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黄金可以锻制成薄如蝉翼的金箔,是利用了黄金的( )
A.延展性好 B.硬度大 C.导电性好 D.密度大
2.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体征,下列体征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骆驼宽大的脚掌 B.蛇身上的粗糙鳞片
C.泥鳅身上的黏液 D.鱼体内的鱼鳔
3.如图所示,匀速向前行驶的动车,硬币稳稳地立在水平窗台上。若硬币向后滚动,动车可能( )
A.向前提速 B.刹车减速 C.向左转弯 D.向右转弯
4.如图所示,手掌托住气球,手指向下压,气球发生形变。气球形变产生的力是( )
A.手对气球的压力 B.手对气球的支持力
C.气球受到的重力 D.气球对手的压力
5.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事实与对应的推论关系正确的是( )
A.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电子可拆分
B.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C.带电玻璃棒能够吸引纸屑——分子间存在引力
D.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旋转——太阳是宇宙中心
6.石碾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能够对收获的粮食进行破碎、去壳等加工。如图所示,同学们在研学基地体验推石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粮食碾碎后,粮食的质量减少 B.碾砣变重,减小对粮食的压强
C.手距石碾的中心越远,越省力 D.石碾因受到惯性作用而停下来
7.轻质泡沫小球、B与橡胶棒C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C带负电。可以判定( )
A.带正电 B.B可能不带电
C.B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8.物体在液体中运动的速度越大,受到液体的阻力越大。一金属球由静止落入足够深的水中,金属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 )
A.始终不变 B.先变小后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 D.始终变小
9.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模型,质量分别为和,体积分别为和。两个模型中一个是实心、一个是空心,则( )
A.甲是实心,材料密度为 B.乙是实心,材料密度为
C.甲是空心,空心体积为 D.乙是空心,空心体积为
10.如图,将芒果和枣子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两液面等高。枣子在两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和,两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在奥运会上,某运动员在男子举重级项目的决赛中获得金牌,挺举成绩是,他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约。如图,他成功举起杠铃不动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
A. B. C. D.
12.用图示滑轮组匀速提升不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人拉绳的力与滑轮组对重物施加的力的比值为。则下列描述拉力与物重、与物重的倒数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手剥粽叶,棕叶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粽叶和米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
14.如图所示,用力击打棋子,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棋子被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上面的棋子由于 没有飞出,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会下落。
15.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明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瓶盖面积为,并将瓶子装满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
(1)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的 来体现的, (选填“能”或“不能”)用木板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分析图中实验现象可得出初步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3)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 水。
16.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相关数据如图所示,此时大气压值等于 c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若将管竖直下移,管内外液面高度差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高原地区须使用压力锅做饭,因为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通过 (选填“增大”或“减小”)锅内的气压来提高水的沸点。
17.跨学科实践小组在粗细均匀的吸管一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两端封闭起来,制作了简易密度计。
(1)如图甲,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浸没在液面下的长度越 (选填“长”或“短”)。
(2)如图乙为制作好密度计的一部分,其量程至为。若把该密度计放入某种液体中,液面位置恰好在的中点,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
(3)若只增加配重,该密度计处对应的刻度值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在配重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测量精确度,宜选用更 (选填“粗”或“细”)的吸管。
三、作图题
18.在匀速行驶的车厢内放一木块A,A相对于车厢静止,画出此时A的受力示意图。
19.如图,用细线把小球悬挂起来。将小球拉至位置,松手后,小球来回摆动,画出小球再次回到位置时的受力示意图。
20.请在图中的路灯装置上,画出动力的力臂和阻力。
四、实验题
21.小明在课外研学时捡到一块漂亮的石头,通过实验来测量石头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把 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度刻线处。
(2)在调节过程中发现横梁上的指针停在图甲位置,这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头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头的质量为 g。
(3)向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读出体积为30mL,将系有细线的石头轻放入水中,液面静止后如图丙所示,则石头的密度为 。
(4)由于该石头会吸水,使得石头的密度测量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22.小华利用橡皮筋、定滑轮、几个相同的钩码、细线来“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甲橡皮筋原长,在端系有两根细线,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一个钩码,在另一根细线上挂两个钩码;图乙,只在其中一根细线上挂三个钩码,橡皮筋右端均伸长到。
(1)实验中,使用定滑轮的作用是 。每次实验,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同,目的是为了 。
(2)比较甲、乙两图得出的结论是: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 ,合力的方向与 。
(3)如图丙,橡皮筋右端也伸长到了,但两个滑轮分居在两侧,则此时左侧细线下方悬挂 个钩码。
23.如图所示,某物理兴趣小组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液体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图乙①、②、④中容器内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图乙中的三条虚线分别代表同一水平线。
(1)如图甲,用手指轻按橡皮膜,发现形管两侧的液面有明显高度差且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气密性 (选填“好”或“差”)。液体压强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2)分析图乙①、②可得出初步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分析图乙 (填序号)可得出初步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 。
(3)小华分析图乙③、④得出“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密度增大而增大”初步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推理过程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
(4)如图丙,橡皮管和下方玻璃管侧壁相连通,当向玻璃管中吹风时,U形管内液面较高的是 (选填“”或“”)侧。
24.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将装有适量酸奶的密封透明的瓶子(空瓶的质量为,瓶子的厚度不计)分别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验,步骤C中瓶内外的液面相平:
(1)实验前,弹簧测力计应在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校零。步骤A中测得装有适量酸奶的瓶子总重为 N。将瓶子浸没在水中,如图步骤D,此时瓶子受到的浮力为 。
(2)分析步骤A、B、C三图可得出结论: ;分析步骤A、D、E三图可得出结论: 。
(3)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可得出酸奶的密度 。实际测量过程中,瓶子的厚度不能忽略,则测得酸奶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取)
25.小明看到空中翱翔的飞机,他想探究飞机升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上平下凸的机翼比上凸下平的机翼产生的升力大;
猜想2:升力大小与飞机的飞行速度有关;
猜想3:升力大小与飞机的迎角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的依据是 。
(2)为探究猜想2,如图甲,将一架飞机模型水平固定在托盘测力计(显示物体对其压力大小的测力计)上,用电风扇以不同的风速进行多次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风速/ 0 5 10 15 20 25
托盘测力计的示数/N 15 14.5 13 11 8 3.5
①当风速为时,飞机模型受到的升力为 。
②分析数据可知,飞机升力与飞行速度的定性关系是: 。
(3)在验证猜想2正确之后,如图乙,小明又将一架飞机模型固定在升力测力计(显示飞机模型升力大小的测力计)上,改变迎角(机翼轴线与水平气流方向的夹角)大小,用电风扇以相同的风速进行多次实验,测得数据如右表:
迎角
升力测力计的示数/N 2.5 5.2 7.6 10 3.5
①分析数据可知,飞机的飞行速度一定,迎角由逐渐增大到的过程中,升力的变化特点是 。
②小明由此认为:其他条件相同时,飞机飞行时能获得最大升力的迎角为,你认为他的判断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五、计算题
26.如图,大国重器——“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破冰前行执行南极考察任务。“雪龙2号”全长122m,满载时排水量。某次破冰时,“雪龙2号”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冰面受到压力为破冰船满载时总重力的0.2倍。已知,取。求“雪龙2号”满载时:
(1)受到的重力;
(2)在海水面上排开海水的体积;
(3)破冰时对冰面的压强。
六、科普阅读题
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伽利略彩球温度计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问题缘起】如图甲为伽利略彩球温度计,其密闭玻璃容器内装有一种特殊液体,其液体的密度随着温度变化而改变。观察发现里面的彩球(每个彩球及其标牌的总体积相等,其热胀冷缩可以忽略)在一天中不同时刻所处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小明感到好奇,也进行了研究制作。
【原理分析】彩球温度计中的特殊液体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小球浮沉状态发生变化,当小球悬浮时,挂牌温度与液体温度相等。
【项目研究】小明用、、三个体积均为的小球(小球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和特殊液体制成简易“温度计”,用以研究液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观察记录】在、、时,、、小球浮沉状态如图乙所示。
【信息处理】
(1)小球对应的温度标记应是 ℃。如图乙③中小球受到浮力 其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下列图乙中简易“温度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小球在时所受浮力等于其时所受浮力
B.环境温度从升至,小球所受浮力变小
C.、、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D.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特殊液体的密度会减小
(3)假设特殊液体温度每升高其密度变化,当温度由升高到时,图乙中小球受到的支持力 (选填“增加”或“减小”)了 N。(取10N/kg)
(4)如图乙,当环境温度为时,液体对、、三小球底部的压强分别为、和,其中 (选填“”“”或“”)最大。
【交流评价】
(5)小明想要增大图乙中简易“温度计”能测得的最高温度,可增加一个体积相等、质量比球 (选填“”“”或“”)更 (选填“大”或“小”)的球。
【拓展应用】
(6)小明家中也购买了一个如图丙所示的彩球温度计,某天小明发现只有“16℃”“18℃”的小球沉底,其它小球均漂浮,则此时的气温范围为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D B C B B D C
题号 11 12
答案 C D
13.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形变 引力
14. 运动状态 惯性 重力
15.(1) 海绵的凹陷程度 不能
(2)受力面积
(3)480
16. 75 不变 减小 增大
17.(1)短
(2)1.2
(3) 变大 细
18.
19.
20.
21.(1) 水平 游码
(2) 左 27.4
(3)2.74×103
(4)偏大
22.(1) 改变力的方 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2) 于二力之和 二力方向相同
(3)2
23.(1) 好 不是
(2) 无关 ② 、 ③ 增大
(3) 错误 没有控制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4)a
24.(1) 竖直 4.7 4.2
(2) 当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当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 小于
25.(1) 错误 见详解
(2) 4 飞机模型的升力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3) 先增大后减小 错误 见详解
26.(1)
(2)
(3)
【详解】(1)因为船漂浮,受到的重力
(2)在海水面上排开海水的体积
(3)冰面受到的压力
破冰时对冰面的压强
27.(1) 19 小于
(2)C
(3) 增加 0.012
(4)pc
(5) a 小
(6)18~20℃
【详解】(1)[1]由题意可知,当小球悬浮时,挂牌温度与液体温度相等,由图乙②b小球悬浮,此时环境温度(即液体温度)为19℃,所以小球b对应的温度应标记为19℃。
[2]如图乙③中小球b沉底,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小球b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
(2)A.小球a在时处于漂浮状态,F浮=Ga;时,小球a处于悬浮状态,F浮′=Ga,故小球a在时所受浮力等于其时所受浮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液体温度升高时,小球b先漂浮,再悬浮,这一过程中小球b的浮力不变,但浸入液体中的体积逐渐增大,由F浮=ρ液gV排可知,液体的密度变小;b球由悬浮到沉底过程中,根据浮沉条件可知,其受到的浮力减小,但浸没后V排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液体的密度变小,所以得出液体A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B.液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环境温度从升至,液体密度变小;小球始终浸没,V排不变,所受浮力变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图中,c悬浮,c球受到的Fc=Gc;②图中,b悬浮,b球受到的Fb=Gb; ③图中,a悬浮,a球受到的Fa=Ga;由于液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Va=Vb=Vc,由F浮=ρ液gV排可知,Fc>Fb>Fa,所以Gc>Gb>Ga,根据G=mg可知,mc>mb>ma,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3)[1]由于液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25℃时,小球c沉底,且密度变小,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变小,根据F支=F压=G-F浮可知,小球受到的支持力增加。
[2]特殊液体温度每升高其密度变化,温度由升高到时,升高了2℃,故密度变化了,升高到时,小球c一直沉底,所以小球c受到的浮力的变化量为ΔF浮=F浮-F浮′=ρgVc-ρ′gVc=(ρ-ρ′)gVc=0.06×103kg/m3×10N/kg×2×10-5m3=0.012N
(4)当环境温度为10℃时,液体密度变大,小球c也会漂浮,三球都漂浮,根据浮沉条件可知,三球受到的浮力相等。由于小球c最后漂浮,排开的液体体积最大,浸在液体中最深,根据p=ρgh可知,小球c底部受到的压强最大。
(5)[1][2]由于液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温度计”能测得的最高温度,液体密度更小,而小球需悬浮,所以可增加一个体积相等、密度更小的小球,根据m=ρV可知,该小球的质量比球a更小。
(6)当温度降低到小球所标注的温度值时,该小球会浮起。只有“16℃”、“18℃”的小球沉底,则温度大于“18℃”,另外分析可知,“20℃”、“22℃”、“24℃”的小球上浮,则温度小于“20℃”,故此时的气温范围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