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第2课时 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8.4 第2课时 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18: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
第2课时 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认识了盐的组成和分类,盐作为一大类物质,又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通过回顾、复习、引导,总结盐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是学生学习的第四个基本反应类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能够判断什么是复分解反应,还要让学生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为高中阶段学习离子反应打下基础。另外,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特点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别其他的反应类型。
教学目标: 1.归纳盐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和归纳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 1.盐的化学性质。 2.复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 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用具: 试管、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硫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稀盐酸、硝酸银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等。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酸和碱分别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盐类物质有什么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复习回顾能与盐发生反应的物质。 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一 认识盐的化学性质 【活动1】 复习金属、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1.盐与金属的反应,回顾[实验6-5] 【归纳】 反应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单质中金属排在盐中金属前面,且盐能溶于水。 2.盐与酸的反应,回顾[实验8-8] 实验室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归纳】 反应条件: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 3.盐和碱的反应,回顾[实验8-11] 【归纳】 反应条件:反应物均能溶于水,有沉淀生成。 回忆,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3CuSO43Cu+Al2(SO4)3; Fe+CuSO4Cu+FeSO4。 CaCO3+2HClCaCl2+CO2↑+H2O。 CuSO4+Ca(OH)2CaSO4+Cu(OH)2↓; 2FeCl3+3Ca(OH)23CaCl2+2Fe(OH)3↓。 通过具体实验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正确知识的印象,纠正错误认识,完成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养成实验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
【活动2】 探究盐与盐之间的反应 引导学生完成[实验8-15] 向装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钙溶液、装有少量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钡溶液,观察现象,并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 反应条件:反应物均能溶于水,有沉淀生成。 【总结】 盐的化学性质: 盐+金属新金属+新盐 盐+酸新盐+新酸 盐+碱新盐+新碱 盐1+盐2新盐1+新盐2 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养成实验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增强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任务二 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活动3】 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引导学生完成[实验8-16] ①向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并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向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碳酸氢钠溶液,观察现象,并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整理与归纳】 归纳前面实验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的特征: [实验8-7]和[实验8-8]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水; [实验8-11]和[实验8-15]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沉淀; [实验8-13]和[实验8-14]中进行的酸碱中和也是复分解反应,它的生成物中有水。 由此可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难溶物)、气体或水等。 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书写化学方程式。 思考,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养成实验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分组讨论】 观察下列反应,讨论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CuSO4+2NaOHNa2SO4+Cu(OH)2↓ CuSO4+BaCl2CuCl2+BaSO4↓ Na2CO3+Ca(OH)22NaOH+CaCO3↓ Ca(OH)2+H2SO4CaSO4+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总结】 复分解反应: 1.定义:参加反应的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像这种类型的反应,叫作复分解反应。 2.特点:双交换,价不变。 3.表示:AB+CDAD+CB。 4.发生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或水。 5.常见反应通式: ①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②酸+碱盐+水 ③酸+盐新盐+新酸 ④碱+盐新盐+新碱 ⑤盐1+盐2新盐1+新盐2 分析讨论并归纳:这些反应都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或水。 思考,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认识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习惯。
【课堂小结】 总结这节课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讨论并归纳总结。 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并构建模型。
【课堂练习】 完成学案课堂练习。 思考,解答。 及时练习、反馈。
教学反思:
1.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盐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2.学生是否掌握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3.学生能否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常见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4.学生能否正确区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5.学生能否灵活运用酸、碱、盐溶解性表解答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