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正确使用药物
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正确使用药物》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人教版)第二章的教学内容。
本节“正确使用药物”是第二章的第二节,以关注人的身体健康为主题,介绍人类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发明了药物,并且正确使用药物可有效抵御疾病、促进身心健康。化学对于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药物与化学密不可分。
2、本节特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科书介绍了几种化学成分明确、疗效显著、应用广泛,而且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常见药物: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抗生素──青霉素和抗酸药(人工合成药物),以及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麻黄碱(天然药物)。教科书在介绍这几种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的同时,强调它们都具有毒副作用,如服用阿司匹林、青霉素和麻黄碱的不良反应,同时介绍了毒品的危害等。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药物的科学认识:正确使用药物能促进身心健康,滥用药物危害极大。
二、教学设计思路
1、课前学生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阿司匹林片、青霉素、抗酸药、含有麻黄的止咳药等药品,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
2、导入新课的设计
在新课引入之时,通过课件对比我国从解放初期到现在人均寿命和疾病死亡率数据,让学生观看并思考:为什么会差距那么大,
让学生了解到新型药物的重要性并且药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新课教学的设计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们的教学主旨是: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学习,以及交流、讨论为主要方法。以大量的图片展示,冲击学生视觉,让学生在观看和讨论中理解正确使用药物的重要,以及滥用药物所带来的危害。
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几种药品的有效成分(包括结构式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注意事项、禁忌和不良反应等。再科学探究:抗酸药的主要化学成分,然后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史话”“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栏目。最后强调:1.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研究和开发药物、促进人体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2.大部分药物都有毒副作用,滥用药物有极大的危害,正确使用药物非常重要。
4、巩固知识和布置作业的设计
本节课在最后以4题练习巩固知识,前三题分别反馈了几种药物主要成分及治疗机理等知识点。通过第四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到只有正确使用药物才能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多吃和少吃都会对身体有害。另外还组织参观有关毒品危害的展览或进行一次宣传活动,使学生树立“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的意识。
三、学生分析
我国的大多数居民对药物如何正确使用都没有很多的了解,对正确使用药物的必要性也没有正确的认识。而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也缺少对药物正确使用的感性认识,当不舒服或生病时,要不只是熬熬过去了,要不也只能去医院由医生安排,对很多常见的药物,也不知道药理及用途。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学习负担较重,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接触的外界信息很少,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一些方式,使同学们从科学的角度逐渐认识到正确使用药物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重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此外,此时我们的学生已经步入高中,距离走入社会也不是很远,很有必要在此时宣传有关毒品的危害,让他们对毒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防止因不够了解而糊里糊涂的步入歧途。
四、教法分析
设计这样一堂课,主要采用"RICH"式教学方法,"RICH"的具体含义是
"研究型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融合型课程(Integrated
curriculum)","合作式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Humanistic
outcomes)"。探究式教学是RICH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该理念重在通过大量研究型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使其最终达到探究习惯的养成.探究式教学理念在RICH教学中主要通过学以致用、寓学于用和师生角色与研究者角色的融合来实现。
五、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步骤设计意图
【导入】我国从解放初期到现在人均寿命和疾病死亡率数据
观看并思考:为什么会差距那么大。并讨论得出结论:新型药物与人们生活得关系。
通过多媒体展示展示让学生了解到新型药物的重要性并且药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问题讨论】那么药物是怎样分类的呢?【多媒体展示】药物的分类
讨论并回答出药物的分类依据和分类方法,填写表格。
了解药物的分类,使学生知道药物按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的药物和天然药物。
【板书】一、人工合成药物1、抗酸药
记笔记
培养书写能力
【介绍】胃酸(盐酸)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痛。抗酸药是一类治疗胃痛的药物。抗酸药的种类很多,通常含有一种或多种能中和盐酸的化学物质。
了解:抗酸药以及抗酸药的种类、作用等。
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人们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化学无处不在。
【思考】抗酸药有效成分有哪些
分析讨论抗酸药的有效成分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练习】分别写出盐酸与Mg(OH)
2,Al(OH)3,MgCO3,CaCO3,NaHC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板演以上5个化学方程式,并订正。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活动探究】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片)和小苏打片(碳酸氢钠片),可以用什么方法鉴别它们?可供选择药品:酚酞试液、稀盐酸
讨论并推测:哪些药物可以作为抗酸药,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实验探究:哪些药品可以作为抗酸药。
培养学生在真实而未知的情境中去探求真知,尝试解决问题,体会学习方法和体验科学知识的价值;不断产生探究的愿望
【提问】市场上销售的胃舒平和小苏打我们该如何鉴别其真伪,服下之后,分别有什么不良反应?
思考讨论并回答胃舒平与小苏打的鉴别方法以及服用后分别的不良反应。
将化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板书】2、
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俗名阿司匹林)【多媒体展示】疗效:治感冒,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抗血栓形成。物理性质:有机酸,白色晶体,熔点135。C,难溶于水
分子式:C9H8O4结构式:
记笔记、听讲与记忆。了解阿司匹林简单的物理性质。体会阿司匹林的分子结构的复杂性。
培养书写和记忆的能力。了解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的疗效和结构。
【分析】乙酰水杨酸的官能团,从而得出化学性质
学生小组交流并发言
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思考】生成的乙酰水杨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那么如何改进以提高疗效【讲解】如果阿司匹林服用过量的话,可产生头痛,眩晕,耳鸣,视听力减退,嗜睡,出汗等反应
。那么这时候应立即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听讲与思考,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到即将要学习的问题中来。了解服用阿司匹林过量导致的不良反应以及产生不良反应时应采取的措施。
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柄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灾难,所以要好好学习化学,利用化学。
【板书】3、
抗生素【讲述】其中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药(1)种类:青霉素F,G,X,K,V等(2)有效成分的结构:青霉酸青霉素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氨基酸(3)结构:(4)过敏反应:使用青霉素的不良反应。严重过敏会导致休克死亡,使用前必须进行皮试。
回忆、复习、整理人工合成药物的常见种类。了解青霉素的种类、有效成分、结构、过敏反应等。
让学生梳理知识,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能力。
【板书】二、天然药物【多媒体展示】麻黄碱功效:麻黄碱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等。不良反应:会出现不安、失眠等;增加运动员的兴奋程度,超水平发挥,属于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的兴奋剂。
观看课件,了解天然药物的功效和不良反应,并且认识到不论是人工合成的药物还是天然的药物如果使用不当的话,对人的身体都有一定的危害。
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将事物一分为二来认识,体会到药物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灾难,所以要好好学习化学,利用化学。
【介绍】R——表示处方药。须有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得到。OTC——非处方药。可以自由购买
【阅读】课本39页资料卡片归纳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区别等。
【温馨提示】大部分药物都有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呼吁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练习】多媒体展示习题
思考、分析、解答、归纳、总结。
课堂中留些时间让学生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更好调控教学,为作好教学反馈提供依据。
【学生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共同归纳并填写课堂自评表
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对自己本节课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布置作业】了解并调查常见药物的成分、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并宣传正确使用药物的重要性。
记录作业
让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回忆并复习本节课内容。
【课后参观】参观有关毒品危害的展览或进行一次宣传活动。
参观并宣传
树立“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的意识
OOCH3
COOH
SH
CH3
C
CH3
CH
NH2
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