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
1. 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2. 通过建构概念图,阐述基因型、表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3. 运用孟德尔遗传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阅读教材第12页中的“思考·讨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有哪些优点?
(2) 统计学分析对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有什么重要作用?
(3) 孟德尔为什么要设计测交实验进行实验验证?
(4) 孟德尔使用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遗传因子,这对他进行逻辑推理有什么帮助?
(1) 说出“遗传因子”与基因的关系。
(2) 什么是表型和基因型?请分别举例说明。
(3) 什么是等位基因?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其中等位基因是什么?非等位基因是什么?
任务一:在杂交育种中,人们有目的地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使其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再筛选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下面是杂交育种的一个实例,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已知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秆抗锈病的小麦(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小麦,如果你是一位杂交育种专家,你打算怎样培育出人们所需要的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新品种?
(1)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你的培育过程(注意遗传图解书写的准确与规范)。
(2) 从第几代中可以选出符合生产所需要的性状?所选的这些个体能否都稳定遗传?为什么?怎样才能筛选出能稳定遗传的优良个体?
(3) 该育种得到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至少需要几年时间?
(4) 请根据上述分析进行归纳并完善杂交育种的技术路线。
(5) 如果需要选育的优良性状是隐性性状,如何进行选育?
任务二: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可以依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患病率作出推断,从而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一对正常的夫妇,女儿是白化病患者,儿子正常。下图是他们之间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为B、b(用B、b分别表示显、隐性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白化病是________性性状,女儿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 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
(3) 儿子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4) 这对夫妻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
第2课时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有以下优点:①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和区分;②豌豆严格自花传粉,在自然状态下可以获得纯种,纯种杂交可获得杂合子;③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2) 通过数学统计,孟德尔发现了生物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的数学比例,这引发了他揭示其实质的兴趣。
(3) 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够预测另外一些实验的结果,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就可以认为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认为假说是错误的。
(4) 数学符号能简洁、准确地反映数学概念的本质。孟德尔用这种方法能更加简洁、准确地反映抽象的遗传过程,使他的逻辑推理更加顺畅。
活动二:
(1) 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就是现代遗传学上所说的基因。
(2) 表型是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基因型是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
(3)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是Y和y、R和r。非等位基因是Y和R、Y和r、y和R、y和r。
活动三:
任务一:
(1)
(2) F2。否。F2中矮秆抗病有纯合子、杂合子,杂合子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连续自交。
(3) 4年。
(4)
(5) 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就可以推广。
任务二:
(1) 隐 bb (2) Bb、Bb (3) 2/3 (4)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