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
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下图中的数据表明,土地改革
与1949年相比,1952年粮食、棉花、
油料产量增长示意图(单位:%)
193%
64%
44.8%
■
粮食
棉花
油料
194919521949195219491952
A.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
B.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老照片是一个时代的记录,下面这幅照片(照片文字为:水东镇妇女识字班秧歌舞欢迎志愿
军后留影)可以用来说明
水特女清字状歌诗强志顾潭锋州
A.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土地革命
B.新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C.人民群众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D.妇女对文艺活动的积极参与
4.1951年4月22日,阿沛·阿旺晋美率领的西藏代表团抵达北京,和平谈判终于开启。对
立、僵持、相互退让、再度出现僵持,谈判可谓一波三折。懂大局、善理解的中央人民政府代
表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最终签订了《十七条协议》,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段材料主要
反映了
A.祖国大陆实现了和平统一
B.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的艰难性
C八年级历史试卷(自选卷)第1页(共6页)
5.“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以昂扬的斗志,建起了一座座重型工厂,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铺设
了铁路,在‘世界屋脊’一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公路。”这些成就主要产生于
A.1953-1957年
B.1956-1966年
C.1978-2012年
D.2012年以后
6.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历史,让读史更轻松。下面是1957年刊
出的新闻漫画《特快列车》,其折射的历史是
会主
A.土地革命的开展
合作化
B.国民经济的恢复
公私合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工业建设的起步
7.下表是新中国1954年宪法制定的部分过程。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的制定
时间
概况
1954年3月
形成宪法草案初稿,各大城市组织八千多人讨论,修改后形成宪法草案。
宪法草案公布,交全国讨论,两个多月中有一亿五千多万人参加讨论并提
1954年6月
出意见
1954年9月
中央政府委员会通过修改稿,形成提交第一届全国人大的讨论稿。
A.保障了人民的选举权利
B.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C.因缺乏经验而过程漫长
D.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8.“正是这场舆论战,突破了拨乱反正的禁区,推动了1979年后全国范围的平反和解决一系
列历史遗留问题的进程。”“这场舆论战”讨论的问题是
A.检验真理的标准
B.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C.民主与法制关系
D.革命与改革的抉择
9.下图的时间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中,出现最严重挫折的时期是图中的
1949
1953
1956
年》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农村发展之路。1978年后,为农
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新路的是
A.进行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11.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再到“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上变化说明我国已经逐步建立
A.社会主义制度
B.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八年级历史试卷(自选卷)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