石景山)如图为我国青藏地区农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青藏地区( )
A.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B.大面积种植水稻等耐寒作物
C.畜牧业主要以饲养家禽为主 D.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9.到青藏地区可以体验( )
A.穿藏袍 B.尝米线 C.骑骆驼 D.住窑洞
(2025·石景山)2024年10月18日,山西省“长城-黄河-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连通5630个村庄,串联531处国家重点保护建筑和779处省级重点保护建筑。如图为山西省“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和主要景点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山西省( )
A.地跨东西半球 B.地势南高北低
C.地处太行山脉东侧 D.位于黄河中游地区
11.“三个一号”旅游公路主线( )
A.可至山西境内所有主要景点 B.沿途景点均为人文旅游资源
C.大致沿省界延伸,呈环状分布 D.途经地区平坦开阔,道路平直
12.“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贯通,有利于( )
①打造观景路线,助力旅游业发展 ②串联多处景点,方便游客游览
③沟通祖国南北,增加煤炭的输出 ④优化乡村交通,带动乡村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石景山)南美洲是番茄种植的起源地,通过多种途径向外传播。如图为番茄传播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番茄的传播( )
A.向西到大洋洲 B.经太平洋到亚洲
C.向西南到非洲 D.经印度洋到欧洲
14.番茄种植区( )
A.西半球多于东半球 B.南半球多于北半球
C.主要分布在南温带 D.集中在中低纬地区
15.番茄的传播可以( )
A.增加原产地的年降水量 B.改变传入地的热量条件
C.消除地域发展水平差异 D.促进世界农业技术进步
(2025·石景山)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考40周年。在我国发行的极地科考纪念币上,呈现有北极熊、极光、雪龙号科考船、冰芯取样等场景。如图为我国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和极地科考纪念币图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由中国和冰岛共同筹建的中-冰站的经纬度位置最接近( )
A.65.7°S,17.4°W B.65.7°N,17.4°W C.65.7°N,17.4°E
D.65.7°S,17.4° E.
17.黄河站位于中-冰站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18.北极科考主要关注的是( )
①气象监测 ②旅游资源的开发 ③冰川考察 ④生物多样性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石景山)如图为法国地形图及马赛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法国( )
A.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西岸 B.北极圈穿过,处高纬地区
C.地势大致为东南高,西北低 D.罗纳河是该国最长的河流
20.马赛位于法国南部,是法国葡萄主要种植区,马赛盛产葡萄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全年温和湿润 B.夏季光热充足
C.气候雨热同期 D.人力资源丰富
21.(2025·石景山)中国是灌溉文明古国,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截至2024年9月,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上共有38个中国工程。如图为中国灌溉工程遗产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是 省,从灌溉类型看,该省共有 种类型的灌溉工程。
(2)浙江金华白沙溪三十六堰是古代“以潭筑堰”的典型工程,沿45公里河道落差168米,共建36座梯级堰坝。其设计融合了引水、蓄水、防洪、航运等功能,至今仍发挥作用。如图为白沙溪干流流经地区局部地形图及金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分析古人通过修建堰坝改造白沙溪自然条件的基本思路,完成下列框图。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3)中国是世界第一灌溉大国,灌溉面积达1075亿亩。灌溉离不开水源,实践证明,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如图为我国1990年~2020年灌溉平均亩均用水量变化。
1990年~2020年,我国灌溉平均亩均用水量的变化特点是 。请你从灌溉方式、作物品种两方面任选一点,为我国全方位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提出合理化建议 。
22.(2025·石景山)荒漠是“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旱区”。如图为以哈密为核心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阿拉善与河西走廊地区荒漠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哈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行政中心)的东南方,地处 (沙漠/戈壁)景观。
(2)以哈密为核心的荒漠区,地处 (内陆/沿海),距海洋 ,年降水量 ,植被 (茂密/稀疏),因此成为我国荒漠最为集中的地区。
(3)2024年12月22日,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该电站通过光伏板直接发电,可实现24小时持续供电。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50万吨。从生态角度看,项目的建成,减少了土地的水分蒸发并降低了沙尘暴的发生频率。下表为哈密市各月平均降水量和降水天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mm) 1.3 1.5 1.2 2.0 3.9 6.6 7.3 5.3 3.3 3.3 2.0 1.3
降水天数(日) 1.7 1.1 1.0 1.5 2.0 3.6 4.4 3.4 2.0 1.4 1.0 1.8
哈密“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依托了这里有丰富的 (单项选择)。请你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哈密市该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水能 D.核能
(4)哈密“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的开发和应用,有利于____。(单项选择)
①防风固沙 ②减轻空气污染 ③利用能源 ④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2025·石景山)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是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共同发起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该合作框架以“3+5”为核心,旨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如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同饮一江水 命运紧相连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 (河流流向)注入 海,沿途经过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 六个国家,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2)一方有困难 八方来支援
2016年3月~5月,湄公河三角洲地区遭受了严重旱情。为此我国政府通过加大景洪水库出库流量,对漏公河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下游国家应对旱情。如图为龙川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图。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全年 ,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流域内3月~5月大部分时间属于 (旱/雨)季,加上受气候异常现象影响,造成严重旱情。我国通过加大 水库出库流量进行补水,从“3+5合作框架”看,该合作属于 领域合作。
(3)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的重点领域包括____。(单项选择)
①水电开发 ②军事联盟 ③防灾减灾 ④农业技术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互联加互通 硕果连连现
2023年,中老铁路(中国昆明—老挝万象)国际货运量达600万吨,同比增长50%。云南省对老挝的进出口总额增至25亿美元,增幅超66%。铁路的开通,使老挝的物流成本降低30%~40%,沿线城市的旅游收入增长40%,接待国际游客数量增长50%,其中,中国游客占比超30%。
依据资料,说出中老铁路开通对中国或老挝带来的积极影响。(至少两点)
24.(2025·石景山)2025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正式成为金砖国家伙伴国。如图为哈萨克斯坦地图及阿斯塔纳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哈萨克斯坦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地带,西临 海,东部与 (国家)、北部与俄罗斯接壤,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为邻,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内陆/临海)国。
(2)该国以 气候为主,这主要是由于受 (影响因素)的影响。境内的锡尔河属于 (内/外)流河,受气候影响,锡尔河 (有/无)结冰期。
(3)哈萨克斯坦不仅是金砖伙伴国,也是我国共建“一带一路”陆上的重要合作伙伴。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建设了输油管道和输气管道,该工程有助于____。(多项选择)
A.进一步保障了我国的能源安全
B.实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共赢
C.完全满足中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
D.中国向哈萨克斯坦大量输送油气资源
E.哈萨克斯坦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3.C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天气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四季更替
【解析】【点评】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重大。首先,产生四季更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各地获得太阳辐射不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其次,导致昼夜长短变化,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此外,还造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影响地表热量分布。
1.A、A符号表示雾,雾天能见度低,不利于赏花,A错误;
B、B符号是晴,晴天天气晴朗,光线充足,适合赏花,B正确;
C、C符号是沙尘暴,浮尘天气空气质量差,不利于赏花,C错误;
D、D符号是大雪,雪天气温低,且有降雪,不利于赏花,D错误。
故答案为:B。
2.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赏花地的赏花品种都有山桃,所以大部分赏花地可以欣赏山桃,①正确;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有玉兰,可在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欣赏玉兰,②正确;各赏花地花期多在三月中旬到四月中下旬,③正确;八大处公园在石景山区东北部,首钢园在西部,“北上”方向错误,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3.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了四季的更替,石景山区位于温带地区,四季分明,所以可以 “春赏花、夏纳凉、秋观景、冬嬉雪”,C正确;海陆分布影响气候差异,非四季景观主因,A错误;北京地处北温带,不是热带,B错误;地球形状影响太阳辐射分布,非四季主因,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4.D
5.B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银发经济又称老年产业、老龄产业,指的是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而产生的专门为老年人消费服务的产业。银发经济大致分为日用品经济、保健品经济和服务类经济等。
4.A、从“全国人口数”柱状图看,我国近30年,人口总数先增后减,A错误;
B、人口增速看柱子增长幅度,后期增幅变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并非“不断加快”,B错误;
C、图中无人口分布信息,无法判断人口分布日趋均衡,C错误;
D、从“老龄化率”折线看,整体呈上升趋势,老龄化率整体上升,D正确。
故答案为:D。
5.“银发经济”服务老年人,老年人需求集中在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如健康护理、养老机构,B正确;户外运动老年人参与少、网络直播非老年主要需求,A错误;老年购车需求低、普通服装,非银发经济核心,C错误;老年人与仓储物流关系小,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6.C
7.A
【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点评】除阶梯分界处,关隘多建于山口、河谷狭窄处(如函谷关因黄河、崤山夹峙形成险要通道),不同气候区关隘景观差异显著,如南方关隘因湿润气候多植被覆盖,北方关隘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冬季有冰雪景观
6.A、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重要关隘并非主要位于陆上国界线附近,故A错误。
B、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不利于关隘的军事防御建设,图中显示关隘并非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故B错误。
C、我国地势阶梯分界处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所以我国古代重要关隘主要位于阶梯分界处附近,故C正确。
D、图中关隘并非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在其他地区也有较多分布,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A、嘉峪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荒漠,故A正确。
B、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嘉峪关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B错误。
C、嘉峪关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故C错误。
D、椰林主要分布在热带沿海地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8.D
9.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解析】【点评】我国藏族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藏袍是藏民的日常衣着,藏袍具有肥大、长袖、宽腰、右襟的特点,在白天气温高时,藏民将藏袍的袖子褪去系在腰间,夜晚气温低时,宽腰肥大的藏袍可以当被盖,保温防寒,藏袍在一天中的不同穿法,反映出当地的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8.A、青藏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极少,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高寒草原和山地草场,A错误。
B、青藏地区气候高寒,水稻属于喜温作物,无法大面积种植。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耐寒作物,B错误。
C、青藏地区畜牧业以牦牛、藏绵羊等耐寒牲畜为主,家禽饲养较少,C错误。
D、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如雅鲁藏布江谷地),适合发展种植业,D正确。
故答案为:D。
9.A、藏袍是藏族传统服饰,适应高原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是典型的文化体验,A正确。
B、米线是云南等地的特色食品,青藏地区以糌粑、酥油茶为主,B错误。
C、骆驼主要分布在干旱沙漠地区(如新疆),青藏地区以牦牛为交通工具,C错误。
D、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青藏地区常见民居是碉房或帐篷,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0.D
11.C
12.B
【知识点】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黄土高原的旅游文化资源
【解析】【点评】旅游业的发展只有立足于地方文化特色,协调好文化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关系,才具有可持续性。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的地方文化特色,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主动加入保护地方文化和建设自然生态环境的行列中来。增强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情感,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精华的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10.由图可知,山西省属于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位于东半球,位于太行山脉以西,地势大致为北高南低,山西省属于黄河中游,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1.读图结合材料可知,该公路连通5630个村庄,串联大量重点保护建筑,且名称含“长城-黄河-太行一号”,说明大致沿省界延伸,呈环状分布(黄河为山西西部边界,长城在北部,太行山在东部),C正确;可至所有主要景点和均为人文资源与材料不符,AB错误;山西多山地、高原地形,较崎岖,D错误。
故答案为:C。
12.由材料可知,“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贯通,有利于打造观景路线,助力旅游业发展,串联多处景点,方便游客游览,优化乡村交通,带动乡村发展,旅游公路主要服务于旅游业,与煤炭运输无关,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3.A
14.D
15.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四大洋;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地区的划分
【解析】【点评】番茄原产于南美洲热带,传播中优先适配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如印度、东南亚),但在温带也能广泛种植(如中国北方)。欧洲平原利于大规模种植,推动番茄快速普及;而安第斯山脉的复杂地形,曾限制其早期向外扩散。意大利最早将番茄融入饮食,推动其在欧洲传播;中国清末引入后,因“下饭、易种植”逐步成为国民蔬菜。
13.A、观察番茄传播路线示意图,番茄是向西传播到大洋洲,故A正确。
B、从图中传播路线可知,番茄不是直接经太平洋传播到亚洲,而是先传播到欧洲等地,故B错误。
C、番茄是向东传播到非洲,不是向西南,故C错误。
D、番茄是经大西洋传播到欧洲,并非印度洋,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4.A、东半球包含亚洲、欧洲、非洲等大陆,从图中番茄种植区分布看,东半球与西半球的种植区范围对比,东半球并不少于西半球,故A错误。
B、北半球涵盖亚洲、欧洲、北美洲等,从图中分布看,北半球种植区明显多于南半球,故B错误。
C、图中番茄种植区在北温带、热带均有广泛分布,并非“主要分布在南温带”,故C错误。
D、观察种植区分布,多集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及南北纬30° - 40°,即中低纬度地区,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5.A、番茄传播是物种种植区域扩散,无法改变原产地的大气环流、水汽条件,不能增加原产地年降水量,故A错误。
B、传入地的热量条件由纬度、地形等自然因素决定,故B错误。
C、地域发展水平差异受经济、科技、历史等多因素影响,番茄传播不可能消除复杂的地域发展水平差异,故C错误。
D、番茄在不同地区传播,会促进种植技术交流,推动农业技术在全球范围的交流与进步,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6.B
17.A
18.C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解析】【点评】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16.中 - 冰站位于北半球,所以纬度为北纬(N)。从图中可以看出,中 - 冰站的经度位于 0° 经线以西,为西经(W),所以其经纬度位置最接近 65.7°N,17.4°W,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7.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黄河站靠近北极点位于北方,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自西向东),箭头指的方向为东方,综上所述,黄河站位于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东北方,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8.北极地区的气候对全球气候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监测北极的气象状况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等,①正确;而北极生态环境脆弱,旅游资源开发可能会对北极环境造成破坏,目前不是北极科考关注的重点方向,②错误;北极地区有大面积的冰川。冰川的变化可以反映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③正确;北极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北极生态系统很脆弱,受到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物种的生存面临挑战,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北极科考的重要内容,④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19.C
20.B
【知识点】法国
【解析】【点评】葡萄是喜光植物,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质,提高果实的糖分含量和品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晴天多,光照时间长,满足了葡萄在生长季节对光照的需求,使葡萄果实能够积累足够的糖分,果实口感更甜,风味更浓郁,同时也有利于葡萄皮中色素和风味物质的形成,提高酿酒葡萄的品质。
19.A、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A错误;
B、北极圈未穿过法国,法国地处中纬地区,B错误;
C、从法国地形图看,东南部多山地,西北部多平原,地势大致东南高、西北低,C正确;
D、罗讷河不是法国最长的河流,法国最长的河流是卢瓦尔河,D错误。
故答案为:C。
20.A、读马赛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马赛属于地中海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排除A;
B、马赛位于法国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热充足,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B正确;
C、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排除C;
D、人力资源丰富是社会经济条件,不是自然条件,排除D。
根据题意,故答案为:B。
21.【答案】(1)浙江;4
(2)山地;高于;大;多;大;快;防洪
(3)总体呈下降趋势;从灌溉方式方面:推广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从作物品种方面:培育和种植耐旱作物品种。
【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1)观察图,可以看到浙江省的灌溉工程遗产数量较多,是我国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从图中对浙江省灌溉工程遗产的标注来看,可知浙江省共有4种类型的灌溉工程。
(2)据所学知识,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由图可知,白沙溪流经的地形除了丘陵,还有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所以全年气温高于0℃。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河流水量多;因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位变化大。山地、丘陵地形,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修建堰坝可以调节河流水位,改善航运条件,同时还能防洪。
(3)观察材料可知,柱状图的高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所以变化特点是总体呈下降趋势。从灌溉方式方面:推广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滴灌和喷灌相比传统的大水漫灌,能够更精准地控制水量,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作物品种方面:培育和种植耐旱作物品种。耐旱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少,这样可以在相同的灌溉条件下,减少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点评】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22.【答案】(1)乌鲁木齐;戈壁
(2)内陆;遥远;稀少;稀疏
(3)A;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4)A
【知识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哈密位于其东南方;从图例看,哈密地处戈壁景观(图例中戈壁为灰色区域)。
(2)以哈密为核心的荒漠区,地处内陆,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洋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年降水量稀少,干旱气候;缺水导致植被难以生长,植被稀疏。
(3)“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依托太阳能,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哈密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气候干旱,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4)项目减少土地水分蒸发、降低沙尘暴频率,利于防风固沙,①正确;减轻空气污染:光伏发电清洁,减少碳排放,减轻空气污染,②正确;利用能源:将太阳能转化电能,合理利用能源,③正确;扩大耕地面积:项目与耕地无关,且光伏板占地,不会扩大耕地,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新疆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所以处于非季风区,并且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区,从气候类型来看,属于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3.【答案】(1)自北向南;南;越南
(2)高温;旱;景洪;水资源
(3)C
(4)对老挝:物流成本降低;旅游收入增长,游客数量增加;促进贸易往来。对中国:加强经济联系;方便游客旅游,促进文化交流;展示铁路技术实力,利于相关产业国际合作。
【知识点】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交通运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解析】【分析】(1)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河流整体走势是自北向南流淌,因亚洲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受地形影响,河水顺势由北往南流动,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重要河流,其下游河段经流经区域后,最终注入南海,澜沧江—湄公河依次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数量最多的河流。
(2)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3 - 5月大部分时间属于旱季。从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来看,其旱季通常是在每年的11月 - 次年4月左右,所以3 - 5月处于旱季。材料中明确提到我国通过加大景洪水库出库流量进行补水。从“3 + 5合作框架”看,这种通过水库补水帮助下游国家应对旱情的合作属于水资源领域合作,涉及到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
(3)澜沧江 - 湄公河合作框架的重点领域包括水电开发、防灾减灾、农业技术合作。军事联盟不符合该合作框架的宗旨和原则,澜沧江 - 湄公河合作主要是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和平友好领域开展合作。水电开发可以合理利用流域水资源,防灾减灾能够应对流域内可能出现的灾害如旱涝等,农业技术合作有利于提高流域内农业发展水平。所以①③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4)对老挝的积极影响:材料中提到铁路开通使老挝物流成本降低30% - 40%,这有利于老挝商品的运输和流通,提高经济效率。材料表明沿线城市旅游收入增长40%,接待国际游客数量增长50%,促进了老挝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和经济收入。云南省对老挝的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老挝可以通过铁路更好地与中国进行贸易,扩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加强了与老挝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中国与老挝之间的贸易往来,云南省对老挝的进出口总额增幅超66%,有利于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方便中国游客前往老挝旅游,促进了文化交流。 中老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也展示了中国的铁路技术和实力,有利于中国铁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国际合作与发展。
【点评】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众多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24.【答案】(1)里;中国;内陆
(2)温带大陆性;海陆位置;内;有
(3)A;B;E
【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亚洲的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哈萨克斯坦西临里海,里海是世界最大湖泊;从地图看,哈萨克斯东部国界邻中国;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
(2)从气候类型分布图看,该国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深居亚欧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成因是受海陆位置影响;锡尔河最终注入咸海,未流入海洋,属于内流河;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最冷月气温低于0℃,河流有结冰期。
(3)中哈输油、输气管道,增加我国能源进口渠道,保障能源安全,A正确;合作建设管道,实现互利共赢,中国获能源,哈萨克斯坦获经济收益,B正确;“完全满足”过于绝对,我国能源需求多样,管道仅补充,C错误;哈萨克斯有油气资源,是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油气,D错误;哈萨克斯通过管道出口油气,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E正确。所以选ABE。
【点评】哈萨克斯坦是中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处中亚,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