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设计
科目 英语 授课教材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
授课题目 Unit 3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B (project) 课时 课型 第5课时 项目课
主题情境 人与自我 授课教师
语篇研读 【What】 围绕三个核心环节展开,学生将被分成小组,学生将分组讨论并确定故事发生的地点或情境,以及在这个地方或情境中发生的有趣或特别的经历,挖掘生活素材,为后续的故事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 【Why】 通过创作一个关于难忘一天的连锁故事的综合性项目,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故事创作对于个人表达和情感传递的重要性,以及协作、叙事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参与项目的各个环节,学生将学会如何挖掘生活素材、如何构建并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及如何通过语言表达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How】 1. 学生分为小组,确定班级目标。 2. 分组讨论并确定故事发生的地点或情境,以及在这个地方或情境中发生的有趣或特别的经历。 3. 组员轮流添加一两句话来推进故事情节。 4. 各小组将完成的故事进行朗读。 5. 全班将进行投票,选出最有趣或最特别的故事。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能基本描述时间表达。但部分学生整合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所学句式,锻炼学生组织能力。
课标要求 在语篇中围绕相关主题,在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描述人和物,进行简单的交流。 理解报采访告的写作目的、结构特征、基本语言特点和信息组织方式。 在口语表达中使用较为准确的词语和表达法,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 能够基于写作目的和要求,挖掘生活素材,为后续的故事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学习理解) 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将本单元所学的词汇、目标结构、句型以及各类功能表达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应用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故事创作对于个人表达和情感传递的重要性,以及协作、叙事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迁移创新)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能够利用目标语言,与小组同学完成故事接龙,并分享交流。 难点:能够利用目标语言,与小组同学完成故事接龙,并分享交流。
核心语言 【核心语句】thunder, lightning, flash, in trouble
教学工具 PPT,教材
教学策略 情景体验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型教学,游戏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Part1: 情景导入 (3min) Greeting. T asks Ss to talk about what they did last weekend by using the simple past tense. T guides Ss to have a game --select the scenes and characters from them and compose a logical story .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复习用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发生的事。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玩图片接龙的游戏。 导入主题,创设情境,引发深思,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效果评价:观察学生是否能深入思考问题,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讨论。
Part 2: 学习理解 (10min) T leads Ss to think about How to compose a story. T guides Ss to learn about the story mountain. T asks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and think of a place or situation where the story took place. Share any interesting or special experiences.. 观察图片和文字,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如何写一篇故事。 思考要构成一篇故事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学生分组讨论所设置的情景,人物,及确定大概走向。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构成,为后续活动做准备。
效果评价: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学生能否使用正确、流畅、得体的语言回答问题,学生是否在小组内的高效地完成合作、讨论。
Part 3: 应用实践(13min) T organizes groups and asks them to Write a chain story together. Take turns to add one or two sentences each. You can use your experiences from 3a to help you. Read the example below. T asks students to choose one of the ways. And encourages them to draw some pictures.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轮流完成后续的故事情节。并添加一些自己 的特长,例如绘画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参与构建故事的逻辑和节奏。
效果评价:评价各小组故事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并在讨论过程中检查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Part 4: 迁移创新 (14min) T asks Ss to show up. And have a reflecting. T guides S to have a summary of the whole unit. 学生观看示例后。进而在班级前进行分享和展示。其余同学给出反馈。 引导学生梳理、学习和内化关键句型与重点语言,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课所学,写出作文。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合作探究等方式,最终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基于自己的写作题纲和提炼的语言表达方式完成作文。
效果评价:观察学生创作故事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创造力和知识的运用。观察学生的展示技巧、评价能力和海报的质量。
Part 5: 回顾总结 (2min) Summarize the key content in this lesson. 跟随老师一起进行内容总结。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巩固加深印象。 利用将思维导图给学生进行有序的梳理。
Part 6: 随堂小练 (3min) T assigns the test. 完成课堂练习。 让学生在课上练习消化知识点,及时操练重点知识点和目标语言,让教师把握学情。
Part 7: 家庭作业 常规作业:1. 完成练习册第五课时; 2. 完善本次的故事接龙。 进阶作业:对小组里的接龙故事进行改编。可以改变故事的结局,或者增加新的情节和人物,使故事有趣或离奇。 拓展作业:创作一幅主题漫画。漫画需包含至少一个体现价值观的场景或情节,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 将家庭作业做好记录。 作业布置落实双减政策,减量不减质,重视实际场景的交际应用,减轻机械操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次项目课围绕“难忘的一天”主题,成功构建了“教-学-评”一致性的任务链。通过故事接龙活动,有效落实了语言应用与思维培养的融合目标。教学亮点体现在情境创设的连贯性,从周末回忆到场景选择,逐步搭建语言脚手架,使学生能正确运用thunder/flash等核心词汇构建叙事,完成有效语言输出。 需改进之处在于:1. 语言整合指导需加强,部分小组在时态转换和逻辑衔接上存在错误;2. 投票环节可增设语言准确性维度;3. 差异化指导不足,对于叙事能力较弱的学生应提供更具体的句式框架。后续将开发可视化故事图谱工具,辅助学生把握叙事要素,并增加同伴互评环节的量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