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课时2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与盐类水解的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3.3课时2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与盐类水解的应用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18 17:1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2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与盐类水解的应用
1. 知道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
2. 能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和实验中的应用。
1. 取两支小试管,分别加入2 mL 0.1 mol/L Na2CO3溶液和0.1 mol/L CH3COONa溶液,并滴入一滴酚酞试液,将两支试管分别加热。
(1) 两支试管前后颜色各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 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哪一类反应的逆反应,由此可以推倒水解反应的热效应吗?
2.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下列条件改变对CH3COO-+H2O CH3COOH+OH-平衡的影响。
条件改变 平衡移动方向 c(OH-) c(CH3COO-) 水解程度 pH变化
(1) 加冰醋酸
(2) 加NaOH固体
(3) 加CH3COONa固体
(4) 加水稀释
3. 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2 mL 0.1 mol/L Na2CO3溶液,并滴入一滴酚酞试液。向溶液中逐滴滴加 0.1 mol/L CaCl2溶液。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解释。
1. 取少量FeCl3固体于烧杯中,边搅拌边加入足量蒸馏水。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解释。
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常将FeCl3固体溶于浓盐酸中,然后稀释。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 实验室将MgCl2·6H2O加热脱水制无水MgCl2时,需在HCl气氛中进行(如图所示),请解释原因。
4. 实验室配制Fe(OH)3胶体时的操作如下:将25 mL蒸馏水加入50 mL烧杯中,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制得Fe(OH)3胶体。
(1) 制取Fe(OH)3胶体时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2) 如果将溶液一直加热至干并灼烧,最终得到Fe2O3固体。为什么得到的是Fe2O3固体而不是FeCl3固体?
(3) 如果将Fe2(SO4)3溶液加热蒸发至干,为什么得到的是Fe2(SO4)3溶液而不是Fe2O3固体?
(4) 如果要由FeCl3溶液获取FeCl3固体,应该如何操作?
1. 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的原理是什么(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热的纯碱溶液去污效果更好,为什么?
2. 自来水厂用铝盐(如明矾)、铁盐(如硫酸铁)作净水剂的原理是什么?请结合离子方程式描述。
3. 在工业生产中,合适的pH范围、合理的投料顺序都可以抑制或促进水解,减少副反应发生,提高原料利用率。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 按离子浓度为1.0 mol/L算)。
离子 Al3+ Fe3+ Fe2+ Cu2+
开始沉淀的pH 3.0 1.1 5.8 4.2
沉淀完全的pH 5.0 3.2 8.8 6.7
(1) 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吸收的高效铁制剂,可由绿矾(FeSO4·7H2O)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FeSO4+Na2CO3===FeCO3↓+Na2SO4
FeCO3+C6H8O7===FeC6H6O7+CO2↑+H2O
制备FeCO3时,选用的加料方式是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将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反应容器中
B. 将FeSO4溶液缓慢加入盛有Na2CO3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C. 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盛有FeSO4溶液的反应容器中
(2) 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酸溶时加入稀硫酸应适当过量,除了将菱镁矿充分溶解外,还有什么作用?
②调pH时也可以加入MgO。为什么加入MgO也可析出Fe(OH)3沉淀?
1.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 纯碱溶液存放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D. 硫化钠浓溶液有臭味
2. 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平衡:CO+H2O HC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稀释溶液,增大
B. 通入CO2,溶液pH减小
C. 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D. 加入NaOH固体,减小
3. 下列物质的溶液经过蒸干后,能得到原溶液溶质固体的是(  )
A. FeCl3溶液 B. Al(NO3)3溶液
C. NH4Cl溶液 D. Na2CO3溶液
4.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说明Na2CO3溶液显碱性是由CO水解引起的而且水解反应吸热,请将实验步骤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在Na2CO3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② 将红色溶液加热 红色变深
③ 冷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问题讨论:
甲、乙两同学用相同的试剂做验证水解反应吸热的实验。甲同学加热时,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到室温时又变回原来的颜色;乙同学加热后,红色也变深,冷却到室温,红色稍变浅但比甲的颜色深。
乙同学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 以磷石膏(主要成分为CaSO4,杂质为SiO2、Al2O3等)为原料可制备轻质CaCO3的流程如下:
在敞口容器中,用NH4Cl溶液浸取高温煅烧的固体,随着浸取液温度上升,溶液中c(Ca2+)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粉煤灰(主要含Al2O3、SiO2等)制备碱式硫酸铝[Al2(SO4)x(OH)6-2x]溶液的流程如下:
若CaCO3的用量偏多,会使碱式硫酸铝中x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7H2O晶体:
①将5%Na2CO3溶液加入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
②将洗涤过的过量废铁屑加入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 ℃之间至反应停止。
……
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加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K2FeO4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具有强氧化性,在0~5 ℃、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生成O2和Fe(OH)3。实验室用饱和KClO溶液与饱和 Fe(NO3)3溶液混合制备K2FeO4时,混合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2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与盐类水解的应用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1) 红色比加热前加深。Na2CO3、CH3COONa的水解是吸热反应。
(2) 盐类的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2
条件改变 平衡移动方向 c(OH-) c(CH3COO-) 水解程度 pH变化
(1) 加冰醋酸 逆向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2) 加NaOH固体 逆向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3) 加CH3COONa固体 正向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大
(4) 加水稀释 正向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3 Na2CO3溶液中滴入一滴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因为存在水解平衡CO+H2O HCO+OH-,所以溶液呈碱性。滴加C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变浅直至消失。加入CaCl2溶液后,Ca2+与CO结合生成CaCO3沉淀,CO浓度变小,平衡逆向进行,OH-浓度变小。
活动二:
1 得到棕黄色的悬浊液,Fe3+易水解,生成了较多的Fe(OH)3难溶于水。
2 抑制FeCl3的水解。
3 MgCl2·6H2O在加热脱水时会发生水解反应:MgCl2+2H2O Mg(OH)2+2HCl,通入HCl可以抑制MgCl2的水解。
4 (1) 促进Fe3+的水解。
(2) FeCl3水解时发生反应:FeCl3+3H2O Fe(OH)3+3HCl。加热可以促进Fe3+的水解,同时生成的HCl加热后不断挥发,也可促进Fe3+的水解。最终反应完全生成Fe(OH)3,Fe(OH)3进一步分解得到Fe2O3。
(3) Fe2(SO4)3水解可以生成H2SO4,H2SO4难挥发,H2SO4浓度增大后会抑制Fe2(SO4)3水解。
(4) 蒸发时应加入盐酸,析出固体时应通入HCl气体,在HCl的气氛中蒸干。
活动三:
1 CO+H2O HCO+OH-。水解吸热,加热促进水解,c(OH-)增大,去污效果更好。
2 Al3+、Fe3+易水解生成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生成沉淀:Al3++3H2O Al(OH)3+3H+、Fe3++3H2O Fe(OH)3+3H+。
3 (1) C 因为Na2CO3溶液显碱性,其他两种投料方式都会生成Fe(OH)2沉淀
(2) ①抑制金属离子的水解。
②MgO会消耗溶液中的H+,促进Fe3++3H2O Fe(OH)3+3H+平衡正向移动,生成Fe(OH)3沉淀。
【课堂反馈】
1 B 2 A 3 D
4 加入过量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 溶液中红色消失
问题讨论:加热时间太长,使溶液浓度增大(浓缩)
5 (1) 浸取液温度上升,促进NH水解,溶液中c(H+)增大,促进固体中Ca2+浸出
(2) 偏小 CaCO3消耗更多的H+,使溶液pH偏高,c(OH-)偏大,则x值偏小
(3) 除油污 促进CO的水解,溶液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
(4) 在0~5 ℃、搅拌下,将饱和Fe(NO3)3溶液缓慢滴加到饱和KClO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