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2性质活泼的氧气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21:0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课标分析 内容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气的主要性质,认识氧气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学业要求 能通过实验说明氧气的主要性质。
教材分析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本课题就是以学生最熟悉、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物质之一——氧气作为学习的范例进行学习。这是学生第一次将化学实验与研究纯净物的性质结合起来,需要学习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如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因此,方法的指导是本课题的重要任务之一,还有通过本课题学习要让学生逐步学会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学情分析 首先,对于氧气,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再经过前面对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以在知识背景上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另外,本课题是研究纯净物性质的起始课,怎样研究物质,学生在学习思路和方法上还存有欠缺,所以,要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逐步了解学习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
素养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从中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特点。 3.了解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概念。 4.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理解氧气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续表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书写和记忆相对复杂的符号表达式、文字表达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教师]“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得高,呼吸作用它参与,动物生长离不了”。 [过渡]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也需要氧气。那么,氧气到底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 氧气可以制取吗 这一节课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新知探究] 一、氧气的性质 1.通过下列问题你能总结出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 (1)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而不是用肉眼去看 (2)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 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 (3)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迅速伸入正放、倒放的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反应现象相同吗 说明什么 2.[过渡]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1]木炭、蜡烛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 [实验指导]桌上3瓶集气瓶中是收集好的氧气。其中一个集气瓶底有少量水。 (1)用坩埚钳夹住木炭,用酒精灯外焰点燃后放入燃烧匙中,再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内,取出木炭后立即盖上玻璃片,将木炭放入水中熄灭,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用火柴点燃蜡烛后,蜡烛放入燃烧匙中,再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内,注意仔细观察瓶壁变化,然后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特别注意,在燃烧时玻璃片不要完全打开,实验后立即盖上。 (4)实验完毕,整理仪器,放回原位。 [提问]观察实验,物质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现象是否相同 哪个更剧烈 [提问]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氧气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引导学生猜出谜底——氧气 学生认真聆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氧气的物理性质 回答:无色无味气体、氧气密度稍大于空气、氧气不易溶于水 (1)突出氧气的重要性,导入新课。 (2)激发兴趣 直观了解氧气的颜色、状态、气味 激发疑问,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续表
 [实验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指导] (1)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绕上火柴梗,另一端绕在燃烧匙上(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以及绕在火柴梗上的原因 注意一定要绕紧,防止在实验过程中铁丝脱落)。 (2)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待火柴梗即将燃尽时,将它们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归纳]我们观察到,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是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提问]为什么要待火柴即将燃尽时伸入 [提问]瓶底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提问]试着写出上述三个实验的文字表达式。 [总结]物质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氧气能支持物质燃烧。 [讲解]像碳和氧气、铁和氧气这样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化学反应,称为化合反应。 [过渡]过去,人们曾把氧气称为“养气”,这说明了氧气的重要性,你知道氧气的用途吗 二、氧气的用途 氧气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一般情况和特殊条件下的呼吸)。 (2)支持燃烧获得热量。 铁丝要绕成螺旋状——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 铁丝绕在火柴梗上——引燃铁丝 待火柴即将燃尽时才能伸入,是因为火柴燃烧会消耗氧气 集气瓶瓶底留少量水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碳+氧气二氧化碳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学生归纳: 氧气的用途是由氧气的性质决定的 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探究能力 梳理知识,加深理解与记忆 进行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学习氧气是学生认识身边的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时,要掌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不易溶于水以及氧气的三态变化。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将硫、铁等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条件、现象、文字表达式、特征等进行列表对比归纳,找出共同点。利用表格形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最后通过实践与应用,掌握和巩固本课题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2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密度稍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2.化学性质 碳+氧气二氧化碳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续表
3.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 二、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验注意安全等。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运用所学知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