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基础巩固练
评价一 运用资料,区别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跨学科 语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据此完成1~2题:
1.词中表现的景观类型及判断理由是(B)
A.乡村,这里有蝉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镇,这里有桥
D.城镇,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2.古时,人口密集的地区大多分布在(A)
A.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沿海地区
B.山区和河流中下游平原
C.山区和高原
D.山区和沿海地区
评价二 结合资料,认识城镇和乡村的发展
(2025山东滨州阶段练习)读图,完成3~4题:
① ② ③ ④
3.由乡村演变为城镇的一般顺序是(C)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4.当聚落由乡村演变为城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包括(B)
A.住房紧张 B.医疗水平降低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
能力提升练
贵州省的镇宁、安顺等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一种可以层层揭开的厚薄均匀的平整大石板。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这些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特色的石板房。近年来,受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冲击,石板房数量逐渐减少。如图为石板房及其所在地景观图。据此完成5~7题:
5.石板房所在地(B)
①为乡村 ②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③为城镇 ④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通过观察图片可知,当地的自然特征是(C)
①干旱少雨 ②高温多雨 ③以山地为主 ④以平原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为保护颇具特色的石板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D)
A.拆除后集中重建
B.改用木材,变更房屋建筑结构
C.禁止外地人进入
D.加强修缮,提高居民保护意识
8.某班开展“我爱家乡”研学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地处华北平原中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石家庄素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会于此,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之一,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
材料二 冉庄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地处保定市西南约30千米的冀中大平原上。村庄仍保持着20世纪30—40年代冀中平原中部典型的传统村落格局和风貌。房屋多为青砖平房,采用简单的砖雕。冉庄地道战遗址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6年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材料三 图1和图2分别为石家庄和保定清苑冉庄村风貌。
图1 石家庄 图2 保定清苑冉庄村
(1)图1表示的是 城镇 景观,图2表示的是 乡村 景观。与石家庄市区居民相比,居住在冉庄村的人们主要从事 农业 (工业或农业)生产等工作。
(2)100多年来,石家庄从一个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河北省省会城市,根据材料写出石家庄发展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石家庄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人类居住;多条铁路干线交会于此,交通便利。
(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游客人数迅猛增加,冉庄村也面临着古村落保护的问题。你有哪些建议 (至少答出两点)
参考答案:应该文明旅游,不乱刻乱画;宣传文明出游的理念;控制游客数量;及时修缮古建筑;开展网上游览;等等。
实践作业
你的家乡是在平原还是在山区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搜集有关资料,分析家乡的乡村及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并制作知识卡片。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基础巩固练
评价一 运用资料,区别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跨学科 语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据此完成1~2题:
1.词中表现的景观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乡村,这里有蝉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镇,这里有桥
D.城镇,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2.古时,人口密集的地区大多分布在( )
A.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沿海地区
B.山区和河流中下游平原
C.山区和高原
D.山区和沿海地区
评价二 结合资料,认识城镇和乡村的发展
(2025山东滨州阶段练习)读图,完成3~4题:
① ② ③ ④
3.由乡村演变为城镇的一般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4.当聚落由乡村演变为城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住房紧张 B.医疗水平降低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
能力提升练
贵州省的镇宁、安顺等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一种可以层层揭开的厚薄均匀的平整大石板。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这些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特色的石板房。近年来,受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冲击,石板房数量逐渐减少。如图为石板房及其所在地景观图。据此完成5~7题:
5.石板房所在地( )
①为乡村 ②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③为城镇 ④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通过观察图片可知,当地的自然特征是( )
①干旱少雨 ②高温多雨 ③以山地为主 ④以平原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为保护颇具特色的石板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拆除后集中重建
B.改用木材,变更房屋建筑结构
C.禁止外地人进入
D.加强修缮,提高居民保护意识
8.某班开展“我爱家乡”研学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地处华北平原中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石家庄素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会于此,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之一,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
材料二 冉庄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地处保定市西南约30千米的冀中大平原上。村庄仍保持着20世纪30—40年代冀中平原中部典型的传统村落格局和风貌。房屋多为青砖平房,采用简单的砖雕。冉庄地道战遗址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6年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材料三 图1和图2分别为石家庄和保定清苑冉庄村风貌。
图1 石家庄 图2 保定清苑冉庄村
(1)图1表示的是 景观,图2表示的是 景观。与石家庄市区居民相比,居住在冉庄村的人们主要从事 (工业或农业)生产等工作。
(2)100多年来,石家庄从一个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河北省省会城市,根据材料写出石家庄发展的有利条件。
(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游客人数迅猛增加,冉庄村也面临着古村落保护的问题。你有哪些建议 (至少答出两点)
实践作业
你的家乡是在平原还是在山区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搜集有关资料,分析家乡的乡村及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并制作知识卡片。