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母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母鸡》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7 17: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14课《母鸡》
【教学目标】
认识“疙、啄、凄”等 9个生字,读准“欺侮、疙瘩”等词语,了解多音字“恶”。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出对母鸡的“讨厌”之情。
借助关键词句、结合具体事例,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体会作者用词严谨的表达特点和对母爱的敬畏之心。
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同一作家写不同动物,在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重难点】
明确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进而体会作者用词严谨的表达特点。
体会“不敢再讨厌母鸡”的背后饱含的“敬畏”之心。
在对比阅读中,感受同一作家写不同动物,在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老舍先生的《猫》,从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老舍不仅养过猫还养过母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另一篇文章,请大家齐读课题(揭题,齐读)。
汇报预习课前,大家借助自主学习单,对课文进行了自主学习,下面我们就先来汇报一下自主学习的收获:
字词教学
1.借助拼音读好下面的词语(1)小老师领读、讲解,突破重难点:(“欺侮”)(2)多音字汇报讲解:(“恶”:出示三个读音三个组词,齐读)
2. 初悟词语感彩(1)现在,词语的排列发生了变化(课件出示两组词)对比着读读,有什么不同感受?(2)你能带着不同的感情来读吗?(指名读、男女生读)
(二)整体感知
师:课文中有一个过渡段,你发现了吗?谁来根据过渡段汇报一下你填写的表格。(根据学生汇报,完善表格,随机板书: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小结:两种不同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变化。
(三)以读代讲,读悟“讨厌”一开始作者是“一向讨厌母鸡”,这种讨厌的感情该怎样读呢?我们来试试好吗?
1.示范指导,读出“讨厌”:我们先来读第 1自然段,就读这一句,读出“讨厌”!“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指名读——老师范读——学生练读——再次展示)
2.合作朗读,展现“讨厌”(师:①我一向讨厌母鸡。生:...... ②师:我一向讨厌母鸡。生:......③师:我一向讨厌母鸡。生:......)
三、 重点深究
(一)借助中心段,初步体会感情转变的原因
1. 课文中除了有过渡段,还有一个中心段,快来找一找。“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二)深悟母鸡形象,体会作者用词严谨老舍先生用四个词来概括母鸡的特点,母鸡真的就是这样吗?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1.研读第 5自然段:重点体会母鸡“勇敢、负责、辛苦”(1)明确学习要求:①请大家默读这段话,圈画出体现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关键词句,并从这四个词中选择合适的词进行批注。②结合圈画和批注的内容,进行汇报:(2)自主学习、交流汇报:①借助关联词语,重点体会母鸡“辛苦”②结合动词,重点体会母鸡“负责、勇敢”
2.小组合作学习 6—8自然段: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第 5自然段,接下来,就请大家在小组里面继续合作学习:
3. 学生汇报交流:(1)第 6自然段:借助对比体会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2)第 7自然段:结合具体事例,体会母鸡“负责、慈爱、辛苦”(3)第 8自然段:品味叫声,体会母鸡“负责、勇敢、辛苦”
4.总结升华同学们,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借助关键词,看到了这样的母鸡;(出示第 5自然段)在反复对比中,看到了这样的母鸡;(出示第 6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又看到了这样的母鸡;(出示第 7自然段)在放声啼叫的背后,我们又看到了这样的母鸡。(出示第 8自然段)现在,大家一定对母鸡有了全新的认识。老舍情不自禁地这样写道——(课件出示第 9自然段,齐读)
5.总结“用词严谨”:作者用词准确、恰当、细致,语言表达多么严谨啊!(板贴:用词严谨)(三)体会“敬畏”之心
1.文章的最后,老舍明确表达了自己对母鸡态度的变化,他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出示句子对比,体会“不敢”的内涵“我不再讨厌母鸡了。”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对比着读读,两句话表达的感情一样吗?从“不敢”你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2)这里有三个近义词,都有敬佩、尊重的意思,但是又有细微的差别,你觉得哪一个词最能表达作者这种既敬重又有点惧怕的情感?(敬佩、敬畏、敬重) (板书:敬畏)
2.感情朗读让我们体会着这份神圣的敬畏一起读——“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四、总结表达,对比阅读
1.同学们,阅读文章,有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叫对比阅读。(出示课后题)《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
2.拓展提升:除了我们找到的这些,你还发现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不同吗?(同位讨论、汇报交流,肯定学生独特的发现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