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4-2025学年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4-2025学年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12:53:03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4-2025学年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卷
1.(2025·富阳)最早利用两个透镜组合的方法来制造显微镜的是(  )。
A.亚斯·詹森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D.鲁斯卡
2.(2025·富阳)使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我们应该将物镜下方的透明罩(  )。
A.靠近但不贴住 B.远离
C.紧贴 D.时而靠近、时而远离
3.(2025·富阳)下面四种水,最不适合培养水中微生物的是(  )。
A.纯净水 B.鱼缸中的水 C.池塘中的水 D.溪沟中的水
4.(2025·富阳)科学家在野外考察时,以下最不可能属于化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25·富阳)“日心说”继承了“地心说”(  )的观点。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静止不动
C.太阳绕地球转 D.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转
6.(2025·富阳)如右图,A管铁钉处于干燥空气中,B管铁钉处于水中,C管铁钉一半浸在水中。三个试管中铁钉生锈最严重的是(  )。
A.A 管 B.B管 C.C 管 D.都一样
7.(2025·富阳)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利用了轮轴原理的是(  )。
A.用天平称物体 B.螺丝刀拧螺丝钉
C.鱼竿钓鱼 D.斧子劈柴
8.(2025·富阳)把同一个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下列选项中不能省力的是(  )。
A. B. C. D.
9.(2025·富阳)右图是不同时期人们使用的轮子,其正确的发展史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0.(2025·富阳)我们身边有许多工具属于组合工具,剪刀就是(  )的组合。
A.轮轴和杠杆 B.杠杆和斜面 C.斜面和轮轴 D.轮轴和撬棍
11.(2025·富阳)若想制作印章“白”,应在刻板上画(  )。
A. B. C. D.
12.(2025·富阳)下列关于工具与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具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器具
B.人们可以利用技术来改进工具
C.工具仅仅是指扳手等机械工具
D.不同的工具使用技术不一样
13.(2025·富阳)制作塔台模型时,为提高模型的抗风能力,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增大塔台面积 B.塔台底部设计得又小又轻
C.增加塔台底部重量 D.塔台支撑结构设计得又细又长
14.(2025·富阳)在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逐渐增加重物 B.一次性放很多重物
C.随便放重物 D.先放轻物再突然加重物
15.(2025·富阳)袁隆平院士培养杂交水稻,利用了野生水稻的优良基因,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6.(2025·富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现有人口约14亿,那么我国公民就有约14亿种相貌
B.有些双胞胎的相貌是完全一样的
C.人的相貌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环境、生活方式等影响
D.除相貌特征外,某些疾病也会遗传,我们要及早关注
17.(2025·富阳)下列天体不属于太阳系大家庭的是(  )。
A.太阳 B.地球 C.天王星 D.牛郎星
18.(2025·富阳)日食中遮挡太阳的天体不具有的特征是(  )
A.不透明 B.接近圆形 C.会移动 D.会发光
19.(2025·富阳)构成“夏季大三角”的是天津四、牛郎星和(  )。
A.北极星 B.心宿二 C.北河三 D.织女星
20.(2025·富阳)我国实施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器是(  )。
A.“玉兔”系列 B.“嫦娥”系列
C.“神舟”系列 D.“祝融”系列
21.(2025·富阳)关于物质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变化的速度是一样的 B.所有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C.物质的变化都容易被人们察觉 D.有些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22.(2025·富阳)下列生命体中的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树被大风吹倒
C.小朋友长高 D.蚕变成蛹
23.(2025·富阳)我的厨房我做主
你用鸡蛋、盐、猪油、葱花等材料在家做了一碗蛋花汤,其中也藏着不少科学原理。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作蛋花汤的过程中,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敲破鸡蛋壳
B.往鸡蛋中加入食盐并搅拌蛋液
C.水烧开后倒入蛋液形成蛋花
D.往蛋花汤里加入猪油,猪油“不见了”
(2)用筷子撬猪油罐的盖子时,将筷身顶在罐口上更容易撬起来,是因为应用了(  )原理。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D.以上都有
(3)以下是四种镜片的剖面图,若想观察蛋花汤放大后的图像,下列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4)蛋花汤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质了,其本质原因是(  )。
A.汤中的水分蒸发了 B.微生物在汤中大量繁殖
C.汤中加入了盐 D.蛋花沉淀到了汤底部
(5)若想用显微镜观察蛋花汤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 ②对光使视野明亮
③放置装片到载物台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6)目镜标有“5×”、“10×”,物镜标有“20×”、“40×”,为观察到蛋花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应选择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   。
(7)你会用什么方法防止蛋花汤变质 请从微生物繁殖和活动的角度阐述其科学原理
   。
24.(2025·富阳)未来火星城计划
火星表面大气稀薄,气压不足地球1%,且95%为二氧化碳,缺乏氧气,平均温度-55℃,时常发生全球性尘暴,遮蔽阳光影响能源获取,无稳定液态水,强宇宙辐射与微陨石撞击,火星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自转方向也与地球相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选择火星为人类未来宜居的候选星球,是因为火星与地球相比,(  )。
A.表面有大量河流 B.自转周期相近
C.大气中有大量氧气 D.有大量绿色植物
(2)如果火星上建立了多座城市,(  )的城市会先迎来黎明。
A.东部 B.西部 C.中间 D.无法判断
(3)火星昼夜温差大,不适宜种植农作物。下列(  )方法最能起到“温室效果”。
A.穹顶覆盖反射膜,反射太阳光
B.使用双层隔热玻璃,阻挡热量散失
C.铺设地膜,反射太阳光
D.安装通风系统,调节内部温度
(4)火星自转轴倾斜角为25.19°,比地球更大。如果地轴倾斜角变得与火星自转轴倾斜角一致。冬至日,在富阳同一物体在正午时分的影子会   。(选填“变短”或“变长”)
(5)祝融号火星车发明与建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该工程的最为关键的核心环节是(  )。
A.设计 B.制作 C.测试 D.评估与改进
(6)关于祝融号火星车的能量来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太阳能为主,其次是锂电池储能
B.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主要利用水能发电
D.锂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7)请结合火星环境,在图中设计未来火星城,以解决其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条件如强宇宙辐射、全球性尘暴、低温、大气稀薄等,让其更适宜人类的居住。
(备注:图配文字描述其设计的功能或解决的问题)。
25.(2025·富阳)磁悬浮地球仪
如右图,磁悬浮地球仪内部有磁铁,底座有铁芯和线圈。通电后,底座内部线圈产生磁,与地球仪磁铁相互作用,产生向上的作用力,抵消地球仪重力,使其悬浮,并且能长时间匀速转动;侧面台灯亮起,照亮半个地球仪。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后,底座内部线圈产生磁,说明底座内部有(  )。
A.磁铁 B.化学变化 C.电磁铁 D.静电
(2)通电磁悬浮地球仪能够悬浮在空中,主要利用了(  )。
A.同极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 B.异极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
C.同极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 D.通电产生磁
(3)以下工具中,与磁悬浮地球仪工作原理最相似的是(  )。
A.指南针 B.电动机 C.普通台灯 D.剪刀
(4)若你想提升磁悬浮地球仪的悬浮高度,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5)如果磁悬浮地球仪底座的电流方向改变成与原来相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地球仪悬浮得更高 B.地球仪掉落
C.地球仪升温 D.地球仪位置不变
(6)你发现地球仪表面杭州区域反复进入和离开台灯照射区,这模拟的是地球(  )现象。
A.昼夜长短 B.昼夜交替 C.公转 D.四季变化
(7)磁悬浮地球仪作为一种科学模型,应用非常广泛。下列选项不属于其应用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运动 B.研究地球上不同国家位置关系
C.研究电磁铁的性质 D.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26.(2025·富阳)森林探险小队
你和同学去森林探险,根据所学知识对其进行了生物大搜索。
(1)你们的调查步骤共分为三步:①制定调查方案。②开展生物大搜索活动。③明确调查任务。正确的顺序安排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都可以
(2)你在水池边的泥地里发现许多脚印,如下图所示。你推测(  )是青蛙留下的脚印。
A. B. C. D.
(3)下列身体结构和蚂蚁的身体结构最相似的是(  )。
A.苍蝇 B.蜘蛛 C.蜈蚣 D.蚯蚓
(4)你在绘制生物分布图时,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填主要生物就可以了,不需要将所有生物都填在分布图中
B.同一种生物只在一处标记,其他地方不用再标,如蚂蚁只标树下
C.可以将生物进行编码,排列在分布图下面,再将编码标注在图上
D.上述三个方法都可以
(5)你调查到生物有苔藓、狗尾草、松树、蜘蛛、瓢虫、蚜虫、麻雀、梧桐树等。你对上述生物进行如右图分类。
请你回答①、②的分类标准分别是(  )。
A.有无脊柱、茎的特点 B.身体结构、是否开花
C.身体结构、茎的特点 D.有无脊柱、是否开花
(6)据记载森林里只有白色茶花,这次探险发现有红色、粉红色茶花,这最有可能是(  )引起的。
A.遗传 B.变异 C.土壤不同 D.气候不同
(7)不同的花卉在一天中不同时间开放,将这些花卉按开放时间的先后顺序种植在钟面状的花坛上,就组成了花钟。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其开放的状态来大致了解时间,如牵牛花凌晨4点开花,野蔷薇在凌晨5点开花。花钟计时并不精确,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不精确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是最早利用两个透镜组合的方法来制造显微镜的科学家。1675年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滴水,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2.【答案】C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使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调焦前我们应该将物镜下方的透明罩紧贴物体,眼睛紧贴观察孔。
3.【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小生物与常见生物一样,生长需要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我们可以利用鱼缸中的水、池塘中的水和溪沟中的水来培养微生物,纯净水最不适合培养水中微生物,缺少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4.【答案】D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化石有遗迹、遗物和遗体三种。④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云母是花岗岩的伴生矿物,化石一般出现在沉积岩中,因此最不可能属于化石。
5.【答案】A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太阳每天环绕地球一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第一次提出“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所有天体绕太阳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日心说”继承了“地心说”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6.【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C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铁钉容易生锈;B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水接触,铁钉不容易生锈;A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空气接触,铁钉不容易生锈。因此三个试管中铁钉生锈最严重的是C试管中的铁钉。
7.【答案】B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轴和一个轮组成的装置叫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天平是杠杆原理的应用,钓鱼竿是杠杆原理的应用,斧子的刃部是斜面的应用;螺丝刀 在拧螺丝时,通过手柄的轮与螺丝的轴形成轮轴结构,能省力转动。
8.【答案】C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A、B、D都利用了斜面,C没有利用斜面,因此不能省力。
9.【答案】A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车轮的发明并非偶然一次的成果,而是人类长期生产劳动的结晶。在古代,人们逐渐发现在木板下放置滚木,以滚动代替滑动,进而得以搬运更重的货物。受滚木的启发,古人发明了最早的无辐条的车轮。其后的改进是把实心的无辐条车轮局部掏空,形成有辐条的车轮。从实心的无辐条到有轮辐条的车轮,再到有轮胎的充气轮胎。车轮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发展形成的有轮胎的车轮,始终向着更加平稳、安全、舒适的方向不断前进。因此其正确的发展史是①②③。
10.【答案】B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
11.【答案】D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中,字模上的字与我们需要的字是左右相反的。若想制作印章“白”,应在刻板上画D。
12.【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A、工具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器具,A正确;
B、人们可以利用技术来改进工具,B正确;
C、工具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通信工具、测量工具、交通工具等,不仅仅是机械工具,C错误;
D、不同的工具使用技术不一样,D正确;
故答案为:C。
13.【答案】C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由于这些特点,框架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能力都很好。所以设计塔台时,底部比顶部面积大,底部重量增大铭,多用三角形结构,都是为了提高塔台的稳定性。增加塔台底部重量,这样上轻下重,可以提高模型的抗风能力。A、C、D都会减弱模型的抗风能力。
14.【答案】A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在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我们要逐渐增加重物,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获得测量数据。
15.【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袁隆平院士培养杂交水稻,利用了野生水稻的优良基因,将这些基因遗传到了新一代水稻中,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
16.【答案】B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A.虽然人口众多,但每个人的相貌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会有相貌相同的人,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双胞胎的相貌也会有微小的差别,选项符合题意;
C.相貌不仅由遗传决定,还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选项不符合题意;
D.许多疾病确实有遗传倾向,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由行星、矮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一起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相对恒定不动,八颗行星有规律地围绕太阳公转,卫星围绕行星有规律地公转,小行星、彗星也在各自的轨道不停地运转。牛郎星也是一颗恒星,属于银河系中的天鹰座,不属于太阳系。
18.【答案】D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月球是不发光的球体,可以反射太阳的光。
19.【答案】D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这三颗星分别是: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和天鹰座。
20.【答案】C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等都顺利实施。
2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A、物质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A错误;
B、所有物质都会发生变化,B正确;
C、物质的变化有些是不容易被察觉的,比如铁生锈、身体生长等,C错误;
D、所有物质都会发生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B。
22.【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
B、树被大风吹倒,只是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包含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小朋友长高过程中,涉及到身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合成与转化,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
D、蚕变成蛹,在这个过程中蚕体内的物质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
23.【答案】(1)C
(2)A
(3)B
(4)B
(5)B
(6)5×和20×
(7)将蛋花汤放入冰箱,因为冰箱内温度较低,微生物难以繁殖
【知识点】杠杆;凸透镜;微生物与健康;化学变化;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在制作蛋花汤的过程中,敲破鸡蛋壳,往鸡蛋中加入食盐并搅拌蛋液,往蛋花汤里加入猪油,猪油“不见了”,都是物体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水烧开后倒入蛋液形成蛋花,颜色、气味、味道都发生了变化,蛋花是不同于蛋液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像这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因此用筷子撬猪油罐的盖子时,将筷身顶在罐口上更容易撬起来,是因为应用了杠杆原理。
(3)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起到放大的作用。只要具有凸透镜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B不符合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不能观察蛋花汤放大后的图像。
(4)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蛋花汤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质了,其本质原因是微生物在汤中大量繁殖。
(5)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应该是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与记录→收镜。因此若想用显微镜观察蛋花汤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对光使视野明亮,放置装片到载物台,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排序为②③①④。
(6)观察工具通常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反之图像越小,视野越大。目镜标有“5×”、“10×”,物镜标有“20×”、“40×”,为观察到蛋花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应选择目镜和物镜最小倍数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即5×、20×。
(7)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生长最快。通过采取相对应措施,阻止霉菌的繁殖,就能有效地防霉。防止发霉可采用太阳暴晒、低温保存、真空包装、加干燥剂等方法。因此防止蛋花汤变质,我们可以把它放入冰箱中,冰箱内温度较低,微生物难以繁殖。
24.【答案】(1)C
(2)A
(3)B
(4)变长
(5)A
(6)C
(7)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1)火星表面大气稀薄,气压不足地球1%,且95%为二氧化碳,缺乏氧气,平均温度-55℃时常发生全球性尘暴,遮蔽阳光影响能源获取,无稳定液态水,强宇宙辐射与微陨石撞击,火星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自转方向也与地球相同。科学家选择火星为人类未来宜居的候选星球,是因为火星与地球相比,自转周期相近。
(2)火星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也是自西向东。如果火星上建立了多座城市,东部的城市会先迎来黎明。
(3)要起到“温室效果”,关键是要阻挡热量散失,同时允许太阳光进入以维持内部温度。
A:穹顶覆盖反射膜会反射太阳光,减少热量进入,无法实现温室效果。
B:双层隔热玻璃能有效阻挡内部热量向外散失,同时允许阳光透入,是典型的温室设计原理。
C:铺设地膜主要用于保墒和增温土壤,但对整体空间温室效应作用有限。
D:通风系统主要用于调节温度,但无法主动阻隔热量散失。
(4)火星自转轴倾斜角为25.19°,比地球更大。如果地轴倾斜角变得与火星自转轴倾斜角一致,地轴倾斜角增大后,冬至日富阳的太阳高度角减小,影子长度会变长。
(5)工程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大到“中国天眼”、“神舟”飞船,小到体育场馆、普通民房的建造都属于工程。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它需要经历不断改进的往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祝融号火星车发明与建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该工程的最为关键的核心环节是设计。
(6)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无法利用水能发电。祝融号主要依靠太阳能和锂电池储能系统供电。
(7)未来火星城概念设计:
整体结构
采用【地下-地面复合穹顶结构】:
1. 地下城(主体居住区)
- 解决:宇宙辐射防护(5米厚玄武岩层)
- 解决:尘暴隔离(地下通道连接各区域)
2. 地面透明穹顶(生态区)
- 材料:双层纳米复合材料(外层防辐射/内层保温)
- 解决:稀薄大气(维持1个标准大气压)
核心系统
1. 能源系统:
- 地表:环形太阳能矩阵(可自动除尘)
- 备用:小型核裂变反应堆
2. 大气工厂:
- 电解火星水制氧
- 从土壤提取CO2合成氮气
3. 农业系统:
- 垂直农场(人工光照+水培)
- 地下蘑菇种植区(分解火星土壤)
特殊设计
1. 磁力防护罩(轨道卫星组网):
- 模拟地球磁场偏转宇宙射线
2. 尘暴预警系统:
- 气象卫星网络+地面传感器
3. 应急避难所:
- 全封闭生命维持系统(可独立运行30天)
25.【答案】(1)C
(2)C
(3)B
(4)增加线圈匝数或增大电流强度
(5)B
(6)B
(7)D
【知识点】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1)通电线圈产生磁场说明底座内部是电磁铁(电生磁原理)。通电后,底座内部线圈产生磁,可以说明底座内部有电磁铁。
(2)磁铁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通电磁悬浮地球仪能够悬浮在空中,主要利用了磁铁同极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抵消重力
(3)磁悬浮地球仪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动机也通过电流产生磁场驱动。磁悬浮地球仪和电动机均依赖电磁相互作用。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有关,线圈圈数越多,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强。因此若想提升磁悬浮地球仪的悬浮高度,可以通过增加线圈匝数或增大电流强度来实现。
(5)电流反向会导致磁场极性反转,原本的排斥力可能变为吸引力,可能悬浮的地球仪掉落下来。
(6)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演示实验过程中,光照区与非光照区的交替模拟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现象。
(7)磁悬浮模型无法模拟地核/地幔等内部结构,因此不适宜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26.【答案】(1)C
(2)A
(3)A
(4)C
(5)D
(6)B
(7)光照、温度、土壤水分、空气湿度等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1)调查步骤共分为三步,明确调查任务,制定调查方案,开展生物大搜索活动,因此顺序是③①②。
(2)青蛙的足迹特点是竹叶形状,这与它脚部的特殊结构有关。青蛙前脚有四个趾,指间无蹼,后脚有五个趾并带有蹼,这种脚部结构使其在行走时留下细长、类似竹叶的痕迹。
(3)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苍蝇和蚂蚁都属于昆虫。蜘蛛(蛛形纲8腿)、蜈蚣(多足纲)、蚯蚓(环节动物)结构差异大
(4)采用编码方式,在图中标注编码,并在图旁列出对应的生物名称。这种方法既清晰又节省空间,适用于种类繁多的场景。故选C。
(5)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把调查到生物有苔藓、狗尾草、松树、蜘蛛、瓢虫、蚜虫、麻雀、梧桐树等进行分类,蜘蛛、瓢虫、蚜虫一类,麻雀一类,分类标准是身体内是否有脊柱;苔藓分一类,梧桐树、松树、狗尾草分一类,分类标准是是否开花。
(6)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据记载森林里只有白色茶花,这次探险发现有红色、粉红色茶花,这最有可能是变异引起的。
(7)植物开花受多种因素影响:光照强度变化、 温度波动、湿度差异、同种花卉不同植株存在生理差异、花钟设计基于特定地区观察,不同纬度/气候区开花时间不同。因此光照、温度、土壤水分、空气湿度、昆虫活动规律是影响植物开花时间的重要因素。正是这些因素导致植物开花的时间无法固定,从而导致花钟计时不精确。
1 / 1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4-2025学年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卷
1.(2025·富阳)最早利用两个透镜组合的方法来制造显微镜的是(  )。
A.亚斯·詹森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D.鲁斯卡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是最早利用两个透镜组合的方法来制造显微镜的科学家。1675年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滴水,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2.(2025·富阳)使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我们应该将物镜下方的透明罩(  )。
A.靠近但不贴住 B.远离
C.紧贴 D.时而靠近、时而远离
【答案】C
【知识点】简易显微镜
【解析】【分析】使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调焦前我们应该将物镜下方的透明罩紧贴物体,眼睛紧贴观察孔。
3.(2025·富阳)下面四种水,最不适合培养水中微生物的是(  )。
A.纯净水 B.鱼缸中的水 C.池塘中的水 D.溪沟中的水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小生物与常见生物一样,生长需要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我们可以利用鱼缸中的水、池塘中的水和溪沟中的水来培养微生物,纯净水最不适合培养水中微生物,缺少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4.(2025·富阳)科学家在野外考察时,以下最不可能属于化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化石有遗迹、遗物和遗体三种。④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云母是花岗岩的伴生矿物,化石一般出现在沉积岩中,因此最不可能属于化石。
5.(2025·富阳)“日心说”继承了“地心说”(  )的观点。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静止不动
C.太阳绕地球转 D.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转
【答案】A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太阳每天环绕地球一周,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第一次提出“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所有天体绕太阳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日心说”继承了“地心说”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6.(2025·富阳)如右图,A管铁钉处于干燥空气中,B管铁钉处于水中,C管铁钉一半浸在水中。三个试管中铁钉生锈最严重的是(  )。
A.A 管 B.B管 C.C 管 D.都一样
【答案】C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C试管中的铁钉,能够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铁钉容易生锈;B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水接触,铁钉不容易生锈;A试管中的铁钉,只能和空气接触,铁钉不容易生锈。因此三个试管中铁钉生锈最严重的是C试管中的铁钉。
7.(2025·富阳)下列工具在使用中利用了轮轴原理的是(  )。
A.用天平称物体 B.螺丝刀拧螺丝钉
C.鱼竿钓鱼 D.斧子劈柴
【答案】B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轴和一个轮组成的装置叫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天平是杠杆原理的应用,钓鱼竿是杠杆原理的应用,斧子的刃部是斜面的应用;螺丝刀 在拧螺丝时,通过手柄的轮与螺丝的轴形成轮轴结构,能省力转动。
8.(2025·富阳)把同一个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下列选项中不能省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斜面
【解析】【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A、B、D都利用了斜面,C没有利用斜面,因此不能省力。
9.(2025·富阳)右图是不同时期人们使用的轮子,其正确的发展史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答案】A
【知识点】轮轴
【解析】【分析】车轮的发明并非偶然一次的成果,而是人类长期生产劳动的结晶。在古代,人们逐渐发现在木板下放置滚木,以滚动代替滑动,进而得以搬运更重的货物。受滚木的启发,古人发明了最早的无辐条的车轮。其后的改进是把实心的无辐条车轮局部掏空,形成有辐条的车轮。从实心的无辐条到有轮辐条的车轮,再到有轮胎的充气轮胎。车轮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发展形成的有轮胎的车轮,始终向着更加平稳、安全、舒适的方向不断前进。因此其正确的发展史是①②③。
10.(2025·富阳)我们身边有许多工具属于组合工具,剪刀就是(  )的组合。
A.轮轴和杠杆 B.杠杆和斜面 C.斜面和轮轴 D.轮轴和撬棍
【答案】B
【知识点】剪刀
【解析】【分析】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
11.(2025·富阳)若想制作印章“白”,应在刻板上画(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印刷术
【解析】【分析】活字印刷术中,字模上的字与我们需要的字是左右相反的。若想制作印章“白”,应在刻板上画D。
12.(2025·富阳)下列关于工具与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具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器具
B.人们可以利用技术来改进工具
C.工具仅仅是指扳手等机械工具
D.不同的工具使用技术不一样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A、工具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出来的器具,A正确;
B、人们可以利用技术来改进工具,B正确;
C、工具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通信工具、测量工具、交通工具等,不仅仅是机械工具,C错误;
D、不同的工具使用技术不一样,D正确;
故答案为:C。
13.(2025·富阳)制作塔台模型时,为提高模型的抗风能力,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增大塔台面积 B.塔台底部设计得又小又轻
C.增加塔台底部重量 D.塔台支撑结构设计得又细又长
【答案】C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由于这些特点,框架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能力都很好。所以设计塔台时,底部比顶部面积大,底部重量增大铭,多用三角形结构,都是为了提高塔台的稳定性。增加塔台底部重量,这样上轻下重,可以提高模型的抗风能力。A、C、D都会减弱模型的抗风能力。
14.(2025·富阳)在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逐渐增加重物 B.一次性放很多重物
C.随便放重物 D.先放轻物再突然加重物
【答案】A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在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我们要逐渐增加重物,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获得测量数据。
15.(2025·富阳)袁隆平院士培养杂交水稻,利用了野生水稻的优良基因,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B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袁隆平院士培养杂交水稻,利用了野生水稻的优良基因,将这些基因遗传到了新一代水稻中,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
16.(2025·富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现有人口约14亿,那么我国公民就有约14亿种相貌
B.有些双胞胎的相貌是完全一样的
C.人的相貌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环境、生活方式等影响
D.除相貌特征外,某些疾病也会遗传,我们要及早关注
【答案】B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A.虽然人口众多,但每个人的相貌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会有相貌相同的人,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双胞胎的相貌也会有微小的差别,选项符合题意;
C.相貌不仅由遗传决定,还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选项不符合题意;
D.许多疾病确实有遗传倾向,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2025·富阳)下列天体不属于太阳系大家庭的是(  )。
A.太阳 B.地球 C.天王星 D.牛郎星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由行星、矮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一起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相对恒定不动,八颗行星有规律地围绕太阳公转,卫星围绕行星有规律地公转,小行星、彗星也在各自的轨道不停地运转。牛郎星也是一颗恒星,属于银河系中的天鹰座,不属于太阳系。
18.(2025·富阳)日食中遮挡太阳的天体不具有的特征是(  )
A.不透明 B.接近圆形 C.会移动 D.会发光
【答案】D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月球是不发光的球体,可以反射太阳的光。
19.(2025·富阳)构成“夏季大三角”的是天津四、牛郎星和(  )。
A.北极星 B.心宿二 C.北河三 D.织女星
【答案】D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这三颗星分别是: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和天鹰座。
20.(2025·富阳)我国实施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器是(  )。
A.“玉兔”系列 B.“嫦娥”系列
C.“神舟”系列 D.“祝融”系列
【答案】C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等都顺利实施。
21.(2025·富阳)关于物质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变化的速度是一样的 B.所有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C.物质的变化都容易被人们察觉 D.有些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A、物质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A错误;
B、所有物质都会发生变化,B正确;
C、物质的变化有些是不容易被察觉的,比如铁生锈、身体生长等,C错误;
D、所有物质都会发生变化,D错误;
故答案为:B。
22.(2025·富阳)下列生命体中的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树被大风吹倒
C.小朋友长高 D.蚕变成蛹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
B、树被大风吹倒,只是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包含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小朋友长高过程中,涉及到身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合成与转化,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
D、蚕变成蛹,在这个过程中蚕体内的物质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
23.(2025·富阳)我的厨房我做主
你用鸡蛋、盐、猪油、葱花等材料在家做了一碗蛋花汤,其中也藏着不少科学原理。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作蛋花汤的过程中,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敲破鸡蛋壳
B.往鸡蛋中加入食盐并搅拌蛋液
C.水烧开后倒入蛋液形成蛋花
D.往蛋花汤里加入猪油,猪油“不见了”
(2)用筷子撬猪油罐的盖子时,将筷身顶在罐口上更容易撬起来,是因为应用了(  )原理。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D.以上都有
(3)以下是四种镜片的剖面图,若想观察蛋花汤放大后的图像,下列不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4)蛋花汤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质了,其本质原因是(  )。
A.汤中的水分蒸发了 B.微生物在汤中大量繁殖
C.汤中加入了盐 D.蛋花沉淀到了汤底部
(5)若想用显微镜观察蛋花汤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 ②对光使视野明亮
③放置装片到载物台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6)目镜标有“5×”、“10×”,物镜标有“20×”、“40×”,为观察到蛋花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应选择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   。
(7)你会用什么方法防止蛋花汤变质 请从微生物繁殖和活动的角度阐述其科学原理
   。
【答案】(1)C
(2)A
(3)B
(4)B
(5)B
(6)5×和20×
(7)将蛋花汤放入冰箱,因为冰箱内温度较低,微生物难以繁殖
【知识点】杠杆;凸透镜;微生物与健康;化学变化;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在制作蛋花汤的过程中,敲破鸡蛋壳,往鸡蛋中加入食盐并搅拌蛋液,往蛋花汤里加入猪油,猪油“不见了”,都是物体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水烧开后倒入蛋液形成蛋花,颜色、气味、味道都发生了变化,蛋花是不同于蛋液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像这种用来撬动重物的装置叫作杠杆,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因此用筷子撬猪油罐的盖子时,将筷身顶在罐口上更容易撬起来,是因为应用了杠杆原理。
(3)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起到放大的作用。只要具有凸透镜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B不符合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不能观察蛋花汤放大后的图像。
(4)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蛋花汤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质了,其本质原因是微生物在汤中大量繁殖。
(5)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应该是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与记录→收镜。因此若想用显微镜观察蛋花汤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对光使视野明亮,放置装片到载物台,调节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排序为②③①④。
(6)观察工具通常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反之图像越小,视野越大。目镜标有“5×”、“10×”,物镜标有“20×”、“40×”,为观察到蛋花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应选择目镜和物镜最小倍数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即5×、20×。
(7)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生长最快。通过采取相对应措施,阻止霉菌的繁殖,就能有效地防霉。防止发霉可采用太阳暴晒、低温保存、真空包装、加干燥剂等方法。因此防止蛋花汤变质,我们可以把它放入冰箱中,冰箱内温度较低,微生物难以繁殖。
24.(2025·富阳)未来火星城计划
火星表面大气稀薄,气压不足地球1%,且95%为二氧化碳,缺乏氧气,平均温度-55℃,时常发生全球性尘暴,遮蔽阳光影响能源获取,无稳定液态水,强宇宙辐射与微陨石撞击,火星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自转方向也与地球相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选择火星为人类未来宜居的候选星球,是因为火星与地球相比,(  )。
A.表面有大量河流 B.自转周期相近
C.大气中有大量氧气 D.有大量绿色植物
(2)如果火星上建立了多座城市,(  )的城市会先迎来黎明。
A.东部 B.西部 C.中间 D.无法判断
(3)火星昼夜温差大,不适宜种植农作物。下列(  )方法最能起到“温室效果”。
A.穹顶覆盖反射膜,反射太阳光
B.使用双层隔热玻璃,阻挡热量散失
C.铺设地膜,反射太阳光
D.安装通风系统,调节内部温度
(4)火星自转轴倾斜角为25.19°,比地球更大。如果地轴倾斜角变得与火星自转轴倾斜角一致。冬至日,在富阳同一物体在正午时分的影子会   。(选填“变短”或“变长”)
(5)祝融号火星车发明与建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该工程的最为关键的核心环节是(  )。
A.设计 B.制作 C.测试 D.评估与改进
(6)关于祝融号火星车的能量来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太阳能为主,其次是锂电池储能
B.太阳能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主要利用水能发电
D.锂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7)请结合火星环境,在图中设计未来火星城,以解决其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条件如强宇宙辐射、全球性尘暴、低温、大气稀薄等,让其更适宜人类的居住。
(备注:图配文字描述其设计的功能或解决的问题)。
【答案】(1)C
(2)A
(3)B
(4)变长
(5)A
(6)C
(7)
【知识点】探索宇宙
【解析】【分析】(1)火星表面大气稀薄,气压不足地球1%,且95%为二氧化碳,缺乏氧气,平均温度-55℃时常发生全球性尘暴,遮蔽阳光影响能源获取,无稳定液态水,强宇宙辐射与微陨石撞击,火星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自转方向也与地球相同。科学家选择火星为人类未来宜居的候选星球,是因为火星与地球相比,自转周期相近。
(2)火星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也是自西向东。如果火星上建立了多座城市,东部的城市会先迎来黎明。
(3)要起到“温室效果”,关键是要阻挡热量散失,同时允许太阳光进入以维持内部温度。
A:穹顶覆盖反射膜会反射太阳光,减少热量进入,无法实现温室效果。
B:双层隔热玻璃能有效阻挡内部热量向外散失,同时允许阳光透入,是典型的温室设计原理。
C:铺设地膜主要用于保墒和增温土壤,但对整体空间温室效应作用有限。
D:通风系统主要用于调节温度,但无法主动阻隔热量散失。
(4)火星自转轴倾斜角为25.19°,比地球更大。如果地轴倾斜角变得与火星自转轴倾斜角一致,地轴倾斜角增大后,冬至日富阳的太阳高度角减小,影子长度会变长。
(5)工程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大到“中国天眼”、“神舟”飞船,小到体育场馆、普通民房的建造都属于工程。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它需要经历不断改进的往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祝融号火星车发明与建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该工程的最为关键的核心环节是设计。
(6)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无法利用水能发电。祝融号主要依靠太阳能和锂电池储能系统供电。
(7)未来火星城概念设计:
整体结构
采用【地下-地面复合穹顶结构】:
1. 地下城(主体居住区)
- 解决:宇宙辐射防护(5米厚玄武岩层)
- 解决:尘暴隔离(地下通道连接各区域)
2. 地面透明穹顶(生态区)
- 材料:双层纳米复合材料(外层防辐射/内层保温)
- 解决:稀薄大气(维持1个标准大气压)
核心系统
1. 能源系统:
- 地表:环形太阳能矩阵(可自动除尘)
- 备用:小型核裂变反应堆
2. 大气工厂:
- 电解火星水制氧
- 从土壤提取CO2合成氮气
3. 农业系统:
- 垂直农场(人工光照+水培)
- 地下蘑菇种植区(分解火星土壤)
特殊设计
1. 磁力防护罩(轨道卫星组网):
- 模拟地球磁场偏转宇宙射线
2. 尘暴预警系统:
- 气象卫星网络+地面传感器
3. 应急避难所:
- 全封闭生命维持系统(可独立运行30天)
25.(2025·富阳)磁悬浮地球仪
如右图,磁悬浮地球仪内部有磁铁,底座有铁芯和线圈。通电后,底座内部线圈产生磁,与地球仪磁铁相互作用,产生向上的作用力,抵消地球仪重力,使其悬浮,并且能长时间匀速转动;侧面台灯亮起,照亮半个地球仪。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后,底座内部线圈产生磁,说明底座内部有(  )。
A.磁铁 B.化学变化 C.电磁铁 D.静电
(2)通电磁悬浮地球仪能够悬浮在空中,主要利用了(  )。
A.同极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 B.异极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
C.同极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 D.通电产生磁
(3)以下工具中,与磁悬浮地球仪工作原理最相似的是(  )。
A.指南针 B.电动机 C.普通台灯 D.剪刀
(4)若你想提升磁悬浮地球仪的悬浮高度,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5)如果磁悬浮地球仪底座的电流方向改变成与原来相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地球仪悬浮得更高 B.地球仪掉落
C.地球仪升温 D.地球仪位置不变
(6)你发现地球仪表面杭州区域反复进入和离开台灯照射区,这模拟的是地球(  )现象。
A.昼夜长短 B.昼夜交替 C.公转 D.四季变化
(7)磁悬浮地球仪作为一种科学模型,应用非常广泛。下列选项不属于其应用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运动 B.研究地球上不同国家位置关系
C.研究电磁铁的性质 D.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答案】(1)C
(2)C
(3)B
(4)增加线圈匝数或增大电流强度
(5)B
(6)B
(7)D
【知识点】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1)通电线圈产生磁场说明底座内部是电磁铁(电生磁原理)。通电后,底座内部线圈产生磁,可以说明底座内部有电磁铁。
(2)磁铁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通电磁悬浮地球仪能够悬浮在空中,主要利用了磁铁同极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抵消重力
(3)磁悬浮地球仪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动机也通过电流产生磁场驱动。磁悬浮地球仪和电动机均依赖电磁相互作用。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流大小有关,线圈圈数越多,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强。因此若想提升磁悬浮地球仪的悬浮高度,可以通过增加线圈匝数或增大电流强度来实现。
(5)电流反向会导致磁场极性反转,原本的排斥力可能变为吸引力,可能悬浮的地球仪掉落下来。
(6)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演示实验过程中,光照区与非光照区的交替模拟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现象。
(7)磁悬浮模型无法模拟地核/地幔等内部结构,因此不适宜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26.(2025·富阳)森林探险小队
你和同学去森林探险,根据所学知识对其进行了生物大搜索。
(1)你们的调查步骤共分为三步:①制定调查方案。②开展生物大搜索活动。③明确调查任务。正确的顺序安排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都可以
(2)你在水池边的泥地里发现许多脚印,如下图所示。你推测(  )是青蛙留下的脚印。
A. B. C. D.
(3)下列身体结构和蚂蚁的身体结构最相似的是(  )。
A.苍蝇 B.蜘蛛 C.蜈蚣 D.蚯蚓
(4)你在绘制生物分布图时,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填主要生物就可以了,不需要将所有生物都填在分布图中
B.同一种生物只在一处标记,其他地方不用再标,如蚂蚁只标树下
C.可以将生物进行编码,排列在分布图下面,再将编码标注在图上
D.上述三个方法都可以
(5)你调查到生物有苔藓、狗尾草、松树、蜘蛛、瓢虫、蚜虫、麻雀、梧桐树等。你对上述生物进行如右图分类。
请你回答①、②的分类标准分别是(  )。
A.有无脊柱、茎的特点 B.身体结构、是否开花
C.身体结构、茎的特点 D.有无脊柱、是否开花
(6)据记载森林里只有白色茶花,这次探险发现有红色、粉红色茶花,这最有可能是(  )引起的。
A.遗传 B.变异 C.土壤不同 D.气候不同
(7)不同的花卉在一天中不同时间开放,将这些花卉按开放时间的先后顺序种植在钟面状的花坛上,就组成了花钟。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其开放的状态来大致了解时间,如牵牛花凌晨4点开花,野蔷薇在凌晨5点开花。花钟计时并不精确,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其不精确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案】(1)C
(2)A
(3)A
(4)C
(5)D
(6)B
(7)光照、温度、土壤水分、空气湿度等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1)调查步骤共分为三步,明确调查任务,制定调查方案,开展生物大搜索活动,因此顺序是③①②。
(2)青蛙的足迹特点是竹叶形状,这与它脚部的特殊结构有关。青蛙前脚有四个趾,指间无蹼,后脚有五个趾并带有蹼,这种脚部结构使其在行走时留下细长、类似竹叶的痕迹。
(3)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苍蝇和蚂蚁都属于昆虫。蜘蛛(蛛形纲8腿)、蜈蚣(多足纲)、蚯蚓(环节动物)结构差异大
(4)采用编码方式,在图中标注编码,并在图旁列出对应的生物名称。这种方法既清晰又节省空间,适用于种类繁多的场景。故选C。
(5)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把调查到生物有苔藓、狗尾草、松树、蜘蛛、瓢虫、蚜虫、麻雀、梧桐树等进行分类,蜘蛛、瓢虫、蚜虫一类,麻雀一类,分类标准是身体内是否有脊柱;苔藓分一类,梧桐树、松树、狗尾草分一类,分类标准是是否开花。
(6)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据记载森林里只有白色茶花,这次探险发现有红色、粉红色茶花,这最有可能是变异引起的。
(7)植物开花受多种因素影响:光照强度变化、 温度波动、湿度差异、同种花卉不同植株存在生理差异、花钟设计基于特定地区观察,不同纬度/气候区开花时间不同。因此光照、温度、土壤水分、空气湿度、昆虫活动规律是影响植物开花时间的重要因素。正是这些因素导致植物开花的时间无法固定,从而导致花钟计时不精确。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