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命题人: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
第1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研究表明,山西运城崔家河遗址最早属于距今55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此后经历了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繁荣、龙山时代晚期的巨变和夏商时期的辉煌进程。该遗址可以佐证
A.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
B.制陶技术处于同期领先水平
C.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D.黄河中游率先步入阶级社会
2.鲁国是西周重要封国之一,时人有“周礼尽在鲁”的赞叹。据《孟子记哉,鲁国欲使慎子为将军,孟子正告慎子:鲁国初封时“方百里也······今鲁方百里者五”。孟子认为鲁国
A.破坏了原有的礼乐秩序
B.损害了新兴势力利益
C.促进了礼乐文化的拓展
D.强化了宗法血亲认同
3.西汉后期兴起的“九族异姓”说,以“仁”为核心,“亲亲”是其特征。东汉时出现的“九族同姓”说,儒士们则将母族、妻族从九族中剔除,以“礼”为核心,“尊尊”是其特征。这一变化
A.排除了外戚干政的困扰
B.构建了新型的思想学说
C.有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
D.折射出皇权旁落的现实
4.以下是东晋、北魏、唐朝三幅代表性的书法作品,据此可知
A.比较完整呈现了当时各种书体
B.欧阳询书法典雅端庄舍弃法度
C.唐朝书法呈现融汇南北的风貌
D.造纸术进步推动书法蓬勃发展
5.《唐会要卷三十九《定格令》:景龙三年八月九日敕:应酬功赏,须依格式,格式无文,然始比例。其制敕不言“自今以后”“永为常式”者,不得攀引为例。材料说明唐朝
A.君主失去了立法专断权
B.正式确立了中华法系
C.法典效力先于制救权威
D.用例判案的做法废止
6.清朝岭南丝织品获得“广纱甲天下,缎次之”的美誉。时人对此赞道:“广之线纱与牛郎绸、五丝、八丝、云级、光煅,皆为岭外、京华、东西二洋所贵”,“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据此推知
A.岭南丝织业成为外贸收入重要来源
B.清政府放宽对外贸易限制
C.岭南丝织品对外销量位居全国之冠
D.岭南丝织业技术不断创新
7.1905年广东广生行推出“双妹”雪花膏,包装强调“妆品虽微,利权宜争”;1914年其参展标语称“每日用国妆一分,便为国家存一分元气”。广生行的这些行为
A.抵制洋货侵略实现国货全面替代
B.以实业救国理念唤醒民族经济意识
C.响应新文化运动重塑社会价值观
D.依托清末新政法规主导轻工业发展
8.1919年毛泽东在谈到湖南维新运动时认为“那时候的思想是空虚的思想”“于孔老爹,仍不敢说出半个“非”字”,维新运动“仅可说是,笼统的变化,盲目的变化,过渡的变化,从戊戌以至今日,湖南的思想界,全为这笼统的,盲目的,过渡的变化所支配”。毛泽东意在
A.实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目标
B.否定资产阶级性质的维新运动
C.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D.调动湖南工农群众的革命热情
9.全面抗战爆发后,14岁的温联琛-国民政府县长的独生女从家里偷跑出来准备去延安,被其父拦截后坚持要去,最后父亲只能送她去延安。据统计,像温联踩这样前后奔赴延安的青年总人数在3万人左右,其中知识分子家庭占80%以上,中等收入以上的也有80%以上。这群青年奔赴延安
A.源于中国共产党阶级性质的变化
B.反映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成效显著
C.表明延安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
D.使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
10.1950年冬,湖南省开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农民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这一现象
A.得益于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B.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需求
C.使得封建剥削被废除
D.缘于土地制度的变革
11.下图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民营企业产值及其增长率的变动情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国家政策激发经济活力 B.国内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C.城市经济改革曲折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12.下图为拜占庭帝国的圣素菲亚大教堂(局部),这种建筑风格主要源自
A.古希腊 B.古罗马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3.1815年9月6日,玻利瓦尔在牙买加(英属)避难时写的一封长信中说:“渴望和平、公正、科学、艺术和贸易的美洲人更喜欢的是共和国,而不是国王。”这主要反映出拉美独立运动
A.是欧美思想解放的回声
B.追求建立民主共和国家
C.反对殖民者的专制统治
D.深受拿破仑帝国的影响
14.下表为1865-1909年英国部分产品的出口值统计情况(单位:百万镑)。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年份 纺织品 有机铁和废铁(包括机器) 煤
1865-1870年 54.2 26.3 5.4
1886-1888年 59.5 35.3 10.4
1895-1897年 55.9 37.9 15.8
1907-1909年 87.6 76.5 40.3
A.生产技术变革促使工业结构发生变化
B.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
C.工业的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D.工厂制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15.一本出版于21世纪初的俄罗斯历史教科书写道:“新经济政策对布尔什维克面言不能简单说是“迫不得已”的,但应当说是“临时的”的措施。”“新经济政策不是被人为地“中断”的,而是被其所肩负的沉重任务“压倒”的。”该教科书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认识
A.服务于苏联的意识形态
B.促进了列宁思想的发展
C.力图证明斯大林模式有弊端
D.强调社会环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16.下图为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政府债务的变化图。这可用于
(注:政府债务是指由政府借入或政府担保的债务。按国际通用标准,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一般不能超过60%的警戒线,但没有一个固定的“警戒线”适用于所有国家)
A.证实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风险小于发达国家
B.证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信用高于发达国家
C.说明南北差距的缩小与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
D.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阶段的不同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7题18分,第18题17分,第19题17分,共52分)
1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京沪高铁路线图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由隋至元水上运输发生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大运河的重要意义。(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古代大运河到今天京沪高铁体现的历史变迁。(6分)
18.(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往者(西汉初),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即流放)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豪强)······逆朋党之权,其轻为非亦大矣。
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盐铁食贵,百姓不便。
-《盐铁论》
材料二 开宝四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凡大食、古逻、阇婆、占城、勃泥、麻逸、三佛斋诸蓄并通货易。
-《宋史·食货志》
材料三“片板不许下海”“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一《明太祖实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国家权力与商业发展”,自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17分)
19.(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在魔幻中寻找历史的落脚点:1967年拉美军事独裁统治,政权更迭
二、哥伦比亚之痛:党派纷争,内战频繁
三、考迪罗专权:独裁下的水深火热
四、美国跨国公司统治拉关
五、扯关谚语: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
六、香蕉大层杀究竞杀数多少人:哥伦比亚社会的撕泉
七、孤独的反义是团结:拉美要自决权和不息斗争
-《百年孤独:折射拉丁美洲百年血泪史》目录材料二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写了马孔多小镇从建立到消亡的百年历史,马孔多的历史也是整个拉丁美洲历史的缩影。小说的主人公乌苏拉发出了“时间像是在打圆圆”的感叹!乌苏拉的这一句话揭示了拉丁美洲的历史不是螺旋的上升,而是重复宿命的轮国。拉丁美铜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只能重新寻找新的出路。
-摘编自《丁美洲的百年孤独体现了怎样的不幸与苦难》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以“拉丁美洲的宿命与未来”为主题写一则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7分)
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D C C A B A B D A B A A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7题18分,第18题17分,第19题17分,共52分)
17.(18分)
(1)变化: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大运河以北京为中心,南北路线由曲变直;(2分)元朝新增海上运输路线。(2分)原因:隋朝的都城在长安,洛阳亦是东都,元朝都城在北京,政治中心发生变化;(2分)元朝时经济重心已南移,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便于将南方财赋、粮食顺利北运。(2分)
意义:贯通南北,巩固统一;(1分)促进南北经济、政治、文化交流;(1分)促进运河沿岸城市发展;(1分)成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1分)
(2)从传统水上运输到新兴高效陆上运输(或南北交通更便捷,南北联系更紧密);从服务国家政治、经济需要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转变;从传统人力、手工制造(或农业文明)到现代电力、高科技制造(或工业文明);从古代水运奇迹到领先世界、创新型的现代化中国物质文明象征。(一点2分,任答三点,共6分)
18.(17分)
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国家权力对商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阐述:中国古代国家权力通过垄断重要资源实现经济控制,如汉代的盐铁官营、宋代的对外贸易、明代的海禁政策。汉代盐铁官营,剥夺了商人利润,将财富集中于国库,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为王朝财政提供了保障,但同时也因价格高昂,加重了民生负担,扼杀了市场的自主性,不利于商业健康发展。宋代延续这一逻辑,设立“榷场”和“市舶司”,由国家垄断边境贸易与海外贸易,规范了海外贸易流程,贸易税收成为宋朝重要的财政来源。明代的海禁政策同样是国家权力的表现,厉行海禁,“片板不许下海”,虽然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外来骚扰,但也抑制了市场活力,催生畸形经济,反而促使走私贸易猖獗。
总之,国家权力对商业而言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垄断政策增强了集权国家的财政韧性,维护了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权力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使中国古代商业始终依附于政治体制,未能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评分参考
一档(13-17分) 题目与材料相符,有合适的题目,比如中国古代国家权力对商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正反两方面分析中国古代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影响。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二档(6-12分) 题目与材料不太相符。比较好地分析中国古代国家权力对商业的一个方面的影响。逻辑清晰,表述准确,史论结合较好
三档(0-5分) 题目与材料不相符或者没有题目。中国古代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影响分析不合理。逻辑不清晰,表述不准确,史论结合不到位
19.(17分)
一档(13-17分) 题目与材料相符,有合适的题目:比如拉丁美洲的苦难与未来。能很好地分析拉丁美洲重复宿命轮回的原因:拉丁美洲独立以后经济上依然是大地产制,军事上考迪罗独裁统治,经济结构不合理,对外经济依赖性强。能够很好地指出拉丁美洲的发展新路:进行民主改革,清除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余势力。发展经济,进行科技创新,建立本民族的优势产业,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参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逻辑清晰,表述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二档(6-12分) 题目与材料不太相符。分析拉丁美洲重复宿命轮回的原因欠到位。指出拉丁美洲的发展新路欠合理、欠充分。逻辑欠清晰,表述欠准确,史论结合不到位
三档(0-5分) 题目与材料不相符或者没有题目。分析拉丁美洲重复宿命轮回的原因单一或者不正确。指出拉丁美洲的发展新路不合理或不充分。逻辑很不清晰,表述不准确,史论结合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