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12:53:17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5六下·光明期末)以“科学领航,光明蝶变”为核心理念打造的光明科学公园,既是融合自然之美的城中桃花源,更是触手可及的科学殿堂。晓光和同学们相约前往公园的部分区域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查。
(1)开展生物调查时,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
A.照相机 B.锤子 C.记录本
(2)晓光调查科学公园中的生物多样性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发现有一片鸟类的羽毛,没有选择记录
B.选择感兴趣的生物重点调查
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画下来或拍照片
(3)从下表调查结果来看,晓光总共发现了 (  )种生物。
一号区域 鸭脚木、风铃木、蚂蚁、蜜蜂、凤凰木
二号区域 风铃木、水杉、狗尾草、蚂蚁、狗
三号区域 竹子、蚂蚁、麻雀
A.6 B.10 C.13
(4)晓光对调查到的动物进行分类,如右图所示,他第二次分类的依据是 (  )。
A.是否会飞 B.是否为哺乳动物 C.是否为昆虫
(5)休息时,晓光拿出了葡萄柚和同伴分享。查阅资料后,他知道葡萄柚是甜橙和柚子杂交形成的。关于葡萄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柚外形和甜橙较为相似,这是遗传现象
B.葡萄柚的明显苦味主要源自柚子里的柚苷,这是变异现象
C.葡萄柚的大小与橙子和柚子都不同,这是变异现象
2.(2025六下·光明期末)晓明对生物学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特别感兴趣,他对家庭成员的相貌特征进行了调查,记录如下:
成员 特征类型 晓明 晓明爸爸 晓明妈妈
眼皮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耳垂 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舌头 能卷舌 不能卷舌 能卷舌
(1)分析上表,晓明和妈妈不同的相貌特征类型是   (眼皮/舌头/耳垂),和爸爸不同的相貌特征类型是   (眼皮/舌头/耳垂)。
(2)人除了相貌特征外,还有其他一些遗传现象,例如:   。
(3)晓明发现同学小安和他的双胞胎哥哥小龙虽然都是双眼皮、直发且都没有耳垂,但是他们还是长得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
3.(2025六下·光明期末)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科考团队于福建省政和县发现了一种名为“八闽鸟”的古鸟类化石。从形态上看,它的体型和现在的凤头鹦鹉相近,体重约150克。最让科学家激动的是它身上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结构特征:尾巴短,而且末端有块特殊的愈合骨头(尾综骨)。这正是现代鸟类身体结构的重要标志!这一发现使得八闽鸟被确认为目前已知的全球最古老鸟类。
此前,始祖鸟曾长期被视为最古老的鸟类,主要依据是其保存的羽毛。然而,深入研究揭示始祖鸟仍拥有类似恐龙的长尾骨。相比之下,现代鸟类普遍具有短尾。
(1)科学家通过将   提供的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2)科学家认为八闽鸟比始祖鸟更接近现代鸟类,关键证据是(  )。
A.体重更轻 B.有尾综骨 C.有羽毛
(3)从繁殖方式看,下列动物与政和八闽鸟的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多选)
A.企鹅 B.猫 C.熊猫 D.麻雀
(4)政和八闽鸟的发现,将鸟类的出现时间推前至约1.5亿年前,比此前公认最早的白垩纪孔子鸟早了2000万年,直接改写了鸟类演化史。结合上述资料,请谈一谈研究古生物化石有什么意义    。
4.(2025六下·光明期末)宇宙浩瀚而神秘,会激起每个注视它的人探索与求知的欲望。让我们在星辰大海中追寻真知吧!
(1)晓光自制了一条能反映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关系的纸带模型,并在纸带中把火星标示出来,下列纸带制作正确的是(  )。
A.
B.
C.
(2)下列关于制作纸带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晓光需要处理八大行星与太阳远近距离的数据
B.制作时晓光应重点关注纸带的美观程度,而非数据的准确性
C.制作模型时,选用大小相同的圆点代表行星是因为所有行星的大小相等
(3)2022年4月2日,毅力号火星探测车在火星上无意中捕捉到日食现象,如右图所示,结合地球上日食的成因(日、月、地三者处于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在火星上看到日食的条件是(  )。
A.月球运动到火星和太阳之间
B.火星运行到火卫一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成一条直线
C.火卫一运行到火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成一条直线
(4)下列有关火星日食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
A.火星上会出现日环食和日偏食
B.火卫一是不透明的
C.在日食发生的时候,火星上任意位置都可以看到这个现象
(5)2025 年 5月 29日,中国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这是我国首个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中国航天技术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梯队,离不开技术的创新
B.我国的行星探测工程为“天问”系列,搭载探测器的火箭属于“长征系列”
C.除了小行星,太阳系中只有太阳、八大行星、彗星这些天体
5.(2025六下·光明期末)为了更好的认识星座,晓光和晓明分别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了北斗七星模型,如下图所示:
(1)要在相对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晓光模型在平面的投影,还需要   (工具)和屏。
(2)下面是晓明透过黑色透明塑料袋,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像,符合从地球视角看到的是 (  )。
(3)通过模型的建构,晓光和晓明理解了星座其实是从地球视角看到的一些天体组成的视觉图像。从银河系以外的视角去看,所看到的图像和地球上是   的。(相同/不相同)
(4)你更喜欢   (晓光/晓明)的模型(1分),理由是:   。
(5)全天星空有88个星座,其中北斗七星是   星座的主要标志。请你谈谈天文学家划分星座的意义 :   。
6.(2025六下·光明期末)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不处不在。今天让我们跟随晓光一起,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探寻生活中的化学奥秘吧!
(1)晓光吃早餐时发现和紫薯放在一起的鸡蛋蛋白变绿了,他猜测: “是因为紫薯和蛋白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晓光的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得出结论
(2)晓光开展实验进行验证:往蛋白上滴加不同的液体,以下是他对现象的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液体 蒸馏水 紫薯汁 紫甘蓝溶液
蛋白的变化 无变化 变绿 变绿
A.蛋白和3种液体都发生了化学反应
B.当物质的颜色发生了改变,一定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C.紫薯汁和紫甘蓝溶液中可能含有同种物质,它会和蛋白反应生成新物质
(3)晓光得出结论以后感到非常开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情绪的变化只是大脑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B.身体中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是对我们有益的
C.当人成功时,大脑会启动“奖励机制”,产生一些能让人感到快乐的物质
(4)晓光继续和同学们开展了“物质变化的利与弊”调查活动。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人类合理利用物质变化的是(  )。
A.回收废旧金属重新冶炼,节约资源
B.多使用塑料袋,因为塑料袋不容易降解,可以节约资源
C.将植物、农作物的残余物转化为生物燃料,用于供热、发电等
7.(2025六下·光明期末)陶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传统陶瓷的制作主要分为三步:①制坯:将黏土加水揉捏,塑造成需要的形状;②干燥:将成型的湿泥坯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去除大部分水分;③烧制:将干燥的泥坯放入窑炉中,用木柴或煤等燃料在高温下煅烧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烧制完成后,等待窑炉自然冷却,才能取出成品。
(1)上述过程中,   属于物理变化;   属于化学变化。 (填序号)
(2)烧制完成的陶瓷制品不能变回原来的软泥,燃烧后的煤炭也不能复原,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变化通常是   。 (可逆的/不可逆的)
(3)陶瓷能美化我们的生活,请你再举出2个利用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例子。 (每空1分)
①   、②   。
8.(2025六下·光明期末)2025年初,我国多地遭遇寒潮天气,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城市交通大道上通常会撒上融雪剂加速积雪融化(主要成分为工业盐)。居民发现,道路周边的铁制护栏、井盖等设施比往年更易生锈。晓光决定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铁制品生锈的因素,以下是他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试管编号 第3天现象 第7天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铁钉出现零星锈点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③ 钉身出现少量红褐色锈斑 锈斑扩散,水变黄褐色
钉身密布锈斑 钉身密布锈斑,锈层剥落,液体变深棕色
(1)下列(  )现象可以帮助晓光判断铁钉生锈是化学变化。 (多选)
A产生红褐色锈斑 B溶液颜色变化 C溶液的体积减少了
(2)通过对比试管   、   和   的结果,他发现铁钉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填序号,每空1分)
(3)比较试管③和④的结果,他可以得出结论:   .
(4)请分析试管①中铁钉后期出现锈点的原因。
   。
(5)为减少融雪剂对公共铁制设施的腐蚀,市政部门可以对公共铁制设施采取什么措施    。
9.(2025六下·光明期末)融合了科技感与未来感的深圳科技馆(新馆)坐落于光明科学城核心区域,自建成以来已成为光明区一个重要的科技文化地标。
(1)深圳科技馆的建造过程包含多个关键环节,以下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
① 设计方案 ② 建设场馆 ③ 验收场馆 ④ 选择地点
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 C.④③①②
(2)工程竞标过程中,下列行为不合适的是(  )。
A.清晰有逻辑性地介绍自身优势
B.夸大其他竞标对手的设计缺陷
C.对其他竞标对手进行合理的质疑
(3)观众可以通过面容识别快速进入科技馆展厅。为此,在设计科技馆时要重视(  )。
A.供水系统 B.通风系统 C.智能人脸识别系统
(4)如果在建造科技馆的过程中发现原来的设计有问题,那么应该(  )。
A.完全停止建造工程
B.继续按照原有设计进行建造
C.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再按新的设计进行建造
(5)科技馆于2019年开始建设,此前历经多年规划与调整,历时约5年开放。馆内采用高科技照明、绿色建筑技术及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空调系统等先进设施与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需要集合多种智慧共同完成
B.一项工程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
C.工程建设都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10.(2025六下·光明期末)光明科学公园为提升服务水平,拟增设适配无人机投递柜,现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模拟竞标活动:设计并制作一个投递柜模型。
【项目需求】①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抗风能力、抗震能力;②高度不低于60厘米;③顶部要有无人机起降平台,且能有效防止无人机掉落;④下方要设计能取物的窗口;
(1)完成无人机投递柜模型的设计方案。
任务 设计无人机投递柜模型
材料 (2分) □木筷□吸管□其他
 
设计图 (注意:图文结合,对模型的材料、结构等方面进行文字说明) (4分)  
创意说明 (2分)  
(2)模型制作完成后,各小组对其开展测试,每项满分为3分,结果记录如下:
  设计图及文字说明 高度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晓光组 1分 2分 2分 1分 1分 2分 3分 1分
晓明组 3分 3分 2分 3分 3分 3分 2分 3分
小龙组 2分 3分 3分 3分 2分 2分 2分 1分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发现   组建造的模型稳定性存在不足(1分),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有哪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原因:    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
(3)无人机投递方式如果要普及到千家万户,可能会面临什么挑战,我们可以如何解决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A
(3)B
(4)C
(5)B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1)照相机用于拍摄生物照片(A合理),记录本用于记录数据(C合理),而锤子主要用于地质采样或破坏性操作,生物调查一般不需要(B不合理)。
(2)A、羽毛属于生物痕迹,应记录,A错误;
B、选择感兴趣的生物重点调查,B正确;
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画下来或拍照片,C正确;
故答案为:A。
(3)生物种类统计需去重合并所有区域的物种,合并三个区域的物种:鸭脚木、风铃木、蚂蚁、蜜蜂、凤凰木、水杉、狗尾草、狗、竹子、麻雀,共10种。
(4)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第一次分类依据是是否会飞或是否为哺乳动物;第二次分类依据是是否为昆虫,蜜蜂和蚂蚁是昆虫,麻雀是鸟类。
(5)A、葡萄柚外形和甜橙较为相似,这是遗传现象,A正确;
B、葡萄柚的明显苦味主要源自柚子里的柚苷,这是遗传现象,B错误;
C、葡萄柚的大小与橙子和柚子都不同,这是变异现象,C正确;
故答案为:B。
2.【答案】(1)眼皮;耳垂和舌头
(2)血型
(3)环境因素、个人行为习惯等影响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妈妈是单眼皮,晓明是双眼皮,因此与妈妈不同的相貌特征类型是眼皮。爸爸有耳垂晓明无耳垂,爸爸不能卷舌,晓明能卷舌,因此与爸爸不同的相貌特征类型是耳垂和舌头。
(2)遗传现象不仅限于相貌特征,还包括血型、身高趋势等。这些特征均由父母基因决定。
(3)双胞胎的基因虽然相同,但环境因素(如营养、光照)和发育过程中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外貌差异。此外,后天行为(如运动习惯)也可能影响体型等特征。
3.【答案】(1)化石
(2)B
(3)B;C
(4)根据化石中古代生物的样子,我们可以推断出它们当时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根据化石所在地层的形成年代和变化过程,推演出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代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2)八闽鸟”的尾巴短,而且末端有块特殊的愈合骨头(尾综骨)。这正是现代鸟类身体结构的重要标志!这一发现使得八闽鸟被确认为目前已知的全球最古老鸟类。
(3)动物用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用直接生下胎儿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八闽鸟、企鹅和麻雀的繁殖方式属于卵生;猫和熊猫的繁殖方式属于胎生。
(4)化石是保存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根据化石中古代生物的样子,我们可以推断出它们当时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根据化石所在地层的形成年代和变化过程,推演出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推测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4.【答案】(1)A
(2)A
(3)C
(4)C
(5)C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1)因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建立在45个折痕的纸带上,故处理行星与太阳远近的数据,将海王星到太阳的距离算作45,数据比例为1:9991,依次计算的出结果:水星(0.6)金星(1.1)地球(1.5)火星(2.3)木星(7.9)土星(14.3)天王星(28.7)海王星(45),填入纸带中。因此纸带制作正确的是A。
(2)A、晓光需要处理八大行星与太阳远近距离的数据,A正确;
B、模型制作需注重科学性而非美观,B错误;
C、八大行星大小实际差异显著,C错误;
故答案为:A。
(3)火星日食成因类比地球日食,需火卫一遮挡太阳,即火卫一运行到火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成一条直线。
(4)日食观测受地理位置限制,火星并非全域可见。
(5)A、中国航天技术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梯队,离不开技术的创新,A正确;
B、我国的行星探测工程为“天问”系列,搭载探测器的火箭属于“长征系列”,B正确;
C、除了小行星,太阳系中还有矮行星、卫星等天体,C错误;
故答案为:C。
5.【答案】(1)手电筒
(2)B
(3)不相同
(4)晓明;立柱上连接发光电子球,让人观察增加清晰和方便,也能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
(5)大熊;帮助人们识别和记忆恒星位置;作为天文观测的坐标参考;传承古代文化故事。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1)要在相对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晓光模型在平面的投影,还需要能够发光的手电筒和屏。
(2)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即B。
(3)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从不同角度观察星座,看到的图像不同。目前的星座是从地球这个角度所看到的图像,如果从宇宙中其他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它们的图像也会不相同。
(4)晓明的模型立柱上连接发光电子球,这样可以减少人为用手电筒照明的失误,也能让观察的时候更加方便。
(5)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组成斗状的七颗星其实离我们的距离并不相同,它们分布在离我们有50~~150光年远的宇宙空间里。星座是指天文学家为了便于观测星空,将全天划分为88个区域,每个区域称为一个星座。古人用想象将亮星连成图形并用神话命名,如大熊座、猎户座等。星座划分的意义在于:1.帮助人们识别和记忆恒星位置;2.作为天文观测的坐标参考;3.传承古代文化故事。通过星座可以辨认方向(如北斗七星指北),了解季节变化(不同季节可见不同星座),这些实用功能使星座划分具有重要价值。
6.【答案】(1)B
(2)C
(3)C
(4)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晓光的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作出假设。
(2)根据实验结果,紫薯汁和紫甘蓝溶液都能使蛋白变绿,说明其中可能含有相同成分能与蛋白反应;蒸馏水无变化说明不是所有液体都能反应;不能仅凭颜色变化就断定一定是化学变化。因此最合理的结论是C。
(3)情绪变化不仅仅是物理现象,大脑会产生特定化学物质使人感到快乐;并非所有化学变化都有益;"奖励机制"确实是大脑产生快乐物质的过程。因此正确答案是C。
(4)回收金属和生物质能转化都是资源合理利用;而过多使用不易降解的塑料袋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属于合理利用。因此正确答案是B。
7.【答案】(1)①②;③
(2)不可逆的
(3)面包发酵变得蓬松;油脂制作肥皂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①②都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③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物质的变化按能否恢复原状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可逆变化,另一类是不可逆变化。烧制完成的陶瓷制品不能变回原来的软泥,燃烧后的煤炭也不能复原,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变化通常是不可逆的。
(3)日常生活中许多产品都是通过化学变化制成的,既实用又美观。例如:制作面包时,面团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松软可口;生产肥皂时油脂和碱发生化学反应,制成能清洁去污的肥皂。这些化学变化过程都让生活用品更加实用美好。
8.【答案】(1)AB
(2)②;③;④
(3)盐会加快铁制品生锈速度。
(4)水中有少量空气,导致生锈
(5)涂防锈漆、镀锌处理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1)化学变化的特征包括产生新物质、颜色变化等。物理变化通常只改变形态或状态。因此A选项产生红褐色锈斑是铁转化为氧化铁的新物质证据;B选项溶液颜色变化说明生锈过程中有物质溶解反应;C选项溶液体积减少可能是蒸发导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铁生锈需要水和氧气,缺一不可,实验设计需控制变量。通过对比试管①、②、③的结果,他发现铁钉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3)试管④盐水环境比试管③纯水生锈更严重,说明盐会加快铁制品生锈速度。
(4)水中溶解有少量空气,空气中有氧气,长期接触会导致铁钉缓慢生锈。
(5)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或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涂防锈漆、镀锌处理等。
9.【答案】(1)A
(2)B
(3)C
(4)C
(5)C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1)深圳科技馆的建造过程通常遵循一定的流程。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来建设场馆,这是基础步骤。接下来,会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确保场馆的功能和外观都符合预期。设计方案确定后,才会开始建设场馆。最后,场馆建成后需要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④选择地点 → ①设计方案 → ②建设场馆 → ③验收场馆。
(2)在工程竞标过程中,应该保持诚信和专业。清晰有逻辑性地介绍自身优势和合理地质疑其他竞标对手都是可以接受的行为。然而,夸大其他竞标对手的设计缺陷是不道德和不专业的,可能会误导决策者并损害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
(3)观众可以通过面容识别快速进入科技馆展厅,这涉及到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为了实现这一功能,科技馆在设计时必须重视智能人脸识别系统的建设和集成。供水系统和通风系统虽然也是场馆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它们与面容识别技术无直接关联。
(4)如果在建造科技馆的过程中发现原来的设计有问题,最合理的做法是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并按照新的设计进行建造。完全停止建造工程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延误,而继续按照原有设计进行建造则可能导致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
(5)科技馆的建设确实需要集合多种智慧共同完成,并且通常由多个系统组成,如建筑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等。这些系统和设施共同构成了科技馆的复杂性和先进性。然而,说“工程建设都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是不准确的。工程建设的时间长短取决于项目的规模、复杂性、资金和技术等多种因素。有些小型项目可能只需要几个月,而大型复杂项目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10.【答案】(1)材料:木块、吸管、其他
设计图:正面视图(高度方向):
┌─────────────────────────────┐ ←顶部起降平台(加固木筷网格+围栏)
│ ╔═══════════════════════╗ │
│ ║ 无人机着陆区 ║ │ (平台尺寸:20cm×20cm)
│ ╚═══════════════════════╝ │
├─────────────────────────────┤
│ │
│ ┌─────────────────┐ │ ←可开合取物窗口(磁吸门,15cm×15cm)
│ │ │ │
│ │ 储物腔体 │ │ (内部空间:25cm×25cm×40cm)
│ │ │ │
│ └─────────────────┘ │
│ │
└─────────────────────────────┘ ←底部吸管十字加固(防倾倒)
侧面视图(吸管加固细节):
侧面吸管呈“X”形交叉支撑,每层高10cm共6层,防止左右摇晃。
创意说明:本模型注重实用性和稳定性的平衡,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实现了较高的承重、抗风和抗震能力。顶部起降平台和取物窗口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2)晓光;晓光组在高度、顶端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方面的得分均较低;改进结构设计,增加支撑点和加固措施,以提高模型的整体稳定性。
(3)无人机投递可能涉及居民隐私和安全问题,需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监管措施。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1)材料选择 :
木筷:用于构建模型的主体结构,因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可塑性。
吸管:可用于连接木筷,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减轻整体重量。
其他(如胶水、剪刀等):用于固定和裁剪材料。
设计图 :
模型整体呈长方体形状,高度不低于60厘米。
顶部设计为无人机起降平台,采用加固的木筷结构,并设置围栏防止无人机掉落。
下方设置可开合的取物窗口,方便用户取件。
四周和底部使用吸管进行加固,提高整体稳定性。
创意说明 :本模型注重实用性和稳定性的平衡,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实现了较高的承重、抗风和抗震能力。
顶部起降平台和取物窗口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2)根据表格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晓光组建造的模型在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晓光组在高度、顶端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方面的得分均较低,表明其模型在这些关键指标上表现不佳。可能的原因包括材料选择不当、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制作工艺不精细等。
(3)无人机投递方式如果要普及到千家万户,可能会面临隐私与安全问题 、技术成熟度 、公众接受度等问题。我们可以针对上面问题进行以下措施:制定严格的无人机投递操作规范和监管措施,确保居民隐私和安全得到保障;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续航能力等技术指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无人机投递方式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1 / 1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1.(2025六下·光明期末)以“科学领航,光明蝶变”为核心理念打造的光明科学公园,既是融合自然之美的城中桃花源,更是触手可及的科学殿堂。晓光和同学们相约前往公园的部分区域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查。
(1)开展生物调查时,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
A.照相机 B.锤子 C.记录本
(2)晓光调查科学公园中的生物多样性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发现有一片鸟类的羽毛,没有选择记录
B.选择感兴趣的生物重点调查
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画下来或拍照片
(3)从下表调查结果来看,晓光总共发现了 (  )种生物。
一号区域 鸭脚木、风铃木、蚂蚁、蜜蜂、凤凰木
二号区域 风铃木、水杉、狗尾草、蚂蚁、狗
三号区域 竹子、蚂蚁、麻雀
A.6 B.10 C.13
(4)晓光对调查到的动物进行分类,如右图所示,他第二次分类的依据是 (  )。
A.是否会飞 B.是否为哺乳动物 C.是否为昆虫
(5)休息时,晓光拿出了葡萄柚和同伴分享。查阅资料后,他知道葡萄柚是甜橙和柚子杂交形成的。关于葡萄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柚外形和甜橙较为相似,这是遗传现象
B.葡萄柚的明显苦味主要源自柚子里的柚苷,这是变异现象
C.葡萄柚的大小与橙子和柚子都不同,这是变异现象
【答案】(1)B
(2)A
(3)B
(4)C
(5)B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1)照相机用于拍摄生物照片(A合理),记录本用于记录数据(C合理),而锤子主要用于地质采样或破坏性操作,生物调查一般不需要(B不合理)。
(2)A、羽毛属于生物痕迹,应记录,A错误;
B、选择感兴趣的生物重点调查,B正确;
C、遇到不认识的动物画下来或拍照片,C正确;
故答案为:A。
(3)生物种类统计需去重合并所有区域的物种,合并三个区域的物种:鸭脚木、风铃木、蚂蚁、蜜蜂、凤凰木、水杉、狗尾草、狗、竹子、麻雀,共10种。
(4)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第一次分类依据是是否会飞或是否为哺乳动物;第二次分类依据是是否为昆虫,蜜蜂和蚂蚁是昆虫,麻雀是鸟类。
(5)A、葡萄柚外形和甜橙较为相似,这是遗传现象,A正确;
B、葡萄柚的明显苦味主要源自柚子里的柚苷,这是遗传现象,B错误;
C、葡萄柚的大小与橙子和柚子都不同,这是变异现象,C正确;
故答案为:B。
2.(2025六下·光明期末)晓明对生物学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特别感兴趣,他对家庭成员的相貌特征进行了调查,记录如下:
成员 特征类型 晓明 晓明爸爸 晓明妈妈
眼皮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耳垂 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舌头 能卷舌 不能卷舌 能卷舌
(1)分析上表,晓明和妈妈不同的相貌特征类型是   (眼皮/舌头/耳垂),和爸爸不同的相貌特征类型是   (眼皮/舌头/耳垂)。
(2)人除了相貌特征外,还有其他一些遗传现象,例如:   。
(3)晓明发现同学小安和他的双胞胎哥哥小龙虽然都是双眼皮、直发且都没有耳垂,但是他们还是长得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
【答案】(1)眼皮;耳垂和舌头
(2)血型
(3)环境因素、个人行为习惯等影响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妈妈是单眼皮,晓明是双眼皮,因此与妈妈不同的相貌特征类型是眼皮。爸爸有耳垂晓明无耳垂,爸爸不能卷舌,晓明能卷舌,因此与爸爸不同的相貌特征类型是耳垂和舌头。
(2)遗传现象不仅限于相貌特征,还包括血型、身高趋势等。这些特征均由父母基因决定。
(3)双胞胎的基因虽然相同,但环境因素(如营养、光照)和发育过程中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外貌差异。此外,后天行为(如运动习惯)也可能影响体型等特征。
3.(2025六下·光明期末)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科考团队于福建省政和县发现了一种名为“八闽鸟”的古鸟类化石。从形态上看,它的体型和现在的凤头鹦鹉相近,体重约150克。最让科学家激动的是它身上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结构特征:尾巴短,而且末端有块特殊的愈合骨头(尾综骨)。这正是现代鸟类身体结构的重要标志!这一发现使得八闽鸟被确认为目前已知的全球最古老鸟类。
此前,始祖鸟曾长期被视为最古老的鸟类,主要依据是其保存的羽毛。然而,深入研究揭示始祖鸟仍拥有类似恐龙的长尾骨。相比之下,现代鸟类普遍具有短尾。
(1)科学家通过将   提供的信息,与观察到的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2)科学家认为八闽鸟比始祖鸟更接近现代鸟类,关键证据是(  )。
A.体重更轻 B.有尾综骨 C.有羽毛
(3)从繁殖方式看,下列动物与政和八闽鸟的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多选)
A.企鹅 B.猫 C.熊猫 D.麻雀
(4)政和八闽鸟的发现,将鸟类的出现时间推前至约1.5亿年前,比此前公认最早的白垩纪孔子鸟早了2000万年,直接改写了鸟类演化史。结合上述资料,请谈一谈研究古生物化石有什么意义    。
【答案】(1)化石
(2)B
(3)B;C
(4)根据化石中古代生物的样子,我们可以推断出它们当时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根据化石所在地层的形成年代和变化过程,推演出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
【知识点】化石
【解析】【分析】(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代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2)八闽鸟”的尾巴短,而且末端有块特殊的愈合骨头(尾综骨)。这正是现代鸟类身体结构的重要标志!这一发现使得八闽鸟被确认为目前已知的全球最古老鸟类。
(3)动物用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用直接生下胎儿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八闽鸟、企鹅和麻雀的繁殖方式属于卵生;猫和熊猫的繁殖方式属于胎生。
(4)化石是保存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根据化石中古代生物的样子,我们可以推断出它们当时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根据化石所在地层的形成年代和变化过程,推演出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推测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4.(2025六下·光明期末)宇宙浩瀚而神秘,会激起每个注视它的人探索与求知的欲望。让我们在星辰大海中追寻真知吧!
(1)晓光自制了一条能反映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关系的纸带模型,并在纸带中把火星标示出来,下列纸带制作正确的是(  )。
A.
B.
C.
(2)下列关于制作纸带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晓光需要处理八大行星与太阳远近距离的数据
B.制作时晓光应重点关注纸带的美观程度,而非数据的准确性
C.制作模型时,选用大小相同的圆点代表行星是因为所有行星的大小相等
(3)2022年4月2日,毅力号火星探测车在火星上无意中捕捉到日食现象,如右图所示,结合地球上日食的成因(日、月、地三者处于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在火星上看到日食的条件是(  )。
A.月球运动到火星和太阳之间
B.火星运行到火卫一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成一条直线
C.火卫一运行到火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成一条直线
(4)下列有关火星日食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
A.火星上会出现日环食和日偏食
B.火卫一是不透明的
C.在日食发生的时候,火星上任意位置都可以看到这个现象
(5)2025 年 5月 29日,中国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这是我国首个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中国航天技术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梯队,离不开技术的创新
B.我国的行星探测工程为“天问”系列,搭载探测器的火箭属于“长征系列”
C.除了小行星,太阳系中只有太阳、八大行星、彗星这些天体
【答案】(1)A
(2)A
(3)C
(4)C
(5)C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1)因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建立在45个折痕的纸带上,故处理行星与太阳远近的数据,将海王星到太阳的距离算作45,数据比例为1:9991,依次计算的出结果:水星(0.6)金星(1.1)地球(1.5)火星(2.3)木星(7.9)土星(14.3)天王星(28.7)海王星(45),填入纸带中。因此纸带制作正确的是A。
(2)A、晓光需要处理八大行星与太阳远近距离的数据,A正确;
B、模型制作需注重科学性而非美观,B错误;
C、八大行星大小实际差异显著,C错误;
故答案为:A。
(3)火星日食成因类比地球日食,需火卫一遮挡太阳,即火卫一运行到火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成一条直线。
(4)日食观测受地理位置限制,火星并非全域可见。
(5)A、中国航天技术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梯队,离不开技术的创新,A正确;
B、我国的行星探测工程为“天问”系列,搭载探测器的火箭属于“长征系列”,B正确;
C、除了小行星,太阳系中还有矮行星、卫星等天体,C错误;
故答案为:C。
5.(2025六下·光明期末)为了更好的认识星座,晓光和晓明分别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了北斗七星模型,如下图所示:
(1)要在相对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晓光模型在平面的投影,还需要   (工具)和屏。
(2)下面是晓明透过黑色透明塑料袋,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像,符合从地球视角看到的是 (  )。
(3)通过模型的建构,晓光和晓明理解了星座其实是从地球视角看到的一些天体组成的视觉图像。从银河系以外的视角去看,所看到的图像和地球上是   的。(相同/不相同)
(4)你更喜欢   (晓光/晓明)的模型(1分),理由是:   。
(5)全天星空有88个星座,其中北斗七星是   星座的主要标志。请你谈谈天文学家划分星座的意义 :   。
【答案】(1)手电筒
(2)B
(3)不相同
(4)晓明;立柱上连接发光电子球,让人观察增加清晰和方便,也能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
(5)大熊;帮助人们识别和记忆恒星位置;作为天文观测的坐标参考;传承古代文化故事。
【知识点】星座
【解析】【分析】(1)要在相对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晓光模型在平面的投影,还需要能够发光的手电筒和屏。
(2)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即B。
(3)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从不同角度观察星座,看到的图像不同。目前的星座是从地球这个角度所看到的图像,如果从宇宙中其他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它们的图像也会不相同。
(4)晓明的模型立柱上连接发光电子球,这样可以减少人为用手电筒照明的失误,也能让观察的时候更加方便。
(5)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组成斗状的七颗星其实离我们的距离并不相同,它们分布在离我们有50~~150光年远的宇宙空间里。星座是指天文学家为了便于观测星空,将全天划分为88个区域,每个区域称为一个星座。古人用想象将亮星连成图形并用神话命名,如大熊座、猎户座等。星座划分的意义在于:1.帮助人们识别和记忆恒星位置;2.作为天文观测的坐标参考;3.传承古代文化故事。通过星座可以辨认方向(如北斗七星指北),了解季节变化(不同季节可见不同星座),这些实用功能使星座划分具有重要价值。
6.(2025六下·光明期末)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不处不在。今天让我们跟随晓光一起,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探寻生活中的化学奥秘吧!
(1)晓光吃早餐时发现和紫薯放在一起的鸡蛋蛋白变绿了,他猜测: “是因为紫薯和蛋白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晓光的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得出结论
(2)晓光开展实验进行验证:往蛋白上滴加不同的液体,以下是他对现象的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液体 蒸馏水 紫薯汁 紫甘蓝溶液
蛋白的变化 无变化 变绿 变绿
A.蛋白和3种液体都发生了化学反应
B.当物质的颜色发生了改变,一定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C.紫薯汁和紫甘蓝溶液中可能含有同种物质,它会和蛋白反应生成新物质
(3)晓光得出结论以后感到非常开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情绪的变化只是大脑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B.身体中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是对我们有益的
C.当人成功时,大脑会启动“奖励机制”,产生一些能让人感到快乐的物质
(4)晓光继续和同学们开展了“物质变化的利与弊”调查活动。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人类合理利用物质变化的是(  )。
A.回收废旧金属重新冶炼,节约资源
B.多使用塑料袋,因为塑料袋不容易降解,可以节约资源
C.将植物、农作物的残余物转化为生物燃料,用于供热、发电等
【答案】(1)B
(2)C
(3)C
(4)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晓光的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作出假设。
(2)根据实验结果,紫薯汁和紫甘蓝溶液都能使蛋白变绿,说明其中可能含有相同成分能与蛋白反应;蒸馏水无变化说明不是所有液体都能反应;不能仅凭颜色变化就断定一定是化学变化。因此最合理的结论是C。
(3)情绪变化不仅仅是物理现象,大脑会产生特定化学物质使人感到快乐;并非所有化学变化都有益;"奖励机制"确实是大脑产生快乐物质的过程。因此正确答案是C。
(4)回收金属和生物质能转化都是资源合理利用;而过多使用不易降解的塑料袋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属于合理利用。因此正确答案是B。
7.(2025六下·光明期末)陶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传统陶瓷的制作主要分为三步:①制坯:将黏土加水揉捏,塑造成需要的形状;②干燥:将成型的湿泥坯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去除大部分水分;③烧制:将干燥的泥坯放入窑炉中,用木柴或煤等燃料在高温下煅烧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烧制完成后,等待窑炉自然冷却,才能取出成品。
(1)上述过程中,   属于物理变化;   属于化学变化。 (填序号)
(2)烧制完成的陶瓷制品不能变回原来的软泥,燃烧后的煤炭也不能复原,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变化通常是   。 (可逆的/不可逆的)
(3)陶瓷能美化我们的生活,请你再举出2个利用化学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例子。 (每空1分)
①   、②   。
【答案】(1)①②;③
(2)不可逆的
(3)面包发酵变得蓬松;油脂制作肥皂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①②都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③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物质的变化按能否恢复原状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可逆变化,另一类是不可逆变化。烧制完成的陶瓷制品不能变回原来的软泥,燃烧后的煤炭也不能复原,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变化通常是不可逆的。
(3)日常生活中许多产品都是通过化学变化制成的,既实用又美观。例如:制作面包时,面团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松软可口;生产肥皂时油脂和碱发生化学反应,制成能清洁去污的肥皂。这些化学变化过程都让生活用品更加实用美好。
8.(2025六下·光明期末)2025年初,我国多地遭遇寒潮天气,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城市交通大道上通常会撒上融雪剂加速积雪融化(主要成分为工业盐)。居民发现,道路周边的铁制护栏、井盖等设施比往年更易生锈。晓光决定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铁制品生锈的因素,以下是他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试管编号 第3天现象 第7天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铁钉出现零星锈点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③ 钉身出现少量红褐色锈斑 锈斑扩散,水变黄褐色
钉身密布锈斑 钉身密布锈斑,锈层剥落,液体变深棕色
(1)下列(  )现象可以帮助晓光判断铁钉生锈是化学变化。 (多选)
A产生红褐色锈斑 B溶液颜色变化 C溶液的体积减少了
(2)通过对比试管   、   和   的结果,他发现铁钉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填序号,每空1分)
(3)比较试管③和④的结果,他可以得出结论:   .
(4)请分析试管①中铁钉后期出现锈点的原因。
   。
(5)为减少融雪剂对公共铁制设施的腐蚀,市政部门可以对公共铁制设施采取什么措施    。
【答案】(1)AB
(2)②;③;④
(3)盐会加快铁制品生锈速度。
(4)水中有少量空气,导致生锈
(5)涂防锈漆、镀锌处理
【知识点】生锈
【解析】【分析】(1)化学变化的特征包括产生新物质、颜色变化等。物理变化通常只改变形态或状态。因此A选项产生红褐色锈斑是铁转化为氧化铁的新物质证据;B选项溶液颜色变化说明生锈过程中有物质溶解反应;C选项溶液体积减少可能是蒸发导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铁生锈需要水和氧气,缺一不可,实验设计需控制变量。通过对比试管①、②、③的结果,他发现铁钉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3)试管④盐水环境比试管③纯水生锈更严重,说明盐会加快铁制品生锈速度。
(4)水中溶解有少量空气,空气中有氧气,长期接触会导致铁钉缓慢生锈。
(5)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或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涂防锈漆、镀锌处理等。
9.(2025六下·光明期末)融合了科技感与未来感的深圳科技馆(新馆)坐落于光明科学城核心区域,自建成以来已成为光明区一个重要的科技文化地标。
(1)深圳科技馆的建造过程包含多个关键环节,以下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
① 设计方案 ② 建设场馆 ③ 验收场馆 ④ 选择地点
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 C.④③①②
(2)工程竞标过程中,下列行为不合适的是(  )。
A.清晰有逻辑性地介绍自身优势
B.夸大其他竞标对手的设计缺陷
C.对其他竞标对手进行合理的质疑
(3)观众可以通过面容识别快速进入科技馆展厅。为此,在设计科技馆时要重视(  )。
A.供水系统 B.通风系统 C.智能人脸识别系统
(4)如果在建造科技馆的过程中发现原来的设计有问题,那么应该(  )。
A.完全停止建造工程
B.继续按照原有设计进行建造
C.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再按新的设计进行建造
(5)科技馆于2019年开始建设,此前历经多年规划与调整,历时约5年开放。馆内采用高科技照明、绿色建筑技术及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空调系统等先进设施与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需要集合多种智慧共同完成
B.一项工程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
C.工程建设都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答案】(1)A
(2)B
(3)C
(4)C
(5)C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1)深圳科技馆的建造过程通常遵循一定的流程。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来建设场馆,这是基础步骤。接下来,会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确保场馆的功能和外观都符合预期。设计方案确定后,才会开始建设场馆。最后,场馆建成后需要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④选择地点 → ①设计方案 → ②建设场馆 → ③验收场馆。
(2)在工程竞标过程中,应该保持诚信和专业。清晰有逻辑性地介绍自身优势和合理地质疑其他竞标对手都是可以接受的行为。然而,夸大其他竞标对手的设计缺陷是不道德和不专业的,可能会误导决策者并损害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
(3)观众可以通过面容识别快速进入科技馆展厅,这涉及到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为了实现这一功能,科技馆在设计时必须重视智能人脸识别系统的建设和集成。供水系统和通风系统虽然也是场馆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它们与面容识别技术无直接关联。
(4)如果在建造科技馆的过程中发现原来的设计有问题,最合理的做法是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并按照新的设计进行建造。完全停止建造工程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延误,而继续按照原有设计进行建造则可能导致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
(5)科技馆的建设确实需要集合多种智慧共同完成,并且通常由多个系统组成,如建筑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系统等。这些系统和设施共同构成了科技馆的复杂性和先进性。然而,说“工程建设都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是不准确的。工程建设的时间长短取决于项目的规模、复杂性、资金和技术等多种因素。有些小型项目可能只需要几个月,而大型复杂项目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10.(2025六下·光明期末)光明科学公园为提升服务水平,拟增设适配无人机投递柜,现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模拟竞标活动:设计并制作一个投递柜模型。
【项目需求】①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抗风能力、抗震能力;②高度不低于60厘米;③顶部要有无人机起降平台,且能有效防止无人机掉落;④下方要设计能取物的窗口;
(1)完成无人机投递柜模型的设计方案。
任务 设计无人机投递柜模型
材料 (2分) □木筷□吸管□其他
 
设计图 (注意:图文结合,对模型的材料、结构等方面进行文字说明) (4分)  
创意说明 (2分)  
(2)模型制作完成后,各小组对其开展测试,每项满分为3分,结果记录如下:
  设计图及文字说明 高度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晓光组 1分 2分 2分 1分 1分 2分 3分 1分
晓明组 3分 3分 2分 3分 3分 3分 2分 3分
小龙组 2分 3分 3分 3分 2分 2分 2分 1分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发现   组建造的模型稳定性存在不足(1分),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有哪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原因:    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
(3)无人机投递方式如果要普及到千家万户,可能会面临什么挑战,我们可以如何解决    。
【答案】(1)材料:木块、吸管、其他
设计图:正面视图(高度方向):
┌─────────────────────────────┐ ←顶部起降平台(加固木筷网格+围栏)
│ ╔═══════════════════════╗ │
│ ║ 无人机着陆区 ║ │ (平台尺寸:20cm×20cm)
│ ╚═══════════════════════╝ │
├─────────────────────────────┤
│ │
│ ┌─────────────────┐ │ ←可开合取物窗口(磁吸门,15cm×15cm)
│ │ │ │
│ │ 储物腔体 │ │ (内部空间:25cm×25cm×40cm)
│ │ │ │
│ └─────────────────┘ │
│ │
└─────────────────────────────┘ ←底部吸管十字加固(防倾倒)
侧面视图(吸管加固细节):
侧面吸管呈“X”形交叉支撑,每层高10cm共6层,防止左右摇晃。
创意说明:本模型注重实用性和稳定性的平衡,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实现了较高的承重、抗风和抗震能力。顶部起降平台和取物窗口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2)晓光;晓光组在高度、顶端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方面的得分均较低;改进结构设计,增加支撑点和加固措施,以提高模型的整体稳定性。
(3)无人机投递可能涉及居民隐私和安全问题,需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监管措施。
【知识点】设计、制作模型
【解析】【分析】(1)材料选择 :
木筷:用于构建模型的主体结构,因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可塑性。
吸管:可用于连接木筷,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减轻整体重量。
其他(如胶水、剪刀等):用于固定和裁剪材料。
设计图 :
模型整体呈长方体形状,高度不低于60厘米。
顶部设计为无人机起降平台,采用加固的木筷结构,并设置围栏防止无人机掉落。
下方设置可开合的取物窗口,方便用户取件。
四周和底部使用吸管进行加固,提高整体稳定性。
创意说明 :本模型注重实用性和稳定性的平衡,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实现了较高的承重、抗风和抗震能力。
顶部起降平台和取物窗口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用户体验和安全性。
(2)根据表格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晓光组建造的模型在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晓光组在高度、顶端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方面的得分均较低,表明其模型在这些关键指标上表现不佳。可能的原因包括材料选择不当、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制作工艺不精细等。
(3)无人机投递方式如果要普及到千家万户,可能会面临隐私与安全问题 、技术成熟度 、公众接受度等问题。我们可以针对上面问题进行以下措施:制定严格的无人机投递操作规范和监管措施,确保居民隐私和安全得到保障;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续航能力等技术指标;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无人机投递方式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