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4-2025学年小学毕业生水平考试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4-2025学年小学毕业生水平考试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12:52:59

文档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4-2025学年小学毕业生水平考试科学试题
1.(2025·玉环)下列物体不是由细胞组成的是 (  )。
A.树叶 B.蜗牛 C.人体皮肤 D.大理石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大理石属于非生物,因此不是由细胞组成的。
2.(2025·玉环)肥沃的土壤,意味着(  )。
A.含沙砾多 B.含水多 C.含空气多 D.含腐殖质多
【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因此肥沃的土壤,意味着含腐殖质多。
3.(2025·玉环)郁金香白天开放,晚上收拢花瓣。这是受环境中的(  )因素影响。
A.温度 B.光照 C.降雨量 D.气候
【答案】B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昼夜变化让动物产生了昼伏夜出或夜伏昼出的生物钟规律,昼夜变化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主要是日照长短、温度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使植物的生长呈现有规律性的生长。郁金香的开合行为属于植物对光照的反应,是一种典型的昼夜节律现象。
4.(2025·玉环)如下图所示,小明将钢尺按在桌沿,然后用不同的力量拨动钢尺,观察声音的变化。这个对比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
A.声音的变化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吗
B.声音的变化与振动物体的粗细有关吗
C.声音的变化与振动物体的长短有关吗
D.声音的变化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吗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小明将钢尺按在桌沿,然后用不同的力量拨动钢尺,观察声音的变化。控制的变量是用力大小,改变的是尺子的振动幅度大小,因此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声音的变化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吗。
5.(2025·玉环)小明用电路检测器的两头分别接触不同材料的两端,下面材料中能使电路检测器中的小灯泡发光的是 (  )。
A.铅笔芯、塑料尺 B.铁质回形针、铜棒
C.一元硬币、橡皮 D.陶器、铁棒
【答案】B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物体按照容不容易导电,分为导体和绝缘体。我们通常将那些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将那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铁质回形针、铜棒属于导体;塑料尺、橡皮、陶器都属于绝缘体。能使电路检测器中的小灯泡发光的是导体,因此只有铁质回形针、铜棒这一组全是导体的才能发光。
6.(2025·玉环)在下图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灯泡能亮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分析】让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有多种,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头与金属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方式能使小灯泡发光。B电路是闭合回路,可以点亮小灯泡;D电路是短路,A、C电路是断路,都无法点亮小灯泡。
7.(2025·玉环)下列实验或现象不能证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在同种均质物质中,光是以直线传播的。A、B、C三组通过对比实验都能证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而D组用手电筒隔着玻璃照射杯子,光通过玻璃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不能证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8.(2025·玉环)小明吃西瓜时,不小心将西瓜籽吞了下去,西瓜籽在小明体内的行进路线是(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B.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C.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 D.口腔→食道→小肠→胃→大肠
【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食物通过口腔、咽、食管、进入胃,食物会在胃内经过研磨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这是吸收食物的水分和营养的主要场所;再然后进入大肠,在这里被消化的食物会被进一步吸收水分,从而形成固态的便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因此,吃西瓜时,西瓜籽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9.(2025·玉环)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读数 B.闻气味
C.加热液体 D.使用测力计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A、读数时平视液面,A正确;
B、闻气味应该扇闻,B错误;
C、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太多会逸出,容易伤人,C错误;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应该拉提环测量,D错误;
故答案为:A。
10.(2025·玉环)水沸腾后,在继续加热的过程中,水温与热量的变化是 (  )。
A.水温保持不变,释放热量 B.水温保持不变,吸收热量
C.水温继续升高,吸收热量 D.水温继续升高,释放热量
【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加热的过程中,水沸腾前,温度会持续升高;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持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11.(2025·玉环)下列地球模型适合解释地球自转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图中A、B、C、D四个模型中,最适合解释地球自转的是模型A。B、D选项适宜解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C选项图示适宜解释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状况,但都不适宜用来解释地球自转运动情况。
12.(2025·玉环)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不同,是因为(  )。
A.不同季节正午时分的气温不同
B.不同季节天气状况不同
C.不同季节正午时分的太阳照射角度不同
D.不同季节每天的日照时间不同
【答案】C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照射角度不同。夏至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
13.(2025·玉环)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很低,当绿色植物出现之后,地球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加。关于地球的氧气含量增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的氧气含量增加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着紧密的联系
B.地球的氧气含量增加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
D.为了防止氧气含量继续增加,人类不需要再植树造林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A、氧气主要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A正确;
B、地球的氧气含量增加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B正确;
C、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C正确;
D、动植物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随着人口增加,氧气消耗越来越多,因此为了防止氧气含量下降,人类需要扩大植树造林面积,D错误;
故答案为:D。
14.(2025·玉环)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关系”的对比实验中,下列设计的对比组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关系,唯一的变量是摆锤质量,其他条件比如摆绳长度等都要保持不变。因此设计的对比组合理的是C。
15.(2025·玉环)小明骑自行车时,发现螺母松了导致车头打滑,下列用于拧紧螺母的工具是(  )。
A.羊角锤 B.扳手 C.螺丝刀 D.小刀
【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具。拧螺母的工具是螺丝刀。
16.(2025·玉环)关于剪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轮轴和斜面的结构特点
B.剪刀刀刃移动的方向和开合的角度是可以控制的
C.剪刀的出现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D.人们巧妙设计剪刀的各个部分,主要是为了美观
【答案】B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A、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杠杆和斜面的结构特点,A错误;
B、剪刀刀刃移动的方向和开合的角度是可以控制的,B正确;
C、剪刀利用的是简单机械原理,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
D、人们巧妙设计剪刀的各个部分,主要是为了方便工作,不是为了美观,D错误;
故答案为:B。
17.(2025·玉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让书籍大量普及,也促使人们创造出更多新的工具和技术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答案】B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书籍、文献等能够快速、大量地复制和传播。它降低了书籍制作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让知识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到社会各个阶层,从而促使人们创造出更多新的工具和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18.(2025·玉环)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以下途径不能改善不良情绪的是(  )。
A.体育锻炼 B.听音乐 C.多晒太阳 D.熬夜游戏
【答案】D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不仅癌症与人的不良情绪有关,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等几十种疾病都与人的不良情绪有关,表明不良情绪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表明情绪过于激烈对身体有害,所以保护身体,要学会调节情绪。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改善不良情绪,比如体育锻炼、听音乐、多晒太阳等。熬夜玩游戏等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19.(2025·玉环)下列身体内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食物通过消化系统变成人体能吸收的营养
B.人体消耗能量时产生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产物
C.食物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
D.生病时,药物进入身体帮助我们恢复健康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C食物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B、D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0.(2025·玉环)右表是小明一家人性状记录表,从中可知,小明和妹妹都遗传了妈妈的是 (  )。
小明 妹妹 爸爸 妈妈
头发 卷发 卷发 直发 卷发
耳垂 有 无 有 无
大拇指 不能弯 能弯 能弯 能弯
跟皮 双 单 双 单
A.头发 B.耳垂 C.大拇指 D.眼皮
【答案】A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小明和妹妹的头发和妈妈一样都是卷发,因此遗传了妈妈的头发。
21.(2025·玉环)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龙舟船头尖主要是为了减少在水中的阻力
B.龙舟的船舷越高,受到的浮力越大
C.划桨是利用了杠杆原理,扩展了力的作用范围
D.龙舟的船尾桨是为了控制船的前进方向
【答案】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舷高可能意味着船的吃水深度不变时,船的总高度增加,但浮力不变。浮力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而非船舷高度。
22.(2025·玉环)小明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
垫圈数量 1个 2个 3个 4个 5个
行驶时间 不动 不动 8秒 7秒 6秒
无法证明“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观点的一组数据是 (  )。
A.
1个 2个
不动 不动
B.
3个 4个
8秒 7秒
C.
4个 5个
7秒 6秒
D.
3个 5个
8秒 6秒
【答案】A
【知识点】拉力
【解析】【分析】当垫圈数量小于3个时,垫圈重力产生的拉力小于小车与桌面的摩擦力,小车不运动,所以无法证明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的观点。
23.(2025·玉环)下列做法,不利于我们在显微镜下快速观察到水中微生物的是 (  )。
A.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 B.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
C.在水底处取水样 D.利用甘草培养微小的生物
【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利用甘草培养微小的生物,有利于我们在显微镜下快速观察到水中微生物;在水底处取水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应该在河水上表层的水样,河水上表层氧气充足,微生物多,利于采样。
24.(2025·玉环)下列事实中, (  )能够作为小明推测“蚯蚓喜欢黑暗环境”的证据。
A.蚯蚓能疏松土壤 B.蚯蚓体表能保持湿润
C.蚯蚓昼伏夜出 D.雨天蚯蚓都喜欢爬出地面
【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A选项"蚯蚓能疏松土壤"说明的是蚯蚓对土壤的作用,与黑暗环境无关;
B选项"蚯蚓体表能保持湿润"描述的是蚯蚓的生理特征,不涉及光照;
D选项"雨天蚯蚓喜欢爬出地面"说明的是蚯蚓对湿度的反应;
只有C选项"蚯蚓昼伏夜出"直接表明了蚯蚓白天躲藏、夜晚活动的生活习性,这与喜欢黑暗环境的行为特征完全吻合,因此C是最有力的证据。
25.(2025·玉环)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身着彩色服装的人形机器人在舞台上灵活地扭秧歌,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增大机器人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跳舞时打滑 (  )。
A.给机器人换上光滑的金属轮子 B.在机器人脚底安装防滑橡胶垫
C.让机器人在冰面上跳舞 D.减少机器人的重量
【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选项A换上光滑金属轮子会减小摩擦力,选项C冰面本身就很光滑也会减小摩擦力,选项D减少重量会降低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力。只有选项B在脚底安装防滑橡胶垫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正确方法。因此正确答案是B。
26.(2025·玉环)宇宙的探索
浩瀚宇宙,探索永无止境。
(1)2007年,中国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人类选择月球作为深空探测的第一站,其主要原因是 (  )。
A.探索月球的危险性小
B.月球上富含地球上大量稀缺的矿产资源
C.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D.月球上有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环境,这是将来加工工业的理想场所
(2)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空间站在 2022年年底全面建成,仰望星空又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中国空间站凌月”,该现象发生的时候,空间站的位置应该在右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3)2025 年 4 月 24 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里程碑。下列项目中,是神舟二十号乘组首次进行的 (  )。
A.太空种植 B.航天员出舱活动
C.太空授课 D.涡虫空间再生实验
(4)课堂上,我们常常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来探索宇宙,比如在认识太阳系时,通过以下八颗行星的位置关系和相关数据,建构八颗行星的相对位置模型。请结合下表数据,以天王星、海王星为例,在纸带上标记出地球和木星距离太阳的位置。(纸带的每一个小格代表10000万千米)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 5800 10800 15000 22800 77800 142700 287000 449600
(5)在太阳系中,有一些天体能够直接观察到,还有一些比较小或比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的观察,下列天体不属于太阳系大家庭的是(  )。
A.太阳 B.小行星
C.海尔-波普彗星 D.北极星
【答案】(1)C
(2)B
(3)D
(4)
(5)D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距离地球最近(平均约38万千米),这使得它成为深空探测最便捷的首选目标。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距离最近"是最核心原因。
(2)"凌月"指空间站从月球前方掠过。此时空间站需位于地球与月球之间,即乙位置,才能被观察到从月面经过的现象。甲丙丁位置均无法形成该天文现象。
(3)涡虫再生实验是2025年神舟二十号新开展的项目。A项太空种植早在2016年天宫二号就已实施,B项出舱活动始于2008年神舟七号,C项太空授课2013年神舟十号首次进行。
(4)因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建立在45个折痕的纸带上,故处理行星与太阳远近的数据,将海王星到太阳的距离算作45,数据比例为1:10000,依次计算的出结果:水星(0.6)金星(1.1)地球(1.5)火星(2.3)木星(7.9)土星(14.3)天王星(28.7)海王星(45),填入纸带中。因此纸带标记上,地球:距太阳15000万千米→第1.5格;木星:距太阳77800万千米→第7.8格。作图时注意按比例精确标示,地球靠近内侧,木星在外侧。
(5)北极星是距地球434光年的恒星,不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包含:恒星(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小天体,其中海尔-波普彗星是1997年出现的太阳系周期彗星。
27.(2025·玉环)电磁铁的研究
天然气泄露将造成严重后果,小明要制作一个报警装置:当天然气泄露时,能自动发出警报。他的设计图如右下图。
(1)该装置的原理是:当天然气泄露时,感应开关自动闭合,电磁铁通电,产生   ,铁块将会上升,小球触发电铃开关发出警报。断开开关,电磁铁断电,铁块在自身   力的作用下下降。
(2)小明要测试装置,闭合感应开关后,发现铁块无法上升,推测可能是铁块太重引起,对此,可采取怎样的解决办法 (请写出 2 个解决方法)
方法一:   。
方法二:   。
(3)故障解决后,该装置开始工作。这时小明发现电铃的声音很弱,他又拆开电铃,发现电铃里面也有电磁铁,如图所示,关于电铃说法错误的是(  )。
A.电铃是利用了电磁铁特性设计和制作的
B.闭合开关,电磁铁吸引衔铁,铁锤敲击铁碗发出声音
C.改变电流方向,衔铁不再被吸引,电铃将无法工作
D.铁锤敲击铁碗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
(4)小明给电铃装上新的电池,电铃正常工作,电铃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是:_____→磁能→_______。
【答案】(1)磁性;重力
(2)减轻铁块重量;增强电磁铁磁力
(3)C
(4)电能;机械能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1)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由通电或断电来控制,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当天然气泄露时,感应开关自动闭合,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铁块将会上升,小球触发电铃开关发出警报。断开开关,电磁铁断电,铁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降。
(2)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线圈匝数有关;可通过减轻负载或增强磁力解决问题。方法一:减轻铁块重量(如换更轻的材料),减少电磁铁需克服的重力。方法二:增强电磁铁磁力(如增加电池数量或线圈匝数),使其能吸引更重的铁块。
(3)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改变电流方向会反转电磁铁磁极,但衔铁仍会被吸引(磁极变化不影响吸引作用),电铃仍能工作。
(4)电铃工作时,能量转化路径为电能→磁能→机械能。电磁铁通电产生磁能吸引衔铁,机械运动使铁锤敲击铁碗发出声音。
28.(2025·玉环)家庭实验室
小明在家里利用锥形瓶、白醋、小苏打、洗洁精等材料模拟“火山喷发”,研究泡沫喷发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组别 小苏打的量 (克) 白醋的量 (毫升) 泡沫喷发的高度(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数
第一组 4 100 1.2 1.3 1.2 1.23
第二组 8 100 2.2 2.1 2.0  
第三组 12 100 2.4 2.5 2.4 2.43
(1)这个实验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的变化属于 (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颜色变化 D.状态变化
(2)实验中洗洁精产生大量泡沫,是由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  )引起的。
A.温度降低 B.产生沉淀 C.产生气体 D.颜色变化
(3)上图表格中第二组的平均数是   。
(4)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每组实验做三次的目的是   。
(5)小明分析以上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是   。
(6)在第三组实验中,锥形瓶中留有白色沉淀,这是   ,你的证明方法是
   。
(7)小明通过研究知道小苏打和白醋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碳酸饮料是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
D.鸡蛋壳在白醋中产生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
(8)以下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的变化同属一类的是 (  )。
A.灯丝发光 B.泥水静置 C.铁生锈 D.烧水
【答案】(1)B
(2)C
(3)2.1
(4)小苏打的量;减少误差,增加实验精度
(5)小苏打的量越多,泡沫喷发的高度越高
(6)醋酸钠;蒸发水分得到固体
(7)D
(8)C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只改变形态或状态。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属于化学变化。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会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在洗洁精中形成泡沫。
(3)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三次测量值相加除以3,因此第二组数据为2.2、2.1、2.0,平均数为(2.2+2.1+2.0)÷3=2.1。
(4)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小苏打的量,分别是4克、8克、12克;重复三次是为了减少误差,提高数据可靠性。
(5)表格数据显示,小苏打量增加时,泡沫喷发高度也增加,说明两者呈正相关。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醋酸钠,白色沉淀是反应生成的醋酸钠,可通过蒸发水分得到固体来证明。
(7)鸡蛋壳含碳酸钙,与醋酸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8)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灯丝发光、泥水静置、烧水都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9.(2025·玉环)工程与设计
项目背景:为了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学校要在操场上建一座塔台,供老师在塔台上指挥各班有序进行锻炼。
项目需求:要有一个可上下通行的通道,平台高度要达到2米以上,占地面积不超过2×2平方米,成本不超过5000元,并且可以移动到任何位置。
(1)本次塔台建设的限制条件有____(多选)。
A.塔台高度 B.塔台形状 C.占地面积 D.建造材料
E.建造成本
(2)请用2B铅笔在下面方框中画出你的设计图,要求图文结合(包括材料、尺寸、功能等),并写出该设计2处优点。
设计图 优点
       
(3)在制作塔台模型中可以按照 (  )的顺序搭建。
A.先搭底座 → 再搭立柱 → 最后搭顶端
B.先搭立柱 → 再搭顶端 → 最后搭底座
C.先搭顶端 → 再搭立柱 → 最后搭底座
D.先搭底座 → 再搭顶端 → 最后搭立柱
(4)测试塔台模型时,用地震仪测试塔台模型的   能力,用   测试塔台模型的抗风能力。
(5)小明发现本组的塔台模型有点倾斜,出现晃动,你的建议是   。
【答案】(1)A;C;E
(2);采用框架结构,节省材料;采用三角形结构,增加稳固性
(3)A
(4)抗震;风扇
(5)加固底座或多添加三角形结构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1)题目中明确提到项目需求包括平台高度(2米以上)、占地面积(不超过2×2平方米)、成本(不超过5000元)和可移动性。因此,限制条件应涵盖这些要求,即ACE。
(2)材料:轻质钢管(保证强度且成本可控)、防滑平台面板(安全)、万向轮(可移动)。尺寸:高度≥2米,底座≤2×2平方米。功能:带楼梯或爬梯(上下通行)。塔台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采用框架结构,节省材料;二是采用三角形结构,增加稳固性。
(3)搭建顺序应遵循“从基础到上层”的原则,确保稳定性。因此在制作塔台模型中的搭建顺序是先搭底座 → 再搭立柱 → 最后搭顶端。
(4)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测试“抗风能力”是使用电风扇三挡风力吹动塔台,具体做法是将模型底部一侧挡住,用风扇吹它上部约1/3的部分;使用专业地震模拟仪器,测试三挡强度的抗震情况来测试塔台的抗震能力。
(5)晃动和倾斜通常因底座不稳或支撑结构不对称导致,可以通过加固底座如增加配重或加宽接触面积;或多添加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比较稳定。
1 / 1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4-2025学年小学毕业生水平考试科学试题
1.(2025·玉环)下列物体不是由细胞组成的是 (  )。
A.树叶 B.蜗牛 C.人体皮肤 D.大理石
2.(2025·玉环)肥沃的土壤,意味着(  )。
A.含沙砾多 B.含水多 C.含空气多 D.含腐殖质多
3.(2025·玉环)郁金香白天开放,晚上收拢花瓣。这是受环境中的(  )因素影响。
A.温度 B.光照 C.降雨量 D.气候
4.(2025·玉环)如下图所示,小明将钢尺按在桌沿,然后用不同的力量拨动钢尺,观察声音的变化。这个对比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  )。
A.声音的变化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吗
B.声音的变化与振动物体的粗细有关吗
C.声音的变化与振动物体的长短有关吗
D.声音的变化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吗
5.(2025·玉环)小明用电路检测器的两头分别接触不同材料的两端,下面材料中能使电路检测器中的小灯泡发光的是 (  )。
A.铅笔芯、塑料尺 B.铁质回形针、铜棒
C.一元硬币、橡皮 D.陶器、铁棒
6.(2025·玉环)在下图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灯泡能亮的是 (  )。
A. B. C. D.
7.(2025·玉环)下列实验或现象不能证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B.
C. D.
8.(2025·玉环)小明吃西瓜时,不小心将西瓜籽吞了下去,西瓜籽在小明体内的行进路线是(  )。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B.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C.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 D.口腔→食道→小肠→胃→大肠
9.(2025·玉环)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读数 B.闻气味
C.加热液体 D.使用测力计
10.(2025·玉环)水沸腾后,在继续加热的过程中,水温与热量的变化是 (  )。
A.水温保持不变,释放热量 B.水温保持不变,吸收热量
C.水温继续升高,吸收热量 D.水温继续升高,释放热量
11.(2025·玉环)下列地球模型适合解释地球自转的是 (  )。
A. B.
C. D.
12.(2025·玉环)同一地点,不同季节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不同,是因为(  )。
A.不同季节正午时分的气温不同
B.不同季节天气状况不同
C.不同季节正午时分的太阳照射角度不同
D.不同季节每天的日照时间不同
13.(2025·玉环)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中氧气含量很低,当绿色植物出现之后,地球的氧气含量逐渐增加。关于地球的氧气含量增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的氧气含量增加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着紧密的联系
B.地球的氧气含量增加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
D.为了防止氧气含量继续增加,人类不需要再植树造林
14.(2025·玉环)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关系”的对比实验中,下列设计的对比组合理的是(  )。
A. B.
C. D.
15.(2025·玉环)小明骑自行车时,发现螺母松了导致车头打滑,下列用于拧紧螺母的工具是(  )。
A.羊角锤 B.扳手 C.螺丝刀 D.小刀
16.(2025·玉环)关于剪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轮轴和斜面的结构特点
B.剪刀刀刃移动的方向和开合的角度是可以控制的
C.剪刀的出现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D.人们巧妙设计剪刀的各个部分,主要是为了美观
17.(2025·玉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让书籍大量普及,也促使人们创造出更多新的工具和技术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8.(2025·玉环)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以下途径不能改善不良情绪的是(  )。
A.体育锻炼 B.听音乐 C.多晒太阳 D.熬夜游戏
19.(2025·玉环)下列身体内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食物通过消化系统变成人体能吸收的营养
B.人体消耗能量时产生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谢产物
C.食物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
D.生病时,药物进入身体帮助我们恢复健康
20.(2025·玉环)右表是小明一家人性状记录表,从中可知,小明和妹妹都遗传了妈妈的是 (  )。
小明 妹妹 爸爸 妈妈
头发 卷发 卷发 直发 卷发
耳垂 有 无 有 无
大拇指 不能弯 能弯 能弯 能弯
跟皮 双 单 双 单
A.头发 B.耳垂 C.大拇指 D.眼皮
21.(2025·玉环)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龙舟船头尖主要是为了减少在水中的阻力
B.龙舟的船舷越高,受到的浮力越大
C.划桨是利用了杠杆原理,扩展了力的作用范围
D.龙舟的船尾桨是为了控制船的前进方向
22.(2025·玉环)小明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
垫圈数量 1个 2个 3个 4个 5个
行驶时间 不动 不动 8秒 7秒 6秒
无法证明“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观点的一组数据是 (  )。
A.
1个 2个
不动 不动
B.
3个 4个
8秒 7秒
C.
4个 5个
7秒 6秒
D.
3个 5个
8秒 6秒
23.(2025·玉环)下列做法,不利于我们在显微镜下快速观察到水中微生物的是 (  )。
A.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 B.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
C.在水底处取水样 D.利用甘草培养微小的生物
24.(2025·玉环)下列事实中, (  )能够作为小明推测“蚯蚓喜欢黑暗环境”的证据。
A.蚯蚓能疏松土壤 B.蚯蚓体表能保持湿润
C.蚯蚓昼伏夜出 D.雨天蚯蚓都喜欢爬出地面
25.(2025·玉环)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身着彩色服装的人形机器人在舞台上灵活地扭秧歌,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增大机器人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跳舞时打滑 (  )。
A.给机器人换上光滑的金属轮子 B.在机器人脚底安装防滑橡胶垫
C.让机器人在冰面上跳舞 D.减少机器人的重量
26.(2025·玉环)宇宙的探索
浩瀚宇宙,探索永无止境。
(1)2007年,中国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人类选择月球作为深空探测的第一站,其主要原因是 (  )。
A.探索月球的危险性小
B.月球上富含地球上大量稀缺的矿产资源
C.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D.月球上有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环境,这是将来加工工业的理想场所
(2)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空间站在 2022年年底全面建成,仰望星空又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中国空间站凌月”,该现象发生的时候,空间站的位置应该在右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3)2025 年 4 月 24 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里程碑。下列项目中,是神舟二十号乘组首次进行的 (  )。
A.太空种植 B.航天员出舱活动
C.太空授课 D.涡虫空间再生实验
(4)课堂上,我们常常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来探索宇宙,比如在认识太阳系时,通过以下八颗行星的位置关系和相关数据,建构八颗行星的相对位置模型。请结合下表数据,以天王星、海王星为例,在纸带上标记出地球和木星距离太阳的位置。(纸带的每一个小格代表10000万千米)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 5800 10800 15000 22800 77800 142700 287000 449600
(5)在太阳系中,有一些天体能够直接观察到,还有一些比较小或比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的观察,下列天体不属于太阳系大家庭的是(  )。
A.太阳 B.小行星
C.海尔-波普彗星 D.北极星
27.(2025·玉环)电磁铁的研究
天然气泄露将造成严重后果,小明要制作一个报警装置:当天然气泄露时,能自动发出警报。他的设计图如右下图。
(1)该装置的原理是:当天然气泄露时,感应开关自动闭合,电磁铁通电,产生   ,铁块将会上升,小球触发电铃开关发出警报。断开开关,电磁铁断电,铁块在自身   力的作用下下降。
(2)小明要测试装置,闭合感应开关后,发现铁块无法上升,推测可能是铁块太重引起,对此,可采取怎样的解决办法 (请写出 2 个解决方法)
方法一:   。
方法二:   。
(3)故障解决后,该装置开始工作。这时小明发现电铃的声音很弱,他又拆开电铃,发现电铃里面也有电磁铁,如图所示,关于电铃说法错误的是(  )。
A.电铃是利用了电磁铁特性设计和制作的
B.闭合开关,电磁铁吸引衔铁,铁锤敲击铁碗发出声音
C.改变电流方向,衔铁不再被吸引,电铃将无法工作
D.铁锤敲击铁碗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
(4)小明给电铃装上新的电池,电铃正常工作,电铃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是:_____→磁能→_______。
28.(2025·玉环)家庭实验室
小明在家里利用锥形瓶、白醋、小苏打、洗洁精等材料模拟“火山喷发”,研究泡沫喷发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组别 小苏打的量 (克) 白醋的量 (毫升) 泡沫喷发的高度(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数
第一组 4 100 1.2 1.3 1.2 1.23
第二组 8 100 2.2 2.1 2.0  
第三组 12 100 2.4 2.5 2.4 2.43
(1)这个实验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的变化属于 (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颜色变化 D.状态变化
(2)实验中洗洁精产生大量泡沫,是由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  )引起的。
A.温度降低 B.产生沉淀 C.产生气体 D.颜色变化
(3)上图表格中第二组的平均数是   。
(4)这个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每组实验做三次的目的是   。
(5)小明分析以上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是   。
(6)在第三组实验中,锥形瓶中留有白色沉淀,这是   ,你的证明方法是
   。
(7)小明通过研究知道小苏打和白醋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C.碳酸饮料是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
D.鸡蛋壳在白醋中产生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
(8)以下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的变化同属一类的是 (  )。
A.灯丝发光 B.泥水静置 C.铁生锈 D.烧水
29.(2025·玉环)工程与设计
项目背景:为了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学校要在操场上建一座塔台,供老师在塔台上指挥各班有序进行锻炼。
项目需求:要有一个可上下通行的通道,平台高度要达到2米以上,占地面积不超过2×2平方米,成本不超过5000元,并且可以移动到任何位置。
(1)本次塔台建设的限制条件有____(多选)。
A.塔台高度 B.塔台形状 C.占地面积 D.建造材料
E.建造成本
(2)请用2B铅笔在下面方框中画出你的设计图,要求图文结合(包括材料、尺寸、功能等),并写出该设计2处优点。
设计图 优点
       
(3)在制作塔台模型中可以按照 (  )的顺序搭建。
A.先搭底座 → 再搭立柱 → 最后搭顶端
B.先搭立柱 → 再搭顶端 → 最后搭底座
C.先搭顶端 → 再搭立柱 → 最后搭底座
D.先搭底座 → 再搭顶端 → 最后搭立柱
(4)测试塔台模型时,用地震仪测试塔台模型的   能力,用   测试塔台模型的抗风能力。
(5)小明发现本组的塔台模型有点倾斜,出现晃动,你的建议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命体组成的基本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大理石属于非生物,因此不是由细胞组成的。
2.【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因此肥沃的土壤,意味着含腐殖质多。
3.【答案】B
【知识点】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昼夜变化让动物产生了昼伏夜出或夜伏昼出的生物钟规律,昼夜变化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主要是日照长短、温度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使植物的生长呈现有规律性的生长。郁金香的开合行为属于植物对光照的反应,是一种典型的昼夜节律现象。
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小明将钢尺按在桌沿,然后用不同的力量拨动钢尺,观察声音的变化。控制的变量是用力大小,改变的是尺子的振动幅度大小,因此这个实验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声音的变化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吗。
5.【答案】B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物体按照容不容易导电,分为导体和绝缘体。我们通常将那些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将那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铁质回形针、铜棒属于导体;塑料尺、橡皮、陶器都属于绝缘体。能使电路检测器中的小灯泡发光的是导体,因此只有铁质回形针、铜棒这一组全是导体的才能发光。
6.【答案】B
【知识点】电路连接图
【解析】【分析】让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有多种,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头与金属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方式能使小灯泡发光。B电路是闭合回路,可以点亮小灯泡;D电路是短路,A、C电路是断路,都无法点亮小灯泡。
7.【答案】D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在同种均质物质中,光是以直线传播的。A、B、C三组通过对比实验都能证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而D组用手电筒隔着玻璃照射杯子,光通过玻璃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不能证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8.【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食物通过口腔、咽、食管、进入胃,食物会在胃内经过研磨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这是吸收食物的水分和营养的主要场所;再然后进入大肠,在这里被消化的食物会被进一步吸收水分,从而形成固态的便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因此,吃西瓜时,西瓜籽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9.【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A、读数时平视液面,A正确;
B、闻气味应该扇闻,B错误;
C、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太多会逸出,容易伤人,C错误;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应该拉提环测量,D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B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加热的过程中,水沸腾前,温度会持续升高;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持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11.【答案】A
【知识点】制作地球模型
【解析】【分析】图中A、B、C、D四个模型中,最适合解释地球自转的是模型A。B、D选项适宜解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C选项图示适宜解释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状况,但都不适宜用来解释地球自转运动情况。
12.【答案】C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照射角度不同。夏至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
13.【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
【解析】【分析】A、氧气主要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A正确;
B、地球的氧气含量增加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B正确;
C、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质,C正确;
D、动植物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随着人口增加,氧气消耗越来越多,因此为了防止氧气含量下降,人类需要扩大植树造林面积,D错误;
故答案为:D。
14.【答案】C
【知识点】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关系,唯一的变量是摆锤质量,其他条件比如摆绳长度等都要保持不变。因此设计的对比组合理的是C。
15.【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具。拧螺母的工具是螺丝刀。
16.【答案】B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A、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杠杆和斜面的结构特点,A错误;
B、剪刀刀刃移动的方向和开合的角度是可以控制的,B正确;
C、剪刀利用的是简单机械原理,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
D、人们巧妙设计剪刀的各个部分,主要是为了方便工作,不是为了美观,D错误;
故答案为:B。
17.【答案】B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书籍、文献等能够快速、大量地复制和传播。它降低了书籍制作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让知识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到社会各个阶层,从而促使人们创造出更多新的工具和技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18.【答案】D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不仅癌症与人的不良情绪有关,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等几十种疾病都与人的不良情绪有关,表明不良情绪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表明情绪过于激烈对身体有害,所以保护身体,要学会调节情绪。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改善不良情绪,比如体育锻炼、听音乐、多晒太阳等。熬夜玩游戏等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19.【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C食物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B、D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0.【答案】A
【知识点】遗传
【解析】【分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小明和妹妹的头发和妈妈一样都是卷发,因此遗传了妈妈的头发。
21.【答案】B
【知识点】制作小船
【解析】【分析】船舷高可能意味着船的吃水深度不变时,船的总高度增加,但浮力不变。浮力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而非船舷高度。
22.【答案】A
【知识点】拉力
【解析】【分析】当垫圈数量小于3个时,垫圈重力产生的拉力小于小车与桌面的摩擦力,小车不运动,所以无法证明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的观点。
23.【答案】C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利用甘草培养微小的生物,有利于我们在显微镜下快速观察到水中微生物;在水底处取水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应该在河水上表层的水样,河水上表层氧气充足,微生物多,利于采样。
24.【答案】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
【解析】【分析】A选项"蚯蚓能疏松土壤"说明的是蚯蚓对土壤的作用,与黑暗环境无关;
B选项"蚯蚓体表能保持湿润"描述的是蚯蚓的生理特征,不涉及光照;
D选项"雨天蚯蚓喜欢爬出地面"说明的是蚯蚓对湿度的反应;
只有C选项"蚯蚓昼伏夜出"直接表明了蚯蚓白天躲藏、夜晚活动的生活习性,这与喜欢黑暗环境的行为特征完全吻合,因此C是最有力的证据。
25.【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的应用
【解析】【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选项A换上光滑金属轮子会减小摩擦力,选项C冰面本身就很光滑也会减小摩擦力,选项D减少重量会降低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力。只有选项B在脚底安装防滑橡胶垫是通过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正确方法。因此正确答案是B。
26.【答案】(1)C
(2)B
(3)D
(4)
(5)D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距离地球最近(平均约38万千米),这使得它成为深空探测最便捷的首选目标。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距离最近"是最核心原因。
(2)"凌月"指空间站从月球前方掠过。此时空间站需位于地球与月球之间,即乙位置,才能被观察到从月面经过的现象。甲丙丁位置均无法形成该天文现象。
(3)涡虫再生实验是2025年神舟二十号新开展的项目。A项太空种植早在2016年天宫二号就已实施,B项出舱活动始于2008年神舟七号,C项太空授课2013年神舟十号首次进行。
(4)因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建立在45个折痕的纸带上,故处理行星与太阳远近的数据,将海王星到太阳的距离算作45,数据比例为1:10000,依次计算的出结果:水星(0.6)金星(1.1)地球(1.5)火星(2.3)木星(7.9)土星(14.3)天王星(28.7)海王星(45),填入纸带中。因此纸带标记上,地球:距太阳15000万千米→第1.5格;木星:距太阳77800万千米→第7.8格。作图时注意按比例精确标示,地球靠近内侧,木星在外侧。
(5)北极星是距地球434光年的恒星,不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包含:恒星(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等小天体,其中海尔-波普彗星是1997年出现的太阳系周期彗星。
27.【答案】(1)磁性;重力
(2)减轻铁块重量;增强电磁铁磁力
(3)C
(4)电能;机械能
【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
【解析】【分析】(1)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由通电或断电来控制,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当天然气泄露时,感应开关自动闭合,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铁块将会上升,小球触发电铃开关发出警报。断开开关,电磁铁断电,铁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降。
(2)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线圈匝数有关;可通过减轻负载或增强磁力解决问题。方法一:减轻铁块重量(如换更轻的材料),减少电磁铁需克服的重力。方法二:增强电磁铁磁力(如增加电池数量或线圈匝数),使其能吸引更重的铁块。
(3)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改变电流方向会反转电磁铁磁极,但衔铁仍会被吸引(磁极变化不影响吸引作用),电铃仍能工作。
(4)电铃工作时,能量转化路径为电能→磁能→机械能。电磁铁通电产生磁能吸引衔铁,机械运动使铁锤敲击铁碗发出声音。
28.【答案】(1)B
(2)C
(3)2.1
(4)小苏打的量;减少误差,增加实验精度
(5)小苏打的量越多,泡沫喷发的高度越高
(6)醋酸钠;蒸发水分得到固体
(7)D
(8)C
【知识点】化学变化;产生气体的变化
【解析】【分析】(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只改变形态或状态。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属于化学变化。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会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在洗洁精中形成泡沫。
(3)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三次测量值相加除以3,因此第二组数据为2.2、2.1、2.0,平均数为(2.2+2.1+2.0)÷3=2.1。
(4)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小苏打的量,分别是4克、8克、12克;重复三次是为了减少误差,提高数据可靠性。
(5)表格数据显示,小苏打量增加时,泡沫喷发高度也增加,说明两者呈正相关。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醋酸钠,白色沉淀是反应生成的醋酸钠,可通过蒸发水分得到固体来证明。
(7)鸡蛋壳含碳酸钙,与醋酸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8)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灯丝发光、泥水静置、烧水都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9.【答案】(1)A;C;E
(2);采用框架结构,节省材料;采用三角形结构,增加稳固性
(3)A
(4)抗震;风扇
(5)加固底座或多添加三角形结构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1)题目中明确提到项目需求包括平台高度(2米以上)、占地面积(不超过2×2平方米)、成本(不超过5000元)和可移动性。因此,限制条件应涵盖这些要求,即ACE。
(2)材料:轻质钢管(保证强度且成本可控)、防滑平台面板(安全)、万向轮(可移动)。尺寸:高度≥2米,底座≤2×2平方米。功能:带楼梯或爬梯(上下通行)。塔台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采用框架结构,节省材料;二是采用三角形结构,增加稳固性。
(3)搭建顺序应遵循“从基础到上层”的原则,确保稳定性。因此在制作塔台模型中的搭建顺序是先搭底座 → 再搭立柱 → 最后搭顶端。
(4)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测试“抗风能力”是使用电风扇三挡风力吹动塔台,具体做法是将模型底部一侧挡住,用风扇吹它上部约1/3的部分;使用专业地震模拟仪器,测试三挡强度的抗震情况来测试塔台的抗震能力。
(5)晃动和倾斜通常因底座不稳或支撑结构不对称导致,可以通过加固底座如增加配重或加宽接触面积;或多添加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比较稳定。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