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分层作业)
使用导航
知识挖空练:要点全梳理,课前预习
新情境命题练:T1-9(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0(建议用时:15-20分钟)课下练习使用
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大国
结合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4亿人,是世界人口大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全国人口迅速增长。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知识点二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结合教材“图1-13中国人口分布(2020年)”,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一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
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一般来说,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知识点三 中国的人口政策
结合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我国就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人口素质显著提升。
2021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逐步调整完善的,目的是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新情境命题练
一、选择题
(新情境·探究实践)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图为2007—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0岁以上人口数量开始达到2亿的年份是( )
A.2007年 B.2011年 C.2013年 D.2017年
2.从2007—2020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增后降 B.先降后增 C.持续增长 D.持续下降
3.材料反映的我国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数量过多 C.人口老龄化 D.人口负增长
4.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 )
A.立刻大幅度延迟退休 B.取消计划生育
C.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D.鼓励人口流动
【答案】1.C 2.A 3.C 4.C
【解析】1.读图可知,从图中可以看出,60岁以上人口数量开始达到2亿的年份是2013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读图可知,从2007—2017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是增长趋势,2017年—2020年下降。故从2007—2020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后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从2007—2020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占比较高,反映的我国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C正确。我国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慢,A错误。图中并不能看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负增长,BD错误。故选C。
4.图中反映的我国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C正确。应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A错误。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不能取消,B错误;鼓励人口流动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D错误。故选C。
【点睛】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新情境·人口分布)读中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说明,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
A.海拔较低的平原 B.风景秀美的山地
C.气温较低的高原 D.开阔坦荡的高原
6.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该区域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适合人类生存 B.生产力落后,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C.地势起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D.开发较早,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答案】5.A 6.D
【解析】5.读图可知,我国65%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是平原,平原的特点是地势平坦,海拔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我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里气候温和湿润是自然原因,社会原因是开发较早、工农业生产发达、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等。D正确,B错误;气候与地势是自然原因,排除AC。故选D。
(新情境·城乡人口变化)如图为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比重变化统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历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城乡人口数量相当的年份是( )
A.1990年 B.2000年 C.2010年 D.2020年
8.1953年至今,城镇人口比重( )
A.先增多后减少 B.先减少后增多 C.持续增加 D.持续减少
9.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使( )
A.乡村人口数量直线下降 B.乡村的劳动力人口过剩
C.减少了城市环境的压力 D.减轻了乡村环境的压力
【答案】7.C 8.C 9.D
【解析】7.城乡人口数量相当的年份是2010年,C正确。1990年、2000年城镇人口小于乡村人口,2020年城镇人口大于乡村人口,ABD错误。故选C。
8.观察图中城镇人口比重的曲线,从1953年的13.26%开始,一直到2020年的63.89%,曲线是持续上升的,说明城镇人口比重持续增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虽然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但乡村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A错误。城镇人口比重上升,说明有部分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不一定会导致乡村劳动力人口过剩,B错误。城镇人口比重增加,城市人口增多,会增加城市环境的压力,C错误。随着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乡村人口相对减少,对乡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压力减小,从而减轻了乡村环境的压力,D正确。故选D。
【点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又有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大中城市集中。
重难探究练
(新情境·探究实践)下表为全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全国人口普查 第六次(2010年) 第七次(2020年)
人口总数(人) 13.40亿 14.12亿
民族结构 汉族占比 91.51% 91.11%
少数民族占比 8.49% 8.89%
人口年龄结构 0-14岁人口数量及占比 2.22亿人(16.60%) 2.53亿人(17.95%)
15-59岁人口数量及占比 9.40亿人(70.14%) 8.94亿人(63.35%)
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比 1.78亿人(13.26%) 2.64亿人(18.70%)
1.2010-2020期间,我国( )
A.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速度低于汉族 B.生育政策放宽对提高生育率有一定作用
C.15—59 岁的劳动力年龄人口增多 D.社会劳动力抚养少儿和老人的负担减轻
2.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提高,可能是由于( )
①汉族人口的出生率相对较高②少数民族与汉族所生子女多登记为少数民族
③少数民族人口的出生率相对较高④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针对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变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我国可应对的措施有( )
A.适度延长退休年龄 B.完善妇幼医疗保障
C.减轻养育子女负担 D.放宽移民入境政策
【答案】1.B 2.B 3.A
【解析】1.根据图表可知,汉族人口占比是从91.51%下降到91.11%,而少数民族从8.49%增加到8.89%,故A错误;2010年至2020年0-14岁人口数量和比例都在增加,所以生育政策放宽对提高生育率有一定作用,故B正确;15—59 岁的劳动力年龄人口,人口数量和人口占比都是减少,故C错误;由于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而少儿和老年人增加,养老和抚养少年负担加重,故D错误。故选B。
2.汉族人口的出生率在下降,出生率相对较低,故①错误,排除AD;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政策与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提高无关,故④错误,排除D;故选B。
3.60岁以上的人口是急剧增加的,出现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鼓励生育、延迟退休、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等,故A正确。完善妇幼医疗保障短时间内无法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故B错误。减轻养育子女负担仅针对有三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的福利政策,故C错误。我国国籍是比较难以获得的,且我国对于开放移民保持着谨慎的态度,故D错误。故选A。
【点睛】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鼓励生育。2、延迟退休。3、完善养老保障体系。4、医疗健康改革。5、发展经济。6、发展老龄产业。
(新情境·城乡人口变化)“城乡倒置”现象是指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现象。读“我国2001年~2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由图可知,我国( )
A.农村老年人口数量一直多于城市老年人口数量
B.城镇老年人口数量一直多于农村老年人口数量
C.2030年前,农村和城市老龄化程度均呈上升趋势
D.2050年,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老龄化程度
5.目前,我国出现“城乡倒置”现象的原因是( )
A.农村环境优美,平均寿命比城市高 B.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外迁
C.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D.农村人口出生率更低
【答案】4.C 5.B
【解析】4.2025年以后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少于城市老年人口数量,A错误;2016年以前城镇老年人口数量少于农村老年人口数量,B错误;2030年前,农村和城市老龄化程度均呈上升趋势,C正确;2050年,农村老龄化程度低于城镇老龄化程度,D错误;故选C。
5.“城乡倒置”现象是指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现象。目前,我国出现“城乡倒置”现象的原因是城市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因此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外迁,B正确;城市的老龄人口比重较少,医疗卫生条件好,平均寿命比农村高,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AC错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往城市,会导致农村留守老人增多,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农村老龄化现象严重,农村人口出生率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B。
(新情境·银发经济)“银发经济”是指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据预测,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大约7万亿元,占GDP比重6%,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7%,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趋势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推测,我国“银发经济”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时期是( )
A.1953-1990年 B.2000-2010年
C.2010-2020年 D.2030-2060年
7.“银发经济”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是因为( )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C.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D.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8.“银发经济”的崛起将带动的行业有( )
A.生物科技、地质勘探 B.医疗保健、养老服务
C.高端装备产业、仓储物流 D.无人机与航空物流、新材料研发
【答案】6.D 7.B 8.B
【解析】6.根据图文材料可知,银发经济是指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故银发经济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比例有关,占比越高,“银发经济”市场需求量越大。读图可知,1953-1990年、2000-2010年、2010-2020年期间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比重相对较小,“银发经济”市场需求量小;2030一2060 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比例最大,“银发经济”市场需求量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银发经济是指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读图可知,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比重逐渐增高,人口老龄化加重是我国“银发经济”出现且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B正确;劳动力资源短缺是人口老龄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人口总数与“银发经济”的发展关系不大,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对经济发展有正面影响,但不是导致“银发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ACD错误。故选B。
8.“银发经济”主要是服务老年人的经济。医疗保健、养老服务直接针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需求,“银发经济”崛起最可能带动医疗保健、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B正确。生物科技、地质勘探、高端装备产业、仓储物流、无人机与航空物流、新材料研发等行业更适合年轻人,不是适合老年人群体的主要行业,ACD错误。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分层作业)
使用导航
知识挖空练:要点全梳理,课前预习
新情境命题练:T1-9(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0(建议用时:15-20分钟)课下练习使用
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大国
结合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 亿人,是世界人口大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 和 ,人口死亡率大幅度 ,全国人口迅速增长。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 ,人口增长速度明显 。
知识点二 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结合教材“图1-13中国人口分布(2020年)”,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线,又称“ 线”。
我国人口地区分布 。一般来说, 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 地区人口少; 、盆地人口多, 、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 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
知识点三 中国的人口政策
结合教材,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起,我国就大力推行 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被确定为 ,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人口素质显著提升。
2021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 个子女。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逐步调整完善的,目的是促进我国人口 。
新情境命题练
一、选择题
(新情境·探究实践)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图为2007—202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0岁以上人口数量开始达到2亿的年份是( )
A.2007年 B.2011年 C.2013年 D.2017年
2.从2007—2020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增后降 B.先降后增 C.持续增长 D.持续下降
3.材料反映的我国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数量过多 C.人口老龄化 D.人口负增长
4.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 )
A.立刻大幅度延迟退休 B.取消计划生育
C.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D.鼓励人口流动
(新情境·人口分布)读中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5.据图说明,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
A.海拔较低的平原 B.风景秀美的山地
C.气温较低的高原 D.开阔坦荡的高原
6.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该区域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适合人类生存 B.生产力落后,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C.地势起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D.开发较早,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新情境·城乡人口变化)如图为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比重变化统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历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城乡人口数量相当的年份是( )
A.1990年 B.2000年 C.2010年 D.2020年
8.1953年至今,城镇人口比重( )
A.先增多后减少 B.先减少后增多 C.持续增加 D.持续减少
9.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使( )
A.乡村人口数量直线下降 B.乡村的劳动力人口过剩
C.减少了城市环境的压力 D.减轻了乡村环境的压力
重难探究练
(新情境·探究实践)下表为全国第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全国人口普查 第六次(2010年) 第七次(2020年)
人口总数(人) 13.40亿 14.12亿
民族结构 汉族占比 91.51% 91.11%
少数民族占比 8.49% 8.89%
人口年龄结构 0-14岁人口数量及占比 2.22亿人(16.60%) 2.53亿人(17.95%)
15-59岁人口数量及占比 9.40亿人(70.14%) 8.94亿人(63.35%)
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比 1.78亿人(13.26%) 2.64亿人(18.70%)
1.2010-2020期间,我国( )
A.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速度低于汉族 B.生育政策放宽对提高生育率有一定作用
C.15—59 岁的劳动力年龄人口增多 D.社会劳动力抚养少儿和老人的负担减轻
2.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提高,可能是由于( )
①汉族人口的出生率相对较高②少数民族与汉族所生子女多登记为少数民族
③少数民族人口的出生率相对较高④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针对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变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我国可应对的措施有( )
A.适度延长退休年龄 B.完善妇幼医疗保障
C.减轻养育子女负担 D.放宽移民入境政策
(新情境·城乡人口变化)“城乡倒置”现象是指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现象。读“我国2001年~2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由图可知,我国( )
A.农村老年人口数量一直多于城市老年人口数量
B.城镇老年人口数量一直多于农村老年人口数量
C.2030年前,农村和城市老龄化程度均呈上升趋势
D.2050年,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老龄化程度
5.目前,我国出现“城乡倒置”现象的原因是( )
A.农村环境优美,平均寿命比城市高 B.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外迁
C.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D.农村人口出生率更低
(新情境·银发经济)“银发经济”是指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据预测,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大约7万亿元,占GDP比重6%,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7%,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趋势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推测,我国“银发经济”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时期是( )
A.1953-1990年 B.2000-2010年
C.2010-2020年 D.2030-2060年
7.“银发经济”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是因为( )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C.人口总数持续增长 D.教育水平普遍提高
8.“银发经济”的崛起将带动的行业有( )
A.生物科技、地质勘探 B.医疗保健、养老服务
C.高端装备产业、仓储物流 D.无人机与航空物流、新材料研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