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第1课时人体的骨骼和骨连接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5学年生物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4 第1课时人体的骨骼和骨连接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5学年生物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18:5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人体的骨骼和骨连接
1.描述骨的形态类型,识别骨的结构,说出与功能相适应的各部分骨的结构特点。
2.概述全身的骨通过骨连接构成骨骼,知道人体的骨骼组成概况。
3.说出关节的组成,认同关节的结构与牢固性和灵活性相适应;知道关节的活动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
重点:1.长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1.长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巴黎奥运会比赛视频,人之所以能完成各种各样的运动,与我们自身的运动系统密切相关,运动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各器官分别起到什么作用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关知识。 通过观看比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过渡:运动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进行着不同的运动,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远,还有的在踢足球。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提出问题: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二)骨骼 提问:成年人的骨骼通常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的,这些骨都是散乱分布的吗 学生回答:不是。 教师总结:当然不是,骨通过骨连接构成一个整体,即骨骼。人体的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两部分,是人体结构的支架。 展示人体骨骼的组成示意图,提出问题:根据形态不同,骨可以分为哪三大部分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 活动:观察长骨的结构。 学生按照方法步骤观察,并提出以下问题:长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观察后,小组交流回答:长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通过直观地观察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总结骨的分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组成作用骨膜血管血管中的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神经—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骨质骨密质大多集中在骨干,致密坚硬,抗压力很强骨松质主要分布在长骨两端,结构疏松,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骨髓红骨髓呈红色,有造血功能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造血功能
教师补充:骨松质中的骨髓始终是红骨髓,终身具有造血功能。 (三)骨连接 [展示]脑颅骨间的不活动连接、脊椎骨间的半活动连接和髋关节的活动连接,提出问题:请总结人体中骨连接的三种形式 学生思考回答:骨连接有不活动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和活动的连接三种形式。 教师总结:活动的连接也称关节。 展示人体的两种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和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 (1)关节由哪几部分组成 (2)关节有什么特性 学生结合图示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 (1)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2)既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 教师补充:没错,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关节面是骨与骨之间相接触的部位,多为一凸一凹,分别叫关节头和关节窝,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关节软骨。 提问: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分别与什么有关 学生思考回答: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囊和关节囊外面的韧带有关。 展示脱臼的示意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脱臼。 通过动手实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总结出长骨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出骨连接的几种连接方式。 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关节的基本结构和特性。
三、巩固运用 拓展提升 (1)在车祸中发生粉碎性骨折而导致骨难以合拢的原因是什么 (2)小明狂笑时用力过猛,使上下颌不能合拢。这是什么现象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1)骨膜受损。 (2)脱臼,即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第4节 人体的运动
第1课时 人体的骨骼和骨连接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接、骨骼肌
二、骨骼、骨连接
1.成年人的骨骼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大部分。
2.长骨的结构
3.关节
本节课整体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堂上,教师利用解剖实验来学习骨的结构,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加深学生对骨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问题讨论,帮助理解关节的结构与特性,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当然,本节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太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课时来完成,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消化知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