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华北平原的东部滨海地带盐碱地分布广泛,“台田-浅池”模式(左图)是该地区治理盐碱地的一种有效方式。挖土成池,可放养水生生物;筑土为台,台田用于耕作。江西省千烟洲是典型亚热带红壤山地丘陵地区,当地形成“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生态立体农业布局(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台田和右图农田中最可能种植的作物分别是( )
A.大豆油菜 B.玉米小麦 C.小麦水稻 D.甜菜甘蔗
2.与华北平原“台田——浅池”模式相比,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 )
A.减轻土壤盐碱化 B.实现多元化经营 C.明显改善土地质量 D.资源利用率更低
川藏铁路从建国初期就开始勘察,但直到2014年才投入建设,预计2026年全线建成通车。其中,成都至雅安段已于2018年12月开通运营,拉萨至林芝段于2021年6月25日开通运营,桥隧比达95%的林芝至雅安段正在建设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川藏铁路分段建设,体现了交通建设( )
A.自然条件影响最大 B.先难后易分步推进的策略
C.对建设资金的需求量大 D.与经济和技术水平相适应
4.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与之相比,川藏铁路修建更需要克服的困难是( )
A.永久性冻土 B.地形起伏大 C.生态脆弱 D.高寒缺氧
5.川藏铁路的建设对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作用是( )
A.扩大当地矿产资源开采规模 B.促进旅游业和特色产业兴起
C.提升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 D.增加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性
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攀枝花苏铁这一珍稀濒危植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欧亚大陆苏铁类植物自然分布纬度最北、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天然苏铁林。作为生长在2.7亿年前的裸子植物和世界性珍稀濒危残遗物种,与自贡恐龙、平武大熊猫一道被人们誉为“巴蜀三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研究横断山脉植物区系的重要意义在于( )
A.能确定植物区系的精确形成年代 B.为研究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关键样本
C.可直接揭示古地理环境的所有信息 D.有助于了解植物区系未来的演化方向
7.为加强对苏铁群落的保护,保护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核心区:建标本馆和物种基因库 B.缓冲区: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
C.实验区:建设苏铁育种繁殖基地 D.保护区:大规模人工种植苏铁
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通过社会经济活动与周边城市形成紧密联系,并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下面左图为长三角部分城市分布图,右图示意上海市对长三角部分城市的辐射强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上海对周边城市辐射强度不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网络 B.距离远近 C.城市人口 D.城市等级
9.辐射强度杭州比嘉兴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城市等级 B.地形起伏 C.距离远近 D.历史文化
10.有关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解决上海市环境污染等问题②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形成
③扩大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距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采取多种措施克服自然障碍,也改变了局部生态环境,下图a示意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所在区域。中线工程冬季通过“冰覆盖下输水”(如图b)保障北方供水:当气温降低,渠道表层水体结冰形成冰盖,冰盖与下层水体间存在缝隙,形成输水通道。东线工程因地势北高南低,故在黄河以南段采用“逐级提水”(如图c)的措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南水北调冬季冰盖下输水形成的关键水文条件是( )
A.渠道水体流速较快 B.渠道水体盐度较高 C.渠道水体深度较浅 D.渠道水体含沙量大
1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采用逐级提水方式,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提水设备运行产生噪音,使沿线部分野生动物灭绝
B.提水过程消耗大量电能,加剧沿线地区水资源短缺
C.输水线路水位上升,可能淹没洼地改变湿地生态系统
D.提水区域降水量明显增加,可能改变区域气候类型
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链中,设备制造和材料制造是知识密集度和垄断程度最高的环节,器件制造是资金和技能密集型的环节。下面两幅图为2001-2005年(图中黑点状)、2018-2022年(图中圆圈)全球半导体设备制造(图a)和器件制造(图b)主要节点示意图(纵轴采用出口与进口规模差的相对值象限划分标准,横轴综合中心性值表示该节点在该环节的影响力,最大值为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半导体设备制造产业贸易的变化特征是( )
A.中国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B.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C.美国的地位有所下降 D.贸易中心呈现向西移动趋势
14.全球半导体器件制造产业贸易的变化特征是( )
A.南半球国家进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B.中国器件制造环节整体自给率下降
C.2001-2005年出口市场主要由美国和欧洲主导
D.2018-2022年形成亚洲生产、分销全球的网络
15.面对美国在半导体领域构建“盟伴体系”的“围堵”,中国企业为提升竞争力,应当( )
①加强与“盟伴体系”内企业合作,获取技术②增加研发投入,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③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④加大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16.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荣昌区位于中国重庆市西部,荣昌卤鹅是有着300年历史的非遗美食,2025年,荣昌卤鹅因“卤鹅哥”的投喂而火爆出圈。“五一”期间,荣昌以“卤鹅+非遗(荣昌陶器、夏布等非遗元素融合)+暖心服务”的组合拳,实现卤鹅线上线下销量同比增长752.53%,全城游客同比激增168%。荣昌区迅速出台《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计划到2026年荣昌卤鹅产业形态将基本形成,全区卤鹅产值超过10亿元。
(1)分析2025年“五一”期间荣昌卤鹅销量和游客量激增的主要原因。
(2)分析荣昌卤鹅产业形态的形成对荣昌三大产业的影响。
(3)推测《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促进卤鹅产业升级的具体措施。
1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尔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盆地内分布了大面积的沼泽和草原。若尔盖盆地曾经是一个内流湖,周边水系如白河、黑河等皆以古湖泊为终点。欧拉——玛曲河段所处区域曾是分水岭,古黄河源头位于分水岭西北侧,欧拉——玛曲河段自西北向东南流入古湖泊。随着构造抬升运动,古黄河源头逐渐与欧拉-玛曲河段贯通,致使古湖泊湖水外泄。
材料二若尔盖大草原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为1℃,7月平均气温为10℃到12.7℃。若尔盖湿地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面积超过100万公顷,黄河30%的水来自若尔盖湿地,被誉为“黄河蓄水池”和“亚洲之肾”。它不仅是世界濒危野生动物黑颈鹤、藏原羚等的主要繁殖栖息地,也是其他多种珍稀水禽的栖息地。1935年8月21日,红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经过7天的艰苦行军穿越了该地,牺牲人数6207人。其沼泽密布、气候恶劣、荒无人烟,被称为“死亡陷阱”。下图为若尔盖盆地区域示意图。
(1)分析古黄河源头在欧拉——玛曲河段贯通使若尔盖盆地形成的过程。
(2)从“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碳汇功能”三个角度,分析若尔盖湿地对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3)红军过草地伤亡巨大,请简析红军可能遇见的恶劣气候。
1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是我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区年降水量400-500mm,蒸发量1140-1270mm,秋冬春三季风力强劲。1962年霍林河修建大型水库后,查干湖主要补给水源减少,1974年干涸,湖泊服务功能降低。1976年当地政府启动“引松入湖”生态补水工程后,水域面积扩大,生态改善,2007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查干湖周边地区地处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曾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大量种植玉米等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引松入湖”后,当地凭借良好水域条件及蒙古族古老渔猎文化传承重点发展渔业,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转变。湖中重点养殖“胖头鱼”,它喜静水环境,肉质细腻,鱼头富含卵磷脂,经认证为绿色、有机食品,是地理标志产品。
(1)据材料,指出查干湖下降的服务功能类型,并分析人们选择人工修复而不是自然恢复的原因。
(2)除引松入湖外,查干湖还采取了水库放水(枯水期水库放水补给湖泊)、雨洪利用(丰水期收集降水、径流补充湖水)、地下水回灌(补充地下含水层,间接支持湖泊水量平衡)等生态补水措施,据此提出生态补水工程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简述查干湖“引松入湖”工程实施后,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B
6.B 7.C
8.B 9.A 10.C
11.A 12.C
13.B 14.D 15.B
16.(1)
①网络营销提升知名度;②非遗文化与卤鹅融合吸引游客;③节假日旅游需求增加;④政府政策支持。
(2)
①第一产业:扩大鹅养殖规模;②第二产业:促进卤鹅加工、包装等工业发展;③第三产业:带动旅游、餐饮等服务业。
(3)
①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卤鹅品质;②打造品牌,结合非遗文化宣传;③完善产业链,发展电商等销售渠道;④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生产流程。
17.(1)构造抬升运动加大了地势落差;古黄河源头溯源侵蚀作用加强;古黄河最终切穿分水岭与欧拉—玛曲河段贯通。
(2)水源涵养:湿地储存大量地表水,补给黄河上游水量,稳定流域径流。生物多样性:为黑颈鹤、藏原羚等珍稀物种提供栖息地,维护着生物多样性。碳汇功能:湿地泥炭形成,储存大量碳,减缓全球变暖。
(3)高原缺氧,影响体力和战斗力;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低,部分战士冻伤或冻死;8月正值雨季,浸湿衣物,加剧红军损失;雨水使沼泽范围扩大,加大行军难度和危险度;清晨易产生浓雾且雾不易散,难辨方向,影响行军;气候乍暖还寒,变化无常,行军和生存构成巨大威胁。
18.(1)调节服务;供给服务。
人工修复原因:查干湖地处农牧交错带,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水源断绝后,湖泊大面积萎缩,难以自我修复;人工修建引水工程,可更快修复湖泊生态系统,事实证明效果良好。
(2)政府提供政策保障,建立生态补水长效机制;利用大数据、遥感技术等针对不同的降水和蒸发情况,优化补水时机;科学计算查干湖生态需水量和需水位,合理补给,减少水资源浪费;该区域为农牧交错区,灌溉用水量较大,故需注意防控农业污染,减少对湖泊的污染;补水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加强湿地植被恢复,提升湖泊自净能力。
(3)从传统种植业为主转变为重点发展渔业;传统种植业对生态环境压力大;引松入湖后水域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改善,适宜渔业发展;依托查干湖蒙古族古老渔猎文化传承,结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优势,形成“生态+文化”的品牌效应,鱼类产品市场认可度高,经济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